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破解世界難題,出任斯坦福終身教授,至今不用微信、手機

2021-01-13 奈落瑾夢

為學應須畢生力,攀高貴在少年時——蘇步青

學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大浪淘沙,許多人半途而廢,許多人抵擋不了瞬間考試風暴的考驗就此放棄,能夠從頭到尾遙遙領先的人,最後必然是旁人望塵莫及的強者。人稱"惲神"的惲之瑋就是頂級學霸。

造神之路

泡在圖書館的大學生活可謂是學霸標配,可是這對惲之瑋來說,小學就可以辦到,他的長輩稱讚他對感興趣的知識能夠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練書畫亦或者看書的時候,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大有王羲之寫字墨染池缸的風範。

小學四年級,他就漸漸嶄露頭角,參加數學競賽,攬獲了《小學生數學報》和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家中並沒有研究數學的卻對數學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再邁一步,得遇"教育改革試點班",使得他在中學時期也有機會繼續他的奧數大業,披荊斬棘,能夠熬過了尋常學生難以接受的困難枯燥的奧數鑽研旅途,系統地學習了中學奧林匹克知識,短短幾年內就抱了國家、省級數學競賽6個一等獎。

"終日乾坤,與時偕行",有的人虛度光陰揮霍青春而追悔莫及,惲之瑋平平淡淡的中學卻隱隱有雲雷之勢,直接把他推向了北京大學的大門,從此之後,他風華正茂,猶如扶桑出日升,開啟了他開掛的人生。

到了大學就可以放鬆了,不知這是多少老師家長用在高三學生身上的舒緩劑。的確有不少人步入大學就開始了漫看雲捲雲舒的日子,表面上愜意不已,實際上已經被同行者趕超數倍。考入大學就已經成功一半,有些人還為著自己頭像掛在曾經高中的光榮榜上暗暗竊喜。而像惲神一般的人物眼睛已經向前看了,把過往當作序章,翻開光榮的下一頁。

惜少年時,立鴻鵠志。敢為人先,不只是鶴立雞群,統御學霸的學霸才是神話。他本科四年平均學分績點,在整個北大數學科學學院2000級本科生排名第一,每年的他都是三好學生。鮮衣怒馬,真不愧為強者。

臺下到臺上的蛻變

在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年輕的他沿著他的人生軌跡,出國到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又是一年,景色依舊,雖身在異國他鄉,但研學之路孜孜不倦,在知識的海洋上下求索。

2009年,這位80後的學霸進階到了博士,留在本校的高級研究所任研究員。在今後的十年裡,他歷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講師、史丹福大學數學助理教授和副教授、耶魯大學教授。現在任麻省理工大學教授。曾經一介平平學生,再到耶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都要請教他。任教之路可謂是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同行羨慕的同時,也認為憑他的才學理所當然。

揚名海外

與他精彩的任教生涯相得益彰的是他出色的科研成就。幾何表示論是惲之瑋的主要研究領域,立足幾何,通過幾何表示來揭示其與代數幾何、數論等數學主幹分支間的聯繫。惲之瑋能夠獨自沉浸式研究,也十分擅長與他人合作研究問題,他曾與吳寶珠合作,進行朗蘭茲綱領的部分證明工作,他借鑑吳寶珠的想法,證明了自守形式的相對跡公式的基本引理。

2015年,惲之瑋以史丹福大學的終身教授的身份,到瑞士參加學術訪問。期間,他與史丹福大學的教授張偉討論一個交匯了數論與代數幾何的問題,卻被最後一步困囿住。兩位學神皆是不甘示弱,決心破敵。

合作往往能夠產生頭腦風暴,本以為漸行漸遠的兩人不曾想到還有攜手的一天。他們分別從論和數論的方向將Gross和Zagier的公式拓展到了高階導數。這一步可以說把停滯30年的這一領域打活疏通了,結果是多麼振奮人心。

足有一個月,惲之瑋與張偉終於砸開了胡桃匣子,把這一秘密公布於世。他們二人也是憑藉於此,獲得了很有分量的新視野數學獎,名揚海外,奠定了他們學術偉人的基礎。"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十七年前,惲之瑋與張偉在燕園相遇,有著對數學同樣的熱愛;十七年後他們合作共贏,一同站在領獎臺上,可謂是舉世矚目。

當然,這對惲之瑋來說只是他走的一小步,未來,他還會繼續他孜孜矻矻的研究之路。於數學,他選擇偏愛,奉一世之慷慨。碾壓無數同齡人的他,說是學神也不為過。

勸勉後輩

惲之瑋年輕有為,卻依然淡泊名利,謙遜待人。行走出入,與常人一般無二,依然是當年學生的模樣。成名之後,他回到了江蘇常州的母校,勉勵他們在學習的長途中找到自己的興趣,並為此拼搏,傾盡熱情。

