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焦亡蛋白Gasdermin D依賴的凝集素釋放可以引發炎症反應

2021-01-13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我的閨蜜老紅帽

責編 | 兮

固有免疫系統可以感應外界危險信號(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簡稱DAMP),活化炎症小體。活化的炎症小體可以釋放caspase-1和caspase-11,在切割IL-1β前體成為成熟的IL-1β的同時,還可以切割一類名為Gasdermin D的打孔蛋白,從而使得細胞膜上形成小孔,引發細胞焦亡【1,2】。在病菌入侵時,機體可以通過識別脂多糖LPS信號,啟動此炎症反應。當然,此反應若發生過度活化,則會損傷組織器官,引發膿毒血症,從而危及生命【3-6】。但是,LPS具體是如何引發膿毒血症的,仍舊不得而知。

2021年1月4日,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Vijay A Rathinam研究組在NatureImmunology雜誌上發表題為Intracellular immune sensing promotes inflammation via gasdermin D–driven release of a lectin alarmin的文章,通過蛋白質組學的方法,發現LPS可以促使一種名為Galectin-1的凝集素的釋放,從而啟動炎症反應。

有報導指出,細胞感應LPS刺激後,會誘導IL-1β的分泌,細胞焦亡的發生,以及一些DAMP的釋放【5】。但是,釋放DAMP的種類和機制仍舊不得而知。為了研究這一問題,作者以野生型和caspase-11缺失小鼠的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為研究對象,以caspase-11特異性活化劑大腸桿菌為刺激劑,將釋放到胞外的組分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測定。作者發現,與caspase-11缺失的小鼠巨噬細胞上清相比,野生型小鼠會特異性分泌Galectin-1。

Galectin-1是一類可以與β-半乳糖苷相結合的凝集素,其分泌機制仍舊不得而知【7,8】。接下來,作者通過採用炎症小體各個組分的敲除小鼠來研究Galectin-1釋放的決定性因素。作者發現,對於Gasdermin D敲除的小鼠,在大腸桿菌的刺激之下,與其它野生型和基因敲除鼠相比,其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所釋放的Galectin-1水平顯著削弱。這說明,Galectin-1的分泌依賴於Gasdermin D-caspase-11信號通路,而非傳統的NLRP3-caspase-1炎症小體信號通路。

為了研究上述結論在小鼠體內是否也通用,作者給小鼠注射脂多糖,並實時檢測胞漿和腹腔中Galectin-1的水平,作者發現,Galectin-1的分泌水平與脂多糖的注射濃度差呈現正相關關係,並且,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上升。且毫不意外的是,在GasderminD敲除的小鼠中並沒有發現這一現象。

膿毒血症是一類具有高致死率的疾病,為了研究其與Galectin-1釋放的關係,作者採用了罹患膿毒血症的病人血清為研究對象,發現與同樣處於病危狀態但並沒有罹患膿毒血症的病人相比,膿毒血症病人血清中的Galectin-1水平顯著升高。這說明,在膿毒血症疾病進程中,會伴隨Galectin-1向循環系統釋放。

為了進一步研究Galectin-1的生物學意義,作者採用Galectin-1缺陷小鼠為研究對象,通過脂多糖誘導的膿毒血症模型,發現與野生型小鼠相比,Galectin-1缺陷小鼠的存活率顯著提高,器官損傷也明顯改善,當然,caspase-11和Gasdermin D缺陷小鼠也同樣有此現象。與此同時,給野生型小鼠注射Galectin-1中和抗體也同樣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最後,作者研究Galectin-1在系統性炎症中的具體作用。作者給野生型和Galectin-1敲除小鼠注射脂多糖,並檢測和分析其胞漿中的炎性因子和趨化因子的表達水平。作者發現,與野生型小鼠相比,在Galectin-1缺陷小鼠中,IL-3, IL-6, TNF, interferon-γ, GCSF(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L-1α, IL-1β 和IL-12 等促炎因子水平均顯著降低,MCP-1, MIP-1α, MIP-1β等趨化因子水平也同樣降低。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作者提取小鼠的脾臟和肺臟,進行RNA測序,發現galectin-1缺陷小鼠的炎症相關和免疫應答相關通路均發生了減弱和下調。這些結果都說明,Galectin-1可以促進脂多糖所誘發的炎症反應,而這一炎症狀態很可能是膿毒血症的病因之一。

綜上所述,作者通過蛋白質組學的方法,發現脂多糖可以誘導一種稱為Galectin-1的凝集素的分泌釋放。通過Galectin-1缺陷小鼠和中和抗體等手段,作者證實Galectin-1可以促進和增強炎症水平,並且在脂多糖誘導的膿毒血症模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0-00844-7

