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坦卡蒙的藝術瑰寶,與希臘有關的埃及藝術,文字的特殊結構

2021-01-08 盧麗寧聊一聊

哈嘍,大家好!我是盧麗寧。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圖坦卡蒙的藝術瑰寶,與希臘有關的埃及藝術,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

圖坦卡蒙陵墓內還有一件珍貴的文物,就是彩繪木箱。木箱表面敷以石膏,在石膏上著色作畫。畫面的主題是傳統的法老獵獅。畫面中央是站在馬車上的法老,左面是法老的隨從,右邊是獅子群,法老的兩匹駿馬裝飾豪華,而受傷的獅群姿態各異,線條流暢。與人物對照,獅群的姿態更為生動自由。畫面點綴以灌木,暗示出沙漠的環境。其中的一幅表現的是法老徵討亞洲的情形,場面宏大。藝術史家們認為這是古埃及藝術的精品之一。

與希臘有關的埃及藝術

亞歷山大大帝開啟希臘化時代之後,在文化融合的進程中,埃及藝術也感受到希臘的影響。如新建的亞歷山大城完全是希臘式的。

託勒密王朝時期,埃及的一些神廟建築在裝飾方面受希臘影響較為明顯,特別是神廟的柱頭都很華麗,而且各不相同。如當時的哈託爾女神顏面柱頭,已由前後兩面相連發展到周圍四面相連;許多柱頭的裝飾越來越花哨,出現複雜多樣的混合式,和希臘的科林斯柱式越來越接近。

託勒密三世時期建於亞斯文地區菲列島上的伊西絲神廟,公認受希臘影響較大。這座神廟因現代埃及修建亞斯文水壩而險遭不測。1972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下,神廟開始了奇特的「搬家」:先進行分割,每塊都寫有號碼和標誌,前後耗費5年時間,終於重新安裝復原。

對於現代人來說,古埃及文明是早已消失的文明,但文明的內容仍然活著。如同中國人對遠古時代殷、商的解讀是透過甲骨文,現代人對古老埃及文明的釋讀則通過象形文字。文字是文明的靈魂,只要這種文字能向後人傳達前世的某些信息,能讓人感受到留下那文字的人的生活片段,這文字便是活的,這文明便是活的。

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

近兩個世紀以來,在一批歐洲學者的辛勤耕耘下,埃及學在包括埃及在內的全世界成為一門龐大的古典學問。許多學者畢其一生從事埃及學研究,成就相當可觀。

就語言方面來說,現代學者將古埃及語劃作一種單獨的語言體系,認為古埃及語和閃米特語系有遠親的關係。學者們又從語言文字的發展進程上,將埃及文字分為舊埃及文、中埃及文、晚埃及文、通俗文和科普特文等五大階段。每一階段的語法結構和詞彙都有不同的特色。

一般來說,古埃及文可以視作一種拼音文字,只不過它的音符與我們後來的希臘文、拉丁文字母有所不同,是一個個的圖畫。如貓頭鷹代表M,小雞代表W,水波代表N。問題在於,古埃及文字沒有聲母,因為對於生活在當時那個語言環境中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很特殊的現象,閃米特語系的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最初也是不標聲母的。

從總體上講,公元前3000年左右形成體系的象形文字,是一種比較完備的文字,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限定符號三部分構成。

表意符號用圖形表示詞語的意義,特點是圖形和詞義有密切的關係,所有的表意符號,都不表示詞語的發音。據研究者發現,古埃及文字產生之初,凡任何一種能畫得出來的實物,都用該物的圖形作為記錄符號,一個圖形符號就代表一個詞,如表示水就畫三條波紋,畫一個五角星就表示星星:象形文字還可以表示動作。如「吃」字。就畫一個人把手放在嘴裡。表示「藏」字,則畫一個人蹲在一堵牆的後面。

