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樸子:差異相對論/上帝的原則

2020-10-08 涇渭渡翁

上帝的原則

2017年10月25日,我在《奇趣發現》上讀了一篇題為《為什麼宇宙在剛生成的時候,並沒有自我毀滅》的網文。文章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近期通過一項反物質相遇研究發現,物質與反物質若相遇,完全對稱的兩者便會消滅殆盡。然而,構成宇宙的物質與反物質間也具有對稱性,令他們疑惑,為什麼宇宙在剛生成的時候,並沒有自我毀滅?

宇宙大爆炸理論指出,宇宙最初形成的時候,物質和反物質的量是相等的。而只要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相遇,兩者便會互相吸引、碰撞,將所有質量轉變成光,並釋放出的巨大的能量,最後消失殆盡,稱為「湮滅」。因此,現在人類所存在的宇宙也不會存在,而是早在生成初期就應該毀滅。這個謎題一直造成物理學家百思不解,通過各項研究都還無法找到解答。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研究員Christian Smorra 博士主導了一項新研究,希望能通過精確測量反質子(粒子單位),來了解它們與我們生活周遭的質子是否有所差異,進一步解開宇宙為何存在的謎題。

專家通過特殊的Penning trap,以內部電場和磁場來捕捉反質子,負責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發言人Stefan Ulmer 表示,因為不可能以物理容器來容納反物質,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巨大的研究成效,只能通過這樣全新的方法來實現。

不過Smorra 指出,經過研究人員的觀察,所有的研究成果都顯示反物質與物質之間是完全對稱,但宇宙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具有不對稱性,否則早就毀滅了,兩者之間的差異,經過多次研究仍然還找不出來。

希望未來能夠以更精確方式的檢查反質子,觀察物質與反物質之間是否有細微的差異。

而其他科學家也開始考慮,套用其它物質與反物質差異的理論並轉換方向,如著手研究反物質的重力。

我先來回答科學家上文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其一,物質和反物質相互湮滅。湮滅是自然界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存在方式。物質是複合粒子,是由許多基本單元的單子構成,兩個反物質粒子相撞而湮滅,是粒子由複合形式轉化成單性形式場的形式存在。物質並不會在湮滅中毀滅,只是在形式上發生了轉換,由一個大的整體,變成了一堆小的整體。

其二,質子和反質子在形式上是一模一樣的,但在質量上是有所差異的,只是科學家還沒有發現這種差異。顯然,科學家對其中的重力研究是正確的方向。反物質和物質的差異在於兩個粒子中的引力粒子所含的質量不同,物質中的引力粒子的質量是3,而反物質中的引力粒子的質量是9,兩個粒子看似相似,實質上卻不甚相同。這就像兩個同一性別的人,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一樣的地方,但它們的個子和重量卻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現在,我來回答宇宙為什麼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十分複雜,首先我們要從上帝的兩個原則展開。

「上帝的兩個原則」

上帝是一個具有女性特質的宇宙自身,它是自然的理論和自然的智慧的象徵。所以,我這裡談的「上帝」和牛頓的「上帝」截然不同。人類之所以偉大,是上帝通過進化的邏輯把智慧注入了人的生命,並體現出了上帝存在的本質。這種本質就是上帝成就自身的法則。它是一種必然的限定和設置,我們人類至今還沒有認識到這種偉大的真理。我把這種限定叫作「上帝分割」和「上帝奇點」。正是這兩種自然的原則造就了宇宙的層次和秩序。

說的更明白一點,上帝分割和上帝奇點就是物質在二象性合成時的兩種不同的比例組合原則,上帝分割的比例為3:1組合。這是一種差異相對性的組合方式,以這種組合的方式形成具有差異相對性的粒子,我稱其為差異相對性組合。上帝奇點的比例是9:9,3:3式的組合,這是一種具有差異相等性的組合方式,以這種方式組合併不能形成新的粒子,反而在結合後相互推開。在單子系統裡,形成相互的空間反彈而相互推開,在複合粒子系統裡,形成物質奇點爆炸而使粒子湮滅,並轉化為原初的單子或者場粒子。

