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石鴕鳥寓意奧妙高深

2020-11-22 搜狐網

  乾陵石鴕鳥(資料圖片)

  記者呼延思正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乾陵陵區龐大的石刻群為世人矚目。乾陵神道兩側自南而北依次對列的石刻有華表、翼馬、石鴕鳥、石馬與牽馬人、石翁仲等。

這些陵墓石刻具有哪些象徵意義,至今為學者們聚爭不止。

  乾陵神道石刻中最新奇者當數石鴕鳥,其象徵意義也是最大的爭議點。一般觀點認為,這對石刻雕鑿的是來自外域的鴕鳥,以宣揚唐帝國國勢之強盛。也有學者認為設於朱雀門外的鳥形刻石,當是象徵南方的朱雀。最近,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研究員秦建明對此石刻重新認識,他從其結構等方面特點出發、結合古文獻,提出其並非鴕鳥、亦非朱雀,而應當是古人所說之「鵠」。鵠刻於石屏之上,實為法象古代的射侯,即後人所說的箭靶。

  陵前刻鴕鳥為乾陵首創

  秦建明研究員闡述,石鴕鳥樹立陵前,為前代制度所無。神道石刻中的華表,自漢魏以來一直存在,翼獸在南朝陵墓之前也有峙列,建築與陵墓前列金石人馬古已有之,秦庭曾立有十二金人,漢宮有金馬門之設,漢霍去病墓前存馬踏匈奴之像,惟獨刻鴕鳥於陵前,為前代所無,系乾陵首創。

  鴕鳥原不產於中華之地,漢時入貢中國,是外來品種。另外,乾陵神道石刻中的人與動物形象皆為圓雕,只有一對石鴕鳥是高浮雕,雕於一面方形石屏之上。所以,在陵墓前設石鴕鳥不但於禮無徵,而且其藝術結構形式也與眾不同,使之在石刻群中顯得突兀不群。

  這對石雕鴕鳥樹於乾陵神道左右,東西對峙,兩石皆由下部的底座與安置於座上的石屏兩部分構成。石座上面鑿刻有長方形石槽,石屏安插於石槽之中,鴕鳥則浮雕於石屏之上。東西兩石形制大致相同,只是石刻尺寸小有差異。對石鴕鳥觀察,兩鳥身上皆有水泥修補痕,細看則發現被補處皆為圓形,說明該處本系圓形孔洞。為什麼東西兩鳥皆有一圓形孔洞,且孔洞都處在鳥身之上?如果是後代破壞,為什麼不大刀闊斧地砸毀,而只是在其上認真地鑿刻兩個孔洞?

  經測量,發現兩孔中心距離原地面皆高145釐米。這就說明,鴕鳥身上兩孔很有可能是石雕的原刻,即帶孔石鴕鳥為唐石刻的原造型。這樣的石孔,如同乾陵神道石馬嘴角鑿有石孔是用於安裝馬鑣一樣,具有一定的用途,並非後代破壞之痕。

  更重要的發現是:在石孔周圍,分布有大量醒目的小白點,西側鳥身上的白點較東側更為明顯。經用放大鏡觀察,並與它處石刻相類白點的成因分析,得知小白點皆因撞擊所致。石灰巖正常的色澤為青灰色,當石面受到外力衝擊時,會形成白色的傷痕斑點。神道其他石馬等腹部的鑿痕也是這樣,只是連續的鑿痕為條狀。圓孔四周這些密布的撞擊點皆不大,直徑一般在0.2~0.7釐米間,是比較尖銳之物撞擊所致。

  石鴕鳥是特殊的射侯

  這處石鴕鳥之設,象徵何物?秦建明認為,石鴕鳥象徵的是中國古代的射侯,即後人所說的箭靶。

  秦建明介紹,射侯作為古代的一種箭靶,主要在舉行射禮時應用。依《周禮》所記,射侯基本由兩部分構成:一曰侯,就是背屏,大致為方形,用布或皮革製成,以木架支撐張開;二曰鵠(音鼓),即設於侯上的箭靶。古人張侯而射,侯上的鵠即是射擊目標,故射中者曰中鵠。鵠的材質,大約是容易受箭的皮裹草鳥或其他材料。

