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中國首次

2020-12-06 光明日報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

後續,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與上升器分離,擇機返回地球。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海波,通訊員 段遜)


文字: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海波,通訊員 段遜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我們的太空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準備回家!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嫦娥設計師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今天(6日)早上,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通過遠程導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獲上升器,5時42分,完成交會對接。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12月6日|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月球軌道微波雷達是一組成對產品,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當軌道器、上升器相距約100km時,微波雷達開始工作,不斷為導航控制分系統提供兩太空飛行器之間的相對運動參數,並進行雙向空空通信,兩太空飛行器根據雷達提供的信號調整飛行姿態,直至軌道器上的對接機構捕獲、鎖定上升器。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
    此次,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助手」,成功引導完成了嫦娥五號的交會對接任務。微波雷達是一組成對產品,由雷達主機和應答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嫦娥五號的軌道器和上升器上。
  • 人類首次月球無人交會對接,中國嫦娥五號技術反超美國阿波羅登月
    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這也意味著中國深空探索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難度有多高要在月球完成無人交會對接,可以說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高的任務之一。
  • 人類首次月球無人交會對接,嫦娥五號技術反超阿波羅飛船
    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這也意味著中國深空探索技術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嫦娥五號挑戰人類首次,也意味著嫦娥五號在技術上已經遠超阿波羅飛船,這恰恰也證明了科學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進步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難度有多高要在月球完成無人交會對接,可以說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高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交會對接後成功分離環月...
    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本次任務的諸多看點之中,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無疑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其中抱爪機構、月球軌道微波雷達、慣測小分隊等,都是助力任務成功的核心儀器,本報為你詳細解讀。
  • 模擬嫦娥五號兩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飛控過程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記者鄒維榮、通訊員蔡金曼報導: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器服務艙繼續為嫦娥五號任務開展在軌驗證,於3月7日完成第三階段拓展試驗,模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之前的飛行控制過程
  • 嫦娥五號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IT之家 12 月 4 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昨晚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下一個高難度動作就是月軌無人交會對接。嫦娥五號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在距地球幾十萬公裡的環月軌道上做無人交會對接,難度非常大。之後,嫦娥五號還增加了樣品轉移動作,這也是此前的探測任務從沒做過的。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歐陽自遠:無人交會對接方式採樣返回世界首創
    11月24日凌晨,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發射升空,開啟探月並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也十分激動。他表示,嫦娥五號發射,標誌著我國探月「三步走」進入收官階段。嫦娥五號以無人交會對接的方式來進行月球樣品的採集返回意義重大,並且有很大的科研價值。
  •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交會對接過程(視頻截圖)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周而捷、吳晶晶、白瑞雪)不到10分鐘,中國兩個無人太空飛行器在近地軌道成功對接;40多年,中國實現了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開展深空探索。3日凌晨,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距地球343公裡的軌道實現自動對接,為建設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兩天前發射升空的飛船與在軌等待34天的目標飛行器依靠微波雷達、雷射雷達和電視攝像機的引導,經歷了捕獲、緩衝、拉近、鎖緊的過程,最終實現連接,形成組合體。正在國外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電。
  • 嫦娥五號月軌無人交會對接:速度控制成關鍵,將進行接收樣品、關蓋...
    12月4日,最新消息顯示,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下一個高難度動作就是月軌無人交會對接。嫦娥五號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在距地球幾十萬公裡的環月軌道上做無人交會對接,難度非常大。之後,嫦娥五號還增加了樣品轉移動作,這也是此前的探測任務從沒做過的。
  • 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在月球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預定軌道
    這是中國首次實現 地外天體起飛。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而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嫦娥五號月球「打卡」歸來 軌道器「擺渡」回家之路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此過程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軌道器,像「太空郵差」,護送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根據任務要求,自身1噸多的嫦娥五號軌道器,需要頭「頂」3.7噸的著陸上升組合體,肚「裝」3噸推進劑和300多公斤返回器,並在飛行過程中依次分離著陸上升組合體、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和返回器,這也讓軌道器成為中國首個具有「大承載」「分離面多」等多個特點的月球探測飛行器。
  • 「嫦五」月軌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團隊:10年堅守換成功對接
    「嫦五」月軌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團隊:十年磨一劍 為嫦娥五號裝「泊車雷達」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讓兩個飛行器進行交會對接,這對普通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但在航天系統工程思路的指引下而進行兩個飛行器的交會對接僅僅是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月任務中的一個環節,該系統工程的複雜程度之高、技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團隊,就是嫦娥五號這項系統工程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 嫦娥五號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月面起飛後,接下來的高難度動作就是一會,月軌無人交會對接。這些年,我國已經先後進行了10次交會對接。但是,以往幾次交會對接都是在距離地球幾百公裡軌道上實現的,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距離地球幾十萬公裡外的環繞月球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