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2020-12-01 騰訊網

當人類踏出地球飛向太空的那一刻是激動的,同時也是畏懼的。激動,自己能夠代表人類飛向太空;畏懼,太空過於深邃,一眼望去滿是絕望。太空的真實樣貌可能並非我們所想,那太陽的真實樣貌你敢看嗎?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那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冷戰」的開始加速人們向太空前進的步伐,不僅將衛星和探測器相繼送往太空,同時載人飛船也成功飛向太空,並且將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這一項項成就都是人類共同的壯舉。隨著科技的發展,質疑聲也越來越多,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紀的「騙局」——「阿波羅11號」。美國發布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的表現引得世界人民的歡呼,同時也有質疑——假的。難道這是美國為了戰勝蘇聯所製造出來的假象嗎?

這點我們中國的「嫦娥之父」有發言解釋權,歐陽自遠說道自己曾仔細研究過,並做過模型試驗,可以證明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雖然這一「騙局」的真相公布,但是美國又開始「作妖」——曝出月球上的外星生物。難道月球上真的有外星生物——三眼外星人嗎?同樣是歐陽自遠做出解釋——這個是假的。根據中國的嫦娥四號傳回的月球圖片可以看到,月球上沒有任何的外星人,只有坑坑窪窪的隕石坑。

和我們地球息息相關的月球,我們人類已經成功登陸,那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我們人類有望成功「登陸」嗎?從地球的地面看向太陽,我們會因為刺眼而不能清楚地看見它。在太空中也是一樣,太陽的光芒是我們人眼不敢公然「挑戰」的。它離我們雖遠但確實安全距離,保證地球正常的「供暖」,正常的作息,正常的生活,地球一旦靠近一點點我們人類皮膚就會有嚴重的灼傷問題,地球上的生物會有極大的反應;兩極的冰川也會加快融化速度;海平面加速上升,而那時的日本應該早就被淹沒,此類災難會接踵而至。

根據科學家對太陽的了解,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6000℃,而地球的表面平均溫度大約是15℃,這差距還不明顯嗎?地球的溫度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剛剛好,靠近6000℃的溫度,人類早已被燒成灰燼,更不用談「登陸」太陽了!如果人類依舊抱存這種幻想的話,必須在50億年之內完成,因為地球已經是46億歲的年齡,而太陽最多的壽命將是100億年,所以留給地球以及太陽的壽命最多只有50億年。想要完成「登陸」太陽這種遙不可及的任務,留給人類的時間或許還有很多,但是想要克服其中的重重困難簡直是難上加難!

聽說過一類文明嗎?一類文明可以突破太陽系中的所有限制,只要想就一定會成功。如果人類達到了一類文明的程度,那時人類就不會想著「登陸」太陽,而是往銀河系中發展。但是這類文明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永遠都達不到,你知道為什麼嗎?