相關焦點

  • gasdermin D通過誘導凝集素釋放促進炎症發生
    gasdermin D通過誘導凝集素釋放促進炎症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5:51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醫學院Vijay A.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此後,科學家們發現細胞焦亡本質上是由 GSDMD(gasdermin D)蛋白介導的細胞炎性壞死,與多種病理生理過程緊密相關。一旦發生,GSDMD 蛋白的 N - 端高聚並與脂類結合,在細胞膜上形成孔洞,細胞逐漸膨脹至細胞破裂,最終大量細胞內含物如 IL-1β釋放,激活強烈的炎症反應。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此後,科學家們發現細胞焦亡本質上是由 GSDMD(gasdermin D)蛋白介導的細胞炎性壞死,與多種病理生理過程緊密相關。一旦發生,GSDMD 蛋白的 N - 端高聚並與脂類結合,在細胞膜上形成孔洞,細胞逐漸膨脹至細胞破裂,最終大量細胞內含物如 IL-1β釋放,激活強烈的炎症反應。
  • Cell Reseach:caspase11切割gasderminD引發「細胞焦亡」
    這些炎性caspase的激活能夠促進細胞焦亡事件的發生,同時能夠激活NLRP3炎症小體,並引發熱休克症狀。然而,炎性caspase究竟是如何調節這些細胞事件至今仍然有待解決。最近,來自UCSF的Vishva M Dixit研究組與來自NIBS的邵峰研究組分別發現了一類炎性caspase的關鍵性底物:gasderminD,該蛋白的切割能夠引發細胞焦亡事件的發生。
  • Science:揭示富馬酸鹽阻斷細胞焦亡機制
    2020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2001年,Cookson等人首次使用pyroptosis來形容在巨噬細胞中發現的caspase-1依賴性細胞死亡方式。細胞焦亡(pyroptosis)經證實是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其特徵為依賴於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並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 邵峰組重磅牛文:神秘蛋白 GSDMD如何「玩轉」細胞焦亡
    該底物蛋白是細胞發生焦亡的充要條件。該文章是邵峰課題組發表在Nature上的大作,揭示出了細胞焦亡發生的神秘蛋白,為細胞焦亡的發生機制奠定了更深一步的理論基礎。(回復170703可下載文獻,一月有效) 背景介紹 GSDMD屬於一個被稱為gasdermin的功能未知的蛋白家族,該家族還包括GSDMA,GSDMB,GSDMC,DFNA5,DFNB59等這個家族的蛋白之間具有大約45%的同源性,具有兩個結構域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與免疫沉默的細胞凋亡(Apoptosis)不同,細胞焦亡以細胞膜破裂為特徵,諸多細胞因子和危險信號分子在細胞焦亡中被釋放,激活免疫系統,導致炎症反應。膜穿孔蛋白Gasdermin D(GSDMD)做為細胞焦亡的執行者,能夠被半胱天冬蛋白水解酶Caspase-1/4/5/11切割【1,2】,切割產生的GSDMD N端片段多聚化,並在細胞膜上穿孔,從而導致細胞焦亡的發生【3,4】。GSDMD介導的細胞焦亡是拮抗病原感染的重要先天免疫反應,但過量則能夠導致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疾病。
  • 研究揭示cFLIPL調節炎症反應機制
    他們發現細胞FLICE樣抑制蛋白(cFLIP)可通過抑制複合物II的形成來保護巨噬細胞免受LPS誘導的細胞焦亡。 為了進一步表徵脂多糖(LPS)誘導的體外分泌機制,他們揭示了cFLIP在調節炎症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細胞死亡和炎症是宿主對感染的相互依賴反應。
  •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
    (pyroptosis或pyroptotic cell death)或炎性壞死是一種程序性細胞壞死,表現為細胞不斷脹大直至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進而激活強烈的炎症反應【1】。圖片引自:http://life.xmu.edu.cn/00/c9/c3791a196809/page.htm 細胞焦亡是機體重要天然免疫反應,在拮抗感染和內源危險信號中發揮重要作用。過度的細胞焦亡會誘發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炎症和免疫性疾病。
  • 「珍藏版」特別推薦丨全景式展現細胞焦亡的研究歷程
    這一類炎症小體受體依賴於接頭蛋白ASC:NLRP3和AIM2這一類受體中不含有CARD結構域,但含有PYD結構域,其可以通過與ASC蛋白的PYD結構域結合形成speck。ASC蛋白含有PYD和CARD結構域,在炎症小體受體活化後可以通過CARD活化Caspase-1。此外,細胞內還存在一類可不依賴ASC的,含有CARD的NLRs受體。
  • 邵峰、董娜撰寫「細胞焦亡的機制和功能」長篇綜述