上帝用分割的規約來創造物質,上帝也用奇點的湮滅來毀滅物質。

相關焦點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
    (同上)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這裡,常樸子又提出了兩個概念「黑體融縮」和「宇宙黑體」。只有引力和斥力按照上帝分割原理分配時,才有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融擴力和融縮力以不同的數含質量固定了物質的中性現狀。天哪,這又是何等的發現,它的普及將震撼人的全部知覺!膨脹性演化常樸子說:「宇宙黑體在融縮的過程中,存在兩種演化形式,一種是膨脹性演化,一種是收縮性演化。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七)
    常樸子說,其實這些沫沫、泡泡、點點,就是科學家正在尋找的暗物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哲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規律,而科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真實。哲學家找到的真理可以預知真實,而科學家找到的真實能證偽辨真。
  • 常樸子:1的定義
    可常樸子卻並不這麼認為。凡事都有二象性。這只是從形式上解答了數的起源,並沒有從本質上解答數的起源。這一答案必須在物質成就自身的原則中找到。對此他無能為力。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常樸子就在思考這一問題了,他同一時期寫的詩裡已顯示出了他的努力。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六)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常樸子提出的這些預言中的粒子。數渡塵常樸子說:「數渡塵是宇宙中最為基本的沫狀物質單元。這種物質有兩種,一種是陰荷,一種是陽荷。兩種性荷由O和Y兩個符號表達。O型具有引力本能,Y型具有斥力本能。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九)
    小S粒子的結合比是以質量而定,它們的差異比例是9:3。大S粒子除了在質量上比小S粒子小3倍,其結構和運動的形式是相同的。大S粒子是由1個大O粒子和一個大Y粒子組成。大O有3個引力量和3個體積量,大Y有1個斥力量和9個體積量。在體積上,大Y比大O大3倍,二者結合,除去形式結合力,小O剩餘2個引力量,大Y剩餘2個空間量,二者相等。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五)
    宇宙奇點常樸子說:「宇宙奇點是一個宇宙的質點,它是宇宙中的固有的有色空間在無色空間背景上融縮而成。作為宇宙質點,它具有一個宇宙的質量,一個宇宙的融擴量和一個宇宙的融縮量。」(同上)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常樸子認為,宇宙奇點是一個宇宙質點,它是宇宙中的有色空間(物質)在無色空間(真空)的背景上融縮而成的。這個質點裡不僅有一個宇宙的質量,而且還有一個宇宙的融擴量和一個宇宙的融縮量。這裡提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融擴和融縮。正是這兩個概念道出了宇宙中的有無關係。宇宙融擴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宇宙融縮是從有到無的過程。
  • 新寫作大賽參賽作品:常樸子:物質簡史概述
    (見《差異相對論》,常樸子著。)」有人會驚奇的問,他是如何算出6000億年的宇宙壽齡?或許更多的人認為純粹是胡說八道!我們根據常樸子提供的方法推算,基本認可以上的數字。我們已知的物質是宇宙總量的4%多一些,這4%多一些的宇宙物質演化了138億年。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萬有引力原理
    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終於說明了這個問題,並預言光線在引力場中的偏折和光譜的紅移。天文學家還曾預言黑洞的存在,使廣義相對論進入了與宇宙演化有關的新境界。愛因斯坦以加速坐標系和引力場的等效性否定了慣性坐標系在宇宙空間的存在,又用引力場改變了空間的特性。他認為物體在引力場的運動是沿四維彎曲的黎曼空間的短程線。
  • 常樸子:物質學/單子中的反物質
    單子中的反物質物質是二象性差異構成的。這一構成基於差異相對的原則,按照上帝分割的3:1的數含比例結合成新的粒子,在創造獨立的形式的同時,也創造了運動的時間性。這就是物質成就自身和運動的法則,這也是自然的法則,我把這一法則叫作差異相對性。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基本粒子,它們是小O單子、小Y單子,大O單子和大Y單子。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數渡融縮原理
    當單子有了差異相對性時,二者才會發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小O單子和小Y單子相互吸引並結合成一個小S場粒子,大O單子和大Y單子相互吸引並結合成一個大S場粒子。力的產生。作為最小單位的數渡點和數渡泡的存在是獨立性質的,它們之間並不發生任何關係。這樣的物質雖然具有力的性質,但卻不具力的效應。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二)
