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明可以從黑洞中提取能量

2020-09-03 奇聞界的俗人kk

彭羅斯機制

50多年前,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羅傑·彭羅斯提出一種理論,可以從轉動的黑洞提取能量,現在,這一理論終於得到了實驗驗證。

物理學家通過對所需組件的模擬,證明彭羅斯機制確實是可行的,如果我們能夠開發出適當的方法的話,可以將黑洞中的一些旋轉能量提取出來。

黑洞是狂野的。在一顆恆星生命周期的終結階段,它的體積會變得非常巨大,一旦超新星化,其核心就無法再承受自身的引力,完全坍塌成一個奇點,一個密度無限的單維點。

這個奇點位於一個被稱為事件地平線的區域內。在這個點上,黑洞周圍的引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光速都不足以達到逃逸速度。而在事件視界之外,一個延伸的時空區域隨著黑洞的旋轉而被拖動,變得扭曲起來,這種效應被稱為「慣性系拖拽」。

這就是彭羅斯機制的由來。1969年,羅傑·彭羅斯提出,事件地平線外的一個區域稱為「齧齒層」,這裡的拖幀效應最強,可以利用它來提取能量。

根據彭羅斯的計算,如果一個物體掉進了「齧齒層」,就會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會被甩到事件視界之外。而另一部分則會在黑洞的額外作用下,向外加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它從「齧齒層」出來時,能量會比進入時多出21%左右。

我們還不能直接去黑洞測試這個理論。但在1971年,蘇聯物理學家雅可夫·澤爾多維奇提出了一個更實用的實驗:用一個旋轉的金屬圓柱體代替黑洞,然後向它發射扭曲的光束。如果圓柱體以合適的速度旋轉,光就會被反射回來,並從圓柱體的旋轉中提取額外的能量,這是由於一種叫做旋轉都卜勒效應造成的。

當一個旋轉的光源發出波時,可以看到它,這些波根據旋轉的方向而縮短和延長。朝著你旋轉的那一邊發出的波會顯得縮短,而遠離旋轉的那一邊發出的波則會顯得延長。這就是天文學家衡量恆星和星系旋轉的方法。

澤爾多維奇的方法只存在一個問題。旋轉圓柱體的速度至少需要每秒旋轉10億次。

於是這件事就這樣擱置了,直到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一個物理學家設計了一個新的實驗,他們沒有使用光波,而是使用了聲波。

使用聲波證明可以從黑洞獲取能量

實驗由一個環形揚聲器組成,在聲波中引入扭曲,類似于澤爾多維奇實驗中的扭曲光。黑洞是用一個泡沫圓盤製成的旋轉吸音器模擬,當聲波擊中它時,它的旋轉速度會加快。圓盤另一邊的麥克風陣列會在聲波通過圓盤後進行探測。

證實彭羅斯過程是通過圓盤的聲波的音調和振幅的變化。格拉斯哥大學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馬裡恩·克朗布解釋說:「當從旋轉表面的角度測量時,扭曲的聲波會改變其音調,如果表面旋轉的速度足夠快,那麼聲音頻率就可以做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它可以從一個正頻率變成一個負頻率,並以此從表面的旋轉中竊取一些能量。」

隨著圓盤旋轉的加速,麥克風上的聲音音調降低,直到聽不清。然後,它又開始上升回到原來的音調,但比揚聲器發出的聲音大30%。聲波從旋轉的圓盤中獲得了額外的能量。

實驗裝置

克朗布說:「我們在實驗過程中聽到聲音是不同尋常的。隨著自旋速度的增加,聲波的頻率正在被都卜勒效應轉移到零。當聲音再次開始回升時,那是因為聲波已經從正頻率轉移到了負頻率。這些負頻波能夠從旋轉的泡沫盤中獲取部分能量,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響亮,就像澤爾多維奇在1971年提出的那樣。」

這項研究是在理解黑洞方面邁出的相當棒的一步,該團隊計劃將這項研究擴展到光。

這項研究還表明,如果你有合適的工具,在實驗室環境中就能探索黑洞的極端特性,而不需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物理學》上。

