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石墨烯正極鋰硫電池被製備出來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鋰硫電池由於具有高理論能量密度、低成本、環境友好等優勢,已成為一大研究熱點。但是,目前已報導的大多數高容量、長循環性能鋰硫電池的硫含量較低,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為解決以上問題,Fang等人製備出一種全石墨烯正極鋰硫電池,以孔隙率為3.51cm3g-1的多孔石墨烯(HPG)負載活性物質硫,高導電石墨烯(HCG)作為集流體,部分氧化的石墨烯(POG)作為多硫吸附層,負載量可達80%,面密度5mgcm-2

製備HPG:通過氧化石墨的熱剝離製備HPG。首先,利用改進的Hummer法將石墨氧化。再將氧化石墨在空氣中、300℃熱剝離5分鐘,接著在Ar氣氛中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1000℃,保持3小時,即得到HPG。將HPG和S以1:4的比例混合,研磨30分鐘,移入水熱釜中,155℃保持15小時,即得到S/HPG複合材料。

製備POG吸附層:將GO的懸濁液冷凍乾燥即得到GO的粉末,將GO的粉末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1000℃,保持2小時,得到POG,後分散在乙醇中,超聲20分鐘,真空抽濾到商用隔膜上,在空氣中,60℃下乾燥24小時。

圖1硫正極的全石墨烯結構設計

得到的全石墨烯正極中,因為HCG較輕,所以提高了電池整體的能量密度,POG能與多硫化物以化學鍵結合,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應,即使在400次循環後,電池仍有穩定的循環性能,為更可靠的鋰硫電池提供了解決方案。