  乾陵神道石鴕鳥形制與古禮中所記之射侯非常相像。石屏如同方形之侯,鴕鳥如同鵠。鵠設於侯,鴕鳥則設於屏。所以,石鴕鳥應當是仿古射侯而設,屬於「張皮侯而棲鵠」的形式。東西石屏鳥身正中各鑿有一圓孔,這應當是瞄準射擊的「中」,即靶心。

  石射侯所設用意至深

  乾陵在神道上設制射侯,是深有意義之舉。

  秦建明引申說,射是古代六藝之一,射技是士的必修項目。張侯習射,是古代保持尚武之風與選拔武士之禮制,許多禮儀中都設有射禮,射禮分為大射、賓射、燕射、鄉射等,其中等級最高者為大射之禮。大射是祭祀前的一項禮儀,射不及格,參與祭祀的權利將會被剝奪。唐初所定的《貞觀禮》《顯慶禮》中均載有大射之禮,且「行用不廢」,說明唐代還保持射禮。

  皇帝謁陵在唐代算是一種大祭,設石侯於乾陵前,且侯上存有累累射痕,說明這處石刻可能曾作為射侯使用。如果推測不誤,那麼唐謁陵時應當還保持有射禮。

  乾陵神道設立射侯之石,不單單是一種增加陵墓肅穆的藝術陳列,或僅僅是禮制等級的體現,其中興許還懷有一種「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之意圖,懷有對唐王朝威加四海強盛國勢的張揚之心。古禮中存有祭祀射侯時的祭辭,中曰:「惟若寧侯,母或若女不寧侯,不屬於王所,故抗而射女。」這表面上是對靶子上的鳥說話,但同樣也是對參加射禮的諸侯、外番與群臣的威脅之詞。唐王朝以武力平定天下,東徵西伐,致使四海來朝,乾陵之前有六十一陪臣刻像以示臣服,便是這種宣揚威勢的體現。所以這處石刻之設,可謂用意至深。

  秦建明說,按古禮地位高者所用侯大、卑者所用侯小,乾陵東西兩石侯雖尺寸相近,但其上石孔卻大小不同,可能是供不同等級者所用。但是,唐睿宗橋陵陵前石刻中也有石鴕鳥,身上卻無孔洞,大約與當時忽略武備、射禮弛廢有關,雖同為陵前石刻,卻已與乾陵有別,成為純粹的陳設。秦建明所說新異,但自謙認為是一家淺議,還懇望高明指教。

