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戰自我

2020-08-27 之州

我看到有人說,要想年輕必須挑戰自我,找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不管多麼艱難要學會。這樣呢?思維活躍,調動肌體活躍起來,不畏懼年齡,不畏懼性別,可以使人年輕。

我認為:挑戰自我,就是一定要選擇超出自己年齡、性別,一般人認定都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來做。但是不能脫離實際,就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盲目的蠻幹。

比如我國的女航天員,她們隨著飛船上了太空,就是對自我的極大挑戰。尤其是女性,比男性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但是那是科學,是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訓練,不管從身體上和技術上都達到登天的標準,所以挑戰才能成功。

我們普通人面對挑戰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不是毫無準備的盲目的幹。

我仔細想了一下,最近做沒做挑戰自我的事情?我還能做超出年齡,跨越性別,難度很大的事情嗎?

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服輸的,雖然沒有聰明腦袋,思維也簡單,但是學習起來還是挺快的,比如有自拍架,有遙控器,可以自拍照片,可以自拍視頻,這個是兒子教我的,我現在熟練掌握了。這算不算挑戰自我?

四十幾歲學習駕照,每一科都是一次通過,雖然下功夫看書學習理論知識,認真學習手動操作,不管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是一次通過,這算是挑戰自我嗎?

但是有兩次挑戰自我失敗的經歷,2016年5月到丹東鳳凰山爬山,我沒有爬上最高處,感覺力不從心,撤下來了。

2018年4月到黃山,最險的地方我也沒敢爬上去。也是感覺力不從心,沒爬到最險處。。

挑戰自我是逞能嗎?不是。挑戰自我和逞能是兩碼事,我的觀點是,要挑戰自我,但是絕不逞能。

人生就是經歷很多事,品嘗過很多苦和樂的過程,我們不知道沒做過的前提下,哪件事情不是挑戰自我呢?

不是做航海家,去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算是挑戰自我,其實人生的很多事情都存在著挑戰,都需要你去認真的想,大膽的去做。

當你做過了,戰勝了困難,獲得了成功,挑戰自我就算完成了。其實人生的過程處處存在著挑戰。

而逞能是明知道自己不行,硬撐著去做,其結果有可能損害到自己。不能為了虛無縹緲的名聲去做逞能的事情,這是我的觀點。感覺力不從心就不去做,人需要有這樣的勇氣,需要對一些事情說不!

說了這麼多要表達出的觀點就是:人生需要挑戰自我,人生的挑戰無處不在,但是不要做力不從心的事情!尤其是到老年階段,不要逞能!做什麼得心應手就去做什麼,讓自己開心最好!