圖2全石墨烯硫正極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發明包裹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新技術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陳立桅團隊在鋰硫電池的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該電池優異性能主要來源於材料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良好的導電性,氮與多硫化物鍵能作用抑制了穿梭效應。 除了氮摻雜以外,硼摻雜石墨烯也能製備性能優異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Yang等利用水熱法製備硼摻雜石墨烯氣凝膠3D網絡結構的正極材料。相比二維石墨烯,3D結構氣凝膠含有豐富的介孔與大孔可以更好地吸附硫和多硫化物。另一方面硼摻雜可以提高材料導電性和多硫化物的吸附性。
  • 用棉花製成超高面容量鋰硫電池正極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以天然棉花為前驅體,經過高溫碳化,製備出具有高導電性的三維空心碳纖維泡沫,最終獲得硫的面密度最高可達21.2 mg cm-2的三維空心碳纖維泡沫硫正極。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材料》。 據了解,鋰硫電池被視為最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高能量電化學儲能系統之一。
  • 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製備方法簡述
    三、磷酸鐵鋰的製備製備磷酸鐵鋰的原料豐富。部分常見鋰源、鐵源、碳源、磷源如下:磷酸鐵鋰粉體的製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作為正極材料的性能。目前製備磷酸鐵鋰的方法很多,如高溫固相反應法、碳熱還原法以及尚未規模化的水熱法、噴霧熱解法、溶膠-凝膠法、共沉澱法等。
  • 超快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基於石墨烯的三明治結構
    近年來發現,以單質硫為正極活性材料的鋰硫(Li-S)電池能夠突破傳統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基正極物質的理論儲鋰容量限制(當發生電池反應S + 2Li = Li2S時,相應的理論比能量為2567 Wh/Kg及正極理論比容量高達1675 mAh/g,且硫和鋰的反應具有可逆性),且鋰硫電池中的正極材料硫具有儲量豐富、無毒、廉價等特點而倍受關注。
  • 石墨烯氣凝膠應用於高體積比能量鋰硫電池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核心難點被攻克 鋰硫電池要接棒三元鋰電池了?
    核心難點被攻克 鋰硫電池要接棒三元鋰電池了?-獨家觀察-電池中國網    繼今年6月中南大學賴延清教授團隊在鋰硫電池高安全、高比能與長壽命難以協同問題上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鋰硫電池技術研發又接連傳來捷報。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目前研究的固態電解質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硫 化物電解質、聚合物電解質(PEO 類聚合物)、氧化物電解質和 無機有機複合物電解質,其中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是公認的最 終發展方向。2 鋰硫電池硫具有高的理論比容量(1675mAh/g),與金屬鋰構建的 鋰 / 硫二次電池理論比能量高達 2600Wh/kg,是最有前景的 新一代動力電池之一。
  • JACS:合肥工業大學孔祥華團隊研發鋰硫電池高效單原子鈷催化劑
    ,讓具有超高負載量的硫正極展現出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為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開闢了新路徑。相關成果以「Cobalt in Nitrogen-Doped Graphene as Single-Atom Catalyst for High-Sulphur Content Lithium-Sulphur Batteries」(嵌入氮摻雜石墨烯中的單原子鈷催化劑助力高硫含量鋰硫電池)為題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刊物J. Am. Chem. Soc.(J. Am. Chem.
  • 南京大學金鐘課題組在耐高溫、柔性可拉伸鋰硫電池領域取得進展
    柔性可拉伸鋰硫電池的器件結構示意圖、三維多孔凝膠硫正極的製備過程與結構表徵。柔性可拉伸凝膠電極、電解質和柔性鋰硫電池的力學性能測試。該電池由高彈性、高延展度的凝膠硫正極、凝膠電解質、模塊化的鋰片負極和高分子封裝材料組成(圖1)。
  • Advanced Materials: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有機檸檬-硫
    目前,基於鎳和鈷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低(小於250 mAh g-1), 同時鎳和鈷資源緊缺,環境毒性較大,因此傳統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和環境毒性大等缺點
  • 高性能鋰硫電池壽命延長278%
    正極中多硫化物(LiPS)的溶解/擴散和鋰金屬負極中枝晶的生長嚴重阻礙了鋰硫(Li-S)電池的實際應用。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通訊作者)提出了一個綜合的硫正極結構彎曲設計和硫親和力參數,以減少多硫化物的擴散損失。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3D列印V8C7-VO2雙功能框架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穩定鋰負極
    基於硫單質正極和鋰金屬負極的鋰硫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環境友好等優勢,被視為二次電池領域中的研究前沿和熱點之一。然而,硫正極緩慢的反應動力學和穿梭效應以及鋰負極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嚴重影響了鋰硫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問題,制約了其實用化進程。近年來,同步管理多硫化物和抑制鋰枝晶生長的策略被認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高性能鋰硫電池仍然受困於缺乏兼具雙功能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器件製備工藝的開發。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在鋰離子電池工業化推廣中,正極材料正成為其發展的主要瓶頸。與其他材料相比,低維度二硫化物納米片因具有層狀結構和大表面積的特性,而被公眾認為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與電解質溶劑發生熱化學反應的概率。
  • 富硫有機正極材料問世 為鋰硫電池提供高容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線性分子富硫有機材料,可作為鋰硫電池的硫正極。四甲基二硫代秋蘭姆-硫 (TMTD-S)正極材料,在0.2C(1C=1061mAh/g)下,提供685mAh/g的初始容量,並能在200次循環後,保持540mAh/g的容量。
  • 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的工作原理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鋰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是金屬空氣電池中的一種,由於使用分子量最低的鋰金屬作為活性物質,其理論比能量非常高。不計算氧氣質量的話,為11140 Wh/kg,實際上可利用的能量密度也可達 1700 Wh/kg,遠高於其它電池體系。鋰空氣電池的基本結構和工作機理如下圖所示。
  • 崔屹教授:新型石墨烯材料作為鋰負極載體 大大改善電池循環壽命
    ,史丹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研究了一種新型褶皺石墨烯籠載體(WGC)用於金屬鋰負極,WGC提供優異的機械強度,具有更高的離子電導率和質量更好的固態電解質界面(SEI)。 鋰的枝晶與鋰電池的安全緊密相關,充電的時候如果控制得不好,金屬鋰的枝晶會長出來,像一棵樹長出樹枝,枝晶會捅破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隔膜,造成短路,甚至引發爆炸。 固體電解質界面膜(SEI)是負極材料和電解液接觸後生成的反應物,厚度約為50個納米左右。這層膜影響著電池的穩定性,決定著循環使用壽命到底是1000次還是10000次。
  • 學術乾貨 | 全面回顧碳質材料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一、鋰硫電池簡介 鋰硫電池中單質硫作為正極材料,具有1675mA·h/g的理論比容量,使用金屬鋰作為負極,理論比能量密度達到2600W·h/kg,是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 LI 等[10]則利用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獲得了一種三維的並具有多級孔結構的類石墨烯碳材料。其對應的硫碳複合物正極表現出優異的循環性能,經過300圈0.5C循環之後仍保持1067 mA·h/g的高比容量,此類三維石墨烯材料對硫正極的電化學性能提高顯著。
  • 鎳原子簇及氮共摻雜石墨烯策略,助力高性能鋰硫電池|
    研究背景得益於硫元素的高質量比容量和豐富儲量,鋰硫電池成為極具前景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設備。但是硫正極氧化還原最終產物的絕緣性和體積變化,充放電過程產生的多硫化物中間體的溶解及「穿梭效應」等嚴重製約了鋰硫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通常的應對策略是使用多孔碳宿主材料,功能化的粘結劑和隔膜來抑制這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