相關焦點

  • 探秘唐高宗武則天乾陵 61尊蕃臣石像緣何「掉了腦袋」?
    「乾陵地宮究竟有多大」「地宮裡藏著哪些奇珍異寶」「六十一蕃臣像緣何沒了頭」……多年以來,種種謎團更是增添了乾陵的神秘色彩。9月17日,記者來到唐乾陵實地探訪。  石鴕鳥身上的「孔洞」謎團  9月17日,記者開車從西安出發,向西行駛不到100公裡,就到達了乾陵所在的梁山腳下。
  • 文物專家回應乾陵石刻為何「洗澡」 為去掉病害
    乾陵千年石雕被「美白」 遊客驚呼看不懂 2014年11月27日,乾陵。鎮守帝陵的兩尊石獅子成了「黑白配」,引起眾多遊客好奇。 華商報記者 鄧小衛 攝  昨日,華商報A07版報導了乾陵石刻被「洗澡」一事。
  • 乾陵墓前的石人像,為啥都被削去頭顱?附近農民:跟外國人有關
    引言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現位於陝西乾縣的梁山,據《舊唐書》記載:「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可見乾陵的盜墓防護工作真是處處細緻。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乾陵才會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被盜墓賊禍害過的唐皇陵。乾陵規模龐大,歷朝歷代有不少盜墓賊試圖將乾陵盜掘,但是都未能成功,所以乾陵才能完好地保留到了現在。現在前往乾陵參觀的遊客,都可以看到在神道兩側的石刻群雕,這是61個失去了頭顱的「守靈人」石像。其實稱這些實相為「守靈人」其實並不準確,它們叫做「六十一蕃臣像」或「賓王像」。
  • 航拍照片顯示乾陵有十餘處神秘的巨型圓環狀遺蹟
    華聲報西安消息:埋葬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與唐高宗的乾陵,因其宏大的建築格局和難以估量的地宮遺存,以及「無字碑」、「無頭俑」之謎難解而舉世矚目。陝西考古人員日前對乾陵遺址調查時,意外發現陵區南部存在十餘處巨型圓環狀遺蹟,其中最大處直徑約一百一十米。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專家尚未能解釋其由來和目的,更增添了乾陵的神秘色彩。
  • 乾陵發現十餘處神秘圓環狀遺蹟 真實涵義待研究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二十日電(記者 冽瑋)地處陝西關中平原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之合葬墓陝西省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對乾陵遺址進行大範圍勘探過程中,意外地發現陵區南部存在十餘處巨型圓環狀遺蹟,其中最大的直徑約一百一十米。有關專家認為其真實涵義尚待研究。
  • 傳說在乾陵,有人譏諷就會颳風打雷,此人不信邪,對武則天像大罵
    武則天被埋葬在乾陵。乾陵還有一段很有傳奇色彩的遭遇。唐朝之後是五代十國的亂世,後梁有一個節度使,名字叫做溫韜。他是一個大盜墓賊,在鎮七年,利用手中的職權,挖遍了唐朝的皇陵,所造成的破壞簡直無法估算。不過武則天的乾陵卻躲過一劫。不是溫韜不想挖,而是因為想要發掘的時候,遇到狂風暴雨的天氣,不得已作罷。
  • 陝西乾陵的石馬竟然帶翅膀?你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如果你去過陝西的乾陵,相信一定會被那裡恢宏的氣勢所吸引,如果是細心的遊客,相信一定會發現有兩匹帶著翅膀的天馬,頭上長角,為什麼會用這樣的石像來守墓呢?乾陵兩側分別有瑞獸、牽馬人、蕃臣等石像,其中就有這樣的一對天馬。
  • 中國乾陵也有怪圈
    它就是出現在乾陵的乾陵怪圈。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女皇陵墓,是唯一一座安葬著夫妻兩位皇帝的陵墓,也是經考古界考證的目前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早在84年的航拍照片中就存在怪圈的樣子,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這裡曾經有一個軍事壕溝,於是證實了地下確實存在著一條直徑約110米,寬約三米的地下環形濠溝。而其存在的意義依舊無法定奪。
  • 《山海經》中神秘的十大神巫,疑似掌握高深科技?
    疑似掌握高深科技?十巫雖然只有巫鹹比較出名,但在神話記載中,畢竟是一個集體,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從神話中似是而非的記載來看,十巫似乎掌握著遠超時代的科技水平。頻繁上天這種就不多說了。更厲害的是十巫曾改造過神靈的屍體。據《山海經》記載,有一位人首蛇身的天神,名叫窫窳(yàyǔ)。
  • 奧妙造句和解釋_奧妙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老舍《四世同堂》:「他將要去定多少桌喜酒,怎樣把菜碼略微一調動便可以省一元錢,而教一般的客人看不出其中的奧妙。」] 奧妙在教材中的例句: 1、我把葉子翻來覆去看了半天,怎麼也猜不出它藏著什麼奧妙。
