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地區土壤汙染現狀分析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近年來,隨著《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出臺,土壤汙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從土壤鹽鹼化、重金屬、多環芳烴(PAHs)、 持久性有機物(POPs)汙染等角度,分析了環渤海地區土壤汙染現狀,並對引起環渤海地區土壤汙染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探究,以期為未來環 渤海地區土壤汙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導。

關鍵詞 土壤汙染;現狀;建議;環渤海地區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中著力推進重金 屬汙染和土壤汙染綜合治理的提出,以及《土壤汙染防治行 動計劃》的出臺,土壤汙染治理越來越受到重視。環渤海是 我國北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帶,在對外開放沿海發展戰略 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唯一的半封閉性內海,海 域面積約為 77 000 km2。渤海北臨河北省秦皇島、遼寧省葫 蘆島,南接山東省煙臺、威海,西與天津接壤,南匯入黃海。

渤海沿岸有大量內陸河流的入海口,著名的有黃河、遼 河、灤河和海河等[1]。這些河流流經不同的地區,溶解了沿河 土壤中的大量有機質,給渤海沿岸帶去大量且複雜的有機 物,使得渤海沿岸成為了貝類、魚類等水產養殖業的「天然 漁場」[2]。這意味著,渤海海水成分的變化與陸地土壤息息相 關,海水成分的變化也會反作用於環渤海地區的土壤中。因 此,研究環渤海地區土壤汙染現狀對了解與改善海水汙染問 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土壤汙染的來源,將環渤海地區土壤典型汙染分為 兩大類。一是海水對土壤侵蝕造成的汙染,其中最典型的是 土壤鹽漬化問題。二是由於人為活動對土壤造成的汙染,例 如重金屬汙染、多環芳烴(PAHs)汙染、氮磷汙染、持久性有 機汙染物(POPs)汙染等。為全面了解環渤海土壤汙染情況, 本文通過收集近 30 a 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對環渤海地區土 壤汙染的現狀、成因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加以分析研究。

1 土壤鹽鹼化汙染分析

根據周在明等[3]對不同深度共計 996 個取樣點的數據 統計可以看出,2010 年環渤海低平原地區的土壤含鹽量隨 著土層深度增加普遍下降,當達到某一深度時,含鹽量少量 上升。對同一地區不同深度的土壤含鹽量進行對比,發現表層 5 cm 的土壤含鹽量明顯高於其他土層深度,當深度達到 40 cm 時,土壤含鹽量有少量的回升,這意味著土壤鹽漬化 汙染主要出現在環渤海表層土壤中。對環渤海不同地區各 層土壤含鹽量進行橫向對比可以發現,從內陸到沿海地區, 各層土壤含鹽量均逐漸增加,越接近沿海地區,同層土壤的 含鹽量越高,受土壤鹽漬化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有唐山、天 津等濱海低平原區[4]。

隨著我國 GIS 技術的發展,研究土壤鹽漬化問題的方 法也逐漸豐富。田言亮等[5]在用 GIS 分析技術後提出,除去 部分較為特殊的地區外,環渤海地區土壤含鹽量普遍小於 2 g/kg,屬於輕度非鹽化狀態與輕度鹽化狀態。隨著土壤深 度 的 增 加,變 異 程度 略 微 減 弱,說 明 下 層 土 壤 性 質 較 上 層 土壤平均。此外,還提出了影響土壤鹽漬化的 3 個主成分因 素。第一主成分為氯化物與硫酸鹽,是導致土壤鹽漬化的首 要因素;第二主成分為 pH 與鹼度;第三主成分為總溶解固 體。3 個主成分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土壤鹽漬化問題的加劇。

2 PAHs 汙染分析

PAHs 是廣泛存在於環境中的汙染物,其特點為微量、 有機物、有毒性。1976 年美國環境保護署將 16 種包括萘、苊 烯等的 PAHs 列入黑名單。焦文濤等[6]就環渤海北部土壤的 PAHs 進 行了 研 究,經 計 算 得 出 該 16 種典 型 PAHs 汙 染 物 在當地土壤中的殘餘量平均值為 309.5 ng/g,處於中低等汙 染水平,以 4~6 環的高環有機物為主要汙染物。左 謙等[7]調 查發現,環渤海西部土壤 PAHs 殘餘量平均值為 546 ng/g, 處於中低等汙染水平,具有較高濃度的樣點多分布在京津 唐地區,以萘與 4~5 環芳烴為主要汙染物。環渤海東部地區 選擇遼寧地區進行研究,根據王震[8]的研究發現,遼寧地區 土壤中 PAHs 平均值為 1 000 ng/g,與世界其他城市相比,大 連土壤中 PAHs 處於中等汙染水平,以 3~4 環芳烴為主要汙 染物。