在表示抽象概念時,有時把兩個以上的實物圖形符號結合起來。例如,把表示「月亮」和「星星」的兩個象形符號結合起來就代表「月份」。這種方法還可以記錄抽象名詞及其他比較抽象的概念,如「老年一詞被畫作一個彎腰曲背拄著拐杖的人,而一個人頭部流血,向前作傾倒狀的則表示「死亡」。

表音符號是對表意符號的發展,是從表意符號中抽出圖形符號來作音符,其中有些原為表意的圖形符號變成類似字母的符號,甚至有一些圖形最終失去了原有的圖形含意,變成了純粹的發音符號。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講到這裡,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圖坦卡蒙倫敦開展,作為「知識」的古埃及如何影響世界?
    埃及後來成為了受希臘貴族統治的國家,再後來又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藝術家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嘗試將古代埃及的表現主義藝術風格同西方的再現主義藝術風格結合起來,最終形成的是一個充滿張力、搖擺不定的混合體。能夠體會到這個混合體中兩種藝術風格的矛盾共生關係,並將這種關係用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人其實不只貢布裡希和漫畫家阿蘭。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詛咒
    19歲暴亡他不是古埃及歷史上功績最為卓著的法老但他墓葬的發現則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頂峰他也因此成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真顏」圖坦卡蒙的陵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一直不相信超自然力量他們一直在破解「圖坦卡蒙國王詛咒」最近幾年一個有關「木乃伊詛咒」的科學論斷有可能為卡納馮伯爵之死
  • 圖坦卡蒙墓,打開埃及古文明印象
    1922年11月4日,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率領的考古隊在埃及帝王谷發現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入口,震驚世界。 周圍的法老陵墓早被瘋狂盜掘,圖坦卡蒙墓卻幸運地在沙漠中安穩度過了3200多年。墓中出土了超過5000件的豪華陪葬品,讓只活了19歲的圖坦卡蒙成為當今人們最熟知的法老。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
    大約在公元4世紀末期,埃及基督徒為了不使用在他們看來屬於「異教徒」的大眾體來抄寫《聖經》和其他基督教文獻,發明了一種文字,被稱為「科普特文」。這種文字主要由希臘字母構成,從大眾體中沿用了幾個希臘字母中不存在的符號。迄今流傳下來的最晚的象形文字聖書體是公元394年刻寫在坐落於菲萊島上的伊西斯神廟牆壁上的銘文;而有據可查的大眾體最後一次被使用是公元452年。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暗藏密室?不存在的
    據英國廣播公司5月7日報導,埃及相關部門結束了對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中一間秘密墓室的發掘工作,並得出結論,所謂的「秘密墓室」並不存在。之前,相關官員稱他們「90%確定」,在這位年輕法老的墓室的牆後,有一間隱藏的墓室。據報導,圖坦卡蒙墓聞名世界,已有3000年歷史。
  • 資料:埃及法老
    古代埃及的王室婦女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法老通過與嫡出的公主聯姻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王室血統的純潔性是靠王室女子來維繫的。例子:古埃及最著名的第12王朝王后尼弗瑞特的雕像,還有阿肯納吞的王后——著名的尼弗爾提提的浮雕。
  • 圖坦卡蒙密室不存在
    【新華社微特稿】埃及文物部6日宣布,最新雷達掃描顯示,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中不存在隱藏密室,打消了人們對發現密室的熱切期望,為近年來有關密室存在的爭論蓋棺定論。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說,一支義大利研究團隊使用探地雷達廣泛掃描圖坦卡蒙墓室,沒有發現其中隱藏任何人造牆。「我們得出結論,沒有密室或走廊與圖坦卡蒙墓室連接,」研究領頭人、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弗朗切斯科·波爾切利博士說。
  • 藝術與軀殼永生
    11月中旬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揭幕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將完整呈現遠古時期的6具木乃伊、棺槨、陪葬品及石碑等共229件展品。從她蓄的短髮看來,這位女祭司在特殊的場合可能會穿戴假髮,並搭配奢華的珠寶首飾。