相關焦點

  • 克爾黑洞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我們能提取它的旋轉能量
    在黑洞類型中最具有天體意義的就是克爾黑洞了,因為它不僅具有質量還具有角動量,即黑洞是旋轉的。克爾黑洞的視界面和無限紅移面之間存在著一個能層,理論上從能層中提取的能量可以佔到黑洞總質能的29%,因此黑洞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
  • 如何提取黑洞的能量?
    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曾指出,粒子衰變可以從黑洞中吸收能量;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則認為,黑洞能夠通過量子力學方式釋放能量;其他學者還提出,電磁扭矩是提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我們的理論表明,以恰當方式斷開和重連磁力線,可以將等離子粒子加速至負能量,從而提取大量的黑洞能量。該發現有望讓天文學家更好地預測黑洞自旋,驅動黑洞能量發射,甚至為先進文明提供能源。從本質上講,黑洞是通過『吃下』負能量粒子來釋放能量的。這聽上去很荒謬,就像一個人食用含負熱量的糖果來減肥。這種現象可能發生在能層區域。在能層中,時空連續體的旋轉速度非常快,以至於每個物體的自旋方向都與黑洞相同。」
  • 人類或成功掌握從黑洞提取能量的方法,英國科學家成功進行實驗
    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種可以從黑洞中提取能量的方法。他提出了一個機制,一個可以從黑洞中提取旋轉能的機制。就是可以將一個物體沿著黑洞旋轉相反的方向拋進黑洞,在物體墜入黑洞的途中會因為黑洞強大的潮汐力被分裂成兩半,其中一半墜入黑洞,另一半則會飛出「貯能區」。
  • 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新想法:從旋轉的黑洞提取能量
    不過,這種巨大的結構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死心的人類又提出了一種從黑洞提取能量的方法。這種方法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彭羅斯提出,因此也被稱為「彭羅斯過程」。旋轉的黑洞存在著能層,在能層內除了正常的軌道之外,還存在著負能的軌道。這些負能的軌道都是角動量為負的軌道,它們的轉動方向與黑洞的轉動方向相反。
  • 我們可以利用黑洞中的能量嗎?
    廣義相對論的一個傑出預言是,旋轉的黑洞有大量可利用的能量。在過去的50年中,科學家們試圖探索出釋放這種力量的方法。諾貝爾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種理論,即粒子崩解可能會從黑洞中吸收能量。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可以通過量子機械發射來釋放能量。羅傑·布蘭福德(Roger Blandford)和羅曼·扎納克(Roman Znajek)建議將電磁轉矩作為能量提取的主要手段。
  • 科學家卻想從黑洞中「榨取」能量
    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這就意味著,我們從黑洞中獲取了能量。「彭羅斯過程提取的能量來源於黑洞的轉動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逃逸的物質能量增加,黑洞的能量必然減少,實際上就是黑洞的旋轉速度慢了下來,轉動能有所損失。可以預判,被吸入的物質旋轉方向必然會與黑洞的旋轉方向相反。黑洞不是實驗室裡的小白鼠,無法簡單「抓」來一個仔細研究。
  • 外星人可製造黑洞炸彈從黑洞邊緣抽取能量?
    來源:新浪科技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能量可以從黑洞中吸出來嗎?數學物理學家提議製造「黑洞炸彈」!不斷旋轉的黑洞具有強大的自然力量,能夠改變周圍的時空和空間,因此,人們會思考:黑洞是否可以作為某種能量源?
  • 黑洞的能量可不可以被人類開發?
    黑洞的能量可不可以被人類開發?當然是可以的,從旋轉黑洞中提取能量的方式叫做「彭羅斯過程」。那我就給你通俗地簡單說說吧。首先,黑洞一般是旋轉的,旋轉的黑洞外面有一個特殊的區域,叫做「能層」。這個「能層」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從那裡提取出能量的地方。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
    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50年前就有大膽猜想1969年,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個從黑洞中獲取能量的大膽猜想,被稱為「彭羅斯過程」。黑洞其實是個大家族,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分成多種類型。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
    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