如表 1 所示,從整體上來看,PHE、PYR、CHR 的平均濃 度普遍偏高,而 ACE、ACY 的含量相對偏低。由主成分分析可知,研究區土壤中 PAHs 主要來源為不完全燃燒的燃料和 石油源。此外,在承德、張家口、山東西北部平原地帶 PAHs 濃度普遍較低。


3  POPs 汙染

環渤海地區是我國重要化工生產基地,在過去長達 30 a 的時間內,生產了大量六六六、DDT 等 POPs,大量 POPs 對 周邊土壤、水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其中包括天津大沽化工廠 等主要化工廠。在現階段,環渤海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以有 機氯為主,其來源以化工企業產品與廢物排放為主[9-10]。

李成[11]對環渤海西部的唐山地區進行研究,分析研究數 據可以發現,唐山地區土壤中二噁英、多氯聯苯和六氯苯的 毒性當量(WHO-TEQ)平均為 3.43 pg/g,與國內外一些工業 地區和城市中度汙染水平相當;環渤海東部的遼寧地區總二 噁英的平均濃度為 29.7 pg/g、多氯聯苯平均濃度為 66.2 pg/g, 二者毒性當量總和範圍在 0.13~1.05 pg/g 之間,毒性當量平 均值為 0.41 pg/g,其中二噁英平均毒性當量為 0.34 pg/g,佔 毒性當量 70%以上。

與其他地區相比,環渤海東部地區總體汙染水平不高, 二噁英與多氯聯苯處於較低的汙染水平,對該地區生態風險 影響不大;環渤海西部地區汙染稍偏高,但也尚未達到會產 生嚴重後果的程度。

4 重金屬汙染

由表 2 中數據可以看出,除了東部大連地區的鎘元素 之外,其餘環渤海地區土壤重金屬均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 準》(GB 15618—2008)中規定的土壤無機汙染物 環 境 質 量 二級標準[12-15]。這表明環渤海地區土壤質量良好,暫未出現 且短期內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重金屬汙染。

遼寧瀋撫、海城、盤錦植煙區土壤重金屬 Cr、Ni、Cu、As 含量均達到土壤環境質量一級標準;在盤錦評價區內 Cd、 As、Zn 元素呈現出累積的趨勢,而在海城區內,Pb、Cu、Hg、 Cd 在同深度土層中含量有明顯增高;在瀋撫區內 Cu和 Zn 造成的汙染範圍最大,Cd 造成汙染最為嚴重,Pb 汙染相對 較輕[16-19]。郭海全等[20]研究表明,渤海西部的河北平原上,環 境質量等級處於三級與超三級的土壤面積佔比按不同重 金屬分為:Cd 0.52%、Hg 0.04%、As 0.03%、Cu 0.15%、Pb 0、Cr 0.09%、Zn 0.1%、Ni 0.605%。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幾乎所有 土壤均未受到很嚴重的重金屬汙染。土壤重金屬汙染是一 個長期而不斷累積的過程,重金屬在土壤中可以經過一系列 物理化學的過程,形成不同的化學形態,影響土壤理化性質。 根據蔡 奎等[21]記錄的數據,土壤 pH 值與 Cd、Cr、Pb、Hg 等 重金屬的不同結合態呈負相關,說明隨著 pH 值的降低,可 能會加速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形態轉化,從而導致土壤重金屬 含量增高。根據崔元俊等[22]的調查,土壤酸化可增加 Ni、Zn、 Cd、Hg 離子交換態與水溶態的含量,從而導致生態風險。

