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從鞋底到耳朵,我比任何黨內參選人都更像民主黨人

2021-01-10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溫家越】「從我的鞋底到耳朵,我比任何參選人都更像民主黨人,」據美國《國會山報》11日報導,民主黨頭號參選人、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當天直言,與大多數參加2020年民主黨初選的候選人相比,他更像民主黨人。

《國會山報》稱,當地時間11日,拜登在艾奧瓦州格林內爾對觀眾表示:「從我的鞋底到耳朵,我比任何參選人都更像民主黨人,好嗎?」

報導提到,拜登當時是在回應他上周撰寫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批評了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政治主張。主持人埃林伯尼特(Erin Burnett)問拜登,「包括她(指沃倫)?」「包括所有人,」拜登回答說。

據《國會山報》介紹,民主黨初選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拜登曾被認為是這次競選的有力領跑者,但他在一些州級民調中落後於沃倫。

相關焦點

  • 民主黨人都在等他2020年挑戰川普,拜登為什麼就是不「官宣」
    同樣焦急等待的,還有密切關注選情最新進展的民主黨金主以及大批等著加入民主黨競選陣營的競選專家。美國媒體將此稱為「拜登的影子效應」:因為拜登作為前副總統的名人效應以及他在民調中的高支持率都顯示出,一旦正式宣布參選,他在民主黨競選陣營的影響力將超越所有已經明確表態的民主黨候選人。
  • 美醫學博士:民主黨把一個有「重大認知缺陷」的老者強加給美國人
    一直以來,美國的民主黨人、主流媒體以及支持美國中左政治光譜的人士,對拜登健康衰退視而不見、諱莫如深。 不少報導指出,即使在與黨內的競爭者伯尼·桑德斯的較量中,拜登也刻意避開採訪提問,而且這一切都是在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鼓勵下進行,以確保桑德斯在超級星期二之後沒有能力捲土重來。
  • 曾經罵拜登最狠的她 如今卻成了拜登的競選夥伴|副總統|共和黨|...
    2016年,加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柏克瑟引退,賀錦麗宣布參選並成功勝出,成為美國參議院歷史上首位印度裔和第二位非洲裔女參議員。2019年1月21日,哈裡斯宣布參選美國總統,在參選過程中她表現出十足的韌性,一直堅持到12月3日才宣布退選。賀錦麗是在為期一個月的副總統候選人遴選中勝出的。
  • 拜登宣布參加2020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照慣例先贈他一個外號
    拜登在公布的一段參選視頻中,拜登表示,如果川普再擔任美國總統4年,那麼將「從根本上永遠改變這個國家的品質」。在得知拜登參選後,川普在推特上發起了針鋒相對的回應,並按照以往對待競爭對手的慣例,先贈了拜登一個外號。川普說:「歡迎參戰,瞌睡蟲喬(Sleepy Joe)!我只希望你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來組織黨內初選,儘管人們一直以來都在懷疑你的能力。一想到你要和那些真正充滿了病態和瘋狂想法的人打交道,我就為你感到難過。但如果你過關了,我會在起跑拱門等你!」
  • 拜登內閣名單曝光,準商務部長父母都是臺灣人,曾因身份感到羞恥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內閣名單曝光,曾參與2020年民主黨黨內初選,主打「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讓美國更用力思考」的華裔企業家楊安澤,可望出任商務部長。楊安澤先前曾爭取2020美國總統候選人,但因初選結果不理想因而退出,而他與妻子的家庭都是臺灣移民。
  • 民主黨人拜登基本鎖定勝局,對黃金有何影響
    來源:中國黃金網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目前基本鎖定勝局,已獲306張選舉人票,川普僅232票。從1853年3月4日之後,美國總統都是在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輪流坐莊。兩黨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體,其執政政策有很大衝突。
  • 「人太多,椅子太少」,拜登會選誰領導CIA?
    「我肯定,為湯姆這樣的人工作是很累的,但在工作中,你希望遇到和你一樣努力工作的人,」奈德斯說,「我相信沒有人會說,湯姆對自己的要求不如對他手下的人的要求高。」  資歷之選  除多尼倫外,報導稱,歐巴馬政府時期曾擔任中情局副局長、還曾兩次擔任代理局長的邁克·莫瑞爾(Mike Morell)也在拜登考慮範圍內。
  • 民主黨險勝參議員決選 對拜登意味著什麼?
    民主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贏得了微弱的多數席位,共和黨的有限支持意味著拜登在通過法案之前必須滿足一小部分溫和的民主黨人。 拜登2021年可能的目標是什麼?以下是六個猜想。 預算帳單裡會有什麼? 參議院的許多立法必須面對「阻撓議事」的挑戰,這需要100個席位中的60個投票批准才能通過。
