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碎巖石 鑽取樣品 抱爪對接

2020-11-25 光明網

在月壤採樣環節的敲擊、鑽取、提升、封裝、對接轉移等流程中,上海科研機構研製的電機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主要負責嫦娥五號配套電機設計研發,提供5個類別、16款產品。 防塵「小錘子」能敲碎巖石 在月壤採樣環節,如果月球探測器降落地點的表層土壤下存在大塊巖石,會給鑽取採樣造成困難。嫦娥五號配有一把「小錘子」,要完成穩、準、狠的敲擊動作,動力來源於一款直徑60毫米的行星減速無刷直流電動機。 項目負責人程遠介紹,月球環境為真空狀態,無法通過空氣傳導,將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所以會造成熱量大量堆積在電機內部。由於探測器體積有限,所有電機都必須小型化、輕量化,但又要提供足夠的動力。程遠帶領團隊反覆論證,在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前端加裝行星減速器,後者的作用是放大電機輸出力。這一設計方案,也把電機的溫升有效控制在可靠範圍內。 防月塵也是一大挑戰。月壤的粉塵顆粒非常小,且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取樣過程中,揚塵特別多。程遠等人對探測器內部電機接口做了精心設計,確保嚴絲合縫;對於裸露在外的電機機組,則採用全封閉結構。 創新設計讓鑽取力矩增30% 嫦娥五號還將在月球上進行鑽取,獲得比較深的月壤樣品。在月球上打鑽與提取,主要靠加載電機、整形電機這兩個關鍵部件。 二十一所高級專家李雨說,在鑽取月壤時,加載電機的功能是推動鑽頭前進;整形電機則用來將採樣到的月壤提起來並裝入密閉裝置。特別是整形電機,裝在嫦娥五號著陸器頂部,直接暴露在外太空,所處溫度非常高,必須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為此,課題組研製了真空帶載裝置。李雨說,加載電機和整形電機的電磁設計上,採用一種新型衝片結構,在不改變體積的前提下,將力矩增加30%以上。 三個抱爪助上升器完成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取樣後,載有樣品的上升器將與軌道器對接,把樣品轉移至返回器內,以便帶回地球。在這個重要的對接過程中,一款無刷直流電動機將驅動抱爪結構張開和合攏,將上升器牢牢抱住,從而與軌道器對接。 「電機上的抱爪結構有三個抱爪,有點像樂扣盒子的鎖扣結構,必須扣住上升器。」設計師王永豔解釋道。為做到萬無一失,王永豔親自打磨墊片,目的是調整合適的電機軸向間隙,達到0.001—0.02毫米精度,讓抱爪精準完成任務。

來源: 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如何敲擊、鑽取月壤?研製16款電機的上海科研機構揭秘
    在月壤採樣環節的敲擊、鑽取、提升、封裝、對接轉移、返回地球等流程中,上海科研機構研製的電機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以下簡稱21所)主要負責「嫦娥五號」配套電機設計研發,提供相關配套產品共計5個類別、16款產品。這些電機需要在尺寸、重量嚴格受限的情況下,精準驅動探測器完成一系列關鍵作業,並接受月球惡劣的高低溫交變和月塵考驗。
  • 歐陽自遠:無人交會對接方式採樣返回世界首創
    以無人交會對接的方式來進行月球樣品的採集返回,在世界歷史上還是首次。過去蘇聯進行過無人的月球採樣返回,他們沒有使用交會對接的方式,每次採集的樣品都不多,其中1976年的月球24號,從月球攜返170克樣本,這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從月球採回樣品。美國的阿波羅載人探月,因為有人,所以在樣品採集上便利很多。他們實施了6次載人探月任務,共採集到382公斤。
  • 嫦娥五號完成「鑽取」採樣及封裝,正進行「表取」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表取」,顧名思義就是從月球表面通過機械臂和機械爪的配合,抓取一部分月壤。而「鑽取」則是要通過特殊的鑽頭,鑽到月表以下兩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體取出來。
  • 嫦娥五號中的「高科技」:鑽頭可鑽8級硬度巖石 46公斤承力球冠能...
    比如,由獨特材料製成的鑽取系統,鑽頭可鑽8級硬度巖石,可針對不同顆粒度月壤切削、撥、擠、排能力,雙排出刃形成多個切削麵;獨特設計的軌道器系統,46公斤承力球冠能承載3噸重貯箱,堪稱「雞蛋殼上掛秤砣」;特殊材料製成的插座,重量不到50克,卻耐寒耐熱耐腐蝕。嫦娥五號探測器,可以說集合了各項頂尖高科技。
  • 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是這樣被帶回地球的
    如何將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並保證樣品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汙染,這就需要一個專門的裝置——月球樣品採樣封裝系統裝置,它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品並具有密封功能。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其中,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那麼,什麼是「抱爪方式」?此次交會對接又有哪些看點?設計理念世界首創「抱爪機構具有重量輕、捕獲可靠、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等優點。
  • 好奇號首次火星巖石鑽取樣本:粉末呈灰色(圖)
    好奇號的勺子裡放著鑽探巖石過程中獲得的第一份巖石粉末狀樣品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成功鑽進火星巖石並獲得了粉末樣品,這是人類首次取得這樣的成就。這輛火星車在本周三發回的圖像確認了這些珍貴的粉末樣品正在穩穩地放置在好奇號機械臂上的勺子裡,很快這些樣品就將被送入其搭載的兩件微型化學實驗室進行分析,這都是史無前例的成就。讓科學家們感到欣喜不已的是,這些粉末樣看上去呈現一種灰黑色,而不全是覆蓋火星表面的那種紅色,他們認為這種灰色的巖石中蘊藏的信息將幫助他們逐漸揭示火星古代的環境信息。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這樣被帶回地球 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如何將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並保證樣品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汙染,這就要求一個專門的裝置——月球樣品採樣封裝系統裝置,它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品並具有密封功能。
  • 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中國首次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
  • 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交會對接後成功分離環月...
    ,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看點1:  對接與轉移  世界首創「抱爪方式」  專家介紹,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那麼,什麼是「抱爪方式」?此次交會對接又有哪些看點?  「抱爪機構具有重量輕、捕獲可靠、結構簡單、對接精度高等優點。
  • 揭秘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打包神器」
    中新社蘭州12月3日電 (記者 魏建軍)如何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以下簡稱「航天510所」)3日披露,由該所研製的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安裝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最頂端,可實現將採集到的月球樣品「打包」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