相關焦點

  • 韓國神話組合挑戰自我《無限挑戰》光榮日復播
    與之同時,電視綜藝娛樂節目也在不久前全國解禁了,之前在大連電視臺首播的韓國著名綜藝冠軍節目《無限挑戰》也傳出復播的好消息,而且《無限挑戰》復播的日期竟然定在了奧運聖火在大連傳遞的當日晚上,白天大連市民看完奧運聖火的傳遞,晚上黃金檔則可以高高興興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無限挑戰》了。
  • 挑戰自我 凝聚團隊|飛翔雲公司舉辦夏令營系列活動
    挑戰自我,不放棄是信念的支撐正所謂「獨行者疾,眾行者遠」,不放棄是信念支撐,要成功則要有團隊支撐。不斷嘗試和挑戰,戰神隊的隊員們互相扶持、群策群力,完成了一個又一個挑戰。看似簡單的遊戲背後,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直面挑戰,不拋棄不放棄,辦法總比困難多。
  • 氣質比較獨特,不會隨波逐流,總是敢於挑戰自我的三個生肖
    氣質比較獨特,不會隨波逐流,總是敢於挑戰自我的三個生肖生肖雞生肖屬雞的朋友,他們是一個性格比較獨特的人,平時在生活中總是會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來都不會隨波逐流,而且他們即使遇到再困難的事情,他們也敢於挑戰自己,從來都不會輕易放棄,因此只要抓住機會,必定能夠在事業上步步高升
  • 你的潛力超乎你的想像,挑戰自我,激發潛能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那些對成功懷有強烈的雄心 ,勇於挑戰自我極限的人 ,才能激發內在蘊藏的能力, 從而比他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每個人的自身都是一座寶藏, 都蘊藏著大自然賜予的巨大潛能和無限潛力, 只是由於沒有進行各種潛能訓練, 使得我們沒有機會將內在的潛能 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我們身上沒有得到開發的潛能 ,就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 一旦受到激發 ,便能發揮點石成金的力量 。
  • 《跨次元新星》透出的創新與挑戰 源於吳井能突破自我的職業慣性
    新節目沒有純做二次元內容,而是把年輕群體喜歡的真人偶像邀請到了節目中一起互動,那如何平衡真人秀和次元秀就成了一個難題,在觀眾們都認為真人都是「憑空對話」的時候,他們用實時互動與高能合作舞臺做出了有力回擊;還創新性地挖掘背後創作故事,把幕後程式設計師們最真實的狀態呈現出來,滿足了觀眾們的好奇心。
  • 《不能數到3的獅子》暗喻:孩子如何認識自我,就如何實現目標
    但是孩子難免會遇到一些坎坷,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受到挑戰。如果因為技不如人,得不到自己想擁有的東西時,會特別沮喪,為此感到自卑。如何面對孩子這種情況呢?很多父母會很糾結。最近看到一本德國作家馬丁巴爾採特寫的繪本——《不能數到3的獅子》,乍一看像是教孩子認識數字的數學繪本,仔細研讀會發現,認識數字只是最表象的事情,獅子的內心掙扎、自我救贖,貫穿其中。
  • 5部體育類勵志電影:挑戰自我,逆轉對手,熱血勵志!
    推薦5部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體育運動類電影。1、《追夢赤子心》Rudy(1993)8年的堅持換來27s的輝煌。天賦平平、熱愛橄欖球的美國大男孩魯迪,感動於他的那份執著與堅持,努力不一定會帶來成功,但至少會有人認可。
  • 中國隊結束大冬會高山比賽 教練:這是一次自我挑戰
    原標題:中國隊結束大冬會高山比賽 教練:這是一次自我挑戰 新華社阿拉木圖2月4日電(記者徐徵 韋驊)第28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男子大迴轉的比賽4日結束,中國的兩名選手孫驥和方翔均順利完賽。
  • 如何應對邊緣計算的四大挑戰
    ● 通過確保邊緣計算硬體、軟體、應用程式、數據和網絡具有內置的安全性和自我保護,將攻擊面最小化。● 儘可能投資於自動化邊緣數據管理和治理的技術。分 析追求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企業遇到了需要克服的四個獨特的挑戰(參見圖1)。這四個挑戰可以用來衡量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效率。圖1.
  • 自我發現、自我探索、自我突破
    而這對於新生而言,既是一個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的平臺,也是對於接受全新教育理念的挑戰。仍然有不少學生表示感到自己依舊是在按照既有的規則來設定新的規則。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刻反思的問題——應試的教育體制,到底扼殺了我們多少勇氣?局限了我們多少想像的空間?期望通過全新的高中階段的學習,開啟我們自我發現,自我探索,自我突破的新的旅程。
  • 如何真實的實現幸福的自我
    在現實中該如何用有限的力量創造無限價值,讓我們得所思所想都能夠一一實現?思想就是能量,能量就是思想。,因為科學、哲學和宗教信仰都是能量的表現。因此有科學上的發現和哲學上的領悟。我們應該持續關注那些能夠使自己產生健康和諧和富有的事物之上。
  • 挑戰人類自我極限 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開幕
    劉振峰表示,極限運動是屬於年輕人與未來的運動,除了驚險刺激比較酷炫,詮釋了人類不斷挑戰自我極限、挑戰大自然的勇氣外,還有一種追求身體與精神自由的美好願景。 據悉,2019中國極限運動大會共有5個分賽場,分別是中國·清豐極限運動基地、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東湖、市體育館、中原文化宮和水秀國際大劇院廣場。
  • 面試如何做好自我介紹?
    惠州招聘網表示面試是找工作必備的環節,其中面試往往會涉及到自我介紹,這也是被大多數求職者所關注的,因為自我介紹的好壞能夠影響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那麼如何做好自我介紹呢?惠州人才網接下來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
  • 「國民女友」子望回歸《一站到底》舞臺,不斷挑戰自我
    「國民女友」子望回歸《一站到底》舞臺,不斷挑戰自我  網際網路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多元化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職業、個人技能。
  • 海釣玩家:自我挑戰式的刺激海釣行程
    所以國人在異國深海探釣時最害怕的就是「大型旗魚的攻擊」,如果是幾個海釣玩家開著遊艇釣到了大型旗魚,那旗魚很可能就會藉助自身的力量躍出水面直接飛到遊艇上扎傷海釣玩家雖說這種旗魚非常危險,然海釣玩家依然嚮往這種異國海釣,嚮往這種不斷自我挑戰式的刺激海釣行程,同時這種令海釣玩家最怕的旗魚,也是海釣玩家最喜愛的目標魚之一二、異國探釣食人族部落、遭遇小股海盜
  • 如何區分自我意識與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意識是教育心理學社會化發展與教育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個知識點容易和心理學的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弄混淆,下面我們就她們的相同和不同點進行詳細區分,希望對於大家今後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在工作中如何自我定位
    作為一名已參加工作多年的基層黨員,對多年參加工作做出總結,分析自我,回顧工作以往。對基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如何自我定位進行分析,現梳理如下:協調產生美一、找準自身優缺點、明確定位方向努力耕耘二、努力工作、提升自我價值,造就自身不可替代性進入工作後,無論領導安排做什麼
  • 《無限之住人》作者挑戰自我 搞笑漫畫《聽我的電波吧》確定動畫化
    沙村廣明這次可謂是挑戰自我,放棄以往的刀鋒血雨而專攻輕鬆幽默的搞笑題材。 近日,漫畫《聽我的電波吧》確定動畫化,TV動畫將由Sunrise公司負責製作。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看見你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恢復自我的具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深入內心深處看見內在小孩,我們越能深處看見,我們越能收穫豐盛的自我。心理學家曾發現,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表現自己特別的特徵,成熟的父母懂得如何應對孩子的成長特點,而不成熟的父母由於對孩子缺乏真正的關心與深入發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甚至因為不懂得,無法給予孩子心智的支持和完善,而孩子內在受阻的那部分由於沒有很好得到完善,就會帶來對自我的不信任與自卑,更會帶來心靈的扭曲。
  • 《自我發現與重塑》本身需要被重塑
    HBR《On Managing Yourself 自我發現與重塑》的譯名很好,可以作為一個論文或項目的開題一樣,如果學校裡和職場裡都沒有教很多人如何學習、如何成長,不妨借這本書的名字來探索一個可以廣為傳播的很多職場人(管理者、非管理者)共同關注的自我成長課,不管是直接成為一個可以在很多企業裡做的工作坊,還是可以直接寫成一本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