  • 埃及文物部聲明圖坦卡蒙陵墓不存在隱藏墓室
    新華社開羅5月7日電 據埃及《金字塔報》7日報導,一項由義大利科研團隊進行的最新考古研究顯示,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陵墓內部及其周圍區域不存在未被發現的隱藏墓室。據報導,埃及文物部6日發表聲明說,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在當天舉行的第四屆圖坦卡蒙國際研討會上宣布了這一研究結果,並表示負責此項探測的義大利科研人員已於6日上午提交了包括陵墓雷達圖像在內的詳細研究報告。
  • 藝術的盛宴: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
    來到梵蒂岡,怎麼能不參觀一下這創世紀的瑰寶呢?共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館藏匯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華,都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
  • 揭秘神秘的圖坦卡蒙法老陵墓以及詭異的詛咒
    據悉,1922年,霍華德·卡特發現了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以及戴有神秘的「黃金面具」的木乃伊石棺。
  • 素描藝術是各種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結構法的藝術骨架
    似乎作者曾經受過造型鍛鍊,具備了造型能力一樣;就象我們今天運用的「藝用解剖」,「透視」等自然科學的一般規律,以極構圖結構、提煉概括、虛實處理、以至形式美等等藝術規律和藝術處理等方面的學理,這些原始繪畫、藝術上都已接觸到了。我們還可以領會到,當時的作者,在生活中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形象的深刻感受,不然是無法達到這種表現效果的。
  • 文字史話︱點燃了希臘文明的腓尼基文字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世界上幾種的幾種古老文字——埃及象形文字(或者叫聖書體)、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瑪雅文字,以及我們中國的甲骨文,便很容易發現這些文字的共性。即便它們之間有巨大的差異,但是都帶有很明顯的遠古時期圖形信息痕跡。
  • 西方藝術中的馬:希臘神話中馬有了神性象徵
    在此後的西方藝術中,馬很少被如此殘忍地對待,它們成了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希臘神話裡,出現了很多與馬有關的神祇,如額頭長著長角的獨角獸、長有雙翼的飛馬珀伽索斯以及半人半馬的堪陀兒,馬有了神性象徵。雅典衛城中巴特農神廟的中楣浮雕飾帶表現了古希臘「泛雅典娜節」的遊行場面,歡騰的戰馬突出了節日氣氛。
  • 生物藝術/生物+藝術=?
    圖片來自網絡介紹這一特殊的藝術類型,並非因為它已經稱為新媒體藝術的主流,而是因為之前討論的關於基於藝術的實驗室和基於科學、設計等領域的藝術,正在有一個這樣的延伸,這個延伸非常符合來自藝術環境追求新奇和特殊性的需要
  • 他,世界雕塑史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家,被遺忘的希臘藝術的締造者
    他的成長受益於希臘各個學派的的藝術傳統,他的老師赫基阿斯,屬於亞哥斯—西庫翁學派,是一位帶有古風影響的雅典派雕刻家。在公元前五世紀七十年代,即菲狄阿斯二十來歲時,已名蜚藝壇,廣泛的接受各城邦的訂件。此廟規模最宏偉,坐落在衛城中央最高處,廟內還存放一尊黃金象牙鑲嵌的全希臘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菲迪阿斯親手製作)。古學者認為菲狄阿斯的藝術風格姿態寧靜而高貴,表情肅穆而溫雅。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圖坦卡蒙全金面具。因這座博物館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又習慣地稱之為,「法老博物館」。館內收藏的各種文物有30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僅約6.3萬件,藏品從史前時代到,遠古、中古、帝國時代,以至希臘和羅馬的美術品皆有。黃金面具,是圖特卡蒙死後所戴面具。面具與真人的面龐大小相稱,恰好罩在他的臉上。
  • 哈裡裡市場裡的埃及法老
    第二位、最出名的法老----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法老生活在埃及新王國時代,相當於中國的商朝。他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為他生得偉大-他九歲登基,十九歲離世,根本來不及建功立業,而是因為他死的光榮。該法老的陵墓經歷三千年之久從未被盜過,直到1922年英國探險家卡特敲開了他墓室的大門,這可是埃及歷史上最成功的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