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汙染處理技術盤點

2020-11-26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我國土壤汙染現狀

我國土壤汙染現狀土壤汙染大致可分為:重金屬汙染、有機物汙染、油汙染。經權威發布,全國土壤汙染超標率達16.1%。部分農林牧用地(耕地19.4%、林地10.0%、草地10.4%)和工礦業場地(重汙染企業用地36.3%、工業廢棄地34.9%、採礦區33.4%、工業園區29.4%)等汙染嚴重,還有更多的傳統產業正面對或將面臨降產能、轉產、搬遷或關停的現實處境。

土壤汙染的危害

土壤汙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如糧食減產,糧食收到汙染無法食用)

土壤汙染導致食物品質不斷下降。

土壤汙染危害人體健康。土壤汙染會使汙染物在植(作)物體中積累,並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等。

土壤汙染導致其他環境問題。土地受到汙染後,含重金屬濃度較高的汙染表土容易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別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汙染、地表水汙染、地下水汙染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其他生態問題。

土壤汙染處理

重金屬原位封閉技術

原理:原位封閉技術是一種在汙染土壤周圍設置防水牆,無需掘削即可將汙染土壤封閉於原位置的技術。

原位封閉技術概念圖

優點:

1)無需將汙染土壤全數運出作廢棄處理,因此經濟實惠。

2)結合土地條件,可制定對策計劃。

重金屬鐵粉洗淨磁性分離法

原理:鐵粉洗淨磁性分離法是使用鐵粉吸附重金屬,再通過磁性分離來提取吸附了重金屬的鐵粉的淨化技術。

淨化原理

概念圖

優點:水,土壤和土質材料可以循環再利用。(在土壤和地下水汙染淨化工程以及自然形成的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掘削工程中,均會產生含有砷、鉛等代表性的有害重金屬等的泥水。原先,水中的重金屬等會和土壤一起凝集沉澱,被再利用的只有水。凝集沉澱後的土就被當作廢棄物處理了。)

VOC汙染微生物修復

原理:微生物修復是一種活用地表中存在的固有微生物進行淨化的工法。在固有微生物中,有在好氧條件或厭氧條件下可分解VOC有害物質的微生物存在。

生物修復概念圖

優點:

1)分解並去除有害物質。

2)是一種淨化成本較低的工法。

3)處理所需的能源較少,可緩慢進行。

4)根據不同的有害物質,使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厭氧性微生物。

VOC攪拌曝氣工法

原理:將掘削後的汙染土壤置於設有換氣設備的建築物內進行攪拌,促進汙染物質的汽化從而使土壤得以淨化。利用活性炭處理汽化的汙染物質,將淨化後的土壤回填。

攪拌曝氣工法概念圖

油汙染Drum soil工法

原理:原先,油汙染土壤無法直接作為填埋材料和堆土材料使用,將油汙染土壤置於200℃~300℃的低溫區域進行加熱、乾燥,使土壤中的油分揮發,從而淨化土壤。通過該工法,淨化後的土可作為填埋材料再利用。

Drum soil 工法概念圖

優點:

1)可在短期內進行大量處理。

2)最適合淨化含有煤油、輕油等輕質油的土壤。

3)定製式設備且可進行現場淨化。

4)通過過濾器對廢氣進行集塵後,加熱氧化分解,使其成為潔淨氣體。

5)是一種不影響周邊環境的低噪音、低振動的工法。

油汙染氣泡夾帶法

原理:將被油汙染的土壤投入鹼溶液中,並配合添加過氧化氫,利用過氧化氫自行發生分解作用產生的細微氣泡剝離、帶走土壤表面附著的油。

氣泡帶走法的淨化方法如下:將被油汙染的土壤投入鹼溶液中,並配合添加過氧化氫,利用過氧化氫自行發生分解作用產生的細微氣泡剝離、帶走土壤表面附著的油。

淨化原理:通過細微的氣泡剝離並帶走油分

優點:

