硬筆楷書八字,結構、筆畫、常誤分析!

2020-12-06 書法談

一、堅

不當示例分析:

1、「臣」字的四個橫畫,間距不均勻,這樣整個字就會顯得擠的擠,松的松。

2、「又」和「臣」,要挨得近一些。此處把捺畫的起筆位置往內靠一些就好了。

3、「土」的兩個橫畫,離得太遠了一些。

二、持

不當示例分析:

1、提手旁的提畫,要處理得細膩一些。「寸」的整體位置應該往左偏一些。

2、「寺」的豎畫,要高起,不然此例中就顯得縮頭縮尾。

3、左右上下不齊。原因是「土」的兩橫距離已經太寬了,這樣後面的「寸」,間距也會變寬,整個字就下移了。

三、雅

不當示例分析:

1、單人旁,撇豎相交的地方,豎畫應該再下移一些。

2、「隹」字,整體要往下挪一些,不能一直往上寫。

3、寫得太扁了。主要問題出在單人旁的長豎,這裡長豎寫得太短了。

四、操

不當示例分析:

1、三個口寫得大了一些,佔用了「木」的空間。

2、三個口的大小和位置排得欠佳。一般處理成上中口大一些,下兩口小一些,且下兩口整體偏左。

3、右邊部分顯得鬆散。「木」的長橫要再上一些,兩個點畫寫得太小了。

五、好

不當示例分析:

1、女字旁是關鍵,這裡女字旁的折畫,寫得太長了,角度也太平了。使得「子」無處可寫。

2、彎鉤是關鍵,出鉤處要和起筆處基本位於一條豎直線上。這樣比較合適。

3、彎鉤太長,間接顯得橫畫的位置太靠上。此例要是把彎鉤寫得短一些,效果就會更好。

六、爵

不當示例分析:

1、筆畫、部件眾多,很容易出現問題。這裡主要是「寸」字寫得太大了,太散了。一個部件壞了整個字。

2、左下部分的提,寫得太長了。

3、部件大小不一。上部太松,下部太緊。注意,部件眾多的字,鬆緊的密度不能相差太大。

七、自

不當示例分析:

1、左上部分,有三個筆畫的銜接。這裡全部交於一點,不大可取。

2、橫折的起筆,要再往上一些。不然容易像一個張開的嘴巴。

3、整個字總覺得寫曲了。其實主要原因是橫折部分的豎畫,寫得太曲了,而且長度不夠。

八、縻(mí)

不當示例分析:

