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寧:俄羅斯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卻一生坎坷

2020-12-04 柚子話育兒

布寧:俄羅斯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卻一生坎坷

俄羅斯文學中如果沒有蒲寧(布寧),它將黯然失色,它將失去彩虹般耀眼的光輝,失去一個孤獨漂泊的靈魂的光輝。

——高爾基

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1870-1953)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他的文學活動包括詩歌創作、小說創作和文學翻譯,在每一個領域都堪稱傑出。他以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洞察生活,深刻地思考和反映真實的現實,同時繼承並拓展了俄羅斯文化的優秀傳統,他的作品不僅享譽俄羅斯,而且也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9 年在莫斯科大學舉辦的「俄羅斯文學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上,俄羅斯學術界提出了21 世紀最具研究價值的五位作家名單,他們分別是蒲寧、納博科夫、索忍尼辛、勃洛克、布爾加科夫。從蒲寧名列榜首足以看出人們對作家及其作品的喜愛,足見時間對其價值的充分肯定。

1870 年10 月10 日,蒲寧出生於俄羅斯奧廖爾省沃羅涅日一個古老的貴族之家。這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家族,曾經為俄羅斯民族奉獻了多位傑出人物:如被卡拉姆津譽為「俄羅斯的薩福」的優秀女詩人安·彼·蒲寧娜、被普希金奉為老師的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大師瓦·安·茹科夫斯基等。蒲寧家族歷代均有人在御前擔任高官要職,然而到了蒲寧父親一代,它已破敗不堪。儘管是生長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蒲寧仍深受貴族文化的薰陶,一生珍視自己的貴族身份。

蒲寧對遺傳深信不疑,他確信自己從父母那裡繼承了成為一個作家所必需的品性。蒲寧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貴族,生活閒散,性格急躁,且個性極強,「是一個像天上飛的鳥兒一樣無憂無慮的人」。父親對邏輯的痛恨、衝動、傲慢、直率與尖刻等在蒲寧的身上都留有痕跡。作家的母親出身名門,性格溫柔隨和,多愁善感。她受過良好的教育,酷愛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的詩歌和俄羅斯民間傳說,作家童年時期的讀書興趣深受母親影響。蒲寧自己認為,他從母親那裡繼承的是她的憂鬱、感傷、對世界強烈的感受力和對宗教近乎意醉神迷的詩意理解。

蒲寧很早便會閱讀,孩提時就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在11 歲之前,蒲寧均在家接受教育,家庭教師拉馬什科夫負責教授他外語、音樂、繪畫等知識,在其藝術薰陶下,蒲寧自幼便養成了用畫家的眼光觀察世界,用音樂家的耳朵捕捉大自然的天籟之音。1881 年,11 歲的蒲寧被送進葉列茨中學,然而學校刻板的教育令內心充滿幻想的小萬尼亞(蒲寧的暱稱)痛苦萬分,成績每況愈下。四年後,由於家裡交不起學費,蒲寧被學校開除。在已獲得高等學歷的哥哥尤裡的幫助下,蒲寧修完了中學的全部課程。尤裡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在他的影響下,蒲寧的文學趣味逐漸變得高雅而精緻。雖未接受完整的貴族教育,蒲寧卻接受了良好的藝術品味培養,這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蒲寧19 歲時,由於父親的不善經營,家裡賴以棲居的最後一處房屋都未保住,全家人已經淪落到「幾天沒有麵包」的地步。萬般無奈之下,蒲寧只得告別父母,外出謀生。他先後在奧廖爾、哈爾科夫、波爾塔瓦等地做過報社校對員、採訪員、圖書館館員等,嘗盡了一個貧苦青年在社會上面臨的種種艱辛和屈辱。

或許,能給年輕的作家些許安慰的只有他在奧廖爾信報社結識的那個姑娘——瓦爾瓦拉·弗拉基米羅芙娜·帕申科。然而,最刻骨銘心的初戀帶給作家的卻是終其一生的痛苦。帕申科的父母根本不同意讓女兒嫁給這個一無所有的青年,年輕的戀人在勉勉強強維持了幾年來往之後最終以分手告終,帕申科與蒲寧的朋友比比科夫私奔並結婚。四年後,蒲寧向一位僑居俄國的希臘革命者的小女兒安娜·尼古拉耶夫娜·察克尼求婚,但是婚姻並沒有維持很久,他們唯一的兒子也不幸夭折。1906 年,蒲寧與最後一任妻子薇拉·尼古拉耶夫娜·穆羅姆彩娃相識。蒲寧無法接受與認同1917年的兩次俄國革命,於1920年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俄羅斯。在艱難的流亡歲月中,忠實、善良的妻子穆羅姆彩娃始終陪伴在蒲寧身邊,照顧他直到作家逝世。

貴族出身,卻成長於家族的破敗悽楚之中;初戀美好,卻痛失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戀人;婚姻失敗,且親歷一生中唯一愛子的死亡;愛國赤誠,卻至死未能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這一切,都使藝術大師蒲寧的一生增添了某種痛苦、感傷的色彩。

