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最偉大之處是「無知」,吾生有涯,而知無涯 受益一生

2021-01-15 閆明講師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聖人之所以稱之為聖人,是因為聖人知道自己的「無知」。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近年。——《莊子·養生主》

註:我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海洋是無限的,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東西,是危險的;何謂知者,知者就是知曉危險之所在!那麼又如何規避危險?就是做了「好事」不要一味的自我標榜(追名),做了「惡事」而不觸犯刑法(逐利)①。以走正道、中道、尊重事物自然的發展規律為做人做事的準則,便可以保全自己,保持自己的天性,並能很好地處理好家庭關係,令其和睦,可頤養天年。

①: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但要有限度、有底線的獲取,切不可有妄貪之念。為什麼我在翻譯時,要把「好事」與「壞事」加上雙引號,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好事與壞事很難區分,再則任何事情也都有其兩面性,再加上人為認知的局限性,想要準確辨別是非、好壞著實不易。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靜』不下來,有外部的因素,如:幹擾多、信息雜、不確定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如:欲望、抗壓力、忍耐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就是:一是因為自己認識不夠(環境的變化及自身);二是因為自己抗幹擾能力差、意志不堅。不管是外因、還是內因到最後都會歸結到『自己身上』,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與發展是自己預判的,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是自己決定的,牢記一句話:「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會自我批評,自我省察,自己才會有成長,才能把被動面對轉變成主動出擊。

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係: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通過內因在起作用。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一個人靜不下來,你的智慧的生發不了。你就很難覺察周圍環境的變化,看問題也會變得主觀和片面,進而導致感情用事及對整個局勢的誤判,這是非常危險的。

『靜』是一種釋放,打開心結解脫內心的障礙與束縛,獲得一顆自由自在的心靈。有的人身體是不自由的,但他的『心』是自由的;有的人身體是自由的,但他的『心』是不自由的;你的身體被困你會失去某種行為的能力,你的內心被環境所困、被情所困,被眼前的苦難所困,就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客觀事物的基本判斷能力。

我們的痛苦煩惱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一下成功,一下失敗,時而悲傷,時而喜悅;在生活裡我們東突西撞,愈陷愈深,找不到一條出路。而老子告訴我們,道就是道,不生不滅,欲望太多的人就無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靜氣著,卻能夠靈敏活潑地勇往直前,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

懂得安靜,才能與世界產生共鳴。(本文為閆明老師原創,請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老師百家號,更多企業經營智慧等著您。