  • 女孩的名字獨特稀少有涵養,男孩的名字高雅響亮寓意好
    男孩的名字:高雅響亮寓意好健生:健,意為健康、矯健、豪邁;生,意為生長、旺盛。俊凱:俊指英俊,凱指吉祥,俊傑做男名時,有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吉祥如意,傑出不凡,卓越出眾的美好寓意。子冉:子,寓意為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冉,表示冉冉、漸漸。詩霞:詩,寓意為美好;霞,意為彩雲。慧喬:希望女兒可以健康成長,能獨立堅強,待人和順,充滿智慧。燕美:燕,寓意為靈巧、聰明、伶俐;美,漂亮。
  • 茶友愛好的茶寵的寓意
    愛茶之人的茶臺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幾隻小象、小龜、蟾蜍、貔貅、小豬等寓意吉祥的小物件,這就是茶寵。所謂茶寵,茶人的寵物也。其顧名思義就是茶水滋養的寵物,多為紫砂或澄泥燒制的陶質工藝品,也有一些瓷器或木質小玩藝。
  • 連雲港市場600瓶 「奧妙」「金紡」洗衣液被查
    中國江蘇網11月11日訊 7日下午,在知情人的舉報下,海州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在丁字路附近一家物流公司內截獲150箱共計600瓶假冒「奧妙
  • 揭秘宇宙奧妙的天文圖片
    揭秘宇宙奧妙的天文圖片
  • 玉雕裡居然還有「五毒」,看著毛骨悚然,實則寓意美好!
    一、蠍子關於蠍子的雕刻作品有幾層寓意,首先第一層就是毒雖然是不好的,但是為人所用之後,就可以體現出一種獨霸,獨裁之意,經商做生意的玩家佩戴蠍子,寓意著可以雄霸一方市場,有一種上位者的霸氣之寓意。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蠍子的諧音是攜子,寓意著可以帶來貴子,尤其是新婚夫婦佩戴蠍子,寓意著早生貴子的意思,而還有一層意義就是,蠍子全身都是堅硬的甲殼,也有富甲一方的意思,與烏龜的寓意一樣。
  • 高深寬比無裂紋微結構之飛秒雷射製造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inghui Hong研究團隊,採用飛秒雷射在藍寶石上實現了高深寬比、無裂紋的微結構製造。提出一種用於提高雷射加工透明材料的吸收能力的優化策略;精確的控制雷射輻射的臨界通量,避免了裂紋的形成,在藍寶石上實現了無錐度、高深寬比的微結構製備;可以在透明材料上實現不同顯微結構的製造。
  • 三足蟾蜍有什麼特別的寓意?為什麼傳統文化中那麼追捧三足蟾蜍?
    那麼這種三足蟾蜍究竟有什麼樣的獨特寓意?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佩戴和擺放它呢?一天當劉海路過一個地方的時候,發現這裡有法力高深的蟾蜍精在危害一方百姓。為了造福當地百姓,劉海巧施法術收服了蟾蜍精。蟾蜍精在與劉海纏鬥的過程中失去了一條腿,從此變成了三足蟾蜍。而被收服後的三足蟾蜍則成了劉海的幫手,將功贖罪,發揮自己咬錢招財的絕活,與劉海一同救濟窮人。那具有咬錢、聚財之能的三足金蟾,便也成了人們心中招財進寶的形象。人們也稱它為『招財金蟾』。
  • 近5噸1600瓶假奧妙洗衣液被查扣
    9月14日下午,廣西北海市工商局通報,該局近日查獲一起近5噸涉嫌商標侵權假冒「奧妙」洗衣液的案件,共400箱,每箱4瓶,每瓶3公斤,重4.8噸,案值約為10萬元。北海市工商局官網顯示,8月29日,廣西省北海市工商局海城分局接到了聯合利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委託的廣州朝旭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投訴舉報稱:北海市九卅物流有限公司運輸的物件中有涉嫌商標侵權的洗衣液,目前涉嫌商標侵權假冒的 「奧妙」洗衣液寄存在該物流公司倉庫,如果不馬上採取措施,涉嫌侵權假冒的商品有可能被運走、滅失、或者分銷,流入到市場。
  • 珠子裡的故事和寓意,發展歷史,源遠流長
    佩戴串珠飾品,既美觀又有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受到人們的喜愛,並且成為一種文化時尚現象。其實,珠子裡的故事多多,她的起源和歷史,源遠流長。萬物皆有靈犀,我們了解一下珠子的發展歷史,有助於對串珠飾品的審美和佩戴。
  •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向深海出發》DVD9效果圖    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榮譽出品的最新紀錄片《向深海出發》(Oceans)是一部關於探索海底未知領域奧妙的製作,海底世界長久以來是科學家和探險家的探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