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戰勝病魔,重啟人生!癌症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2020-12-06 柏慧美食
李開復(圖片來自網絡)

李開復,是我們大家熟知的名人,企業家,總之很有名!

可我們這個「圈子」的人認識他,是通過《奇葩大會》,他敘述了人工智慧對自己的癌症治療,提供了高效幫助。

癌症,這個談其色變的可怕疾病,到底離我們有多近?

我的爺爺就是死於癌症。從確診到離開,一年的時間。

因為他確診時已經84歲,已經沒有醫治的必要,最好的醫療手段就是減輕痛苦。最開始的半年多,還像平常一樣吃喝,與平常無易。後來,生命接近尾聲的三個月,十分痛苦,疼痛難忍。我爺爺曾經是抗美援朝的老炮兵,槍林彈雨都經歷過,在癌症面前,178cm,160斤的體重,在最後那三個月裡瘦到了100斤不到。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人在最難過的時候,是不願意見人的。

20歲的我和84歲的他,平時我們是好朋友,是忘年交。我常常就在想,以後找一個像我爺爺一樣的老公就好了,脾氣好,責任感強,不愛說話,做事精巧,一輩子勤勤懇懇、安安穩穩。

那時候我上大學,每周都去爺爺奶奶家去看望。一開始,我們正常交流,說一些我們能共同理解的話題,我們在60多年的時光之差中,盡力尋找著交叉。可是後來,我們的交流少之又少,所有人都沉寂在寂靜之中。我每次臨走前,爺爺都會躺在床上,背對著我……媽媽告訴我,爺爺他在哭。