    後續的研究發現,胞漿內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病原體來源的模式分子或者機體本身來源的危險信號分子形成炎症小體(inflammasomes),招募和激活caspase-1導致細胞焦亡;鼠的caspase-11和人的caspase-4/5直接作為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細菌脂多糖類脂A組裝的炎症小體也導致細胞焦亡,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炎症小體的概念。
  • Science:我國科學家揭示細胞毒性淋巴細胞在靶細胞中引發細胞焦亡...
    歷史上,細胞焦亡曾被認為是caspase-1介導的單核細胞死亡,並伴有IL-1β和IL-18分泌。近期的研究已表明小鼠caspase-11以及它的人類同源蛋白caspase-4和caspase-5也可在脂多糖的直接激活下誘導細胞焦亡。此外,gasdermin D(GSDMD)已被發現是作用於caspase-1和caspase-11/4/5下遊的細胞焦亡執行分子。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降低這些副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可能提高治療成功率。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
  •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在該系統中,癌症成像探針苯丙氨酸三氟硼酸酯(Phe-BF3)可以進入細胞,使其脫甲矽烷基化並「裂解」成包含甲矽烷基醚的連接子。 該系統可以控制藥物從小鼠的抗體-藥物結合物中釋放。當與納米粒子介導的傳遞結合時,由Phe-BF3催化的去甲矽烷基化作用可以從納米粒子結合物中釋放一種乘客蛋白(包括活化的gasdermin),並選擇性地進入小鼠腫瘤細胞中。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邵峰院士指出,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在細胞形態和生物學功能上截然相反,細胞凋亡是一種生理性的現象,凋亡時細胞會發生皺縮,細胞膜維持完整,細胞質不會洩露出來,並且會迅速被巨噬細胞消除掉,不誘發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相對「乾淨」的死亡;而細胞焦亡是病理性的,焦亡發生時細胞會漲大,直至細胞膜破裂,使得細胞質內容物質洩露,最終引起強烈的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較「髒」的死亡方式。
  • 細胞壞死、凋亡、壞死性凋亡、焦亡與自噬
    細胞壞死性凋亡是不依賴於Caspase激活的一種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激活主要依賴於壞死性小體的形成。細胞壞死性凋亡它具有典型的壞死樣形態:細胞膜被破壞,細胞、細胞器腫脹,乃至崩解;而核內染色質無明顯的形態改變;壞死性凋亡與凋亡和自噬有明顯的區別,三者可以通過光、電鏡觀察和PI染色得到明確的區分。其次, 壞死性凋亡會引起顯著的炎症反應,表現為大量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激活。
  • 癌症免疫療法新靶點Gasdermin E:讓「冷」腫瘤變「熱」
    3月11日,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上發表文章稱,他們發現了癌症免疫療法的另外一種新武器 —— Gasdermin E (GSDME),可以在更多的癌症類型中發揮作用 [1]。圖片來源:Nature [1]GSDME蛋白具有膜穿孔活性,能夠在細胞中誘導細胞焦亡。
  • ...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相關資訊細胞焦亡是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炎性形式,與消除病原體感染有關。但是,來自結核分枝桿菌(M.tb)的巨噬細胞的細胞焦亡相關蛋白在很大程度上尚未開發。2020年10月21日,武漢大學章曉聯及殷雷共同通訊在Science Advances 在線發表題為「Mycobacterial EST12 activates a RACK1–NLRP3–gasdermin D pyroptosis–IL-1β immune pathwa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鑑定出了一種由細胞焦亡誘導蛋白Rv1579c命名為EST12,它是從M.tb
  • Science|來自毒性淋巴細胞的顆粒酶A通過切割GSDMB誘發靶細胞焦亡
    切割後的GSDMB通過成孔活性誘發細胞焦亡。IFN-g可促進GSDMB的表達,從而促進焦亡。小鼠腫瘤細胞中引入GSDMB可促進腫瘤清除。因此,該研究解析了GSDMB介導的細胞焦亡在毒性淋巴細胞殺傷機理,為增強抗腫瘤免疫提供了思路。
  • 細胞焦亡的分子調控機制及研究進展
    這是一種最近發現的依賴於 Gasdermin 蛋白家族成孔活性的細胞程序性炎症壞死,在抵抗外部病原體入侵和感知內源危險信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亡由炎症小體激活 Caspase- 1的經典細胞焦亡途徑和胞質 LPS 激活 Caspase- 4 /5 /11 的非經典細胞焦亡途徑而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