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爆發黃脊竹蝗,大約10萬畝竹林受災。蝗災雖然嚴重,但總體可防可控。
藥物殺滅和人工殺蟲都很有效,但最有效的還是生物防控。竹蝗的天敵很多,鳥類、昆蟲都可以消滅它。不過效果最好的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紅頭芫菁。
你瞅啥
紅頭芫菁(音yuán jīng)學名(Epicauta ruficeps)屬於昆蟲綱、鞘翅目、擬步甲科、芫菁亞科。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提到的會從後竅噴煙霧的斑蝥就是芫菁科的。擬步甲科的昆蟲都擅長化學武器,紅頭芫菁也不例外。遇到驚擾會分泌黃色的液體,液體含有芫菁素,落到人的皮膚上會產生瘙癢,嚴重的會起水泡。
紅頭芫菁成蟲活動迅速,食量驚人,除了吃就是拉,然後就是求偶。求偶的時候雄蟲會先爬到雌蟲身上,用觸角捲住雌蟲的觸角,然後開始搖擺身體,如果雌蟲跟著節奏一起搖擺,雄蟲才會更進一步開始交配。用觸角捲住雌蟲也可以防止雄蟲從伴侶身上摔下去。
讓我們一起搖擺
整個交配過程長達4小時,交配完成後,雄蟲體內的芫菁素會減少70%,體液也會相應減少,雌蟲體內的芫菁素會增加43%,體液也會相應增加。更多的芫菁素可以保護雌蟲和卵不受敵人的傷害。
明天會發生什麼誰能知道 所以此刻讓我們盡情地一起搖擺
搖擺得差不多了
交配完成後,雌蟲到地面產卵,卵經過2個月左右孵出。幼蟲出土後會迅速尋找蝗蟲卵塊,然後就一頭扎進卵塊開始大吃特吃。
挖個安全的洞
紅頭芫菁的卵
整個幼蟲期一隻紅頭芫菁可以吃掉60-120粒蝗蟲卵。幼蟲要褪五次皮。剛從卵裡孵出來的一齡幼蟲是這樣的。
一齡幼蟲:蝗蟲卵在哪裡?!
然後二齡三齡四齡幼蟲都比較像金龜子的幼蟲:蠐螬。活動能力比一齡幼蟲有下降,但食量會增加。
二齡三齡四齡幼蟲
四齡幼蟲將要蛻皮的時候會停止進食,然後挖一個安全的蛹室蛻皮變成假蛹。之所以叫假蛹是因為這時候它還是幼蟲,變成假蛹主要是為了越冬。
五齡幼蟲的假蛹
然後就到了來年的春天,五齡幼蟲再蛻一次皮,變成真正的蛹。到了初夏,六齡幼蟲蛻最後一次皮,就變為成蟲爬出地面,開始覓食了。
這次是真蛹了
由於竹蝗的生長周期和紅頭芫菁基本是一致的,但是竹蝗的若蟲出土總是比紅頭芫菁成蟲出土要晚幾天。所以只要發現大批紅頭芫菁,在附近肯定會發現竹蝗的卵和若蟲。這就為及時殺滅竹蝗提供了較為充足的預警時間。
紅頭芫菁變成成蟲之後,習性大變。本來是吃葷的,突然就變成吃素的了。紅頭芫菁特別喜歡吃白花泡桐的葉子,如果找不到的話,也會吃茄科、豆科植物的葉子。紅頭芫菁食量驚人,所以用它來防治竹蝗有點前門趕狼,後門進虎的危險。
正在美餐的紅頭芫菁
不過紅頭芫菁還有其它的作用,就是入藥。芫菁入藥,自古以來就有。英語裡,芫菁有個響噹噹的名字「Spanish fly」,翻譯過來就是西班牙蒼蠅。
從古希臘時代,芫菁就有作為藥用的記載,不過最著名的運用芫菁的案例是西班牙的侯爵薩德。
so what
他老人家發現自己莊園的牛羊在吃了混有芫菁的草料以後興奮異常,不停的想要繁衍後代。出於好奇,侯爵自己也嘗了一點這種甲蟲磨的粉,馬上就感覺精神亢奮,不停的追逐所有他看見的女性。這一事件驚動了國王和教皇。
侯爵在獄中供認了事情的真相,從此薩德成了變態的代名詞。而西班牙蒼蠅——也就是芫菁這種小甲蟲名聲大振,成了一種不可描述的神藥。
實際上,還是芫菁裡面的芫菁素(也叫斑蝥素,都是一回事)在起作用。少量服用會導致尿道發炎,帶來的刺激會導致生殖器的血管持續充血,讓人誤以為自己不可戰勝,但如果服用超過0.5mg/kg體重,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腎損傷。超過10mg/kg體重就會致死。所以,不要亂吃。
在中藥裡,芫菁素很早就有入藥的記載。味辛,性熱,有劇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可攻毒、逐瘀、利尿、可除肌療癬。苗醫有用芫菁治療皮膚病的記載。
芫菁素的結構式
而芫菁素現在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抑制癌細胞的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從而控制其大量增殖。是輔助癌症治療的重要藥物。
所以現在養殖紅頭芫菁的也很多,把成蟲曬乾或凍幹即可入藥。在防治竹蝗的同時,出售紅頭芫菁也能有不錯的收入。
結語:
紅頭芫菁是一種有趣的小動物,它的角色總是在不停變換,從益蟲到害蟲,從春藥到良藥,看起來似乎非常矛盾。
實際上,它們只是在遵循自己的本能和自然規律。不管人類怎麼看它們。它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繼續存在和繁衍下去。
我們只需要找好和它們相處的方式就可以了。
謝謝您的觀賞
來源:
《生物學,產毒藥用昆蟲》
《紅頭豆芫菁成蟲芫菁素含量的研究》
《短翅豆芫菁和傳統斑蝥藥材的對比及其治療庥子有效性的初探》
《黃脊竹蝗綜合防治技術》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