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想要進行星際移民?先通過大過濾器理論在說吧

2020-12-04 科幻相對論

仰望星空的時候我們曾經無數次的幻想,如果能夠走出走出太陽系,到廣闊的銀河之間擴展人類領地,將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可現實的情況是,人類就連登上最近的天體月球都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更何況走出太陽系了。

也有人認為人類是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星際文明的,原因來自「大過濾器理論」。沒錯,就是為了解釋費米悖論而存在的。

大過濾器理論認為:我們沒有辦法發現或者聯繫到外星人,是因為沒有外星人能夠發展到讓我們聯繫到。

把從沒有生命的荒蕪之地到擴張性的星際文明的演進,大致劃分成如下9個階段

1合適的行星系統(存在有機物以及可能宜居的行星);

2可自我複製的分子(比如RNA);

3簡單(原核)單細胞生命;

4複雜(真核)單細胞生命;

5有性生殖;

6多細胞生命;

7腦量較大、使用工具的動物;

8我們目前這個階段;

9星際殖民擴張。

最後的大過濾器就是第九階段,一個悲觀的想法是:沒有任何文明能夠通過第九階段順利的走上星際擴張之路。

目前阻止我們走向第九階段的原因大概有n種:技術瓶頸、文明自毀、氣候災難和來自太空的災難。不幸的是,以上所有的問題已現在的分析來看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如果真的存在大過濾器,我們有沒有機會進行星際殖民呢?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更多科學資訊,更好的科幻故事。請點擊屏幕頂端的「關注」進入我的百家號主頁查看。