5 土壤氮、磷元素的汙染

氮、磷都是土壤重要的組成部分。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 要成分,對植物莖葉生長有重要的作用,與產量密切相關, 磷能有效促進幼苗根系的生長,改善果實品質,二者均不會 對土壤造成汙染。但是環渤海地區地理條件特殊,土壤中的 氮、磷很容易轉移至渤海的近海域中,引發赤潮等問題。根 據劉 成等[23]的水質監測報告可以看出,天津近 10 個河口入 海口的水質對於 TN、TP 都屬於超 V 類水質。由宋南奇等[24] 的記錄發現,過 去 10 a 中,渤 海 一共 出 現 過 5 次 面 積 大 於 1 000 km2 的赤潮現象,其中 1 次出現在渤海東部的大連附 近渤海灣海域,4 次出現在西部的秦皇島近岸海域。面積最大 的一次出現在 2009 年 5 月 31 日的渤海灣附近,赤潮面積達 4 460 km2;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出現在 2013 年 5 月 25 日, 一直持續至 2013 年 8 月 31 日,持續時間達 99 d。由此可見, 內陸河流入海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十分嚴峻。

6 結語

6.1 減少陸源氮磷有機物入海

當前環渤海地區土壤汙染問題是複雜多樣的。由 於 內 河入海勢必衝刷沿河土壤,所以土壤中的汙染物會被河流 帶入海洋中富集。目前,形勢最嚴峻的是土壤中的氮、磷元 素 進 入海 洋,導致海洋水體的富營養化,從而造成大規模 的赤潮等災害的發生。從當前情況來看,為了避免氮、磷元 素入海對海水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應當針對含有氮、磷元 素的有機汙染物進行研究,以期減少陸源氮磷有機物進入 海洋。

6.2 建設排水系統防止土壤鹽漬化

為了防止海洋對大陸土壤造成破壞,應警惕鹽漬化現 象的發生。土壤鹽漬化表現在有機質降低、營養條件變差、 儲水性能差等方面,能直接毒害作物細胞,導致作物生長不 良。因此,建議在環渤海地區推行建設現代化排水系統,不 僅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還能達到減少土壤鹽分、加速水鹽 換循環的效果。

6.3 環渤海東、西、北部土壤汙染水平不等

環渤海東、西、北部土壤中 PAHs 平均含量分別為 1 000.0、 546.0、309.5 ng/g,其中東部地區土壤 PAHs 含量中等偏高、 西部中等偏低、北部處於低等汙染水平,其組分特徵分別為 3~4 環、4~5 環、4~6 環的高環 組分。PAHs 的主要來源為燃 料不完全燃燒、石油源的汙染。

6.4 加快對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降解研究

環渤海地 區 POPs 汙 染 平 均 毒 性 當 量(WHO-TEQ)為 0.41 pg/g,主要成分為二噁英,處於中低等汙染水平,暫時不 會對環境及生物造成惡劣影響,但需儘快開展對持久性有 機汙染物的降解研究,降低其富集性對環境的潛在風險。

