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再次看到很多關於「廣汽集團石墨烯電池年底實車量產測試」消息,關於石墨烯的認知,答哥跟大多數人一樣比較陌生。出於好奇,答哥對石墨烯概念和廣汽集團這則消息進行了整理,不求證視聽,但求長見識。
首先對於石墨烯概念,答哥在遍查相關資料後,還是覺得太多術語解釋無異於自尋煩惱。簡單來講,這種材料在很多方面具有非常優異的特性,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對於石墨烯這種萬能的革命性「神奇材料」,科學家甚至預言其將「徹底改變21世紀」。言盡於此,好了,總之知道石墨烯這種材料目前很熱很牛很明星就對了。
石墨烯帶給電池領域的驚喜
我們都知道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推廣和發展的最大門檻,從1884年第一輛量產化的電動汽車開始到現在,由於電池技術的緩慢發展,讓本來年長几歲的電動車見到燃油車如見長輩一般生澀。
目前電池產業正處於鉛酸電池和傳統鋰電池發展均遇瓶頸的階段,神奇的石墨烯似乎讓其煥發了第二春。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堅硬、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也世界上電阻最小的材料。它可製造輕便、耐用、適用於高容量儲能的電池,並能大大縮短充電時間,是理想的電池材料。這麼多的優點集於一身,一旦取得突破性進展,那絕對是革命性的,未來的市場發展不可估量。
據報導,2014 年一家名為Graphenano的西班牙石墨烯創業公司與科爾瓦多大學合作研究出全球首個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用此電池提供電力的電動車最多能行駛 1000 公裡,而其充電時間不到 8 分鐘,由此可見石墨烯對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提升有多大。
石墨烯之於電池
對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討論,關於石墨烯電池技術,目前討論最多的,結合專業角度的解讀,石墨烯結合鋰動力電池有兩種使用方法,一是用石墨烯的複合材料作為鋰動力電池的導電劑,二是直接用作負極。效果都是增加鋰動力電池的活性,從而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充電速度。
廣汽集團官微發聲
·早在2014年,廣汽集團就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開啟了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發。歷經6年探索,逐步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維結構石墨烯(3DG)材料的製備和應用技術。
· 2019年11月,廣汽自主研發的基於三維結構石墨烯(3DG)材料的「超級快充電池」正式對外公布。
· 基於廣汽三維結構石墨烯(3DG)材料而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樣件的測試工作,並搭載整車進行了裝車大功率充電測試,電池壽命和安全性均已達到使用標準。據測試,「超級快充電池」僅需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相當。
· 2020年底,石墨烯電池量產研發工作終於從實驗室走向實車,廣汽埃安車型將搭載相關技術成果。
很多網友覺得「石墨烯電池量產」有點忽悠,偷換概念。這種說法確有不實成分,不嚴謹。如果說《那些宣稱要做石墨烯電池的,基本就是扯!》,顯然也有失偏頗。答哥這裡試著總結一下,大概就是「石墨烯+電池≠石墨烯電池」的意思(當然這是在答哥現有認知上的觀點,也歡迎各位朋友在評論區抒發自己的見解)。廣汽集團也表示,石墨烯技術「超級快充電池」主要是應用了石墨烯作為添加劑。
廣汽集團也坦承,該技術最終能否實現量產仍需等待實車驗證結果。如果順利的話,下一步規模化生產,再到應用於量產產品仍需一段很長的時間。
這裡我們不妨提前操心一下,石墨烯電池技術的應用,成本勢必會才有所增加,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會很嚇人嗎?儘管2015年之後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國內石墨烯產業化加速,規模效應促使成本明顯下降。但從目前石墨烯的製造和應用程度來看,石墨烯產業還處於早期階段,成本再控制,能控制到什麼程度呢?不曉得。尚處於產業化路上的技術,理性看待。
假設能實現8分鐘充滿80%的快速充電,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如何?現有的充電配套能適用麼?撇開這些問題聊石墨烯電池,顯然有點不切實際,樂呵樂呵就好了。我們相信產業會就這些問題在不斷推進,就目前狀況來看,想要享受隨處可見充電站的便利,又能享受充電速度像加油一樣快捷,簡直是……該回家回家好好休息比較靠譜。
綠擎點評:
電動汽車如果解決續航焦慮和充電煩擾,那時候或許就是燃油車的末日了。各車企對於「石墨烯電池技術」的不遺餘力是殘酷的競爭使然,誰能佔到先機,勢必會拔得頭籌。對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碩果固然可貴,實實在在的實惠與便利還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可以穿在身上為智能設備供電新型的石墨烯柔性電池都已經獲得重大進展,人人都變成帶電的「霹靂貝貝」也快變成現實啦。石墨烯動力電池或許也不會太遠啦,但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享受其帶來的普惠便利,恐怕還是沒那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