沒有多麼花裡胡哨的出場畫面,回母校後,幾十分鐘的互動,他結合自己的經歷,描繪了他眼中數學之美,同時也藉助自己的經驗,為他們在數學奧賽之路上提幾點建議。

"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勉勵學弟學妹們不要畏懼研究之路的困難,一周沒有突破一道題也是尋常之事,但凡是自己感興趣的事都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沒思路時可以暫時放一放,隔一兩天再思考。

他起初被同學的一個"開世定理"問倒,不禁感嘆於網絡的迅速發展,同學們能夠更便捷多樣地得到數學知識,但他也希望年輕人不要被手機等影響注意力的東西幹擾。

為了保證自己不被網絡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時至今日,他不用智慧型手機,沒有微信,仍然依靠著電子郵箱與朋友聯繫。或許較普通人少了很多娛樂方式,但是他也空留了大量的研究時間。幸運如他,在對數學感興趣的幼年就能接受前沿的奧數教育,對接好了大學知識,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一切看起來開掛的人生背後都有他自身的理由,沒有僥倖心理,只有必然的厚積薄發。

惲之瑋,作為北大數學院的黃金一代,選擇了數學這條人生之路經過許久的深自緘默與如雲漂泊,終於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點燃閃電、聲震人間。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原標題: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清華管理評論」 文 / 張春晏:《清華管理評論》高級編輯 作為一名年僅41歲的斯坦福教授,崔屹已經培養近60位博士和博士後,在世界範圍培養了40多位教授,崔屹預計在5年後,培養的教授人數將達到100位。 崔屹還是一位創業家。9年前,崔屹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安普瑞斯(Amprius),生產矽負極高能鋰電池;2015年,崔屹和諾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共同創辦了4CAir公司,生產霧霾過濾產品。
  • 臺積電新任CTO由美國斯坦福教授黃漢森出任
    打開APP 臺積電新任CTO由美國斯坦福教授黃漢森出任 羅欣 發表於 2018-08-02 11:24:12 今年6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正式退休,並表示希望多數公司的重要骨幹都能在他退休後繼續留任,協助臺積電繼續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
  • 斯坦福終身教授崔屹專訪: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新聞—科學網
    作為一名年僅41歲的斯坦福教授,崔屹已經培養近60位博士和博士後,在世界範圍培養了40多位教授,崔屹預計在5年後,培養的教授人數將達到100位。 崔屹還是一位創業家。9年前,崔屹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安普瑞斯(Amprius),生產矽負極高能鋰電池;2015年,崔屹和諾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共同創辦了4C Air公司,生產霧霾過濾產品。
  • 張益唐:不願回國當教授,在美洗盤子遭質疑,20年後破解世界難題
    28年前,當時落魄美國的北大數學天才張益唐,拒絕了北大校長丁石孫的誠摯邀請,說:「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選擇,明明在美國沒有工作,明明恩師誠摯邀請,他卻拒絕了,這不是分明把自己逼往絕境嗎?
  • 90後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位院士致信中央,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
    他上學以來一直成績平平,初中的時候甚至母親和老師都已經打算放棄他,可是最後卻成功考入重點高中,後又考上中南大學成為一名中南學子,可是大學期間的他成績依然不出眾。可就是這樣的學渣,卻破解了世界知名的數學難題,破格成為中南大學的教授,他就是劉路。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崔屹做客北洋大學堂
    本站訊(通訊員 孫潔 陶衛靜)應化工學院邀請,9月12日下午,美國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世界知名科學期刊《納米快訊》副主編、美國灣區光伏聯盟主任和電池互動環節中,在場師生就鋰離子電池的工業化應用等問題與崔教授進行了面對面地討論,學生代表向崔教授贈送了北洋大講堂紀念品並向其表示衷心的感謝。
  • 香港大學教授袁孟峰研究B肝新藥:解決患者終身服藥難題
    B肝治療不敢停藥難題如何破解?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給出了答案。香港大學B肝專家袁孟峰 香港大學網站 圖據《星島日報》12月25日報導,香港大學B肝專家袁孟峰及其研究團隊針對B肝的難治性,正研發一種針劑類新藥,以解決病人需要終身服藥才能控制病情惡化的問題。
  •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低調面對"破解百年世界難題"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 [資料圖片]     新華網廣州6月4日電(記者 鄭天虹 王攀) 儘管破解世界數學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成績轟動全國,但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他低調的作風,婉拒了各媒體的採訪。
  • 史丹福大學著名校友(3)
    胡佛自稱是斯坦福的第一個學生。1891年斯坦福建校後,他作為第一批學生進入地質學系,又恰恰是第一個住進校舍的學生。往前倒數10年,朱棣文剛剛成為該校第一位華裔教授。2004年,因為「想招募世界上一些最好的科學家,研究氣候變化的對策」,他離開斯坦福,出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研究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他獲得新任總統歐巴馬的提名,出任美國能源部長。作為美國總統內閣中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朱棣文完成了從科學家到政治家的轉變。