相關焦點

  • 伊萬·布寧誕辰150周年:俄羅斯文學失去布寧將暗淡無光
    伊萬·布寧伊萬·布寧:傳奇的一生1870年10月22日,伊萬·布寧出生於俄國沃羅涅日省的一個破落貴族之家,因家境貧困,在中學只上了五年學就輟學了,在大哥的輔導下完成了中學學業。他大量讀書,廣泛涉獵文學,並且很早就顯現了文學才華。8歲時,布寧寫下第一首詩,17歲時在《祖國》上發表了詩歌《鄉村乞丐》,加上之前發表的《悼納德松》和之後發表的長詩《葉落時節》,引起了文壇的注意。
  • 諾貝爾獎獲得者扎堆的大學,原來是這樣的?
    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獎項,諾貝爾獎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每年的頒獎更是精英匯聚的盛宴。精英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育,維基百科根據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或任教院校的統計,總結出了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赫然在列。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最多的國家排行
    第一,美國,386個; 第二,英國,134個; 第三,德國,108個; 第四,法國,70個; …… 不得不承認,美國雖然和我們的關係不太好,但他們國家的優秀科學家確實比我們要多
  • 清華大學校長的他,一生培養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死後卻無錢下葬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趙九章、郭永懷、陳芳允、屠守鍔、楊嘉墀、王希季、朱光亞、鄧稼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徵鎰、鄭哲敏都曾在西南聯大就讀。
  • 俄羅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巴索夫去世
    新華網莫斯科7月3日專電據俄羅斯《生意人報》3日報導,俄羅斯著名物理學家,原蘇聯量子無線電物理學創建人之一,196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巴索夫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79歲。  巴索夫1922年出生在沃羅涅日,1950年從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畢業後在該學院工作,並讀研究生。1952年,巴索夫與導師普羅霍羅夫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微波激射器。
  • 歷史上諾貝爾獎獲得者們不得不說的三個——「奇葩故事」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前6名的高校,第一名「名至實歸」讓人佩服!
    哈佛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60位諾貝爾得主,位列世界第一。在2019年10月,共有120位諾貝爾獎得主位列世界第二。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哈佛大學位列世界第28,截止到2019年10月,其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107位諾貝爾獎得主。
  • 堪稱天才的4大星座排名,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出自第一名
    堪稱天才的4大星座排名,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出自第一名。第4名,雙魚座雙魚座在學習上的天才表現是他們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同樣的問題別人可能會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請教老師,看輔導資料,就是弄不明白,但是雙魚座只要自己對照著教材步驟做一遍,就能夠舉一反三,理解其中的意思,並且融會貫通。
  • 格拉斯哥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你知道多少?
    格拉斯哥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你知道多少?格拉斯哥大學,簡稱格大,是全球最為古老的十所大學之一,英國老牌名校,全球百強大學,歷年排名最高為全球51名。迄今為止,格拉斯哥大學已經培養出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下面我們來說說知名的幾位。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科學與人生」第一位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是誰?
    那麼,第一位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是誰呢?他就是發現X射線的倫琴,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他的故事。1845年3月27日,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Rntgen)出生在德國萊茵州萊耐普城。他的父親是一個毛紡廠小企業主,母親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荷蘭人,倫琴是家中的獨子,備受父母的關愛。倫琴3歲那年,舉家搬遷至荷蘭。所以倫琴在荷蘭完成了小學與中學學業。
  • 諾貝爾獎獲得者:錯過孩子這一「習慣養成」最佳期,一生難有出息
    當時,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他是在哪個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諾學著回到說:「幼兒園」。聽到這個答案,相信當時在場的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包括我們大家聽到也一樣。但是,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卻說,在幼兒園他學會了講衛生、整理東西等等,很多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對他以後的人生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高齡諾貝爾獎獲得者重回實驗室展開科研
    資料圖:俄羅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若列斯 阿爾費羅夫。中新網3月4日電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若列斯·阿爾費羅夫於當地時間3日表示,自己已決定重新回到實驗物理領域,不再擔任科研管理工作。報導稱,據阿爾費羅夫介紹,他計劃接下去在一臺新型科研設備上研究如何提高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 這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厲害了!
    這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厲害了!1953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似乎有點意思,比如某位二戰時期盟軍的最高領袖之一,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期有幾個獲此殊榮。澤爾尼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澤爾尼克於1915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 歷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排名,前30強大學名單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之前的一個諾貝爾獎項,世界各大學獲得者人數的排名情況: 一、諾貝爾獎獲獎人數排名前6的世界大學 1、哈佛大學,以15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穩居第一;
  •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國有哪些人獲得諾貝爾
    諾貝爾獎可以手是獎項中最高的,每年有很多學者成為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在中國也有學者獲得過諾貝爾獎,那麼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哪些人物呢?一起來看看。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1、楊振寧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UCL擁有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泰戈爾、貝爾、諾蘭都從這裡畢業!
    (留學SoEasy)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名聲可能不如牛津、劍橋,甚至帝國理工出名,但是從世界大學排名,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等方面來看,UCL的實力確實是世界頂尖名校。看看QS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倫敦大學學院赫然位列全球第七,竟然排在了帝國理工的前面。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記者11月23日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 諾貝爾獎獲得者排名,美國的大學絕對領先,清華北大也需要加油!
    今天看到了世界大學諾貝爾獎獲獎排名,首先不用懷疑,沒有咱們的學校。我把前20名給截圖了,大家可以發現:在前20名裡,美國的高校佔了13所、德國3所、英國2所,丹麥和法國各1所。我計算了一下,美國學校佔比高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