    差異相對的二象性的疊加和糾纏,不僅屬於量子的屬性,而且是一切物質的屬性。「薛丁格曾說,『糾纏』是理解量子現象的關鍵。並利用它構建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悖論。假想一隻貓被關在箱子裡,箱中有一瓶致死的毒藥,而毒藥是否釋放,取決於一個量子事件是否發生。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四)
    門內和門外的限定本身就是一種差異,也是二象形式的存在。我們人類的裸眼只宜於辨別靜態的二象疊加,一旦二象形成了一種或多種糾纏,我們的視覺似乎已難以捕捉到事物的確定性。現在科學家並不知道,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界線在哪裡,兩邊各有多大的過渡帶。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三)
    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瓢畫篇上面說一種根據差異相對論原理,一切物質的基本單元都是一樣的,粒子越小,相同性就越是鮮明。在宇宙真空中,到處都存在著一種微量子的線形疊加態。「我們也可以藉助納米機械振子(nanomechanical resonators)這種相對『龐大』的系統來觀測量子效應。分子尺度上的振動是量子化的,只能有一些特定的頻率,或者是這些可能存在的振動模式的疊加態。
  • 新寫作大賽主競賽:即將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生關係的差異相對論
    差異相對論是常樸子以符號原式語言建立起來的物理理論,即:在物質的系統裡,凡是差異的,必然是互補的;凡是互補的,必然是對等的;凡是對等的,必然是和諧的。這一原理是大自然的永恆法則。在這一理論中還包含了對稱性、穩定性、最小作用量、最大作用量、鮮明性、無限性、有限性、對稱缺破、形式缺失等諸多原理。常樸子把這一理論稱之為規律學。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時間的原理
    他在相對論中提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來解釋,「時」是對物質運動的描述,「間」是指人為劃分。時間是思維對物質運動過程的分割、劃分。霍金認為,時間與時空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還有人說,時間具有量子特性,是間斷的。我也持相同的觀點,但卻有不同之處。
  • 常樸子:我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一個故事(二)
    以上,就是上帝捏造出來的,並由上帝捏造的我講述的故事。我已完成了上帝的使命。不過,讀者會問,你不是說上帝讓你告訴中國人,什麼是陰陽,可你卻迴避了這個問題。其實,我的故事裡講的一切都是陰陽。陰陽就是物質的屬性,可以把這種屬性看作是物質的性荷,大小、正反、輕重、虛實、有無、雌雄就是物質的性荷,在形而下,又在形而上。
  • 常樸子:差異相對論原理/薛丁格的貓是否可以長大(一)
    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書法篇其實,我們現在談論的所有物理理論,是一個不完全的系統。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書法篇
  • 常樸子:物質湮滅原理(二)
    (常樸子: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並不是物質完全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人類還不知道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我認為這種形式是由兩個正反單子構成的一種具有二相性的場粒子。)我們周圍的宏觀物質主要由重子數為正的質子和中子所組成。因此,這樣的物質被稱為正物質,由他們的反粒子組成的物質相應地叫反物質。
  • 常樸子: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
    形成這個世界的原則是:在物質的系統裡,凡是差異的,必然是對等的;凡是對等的,必然是互補的;凡是互補的,必然是和諧的。這是一種差異相對下的相等關係。我就是用這一原理推導出下面的五組粒子,第一組是數渡物質,第二組是單子,第三組是原生場粒子,第四組是小數粒子,第五組是大數粒子。一、數渡物質數渡物質是非量化形式向量化形式過渡的粒體。由於物質向質量過渡的關係,我們稱其為數渡物質。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宇宙為什麼膨脹?您了解嗎?
    我在差異相對論的理論中,多次提到,宇宙的中心是一個「上帝」黑洞,一種叫作小S場的物質被不斷地創造出來,正是這種源源不斷的物質,作為活生生的時空,把星系向外圍推開,形成了宇宙的快速膨脹。這種關於宇宙膨脹的思想,產生於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基於當時我找不到任何科學家的旁證,來證明我的思想,也由於其它工作佔先了成就其它的時間,所以,也就沒有這方面的文章出世。今天,2017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