6.5 種植植物轉移土壤中的重金屬成分

環渤海地區重金屬汙染較輕,尚未對土壤及生命體造成 嚴重影響。因此,可採用植物的原位修複方法,將土壤中的 重金屬成分吸附轉移至植物的地上部分,再進行後續處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土壤汙染及其防治:現狀、原因、防治措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當前我國土壤汙染情況日益嚴重且對土壤質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對土壤上耕種的農產品質量以及區域環境質量等均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土壤汙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各國政府部門都需要慎重思考並積極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內容。基於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的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針對土壤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總結。
  • 土壤汙染治理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關鍵詞:土壤汙染;存在問題;治理對策 一、當前土壤汙染治理現狀目前我國耕地汙染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點多、量大、面較廣。我國汙染耕地汙染區域主要為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汙水灌區、大中城市郊區和南方酸性土水稻種植區等。以重金屬汙染為主,鎘汙染最為普遍;二是總體可防可控可治。
  • 文獻分析|土壤汙染防治研究發展態勢報告(上)
    本文通過文獻計量學的分析方法對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為土壤汙染防治問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國際土壤汙染防治研究現狀分析   01國際論文數量變化及類型分析   在此次統計範圍內,據檢索結果,WOS核心合集資料庫共收錄了土壤汙染防治方面的文獻共9323篇(類型分布見圖1),從2012年到2016年,論文的數量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見圖2),文獻量總體的變化說明在國際上,學術界對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給予高度關注
  • 駱永明:中國土壤汙染與修復科技研究進展和展望
    簡要分析了中國土壤汙染狀況,介紹了國內外土壤汙染與修復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指出了我國土壤汙染防治科技研發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了今後我國土壤汙染與修復科技研究與發展的總體思路與主要方向等對策建議。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形勢嚴峻。
  • 土壤汙染處理技術盤點
    我國土壤汙染現狀我國土壤汙染現狀土壤汙染大致可分為:重金屬汙染、有機物汙染、油汙染。經權威發布,全國土壤汙染超標率達16.1%。土壤汙染的危害土壤汙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
  • 2020年中國重點地區及省市集成電路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
    2020年中國重點地區及省市集成電路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  2020-04-14 16:34:00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3294G0
  •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土壤汙染治理思路
    中國環境報記者張倩  「2018年,我們制定土壤汙染防治法,填補了我國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的法律空白,與大氣、水汙染治理等相關法律一道構建起立體、嚴密的生態環境法治網。」當被問及去年人大工作亮點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這樣回答記者。  隨著《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我國的土壤汙染防治也進入了「新紀元」。
  • 環境保護部就《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答問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總體粗放,產業結構和布局仍不盡合理,汙染物排放總量較高,土壤作為大部分汙染物的最終受體,其環境質量受到顯著影響。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汙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
  • 2020年版中國港口碼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港口碼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港口碼頭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港口碼頭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港口碼頭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抗生素土壤汙染及其修復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抗生素土壤汙染和危害日益被人們所發現 和重視。 由於其進入土壤方式的隱蔽性及危害的潛伏性, 土壤中抗生素汙染及治理研究一直滯後於常規土壤汙染 物。 文章簡要介紹了抗生素在環境中存在的嚴峻形勢,以 及進入土壤環境途徑、遷移轉化及生態風險,進一步分析 了土壤抗生素汙染植物修復的原理和研究應用前景。
  • 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怎麼做?趕緊看看這份指南
    八、新、改、擴建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開展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編制調查報告並向社會公開   1.《土壤汙染防治法》第十八條 各類涉及土地利用的規劃和可能造成土壤汙染的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對土壤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及應當採取的相應預防措施等內容。
  • 2020-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如實地反映了港口碼頭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2020-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揭示了港口碼頭市場潛在需求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第一部分 產業環境透視    全球經濟形勢緩慢復甦的背景下,國際港口碼頭行業發展怎樣?主要國家地區發展如何?
  • 中國土壤汙染形勢嚴峻:已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生態的不安全  《瞭望》:與水、空氣汙染相比,土壤汙染的特點是什麼?  趙其國:土壤汙染的特點主要有四個。首先是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大氣汙染、水汙染和廢棄物汙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而土壤汙染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
  • 土壤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土壤檢測儀器需求大
    土壤汙染危害大 土壤治理勢在必行  首先,土壤汙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農作物的汙染、減產。對於各種土壤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土壤汙染不僅嚴重影響了土壤質量和土地生產力,而且還導致水體和大氣環境質量的下降,破壞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汙染。環境汙染是長期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問題。
  • 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物聯網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物聯網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物聯網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物聯網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物聯網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直擊六大問題
    檢查發現,一些地區法律宣傳普及形式單一、範圍窄,幹部群眾對依法防治土壤汙染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一些部門工作人員對法律不熟悉,對法律理解認識和依法辦事能力不足;部分企業負責人學法不主動,對法律制度規定不夠了解,依法防治汙染的意識不強;公眾對法律法規具體內容知曉率不高。
  • 造成土壤汙染的原因有哪些?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全面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當前我國土壤汙染防治的工作思路是 「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
  • 時訊: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比上行4元/噸
    時訊: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比上行4元/噸2020-12-02 15:50:54   來源:富寶資訊     列印 富寶資訊12月2日消息:   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
  • 2020年中國土壤調理劑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土壤調理劑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通過土壤調理劑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土壤調理劑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土壤調理劑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土壤調理劑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追訪|把脈土壤現狀 提供治理依據
    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完成土壤「國控背景點」採樣任務把脈土壤現狀 提供治理依據圖為省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分析中心工程師將1%的硝酸滴入土壤消解原液。土壤環境監測背景點是代表本地區很少受人類活動影響或未明顯受現代工業汙染與破壞的土壤原有化學組成和元素含量水平的點位,是反映長時間序列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的對照點。今年3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下達國家網土壤環境監測背景點採樣任務,其中河北省共有129個背景點,數量居全國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