1、點畫偏左太多,這樣反而讓下面正的部分顯得錯位了。

2、底部的「糸」,離得太遠了。

3、中間的「林」太大,底部的「糸」太小。

相關焦點

  • 硬筆隸書八大基本筆畫寫法
    硬筆隸書寫法和毛筆隸書基本相同,毛筆隸書講究明顯的粗細方圓變化,硬筆隸書講究線條瘦細勁挺。兩者側重點不同。然而,無論是硬筆還是毛筆隸書,但應仔細揣摩硬筆隸書字帖,包括《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認真看隸書名帖,熟悉隸書筆畫、結構、字形。硬筆隸書重藝術性,而硬筆楷書和行楷重實用性。因此,在書寫隸書時,掌握隸書基本筆法後,應注重表達隸書的美感。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楷書的概念一般來講,楷書是由隸書和章草演變而來的。然而,它糾正了章草的筆畫形態多變、漫無準則,又減去了隸書的「蠶頭雁尾」,從而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方正、點畫清晰、搭配勻稱的新書體。從書法藝術的發展規律著眼,甲骨文、篆書、隸書,儘管各有其藝術價值,但最終都以楷書為落腳點;而行書、草書亦都以楷書為本體,圍繞楷書這一基礎字體,進行不失規範的變換。所以說,楷書是書法藝術上溯尋源的依據,也是下求其流的基礎。學書者當以楷書為基礎,從學楷書開始。在硬筆書法的楷書字帖中,值得推薦的有田英章、吳玉生、盧中南、周鑑明等名家所書的字帖。他們的楷書大都有歐陽詢、趙孟的風格。
  • 楷書字根技法12|「口」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一段時間研究硬筆教學方法,先停止了對楷書寫方法的總結。筆者希望自己將這一套工作全部完成下來,對書或是教學思想是一種整理與體驗。這裡的例字依然以田英章先生的偏旁部首為書寫技巧為線索來加以分析。上一篇文章分析了「阝」的書寫方法,以及以「阝」為偏旁的楷書的結構方法。本篇則以「口」字為主題來分析相關字的結構方法。
  • 硬筆書法-楷書之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
    筆畫對於書法相當於萬丈高樓的地基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宋《宣和書譜》記載:「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到了現代,楷書已經沒有了隸書的影子,自稱一體。現代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派生筆畫中,和「鉤」有關的其中三個派生筆畫:「彎鉤」、「臥鉤」和「斜鉤」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討論!一.彎鉤
  • 懂得這些基本筆畫的書寫密碼,你不可能寫不好硬筆楷書!
    基本筆畫,是漢字組成的基本要素,不懂得基本筆畫的形狀、形態和行筆方法,就根本不能談論書法。基本筆畫就是零件,零件不合格,或是低劣產品,位置放得再合適也是不行的。基本筆畫的練習與把握,是每個書寫者應該長久堅持的事。寫得好與壞都是相對而言,不要指望筆畫練好了,就可以永不再練了。
  • 硬筆楷書24小時速成教學大綱
    本大綱也是鑑於當前書法老師比較緊缺,部分老師感到備課經驗不足,時間緊張,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整理出來的,雖然根據這些經驗整理成了《硬筆楷書譜》一書並且已經出版,但原書經過實際測試,四年級的學生能勉強讀下來,三年級以下就很困難,一個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雖然能讀懂,但需要時間,也需呀一個綱領性的歸納,所以把本大綱公布出來,共大家討論和參考。
  • 《心經》全文硬筆楷書作品欣賞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橫版) 公眾號:天天練字書法學堂 硬筆書法 楷書《心經》
  • 硬筆正楷(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構規律)字帖
    但是無論如何,他們對硬筆或者毛筆的教學普及發展都功不可沒的,今天分享給大家田老的鋼筆字帖,初學者的福利。 附有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構規律等內容。
  • 書法結構|楷書結構10大原則之9--包圍結構變異原則
    一、前文《楷書結構原則之形態應變原則》回顧;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分析楷書結構布局中的形態應變原則。一條原則下,可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實際處理方法,但是只要滿足了這些布局原則,我們的書法作品的一筆一畫或長或短、或直或曲,或方或圓都有了依託,而非憑一念臆斷。
  • 史上最簡潔:硬筆行書技巧,六個例子就說清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硬筆行書技巧,就掌握以下六點,六個例子,學起來很輕鬆!一、調整筆順,變慢為快寫書寫楷書,要遵循「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內後外」等筆順規則,書寫行書,為了連寫的便捷, 有時可適當改變書寫的筆順, 但不可生造筆順。如圖「此」字:二、變長為短,繽短行筆量度楷書筆畫,特別是一些行筆距離較長的長橫、長豎、長捺,均要求書寫到位,而書寫行書,為節省時間,則可把楷書中的長筆簡化縮短。