1)可通過氣泡帶走法對上浮的油分進行再利用。

2)可將去除油分後的淨化土作為填埋土進行再利用。

3)也可處理被高濃度重質油汙染的土壤。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
    第九條 國家支持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等汙染防治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鼓勵土壤汙染防治產業發展,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促進土壤汙染防治科學技術進步。國家支持土壤汙染防治國際交流與合作。
  • 溫州:溫州市科技支撐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十二五」期間,圍繞圍墾區土壤改良,河道底泥處理,垃圾填埋處理等突出的土壤汙染防治領域問題,溫州市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推動了突出環境問題的解決。如針對圍墾區土壤鹽鹼化的問題,先後開展了《圍墾區土壤改良技術與耐鹽鹼樹種引選》、《園林綠化廢棄物在濱海鹽鹼地修復中的應用研究》等課題研究,較好地推進了圍墾區土壤的改良工作;針對「五水共治」工作中碰到的河道底泥處置的難題,開展了《溫州鉻汙染底泥修復技術選優決策系統》、《溫瑞塘河底泥處理處置技術》、《河道底泥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與工程示範》等一系列課題研究,推進了溫州市的「五水共治」工作;針對城市垃圾處理中碰到的滲漏等問題
  • 土壤汙染治理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隨著基於風險的土壤環境管理理念,得到廣泛接受,治理修復策略也從高能耗、高干擾的治理修復技術轉向綠色可持續的修復策略。近年來,我國對土壤汙染防治越來越重視,土壤汙染治理修復的市場逐步打開,但仍存在對土壤汙染認知的片面性、修復過程不科學、二次汙染控制不足、重治理輕調查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充分借鑑國際經驗,緊密結合實際,科學確定土壤汙染治理修復的政策和技術路線,不走或者儘可能少走彎路。
  • 土壤汙染及其防治:現狀、原因、防治措施
    基於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的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針對土壤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總結。 2.3 固體廢棄物汙染當前我國工業發展進步的過程中也產生了非常多的固體廢棄物垃圾,而固體廢棄物垃圾在處理過程中有大量的有機汙染物、無機汙染物等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處理,只能以填埋處理的方式進行土壤填埋,由此對土壤本身的生態系統以及生態質量造成嚴重破壞。
  • 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直擊六大問題
    報告指出,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一年多時間,各地區各部門依法開展大量工作,但土壤汙染防治歷史欠帳多、治理難度大、工作起步晚、技術基礎差,土壤汙染形勢依然嚴峻,法律實施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依法打好淨土保衛戰任務艱巨。法律學習宣傳普及不夠法律第十條對法律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作出規定。
  • 來自地球人的焦慮:聊聊垃圾圍城與土壤汙染
    淨土保衛戰:「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說到城市汙染,農業土壤汙染對人類的危害性同樣可怕。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傳承數千年的農業形態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但是土壤汙染問題卻因其隱蔽性、滯後性、累積性、不均勻性、不可逆轉性和長期性等特點長期困擾著我們。
  • 土壤汙染隱患排查怎麼做?趕緊看看這份指南
    《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條 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二)建立土壤汙染隱患排查制度,保證持續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   2.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部令 第3號)第十一條 重點單位應當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汙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對重點區域、重點設施開展隱患排查。發現汙染隱患的,應當制定整改方案,及時採取技術、管理措施消除隱患。
  • 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德陽市工作方案
    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執法隊伍建設,每3年開展1輪土壤汙染防治專業技術培訓,配備土壤汙染快速檢測、調查取證設備等執法裝備,改善環境執法條件,實現對土壤環境的有效監管。提高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完善各級環境汙染事件應急預案,加強環境應急管理、技術支撐、處置救援能力建設。
  • 環境保護部就《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答問
    二是通過制修訂土壤汙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標準體系等,使土壤汙染防治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健全。三是通過開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示範,在土壤汙染源頭預防、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探索土壤汙染綜合防治模式,逐步建立我國土壤汙染防治技術體系。
  • 中科院院士朱永官「把脈」廣西土壤汙染治理
    朱永官院士為廣西土壤汙染治理支招。趙瑞攝廣西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鑫在會上發言。趙瑞攝研討會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朱永官攜手生態環境領域專家,以「助推農村水環境治理建設宜居美麗鄉村」為主題,圍繞土壤綠色生態修復和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目標,按照「問題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的思路,通過專題報告和技術產品推介方式開展精準研討。