  • 他終於登場了,能挺到與川普「同城德比」嗎?
    2月19日,賭城拉斯維加斯,忙著黨內預選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們已辯到第九輪,麥可·布隆伯格終於登場了。身價600億美元,曾任紐約市長,這位民主黨競選人對鎂光燈、話筒、舞臺、觀眾不陌生。這一點,與他想最終PK的「紐約客」——謀求連任的共和黨總統唐納·川普一樣。場上,他在挑戰川普前,先遭遇了黨內對手們第一次面對面「圍攻」。
  • 直擊2020美國大選:拜登暫時領先(實時更新)
    現在,這位現年74歲的總統已經打消了人們任何關於白宮可以馴服他的念頭。他放鬆監管、削減稅收、限制移民並任命了三位最高法院大法官,讓共和黨歡呼雀躍。  現年77歲的喬·拜登在2016年放棄了競選機會,但他表示,川普對次年發生在維吉尼亞州種族抗議活動的反應,讓他決定重返政壇。雖然在黨內初選中落後,但這位前副總統最終成為民主黨推選的總統候選人。
  • ...官員早前已經通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委員會,由於新冠疫情,2020...
    【拜登將不親自出席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周三,三名官員向CNN證實,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將不會親自前往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原計劃是他將現場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其中一名官員稱,這一決定是在周三上午內部宣布的。另一位官員說,拜登將在德拉瓦州接受提名。拜登競選發言人拒絕置評。
  • 78歲生日已至,拜登離入主白宮還有多遠?
    1988年他第一次參加總統初選,因被曝出抄襲名人演講稿而退選;2008年他第二次參選,在歐巴馬和希拉蕊的激烈競爭下,優勢不顯的拜登再次退出競選。2020年是他第三次參選美國總統。這一次,雖然最終結果仍需選舉人團投票、國會認定,但美媒普遍預測他已經贏得大選。政治上雖有波折但仍算順利,生活上拜登卻多次遭遇「痛心時刻」。
  • 川普最大的威脅:拜登大選人氣高漲,反超川普!
    為了顯示對競選的重視,他特意將競選活動安排在了賓夕法尼亞州,因為該州在美國被視為「搖擺州」,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必爭之地。恰好他是民主黨人,而川普是共和黨人,很明顯也是針對川普而來的。「強敵」拜登參加大選,是讓川普非常頭疼和抓狂的事情,在拜登宣布要參加競選後的第二天,川普就坐不住了,在推特上給對手取外號,稱拜登為Sleepy Joe,翻譯過來大致是瞌睡蟲喬的意思。
  • 從豪門公子到美國國務卿提名人選,布林肯都經歷了什麼?
    託尼·布林肯這次為民主黨效力的經歷,吸引到了不少民主黨新晉大佬的注意。這其中就包括了拜登和柯林頓。這一年,46歲的拜登在這屆總統大選的民主黨黨內初選階段,因故主動退出了選舉(原因後面會提到)。1988年大選,拜登之所以退出選舉,就是因為競選演講中一著急,直接抄襲了英國人的演講稿。柯林頓很快想到了四年前那個布林肯家的小小子託尼。託尼·布林肯一家都是純純的民主黨血統,這小子學歷高,頭腦機靈,這幾年又在媒體工作,為《紐約時報》寫了不少外交方面的文章,25歲時還出版了個人著作《盟友對盟友:美國、歐洲和西伯利亞管道危機》。
  • 民調:川普已是2024年總統大選黨內領跑者 支持率為89%
    1980年11月和12月的蓋洛普數據顯示,吉米·卡特在民主黨人中的支持率僅為50%。 儘管如此,在這一點上,沒有其他最終參選並在民調中表現與川普一樣好的候選人在黨內初選中失利。
  • 拜登亮明對華態度:俄羅斯是美國對手,但中國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
    此時拜登立刻就露出了他那招牌式的政客笑容:「我不是川普。川普讓我們現在與中國有著比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貿易逆差……而我則將中國視為一個競爭對手。一個重要的競爭對手。」其實要談起拜登的對華態度,這位民主黨大佬給國人的印象顯然是頗為不錯——2011年的那碗炒肝實在是讓國人對其印象深刻。
  • 如果拜登擊敗川普,美國對華態度會改變嗎?
    作為兩大黨派的候選人,川普與拜登如今都在為「2020總統大選」做全力衝刺。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拜登獲勝的機會遠大於川普。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民主黨內部日前已經明確表示:全力支持拜登。而川普在共和黨內部的聲望卻越來越低,所以川普的「連任夢想」可能要泡湯了。美國政壇大佬發話支持拜登據相關報導,由於美國疫情依舊十分嚴峻,所以民主黨此次採取全新的「線上會議」形式。
  • 影響美外交政策的50名民主黨人(全文)
    由於他的力量過於強大,我們沒有把他包括在對美國民主黨外交政策產生影響最大的50人名單中。同樣,副總統拜登也不在其中,他是個固定唱反調的人,偶爾說點錯話掩飾他豐富的國際政治經驗。正是由於這麼多的力量集中在橢圓形辦公室,這就使得受到白宮青睞的助手們顯得更加重要。民主黨控制的政府行政分支讓一批經過挑選的精英控制著美國龐大的國家安全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