    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這就意味著,我們從黑洞中獲取了能量。「彭羅斯過程提取的能量來源於黑洞的轉動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袁業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逃逸的物質能量增加,黑洞的能量必然減少,實際上就是黑洞的旋轉速度慢了下來,轉動能有所損失。可以預判,被吸入的物質旋轉方向必然會與黑洞的旋轉方向相反。黑洞不是實驗室裡的小白鼠,無法簡單「抓」來一個仔細研究。
  • 現在科技解決不了的黑洞能量問題,「外星人」的技術可以解決?
    黑洞是什麼意思? 格拉斯哥大學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實驗,以證明史蒂芬·霍金的長期研究夥伴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想出了50年的理論。他建議可以利用黑洞作為永久能源。
  • 人類的未來—如果可以,我們該怎麼從黑洞獲取能量?
    ,如果你能將某些東西扔到黑洞中,在旋轉的黑洞的影響下,物質被擠壓,圍繞著黑洞旋轉並落向黑洞,且速度越來越快被壓的也越來越緊,開始對自己產生強烈的摩擦,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自己燒自己,我們也可以在恆星周圍看到這種結構。
  • 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
    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就多次對人類發展進行預言,其中就預言人類必須在200年內。,還會從兩極輻射出粒子,帶走部分黑洞質量,當散發的輻射質量大於總體質量的時候,整個黑洞的質量就會變小,最終黑洞消失在宇宙空間裡我們知道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無法被看到或探測到,它的輻射是否很難科學證明,但正如他所說,現在物理學家終於證實了霍金的輻射預測是真實的,雖然這微弱的霍金輻射論讓人覺得難以琢磨,但是目前物理學家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已經在從實驗室證明這一理論
  •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向人們揭示了質量轉變成能量的可能。如果質量可以100%轉化為能量,一隻貓所產生的能量就可以供挪威一個國家使用1年。霍金在197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黑洞雖然可以吸收各種物質,但還是會洩漏出少量的輻射。這也就意味著,能量是可以從黑洞中逃脫出來的。這些能量匯聚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層「熱大氣」。
  • 科學家證實奇妙理論:把東西扔進黑洞,就能從黑洞中「偷」能量
    將物體拋入黑洞可以產生能量的理論在首次提出50多年後被科學家證實 他們利用聲波試圖驗證「極其奇怪的物理現象」:當你把一個物體扔進黑洞,然後讓它一分為二。 彭羅斯發現,落入黑洞的物體將在這個不尋常的空間區域中獲得負能量。那麼如果將類似二級火箭的東西投入黑洞,藉助反衝力讓一半加速落入黑洞,另一半加速逃離,那麼逃逸的那部分攜帶的能量大於它在二級助推時反衝作用獲得的能量。
  • 都說黑洞「一毛不拔」科學家卻想「榨取」能量 未來或成星際旅行「充電站」
    想像一下,如果在星際旅行時遭遇黑洞,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絕望的事情。然而,對這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魔窟」,科學家們卻想要從中「榨取」能量,為我所用。  近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物理實驗,嘗試著去解答這個困擾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黑洞中獲取能量嗎?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
  • 要從黑洞內部獲取無限能量
    所以,究竟恆星的能量是否可以全部被汲取,以及「戴森球」是否真的存在,這些也都是未知的。人類科學家的「野心」卻從未停止。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黑洞,雖然人類如今連地球上的資源都無法掌控,但是科學家們卻希望可以讓科幻照進現實,可以從黑洞中「榨取」能量。
  • 要從黑洞內部獲取無限能量
    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它有著可以吞噬一切的強大引力。簡單來說,就是彭羅斯通過演算推導,認為如果未來人類可以研發出一個可以投進黑洞裡的,不會被摧毀的能量提取器,那麼,就可以在黑洞的能量層裡獲取無限能量。
  • 星際旅行可以實現嗎?科學家:可以從黑洞中「偷取」能量
    但是,地球上現有的所有燃料都帶去,也無法滿足高速星際旅行的要求,因為能提供這麼多能量的燃料本身已經超重了。因此,許多天文學家提出,從地球帶去的燃料只需要提供一個初始速度,後續旅行所需的能量都可以從星際空間內補充。比如,宇宙空間內的稀薄氣體可以當作燃料,這種氣體在某些物理作用下或在定向波束作用下可以推進宇宙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