  •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土壤汙染治理思路
    中國環境報記者張倩  「2018年,我們制定土壤汙染防治法,填補了我國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的法律空白,與大氣、水汙染治理等相關法律一道構建起立體、嚴密的生態環境法治網。」當被問及去年人大工作亮點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這樣回答記者。  隨著《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我國的土壤汙染防治也進入了「新紀元」。
  • 土壤汙染危害大 保護土地我們應該怎麼做?
    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下關於土壤的相關知識,認識土壤汙染的危害,了解保護土地的重要性。土地被汙染了,危害有多大?土壤汙染不同於水體汙染和大氣汙染,具有隱蔽性、滯後性和累積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導致土壤汙染不達到一定含量或濃度就不易察覺且修復難度大、成本高,一旦形成汙染,危害極為嚴重。在極端情況下可能產生急性健康風險,造成受體的死亡。比如,人們會由於長期暴露在低濃度汙染中產生慢性健康影響,臨患各種惡性疾病。
  • 土壤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土壤檢測儀器需求大
    土壤汙染危害大 土壤治理勢在必行  首先,土壤汙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農作物的汙染、減產。對於各種土壤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土壤汙染不僅嚴重影響了土壤質量和土地生產力,而且還導致水體和大氣環境質量的下降,破壞農業可持續發展。目前,每年有1200萬噸糧食受土壤重金屬汙染。環境汙染是長期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問題。
  • 土壤汙染危及「米袋子」「菜籃子」
    一、土壤汙染的種類有哪些? 土壤汙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兩大類。無機汙染物主要包括酸、鹼、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和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汙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以及由城市汙水、汙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
  • ...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按照法律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了《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農用薄膜管理辦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制定《土壤汙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土壤汙染防治基金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土壤環境監管和保障措施不斷健全。
  • 駱永明:中國土壤汙染與修復科技研究進展和展望
    技術支撐上,初步建立了場地土壤修復技術體系,快速、原位的土壤修復技術得到研究與應用;技術裝備上,研製了能支持快速土壤修復的多種裝備;技術產業上,研發的技術支撐了規模化應用及產業化運作。總體上,在農用地土壤汙染管控與修復技術上,我國與發達國家並駕齊驅,有的已處領先地位;在建設用地方面,我國的土壤汙染管控與修復技術水平與歐美國家相比尚有距離[13-14]。
  • 霍邱縣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工作情況新聞...
    》(以下簡稱「土十條」),大力落實全縣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推進土壤汙染防治法貫徹執行,土壤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是開展農用地土壤汙染點位核實工作,組織縣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對上級下達的涉及到我縣28家重點行業企業的可能造成農用地土壤汙染點位進行了核實,並按照要求進行了空間點位確定。二是在摸清全縣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底數的基礎上,全面啟動我縣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例行監測,重點分析土壤及農產品重金屬含量。
  • 土壤汙染不應被忽視的六大原因!
    土壤汙染會引發連鎖反應。它改變土壤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中的有機質,削弱土壤的過濾能力。它還會汙染土壤中儲存的水分和地下水,導致土壤養分失衡。最常見的土壤汙染物包括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以及醫藥和個人護理產品等新興汙染物。 土壤汙染破壞環境,對觸及的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會產生影響。
  • 造成土壤汙染的原因有哪些?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全面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當前我國土壤汙染防治的工作思路是 「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
  •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
    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根據2020年度省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省人大常委會定於8月份,對我省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一是法律學習宣傳普及,配套法規制定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