相關焦點

  • 你認為人類能夠登陸太陽嗎?為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一個笑話,某領導演講時激情澎湃,說人類不但要登錄月球,也要登陸太陽。下面的一個員工質疑:太陽溫度至少幾千度如何登陸?領導靈機一動:我們可以晚上登陸太陽!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話!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作為超輕固體,它有97%的多孔性,這意味著光可以穿過材料;而二氧化矽納米層的相互連接會捕獲紅外輻射,大大減緩熱傳導。如果這項技術可行,未來的火星居民可以居住在氣凝膠製造的溫室「大棚」裡,溫室裡的水保持液態,植物可以生長,溫度適宜居住。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即使我們解決了水、氧氣和溫度,還要面對輻射暴露的問題。
  • 人類最終能登陸太陽嗎? 登陸太陽有多難?
    現代科技發達,人類也嘗試登陸其他星球,例如美國登陸了月球,還計劃登陸火星。其中有個故事講的就是,說某將軍宣布要準備登陸太陽,底下一片騷動,有大膽的舉手說,太陽那麼熱,怎麼登陸呢?將軍坦然一笑,說我們晚上天黑去。大家被他的機智給驚呆了,頓時全場掌聲雷動。
  • 人類離在月球建立大型基地的目標還有多遠?目前仍需解決幾項難題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可見星球,距離地球大約38萬公裡,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幾千年來關於月球的傳說一直是人類追尋的夢想,特別是在未來數十年後地球能源和資源面臨短缺的情況下,月球上各種礦產資源將可能成為人類新的能源開採渠道之一。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科學家:可以,其中原理在地球中也能找到
    不說太陽的內部溫度,僅它表面的溫度就高達6000℃,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是鎢,可承受3415℃高溫,即便如此都還沒接近太陽就被蒸發了。但是有科學家不認為太陽內部就一定不能登陸,因為前面的假設都是建立太陽內部是進行核聚變的情況下,假如它不是在進行核聚變,那麼太陽內部的溫度就沒有表面那麼高。
  • 太陽表面5500攝氏度,那6000度的高溫有東西能夠承受嗎?
    6000度的高溫什麼東西能承受?換個說法就是,在6000度的高溫下哪些物體能夠不融化?物質通常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構成的。從化學角度來看,融化的本質就是化學鍵的斷裂,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熔點,融化時所需要的熱量也不同。
  • NASA再次發現宜居星球,我們離登上第二個地球還有多遠?
    這顆行星有溫室效應,表面平均溫度為22攝氏度。 HD 85512b,2011年9月宣布發現,距離地球35光年, 表面平均溫度估計為25攝氏度。 Gliese 581d,2007年發現。 這顆行星存在溫室效應, 可能適合生命繁衍。 是研究人員首次一次性發現多顆可能宜居星球。
  • 金星離地球很近,人類為何不登陸金星?
    由於離地球最近,金星是人類最早探測的太陽系行星。,成為第一個登陸金星的人類探測器。根據探測器傳回來的數據,金星的質量和體積雖然比地球小一點,但是金星表面的大氣極其稠密,表面的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這相當於海底900米處的壓力。金星大氣中97%都是二氧化碳,這造就了史無前例的溫室效應,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高達450℃以上。金星表面由於溫度很高,不存在液態水。
  • 腦機接口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真實的鋼鐵俠馬斯克
    8月28日,馬斯克在其初創公司 Neuralink 總部展示了腦機接口最新研究成果,硬幣大小的 Neuralink 植入物,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並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且具備無線充電功能,同時還有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
  • 人類能夠登陸太陽的真正原因
    ,我們地球就能感受到它的溫暖,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太陽是一個非常熱的球,按道理來說,離太陽越近的地方應該越來越熱,我們地球上離太陽更近的就是珠穆朗瑪峰,應該是最熱的地方,其實根本就不是,另外,一直圍繞太陽的轉的水星為什麼沒有烤化,並且水星兩極的溫度始終都是零下170度,這不就非常奇怪嗎?
  • 生化人還離我們多遠?五大仿生技術推動進程
    很多人認為生化人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仿生科技早就已經走進我們的視野。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些仿生前沿技術,讓大家看看生化人究竟離我們有多遠。3D列印骨頭2014年初,荷蘭一名患有罕見骨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她有極為罕見的「頭骨增厚症」,不停生長的頭骨嚴重影響了它的生活。成功接受了3D列印頭骨移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人造頭骨的人類。
  • 有人說金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為什麼人類不選擇登陸金星?
    太陽系一共有八個行星,從離太陽最近的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能看出來,地球和金星是挨著的,那麼人類怎麼不登陸近的金星呢?金星的半徑大約6000公裡左右,比地球就小那麼一點點,體積比地球大,是地球的0.9倍,沒有液態水,它的地表溫度非常高,能達到500多度,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金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亮度排在第二位,僅次於月亮,是一顆類地行星。在內部結構上也比較像,具體的距離平均大約4150萬公裡左右。月球離我們有多遠?
  • 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攝氏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是冰冷的?
    就目前來說,地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存在有大量生命體的星球,這是因為地球產生了各種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包括合適的溫度條件。地球的溫度平均在15攝氏度左右,最高也才60度,是一個非常適合生命體生長繁殖的區間。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人類登陸太陽,這讓我想到了「飛蛾撲火」。我認為人類是無法登陸太陽的。對於人類來講太陽最為致命的武器就是高溫,無法讓人靠近的高溫。在太陽的內部,不但溫度非常的高,而且壓力也相當於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在這裡每秒鐘就有6億噸的氫元素發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出相當於400萬噸氫的能量,產生了大量的光和熱量。令人更加不能忍受的是,在太陽的外部也有溫度高達幾萬攝氏度到幾百萬攝氏度的地方。在太陽的光球層之上叫做色球層,厚度大約是2000公裡,這裡的溫度能夠達到幾萬攝氏度。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地下世界有什麼?是否存在所謂的「地心人」?我們人類是否能夠挖穿地球?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一些與地下世界相關的遐想,而科學家曾經也展開了一系列的嘗試,試圖「挖穿」地球。如果能夠在這個最深的海溝往下挖,應該離地心更近了。不過,由於這個海溝位於大洋最深處,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我們人類能夠到達嗎?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如果成功進入了太陽內部,又會看到什麼?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如果成功進入了太陽內部,又會看到什麼?我們人類目前對於太陽雖然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但是卻還沒有達到完全掌握的地步,當然,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人類去過最遠的距離就是月球,當然我們的探測器也在火星和金星等星球上面成功登陸,那麼我們人類將來有機會能夠在太陽上面登陸嗎?
  • 氣態行星能登陸嗎?木星是氣態行星嗎(非固態表面)
    我們所熟知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氣態巨行星。氣態行星能登陸嗎既然是氣態行星,就會有很多人問,這種非固態的行星能登陸嗎?既然沒有固態表面,怎麼登陸?確實如此,目前人類還沒有登陸氣態行星的案例。因為正如大家所猜測,氣態行星的星球表面很難定義,和地球、月球等情況不同。
  • 太陽表面溫度26℃?特別適合人類居住!
    有些人覺得離太陽越近就越熱,如果這個觀點成立,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應該是珠穆朗瑪峰;而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按理說應該熔了。其實,在太空中,由於是真空環境,熱能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通過固體、液體或者氣體傳導。太陽是通過熱輻射,傳遞到地球,而地球的大氣層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束縛住50%的太陽熱能量,防止其逃逸到太空,使地球保持溫暖。所以,珠穆朗瑪峰才比地面上的溫度要低。
  • 無邊無際還是遙不可及,我們的宇宙有邊界嗎?離我們多遠?
    今天,儘管已經有了像「大爆炸」這樣的較公認的宇宙起源理論,宇宙是不是有邊界仍然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天文學家在解決這一問題時給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假說。今天,稀星天外就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們摸到宇宙的邊界了嗎?」
  • 生物多樣性離我們有多遠? ——「答案在自然」
    想要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真的很難但只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它總會反饋給我們那份相同的靜謐與美好然而,近年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卻提醒我們離世外桃源越來越遠還記得那場從2019年9月一直燒到2020年2月的澳洲山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