相關焦點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對學習的看法
    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投身書海,可是《莊子·養生主》中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的話。莊子認為生命是有長度的,知識卻是無法衡量的,用有限的時間去追求無限的辦不到的事,對人們來說十分有害啊。難道莊子是在鼓勵大家放棄學習嗎?《莊子·天道》: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是勸讀書,而是勸及時行樂?
    其實這句話原本出自《莊子》,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正確的解釋是: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精疲力盡,是要失敗的。人的知識有限,推理能力和各種能力都有限,每個人的立場都各有不同。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真義
    莊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流傳甚廣,還曾掛在我小學的教室裡,激勵我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發奮求學。人的一生總是被各種價值包裹,比如道德、財利、權力、名聲、情感、知識、生命等,而這些價值總是通過一定的序列呈現在人的意識之中。有的把道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有的把財利擺在首位,就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俗語所宣示的。還有的把情感視為最高追求,比如以身殉情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人以有涯求無涯,錯誤至極
    最近痴痴迷於莊子的思想,今天偶然間讀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吾涯」這句流傳甚廣的古語,想起當年還是童真的少年時期,也曾在教室的人物畫像欄中看過這句話,那時候多多少少受到激勵: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是多麼高大上的事情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以,要更加刻苦地學習,學更多的知識
  • 國學:《莊子》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什麼意思?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常常被人們提及,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但很多人常常把莊子要表達的意思誤解為:生命短暫,我們需要抓緊時間刻苦勤奮地學習。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涵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的這句話,從小我們就都學過,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的理解,真是相當的膚淺,今天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涵義。小時候我們一直覺得這是一句激勵人們去學習的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我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怕吃苦,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們刻苦學習了十幾年。可是人到中年,才忽然發現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意思來了一個大轉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生活當中,總有一些人不懂裝懂,仿佛自己無所不知,其實這種做法非常愚蠢,真正聰明者絕不會這麼做。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稱得上智者,打腫臉充胖子遲早會露餡,後悔都來不及。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下一句對我們更有用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被很多人用於鼓勵自己努力學習的座右銘。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完整的話應該怎麼看待?我之前有朦朦朧朧的感覺,但不知道怎麼清晰地表達出來。世界很大,知識無涯,但是人生很短,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要追求的是什麼,而是被鋪天蓋地的信息裹挾,在信息的海洋裡隨波逐流,到頭來除了感到一身疲憊之外,得不到任何東西。我覺得,這兩句話可以作為我們在當前的資訊時代避免迷失的指南。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在人類處於空前的信息洪流之中。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 莊子·內篇· 養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表明做什麼事都不要 絕對化,要適可而止。永遠有你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苛求。
  • 我生有涯而學海無涯
    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以有涯去求無涯,豈不殆乎?惘乎?那麼總該除去吃飯睡覺和休息的時間吧,所以平均下來每天能有一半的時間即12個小時去學習就不錯了,沒有人能做到不吃不喝不拉不休息不睡覺的,有人說智慧機器人?我看智慧機器人也不能做到知識萬能。所以人生有涯是肯定的,而知識無涯也是肯定的,所以必須有所取捨也是肯定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有人主動而有人被動而已。
  • 高考一時,知識無涯
    原標題:高考一時,知識無涯 6月7日,全國再一次進入高考時刻。高考一時,而知識無涯。自1977年高考恢復開始,這近40年來,中國重新走上肯定知識、文化的歷史階段。近些年來,即便有一些「讀書無用論」興起,也都不能從根本上撼動高考的地位,沒法取代尊重知識的社會共識。我們可以降低一些高考在人生轉折中的權重,但沒法改變知識改變命運的前提;知識結構與社會脫節可能會造成一時的挫折,但知識本身絕不會在社會進步的歷程裡無所適從。
  • 偉大的理論都是相似的
    夫婦之愚,男女之間,可以與之焉,男女之間的心裡行為,生理行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在道裡面。很普通,世界上有人,有人就有男人有女人,有男人女人相愛,相愛的背後就是天差地別,時間空間打開,都不一樣。夫婦之愚可以與之,從容易的看,再笨的夫妻也可以造人,天性如此,我們都是人生出來的,所以有了人生。同樣是造人,科學放在瓶子裡,儀器裡,幻想裡,就成了最精微細緻的學問。
  • 《失落王冠》恙神涯技能是什麼 恙神涯技能效果一覽
    導 讀 失落王冠恙神涯怎麼樣?可能有部分玩家對恙神涯的強度不是很清楚,那麼恙神涯技能有什麼效果呢?
  • 學海無涯,但有境;苦海無邊,卻有界
    本周預告只有偉大的人,才配得上平凡;而平凡的人,就該去經歷磨難。上周的核心主題,是尋常之人如何經過對「視角、認知、行為、心境(人生核心動力)」的升華,最終實現人生的四重偉大。周二:人類認知體系演化史周三:科學,人類的自我淘汰從未停歇周四:經典哲學之死周五:神學,就一定是有神論嗎周六:個人的一生與三學周日:未來,三學一體學海無涯,但有境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學海無涯,縱然你有苦作舟,有勤為徑,可若沒有方向,不得其法。所有努力,皆是一盤散沙,未必能有所成。每一代人,都會重新學習整個人類的認知。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發朋友圈的情感句子:人生似水豈無涯,浮雲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一、忘了所有數學公式,只記得你曾經愛我二、希望變為欲望,欲望消散為絕望,絕望處生出新的希望三、談戀愛還沒幾個月就想過一輩子,交個朋友稍微對你好點就想來往一生,難怪你的怨氣那麼重、悲傷那麼多,這都是 天真的代價
  • 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 | 訪馮端先生
    時處三年困難時期,營養不良,而本系普通物理課是一門接近200名學生的大課。在無擴音設備、隔音不良的茅草頂教室授課,必須挑高嗓門講課,這可是強體力的勞動,接連四堂課下來, 就筋疲力盡了。到晚間馮端還要構思撰寫《金屬物理》這一專著。由於《電磁學》是一門成熟的學科, 體系井然有序;而《金屬物理》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 兩相對照, 頗有啟發, 使馮端致力於將這一在發展中的學科條理化和系統化,從而取得了成效。
  • 立體看柯橋:綠意無涯 花滿棠棣
    「漓渚滿目綠無涯,棠棣無處不逢花」。相傳2500年前,越王勾踐便在蘭渚山下種植蘭花,隨後千百年的耕耘讓漓渚鎮棠棣村成了有名的「花木之鄉」。如今,棠棣人95%以上從事花卉苗木經營,村民的幸福因花而來,如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