  • 江鳥的硬筆書法從唐楷入手,上溯秦漢篆隸,繼而攻「二王」行草
    在風格表現上其楷書多現骨力,有晉唐遺風;而行草書,尤其是 作品特點江鳥先生硬筆行草書得王羲之之三昧:「動」、「道」、「潤」。所謂「動」,主要表現在單字如劃上十字格,很少平直對稱,大多呈現或大或小地左右搖曳之姿,上下竄動之態,妙處在於不穩。
  • 45個筆畫、90個偏旁部首、4大結構類型,都在這篇文章裡
    顧仲安硬筆書法作品一、筆畫筆畫是漢字組成的基本元素。寫好筆畫,確定其在漢字中的位置、長度、角度等變化,是寫好漢字的基礎。陸維中硬筆楷書作品10、三角形字頭按照三角形字頭來歸納,常用的有:人字頭、土字頭、大字頭、折文頭、木子頭等五種。11、短小形字頭按照短小形字頭來歸納,常用的有:十字頭、日字頭、小字頭、爪字頭等四種。
  • 楷書獨體字怎麼寫,掌握結構很重要,學會四種結構秒懂
    獨體字在楷書中如何來學習它的結構的,因為獨體字的結構比較簡單,而且有的字筆畫很少,雖然感覺起來簡單,但是寫出來往往不成樣子,這一般就是由於基礎的筆畫沒有練牢靠,另外就是今天我們講的結構沒有靈活掌握。在楷書書法種我們把獨體字的結構大致分為四種,分別是對稱型,狹長型,扁闊型,攲(ji)側型我們先看對稱型楷書結構:對稱型從詞面上我們就知道左右對稱,以中心先居中,我們這裡舉例的就是中和水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對稱型,往往中心很明顯,這裡的是豎鉤,和豎來區別,左右兩側對稱。
  • 這位硬筆書協主席,精通書法五體,啟功稱他為「當代楷書王」
    前段時間有朋友詢問:初學書法,應該是先選擇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呢?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爭議了,毛筆書法歷經千年,博大精深,各朝各代都有卓越的書法家,蔚然成觀,其造詣深不可言;而硬筆書法雖然不如毛筆書法那般造詣深厚,卻簡潔、便利,擁有了廣大的群體。
  •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獨體字,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很難,往往越是筆畫少的字,間架結構越是不好掌握。難怪有些書法家創作一幅作品,都願意用繁體字,或者用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覺得寫起來順手,也能找到感覺。但是,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筆畫少的字。
  •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你知道嗎?
    《玄秘塔碑》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代表作,是歷代楷書學習者的優秀範本。《玄秘塔碑》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對後世影響深遠。
  • 硬筆書法正確標準握筆姿勢大全
    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個類別,寫好硬筆書法的一個基本功,就是握筆。握筆姿勢不正確,書寫時就不會流暢、自然。 硬筆書法工具,一般為鋼筆、鉛筆、美工筆和粉筆,握筆姿勢都是「三指法」。
  •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短撇與平撇的區別和應用,角度筆畫位置是關鍵
    筆畫是組成漢字的最小單位,是漢字構造的基礎。橫、豎、撇、捺, 折、鉤、提、是漢字最常用的筆畫。而「撇」,因形態角度的不同,分為「短撇、平撇、長撇、豎撇」。以上是我學習硬筆書法過程中的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因才疏學淺,有不足之處,請大家不吝指教。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 學習硬筆書法選帖也要講究方法,應該怎麼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這樣的學生就不宜從楷書學起,可以從行書或者行楷開始,這樣性格很奔放的學生,你讓他一筆一划去寫楷書,這也挺難為他的。龐中華硬筆楷書欣賞有些學生寫字很慢,這樣的學生性格都很內斂,做事不急不躁,很穩,這樣的性格可以從楷書學起,因為這樣的性格能做的住,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發展。
  • 12張圖說清:歐陽詢楷書間架結構《三十六法》,自己摸索不下三年
    用什麼方法能快速掌握歐體楷書的間架結構呢?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楷書練習的人非常之多,面臨同樣的困惑,因此,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其實唐代的歐陽詢不僅是書法大家,而且是難得的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撰寫了楷書結構《三十六法》等系列著作,比較全面的闡述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記歐體楷書的間架結構,就用歐陽詢楷書結構《三十六法》即可,歐楷的全部間架結構規律,全部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