爺爺痛了三個月,臨終前一天傍晚,還在樓下小院子裡乘涼,那天很乾淨,很清涼,那是他在人世間的最後時光。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人類永遠無法戰勝癌症
    儘管數十億居民寄希望於諸多醫學研究項目,但最新研究表明,人類「不可能」戰勝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具有較強的進化能力。這項發現意味著人們一旦患有癌症,將很難治療和康復的,人體細胞發展形成癌細胞是一種「固有特性」,已進化數百萬年。德國基爾大學和克羅埃西亞天主教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了解這種「敵人」將使科學家有更多的機會「戰勝它」。
  • 有了免疫治療,我們離「攻克癌症」還有多遠?
    癌症防治工作亦是如此。 2019 年 9 月,國家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 年)》,正式啟動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專項行動,明確提出到 2022 年,「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症 5 年生存率比 2015 年提高 3 個百分點」的總體目標。
  • 離我們幾光年幾十億光年,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天體啊,離我們幾光年甚至幾十億光年遠,我們又沒有飛過去測量路程,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其實都是靠觀色近一些的,比方像比鄰星這樣的,我們利用的是幾何關係,這些天體相對於太陽系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再轉到不同地方的時候呢,再從地球上去觀察這個天體,它跟我們的仰角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戰勝冠狀病毒的祝福語句子 宣傳戰勝病魔的一些鼓勵詞
    戰勝冠狀病毒的祝福語句子 宣傳戰勝病魔的一些鼓勵詞(一)  1.等冰雪融化了,全國人民都會去和武漢的櫻花一起迎接春天新的盛世。  2.我們用行動為武漢加油!風雨同心,我們安危與共。  3.從我做起,不串門、不拜年、不聚餐,不聚堆兒,這就是用實際行動抗擊新型肺炎!就是支持武漢!
  • 我們離6G到底有多遠?
    我們離6G到底有多遠? 2020-11-10 14:50:49 來源: IT之家 11 時 19 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 NewSat9-18 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太陽,它到底離地球有多遠?答案你不會想到
    這也許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我們對太陽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它由什麼組成,又如何形成,亦或它如何製造能量。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繞行太陽的我們距它大約1億5千萬千米,事實上,由於我們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在最近的地方,地球離太陽1億4千7百萬千米;而最遠的距離則會達到1億5千2百萬千米。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
  • 地球離太陽到底有多遠?太陽系其他幾大行星塞裡面,也不覺得擠!
    地球離太陽到底有多遠?太陽系其他幾大行星塞裡面,也不覺得擠!每年一到夏天,人們都被熱的「四處躲藏」,只想好好的待在屋裡吹空調,一點也不想被暴露在陽光之下。每次一踏出房門,就感覺太陽在自己頭頂,走多遠跟多遠。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來源 | 較高端人類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我們平時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天上有無數的星星,這些星星究竟距離我們有多遠呢,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的話術給大家科普一下①我們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如果說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肉眼可觀測到的星星距離地球大概為5000光年到8000光年左右,而用肉眼看到的這些星星數量大概在2到3千左右,其實正常人類的肉眼所能觀測的距離大概為
  • 癌症科學家們在戰勝病魔之路上的努力與艱辛,就在這10張照片裡
    ,深入探索與癌症相關的基本生物過程。,科赫研究所確定了對控制癌症至關重要的五個研究領域: 1 開發基於納米技術的癌症治療方法 2 創造用於癌症檢測和監測的新型裝置 3 探索和轉移相關的分子和細胞基礎 4 通過癌症分析推進個性化醫療途徑和耐藥性
  • 核與放射事故離我們有多遠?
    我們距離核與放射事故有多遠?核與放射事故的危害範圍和程度究竟有多大?生活在地球上,每個人都無法避免放射性照射。我們常說的輻射分為兩種: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是指電磁輻射、雷射等。電離輻射指核輻射或放射事故產生的輻射。按照來源劃分,電離輻射可分為天然電離輻射與人工電離輻射。天然電離輻射來自外太空和地球本身。人工電離輻射來自人類活動。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太空的真實樣貌可能並非我們所想,那太陽的真實樣貌你敢看嗎?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那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難道這是美國為了戰勝蘇聯所製造出來的假象嗎? 這點我們中國的「嫦娥之父」有發言解釋權,歐陽自遠說道自己曾仔細研究過,並做過模型試驗,可以證明阿波羅
  •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戰勝癌症?
    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癌症。確實,僅僅是在中國,每年就有400萬人被確診為癌症,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7.5個人。而且近10年已來,癌症發病率不斷攀升,平均每年增長3.9%,這意味著,新發病數量每18年就要翻一番。癌症治癒非常難,因為癌細胞隨時隨地都在變化,高頻率的基因突變和強大的適應能力,讓它們幾乎不能被完全消滅,總是能捲土重來。
  • 多數癌症患者因癌痛放棄治療,癌痛到底有多痛?怎麼做能止痛?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患者在確診之後都會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但是有很多癌症患者因為受不了癌症引起的疼痛而放棄治療。癌痛到底有多痛?怎麼做才能夠有效的控制癌痛?多數人都會產生疑惑,現在就跟你仔細說一說。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將人類身體上承受的疼痛程度做了一個劃分,按照0-10等級的劃分。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拜登與癌症事業 拜登本人因為腦動脈瘤做過兩次開顱手術,雖然他並不是一名癌症患者,但這一經歷使得他對生死有了自己的感悟。 拜登說:「也許我本來應該對此感到恐懼,但我那時挺鎮定的」,「事實上,我感到淡然,覺得自己像在廣闊的大海中輕輕漂浮。這讓我感到驚訝,但我沒有真正的死亡恐懼。」
  • 李開復:大量工作將被AI代替,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免遭淘汰?
    李開復說,一是創造力,二是情感,在這兩個軸上,人類可完勝機器,「我們應該創造具有同情性的工作,而人工智慧將成為創造者的好工具,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能變得更有創造力。」對此我深表認同。雖然後來通過化療,李開復的癌症已大幅度緩解,但這段患病經歷顛覆了他的三觀。他在化療過程中讀了一名澳大利亞護士布朗妮·維爾撰寫的《臨終時最後悔的五件事》。
  • 終極能源-「核聚變」,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人類到底有沒有可能研究出一種清潔可靠又安全的能源呢?答案是:有!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研究核融合能源 ,也就是由核聚變產生的能源。這將是改變地球能源模式的一大清潔能源。那麼,我們離核融合能源還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