相關焦點

  • 大過濾器理論,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迎來一個坎
    費米悖論很多人都聽說過,簡單描述就是,既然宇宙壽命這麼長,把產生生命的概率、發展文明的概率等等乘積得出,宇宙中應該有很多類似的文明,但人類到目前為止,卻一直沒看到,甚至連基本的信號都沒有收到過。所以費米提出了一個「大過濾器」的理論,認為很可能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迎來一個坎,這個坎能夠通過的概率極低,也有可能無法通過。我們不清楚這個坎會是什麼,或者什麼時候會迎來這個坎。有人提出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是這個大過濾器。因為如果不能實現能源技術的突破。而僅僅依靠化學能的能量密度將永遠無法實現星際旅行或移民。
  • 假如地球「毀滅」以後,人類進行星際移民,可以移民到哪裡?
    如果真的到了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可以移民到哪個星球呢?如果想要進行星際移民,太陽系可以說是首選。但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根本不具備生存的條件。金星被厚重的大氣層包裹著,表面溫度有465度,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水星距離太陽5790萬公裡,而且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水星白天的溫度很高,達到了427℃,晚上的時候會下降到-173℃,這種溫度環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 必須跨越「大過濾器」!馬斯克暢談人類文明未來
    北京時間6月21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再次與網友互動,他表示人類文明必須要跨越「大過濾器」!馬斯克的發言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也許正是因為馬斯克的出現,我們也許在有生之年能真正看到人類文明成為星際文明的那一天吧!讓我們看看具體內容吧!
  • 必須跨越"大過濾器"!馬斯克暢談人類文明未來
    北京時間6月21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再次與網友互動,他表示人類文明必須要跨越&34;!馬斯克的發言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也許正是因為馬斯克的出現,我們也許在有生之年能真正看到人類文明成為星際文明的那一天吧!讓我們看看具體內容吧!
  • 對於生命及文明的大過濾器理論,你怎麼看?
    如此之大的基數,只要有有極其微小的機率也會誕生出智慧生命來。只要這個智慧生命能較人類提前數百萬年誕生科學,它們的腳步就能踏遍整個銀河系。即使它們不進行大規模的探索活動,它們發射的電磁波信號也應該早就到達地球了,但這一切我們都沒有發現。但它們為什麼保持沉默呢?
  • 星際移民的可能性有多大?醒醒吧人類
    自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科技在與日俱增,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可在這時代的背後,卻是無休止的開採,排放,把我們的家園地球弄得滿目瘡痍。人們在破壞地球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地球的替代品。希望有朝一日地球在被他們搞壞之後還有生存的地方,於是乎各種星際移民的問題便被提上了行程。
  • 銀河系內或遍布宜居行星,人類能否實現星際移民?沒這麼容易!
    科學家們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努力,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適宜人類生存新家園,可是人類目前還沒有掌握星際移民本領,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只是為了星際移民鋪墊,不過在星際移民之前還有一個問題等待著人類,人類想要搬離其他星球,畢竟要先找到宜居行星,其實科學家們早已發現4500顆系外行星,從中挑選了24顆作為人類移民首要目標。
  • 大過濾器理論能否解答費米悖論
    大過濾器這一概念,是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助理教授羅賓·漢森為了試圖解答費米-哈特悖論而提出的。無論是什麼因素在哪個步驟阻止了第9個階段的最終實現,它都被稱為「大過濾器」。首先值得人類關心的問題是,大過濾器究竟是在什麼位置起作用。如果它位於第8步之前,我們可以額手稱慶自己已經挺了過來,美好的未來還在前面,而且既然地球能夠做到,便沒理由認為其他行星不會抵達我們的階段乃至更進一步。如果它恰恰位於第8步和第9步之間,則意味著生死考驗還在後頭。
  • 淺析費米悖論引發的「大過濾器」理論
    對此,費米發表了一個將被載入史冊的問題:&34;費米悖論引發大過濾器理論這一疑問成了費米悖論的基礎,也就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一般認為,人類文明目前接近但尚未達到I型文明。漢森認為,存在「大過濾器」這種可能性對人類來說不是好兆頭。他說:「人類似乎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也就是說,有一個非同小可的機會擴大到使宇宙充滿持久的生命。但我們附近的空間現在似乎是死的,這一事實告訴我們,任何一塊死區都面臨著一個天文數字般的低概率產生出這樣一個未來。
  • 人類為什麼還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大過濾器摧毀了這些文明?
    而大過濾器理論是一種嘗試解答費米悖論的一個理論。費米悖論大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總是能規避複雜、繁瑣的過程並找到最為簡潔、直接的方法」(維克託·魏斯科普夫語),他的這種避開複製過程,利用較為簡單、直接的辦法得到近似結果的方法也被人稱為「費米方法」。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宇宙大過濾器理論
    【宇宙大過濾器理論】對於為什麼人類至今也沒找到外星文明,其實還存在另外一種解釋
  • 宇宙大過濾器理論
    有一種理論是關於銀河系殖民的,如果能夠掌握星際旅行的技術,用500年的時間在一個行星上進行文明自我複製,殖民整個銀河系大概需要375萬年。對於以十億年尺度來計算時間的宇宙,只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有科學家認為,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大過濾器」。文明在朝前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點是很難越過的,比如人類目前存儲的核武器足以毀滅人類文明,人類目前的技術手段也無法應對如流星撞擊地球之類的災變。如果「大過濾器」存在,人類就面臨三種現實。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在他的那本《我們為什麼愛做企業家》(後續會分享)中,推薦了一本用來打開視野、暢想未來的著作《人類的未來——移民火星、星際旅行、永生以及人類在地球之外的命運》(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作者美籍日裔物理學家、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加來道雄。這是一本非虛構類的科普著作。
  • 希望地球是宇宙的唯一文明,我們已經度過了「大過濾器」
    費米悖論和大過濾器很多堅信地外文明一定存在的人,都是認為宇宙相當大,光銀河系就擁有千億以上的恆星,而時間也宇宙也已經是100多億年的高齡,這麼大的基數下,人類在宇宙中一定不會是孤獨的。可是矛盾就出現了,就我們現在掌握的各種學科,從生物學到社會學,從物理到化學,我們認為銀河系早就充滿了四處殖民的星際文明,但是現實情況反而是,我們連一個無線電信號都沒有接受到過。如果這時候有人說,我們不一定能理解地外文明,甚至他們站在我們面前,我們都不一定會發現,那我只能說,這樣的地外文明對人類而言和不存在沒有區別。
  • 如果人類無法星際移民,地球最多能承載多少人?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計算結果,只有參考的意義,因為人需要衣食住行,需要消耗資源,吃什麼?喝什麼?龐大的人類社會消耗的能源哪裡來呢?這些都是問題,所以,在達到6億億人之前,地球早已不堪重負了,環境必將劇變,受害的也只是自己。
  • 人類未來的路,唯有星際移民,90後可以見證那一天的到來。
    星際移民迫在眉睫,各國都在努力開發重型火箭,希望能夠在將來幫本國人民逃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天朝錯過了蒸汽時代,錯過了人類大航海時代,這次星際時代我們不能再錯過了,黨中央選擇開發長徵九號超重型火箭,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很多人覺得地球毀滅乃危言聳聽,真的是無知愚昧到極點,甚至提出了為什麼不去改造沙漠反而要花重金去星際移民諸如此類的搞笑觀點,我來給你們科普一下吧。
  • 在大過濾器猜測中,人類文明可能會遇到的那堵牆會是什麼?
    宇宙的大篩選又被稱作為宇宙的過濾器,此猜測是作為當初費米悖論的解釋,什麼是費米悖論呢,這是一個關於外星文明存在與不存在、到沒到過地球上的一個悖論,該悖論認為如果在銀河系中一個文明比人類文明早發展數十萬年,他們理應發現地球併到過地球,可是他們在哪裡呢?
  • 科學家認為外星人不存在:沒有邁過大過濾器這個坎
    讓我們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吧。  大過濾器理論由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助理教授羅賓·漢森提出。其觀點是,即使類似地球的適合生命出現的星球有很多,它們也只是為生命的出現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條件。生命是否真的會出現,然後發展出智慧,最終成為星際文明,還需要經歷很多大過濾器的過濾。在每個大過濾器面前,生命都可能失敗,就此滅絕或者停滯不前。  「管它叫大過濾器,就是聽起來比較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李然說。
  • 科研機構激情澎湃,諾獎得主:人類無法實現星際移民,白費功夫
    在2020年,在宇宙探索方面技術更加成熟的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多顆探測器,這也預示著人類星際探索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如果未來人類的科技成熟,有機會星際移民,那麼火星作為最有可能移民的首個星球,能否在2020年的探測任務中給人類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