  • 對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津巴多: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前不久,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話題,銘師堂教育與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美國進行了一次深入訪談。今天,我們將整理後的訪談內容分享給大家。
  • 清華x-lab區塊鏈公開課報名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In Math...
    這次文摘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第四講《In Math We Trust》就要在5月9號開講了,沒報上名的同學可以報名旁聽喲~~先回顧一下前三節課吧課程預告:區塊鏈公開課第四講主題:In Math We Trust導師:張首晟教授時間:2018.5.9 19:00~21:
  •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都說「科教興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誰的綜合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當初日本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入侵東山省,還不是那會的中國貧弱,實力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又越過三八線,也是仗著自己手裡的武器裝備,有原子彈這樣的威懾,而我們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
  • 中大教授朱熹平破解數學世紀難題龐加萊猜想
    中大教授朱熹平旅美數學家曹懷東破解龐加萊猜想該猜想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據新華社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即「國際傑出數學貢獻獎」,數學家最高獎項)得主丘成桐昨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100多年來,無數的數學家關注並致力於證實龐加萊猜想。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數學家瑟斯頓教授因得出了部分證明結果而獲得菲爾茲獎。
  • 一個人頂哈佛一個系,26歲成為終身教授,他憑什麼?
    二十六歲成為史丹福大學的終身教授。二十七歲破解世界級難題——卡拉比猜想『丘成桐一個人就是哈佛的一個數學系』——辛格年輕時,丘成桐對卡拉比猜想有極大興趣,一開始他認為卡拉比猜想是錯的,經過一番折騰,他認為自己找到了方法證明卡拉比猜想是錯誤的。
  • 他是北大的數學天才,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為何不願意回國?
    這個世界上一直存在著默默探索科學世界的人物,他們不被渾濁的娛樂世界所侵擾,也並不關心外界與科學無關的事件,只專注於自己研究的領域,像是遺世而獨立的世外仙人。在數學領域就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孜孜不倦地攻克數學難題,至今都不用智能機也不用微信,僅用郵箱來和外界進行信息交流。
  • 華裔AI女神:從清潔工到斯坦福終身教授,她是怎麼做到的?
    17歲還在餐廳後廚刷盤子,33歲已成為斯坦福終身教授 拿到這筆獎學金後,她立刻飛往西藏,落地前一切都是未知。背著研究大綱和簡單的行李,飛飛在西藏安營紮寨。經費有限,她要儘可能把錢投入研究,於是租了一間月租80元的房間。空蕩蕩的房間裡連床都沒有,加之高原夜晚降溫,她乾脆和衣睡在草墊上。不通水,不通電,更沒有條件洗澡,她都咬牙忍受。
  • 美國人膜拜的華裔AI女神:從清潔工到斯坦福終身教授,她是怎麼做到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世界華人周刊(微信ID:wcweekly)作者:花辭樹17歲還在餐廳後廚刷盤子,33歲已成為斯坦福終身教授,這是一種怎樣飛越平庸的人生?李飛飛憑什麼?拿到這筆獎學金後,她立刻飛往西藏,落地前一切都是未知。背著研究大綱和簡單的行李,飛飛在西藏安營紮寨。經費有限,她要儘可能把錢投入研究,於是租了一間月租80元的房間。空蕩蕩的房間裡連床都沒有,加之高原夜晚降溫,她乾脆和衣睡在草墊上。不通水,不通電,更沒有條件洗澡,她都咬牙忍受。還要下牧區跟當地人交流,沿路艱險,為了心中理想她所向披靡。
  • 快遞小哥破解百年數學難題,浙大教授慧眼識才,真相卻是這樣的
    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也沒有學過高等數學的專科學生餘建春破解百年數學難題的報導,近年來一直被提起,這位快遞小哥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終獲得成功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勵志故事。
  • 6位華人當選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諾貝爾大熱門「80後」張鋒獲殊榮
    「80後」科學家張鋒及其團隊曾開發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被英國《自然》雜誌評選為2013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之一。文小剛則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學研究,他首次引入「拓撲序」概念,為凝聚態物理學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1999年起,文小剛出任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