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民進黨可以準備迎接下一次大海嘯!

2020-12-07 華夏經緯網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蔡英文(中)宣布辭去黨主席職務。(圖/黃天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慘敗後,民進黨內抓戰犯的聲浪不斷,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被下臺」後,緊接著地方後援會幹部要求挺同婚的「不分區立委」尤美女辭職。臺灣作家陳芳明感嘆說,民主進步黨正持續退步中,再鬥下去,民進黨可以準備迎接下一次大海嘯!

    陳芳明在臉書指出,只談臺灣價值,不談進步價值,就是民進黨這次敗選的主因。現在正要進入黨內互打、網內互打的瘋狂狀態,繼續鬥吧,再鬥下去,就不用參加2年後的「大選」了。

    陳芳明憤怒說,臺灣已經勇敢跨入21世紀,民進黨還停留在20世紀的黨外時期,那是一種懷舊病,它已經搖身變成非常退步的落伍政黨,臺灣社會都看清楚了。幸好選票掌握在人民手中,民進黨可以準備迎接下一次的大海嘯了。

    網友回應說:「兩大政黨都不思進步,只是一直活在過去,遲早會被人民用選票唾棄。」、「同志難道不是臺灣民眾嗎?為何結婚要用『專法』。」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進入2020年之後,臺海局勢出現「波動」,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多次惡意詆毀大陸。針對不思悔改的「臺獨」分子,大陸方面已多次發出警告。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
  • 泰國發生大海嘯 臺旅客一死三傷(圖)
    泰國發生大海嘯 臺旅客一死三傷(圖) 點擊進入>>>   華夏經緯網12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觀光勝地泰國普吉島,因為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波及,引發大海嘯,在普吉島當地旅遊的臺灣旅客,有一人死亡,三人受傷。
  • 蔡英文搞「臺獨護照」 臺學者:寸步難行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表示,此舉可以強化「護照」辨識度,也強化臺灣元素,「其實拿到『護照』很清楚就是,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日表示,不管臺灣民進黨當局搞什麼小動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事實是不會改變的。
  • 臺媒:蔡英文或回任民進黨主席,遊錫堃接任臺「立法院長」
    對於民進黨當局的人事布局,臺灣《中國時報》18日報導稱,蔡英文有望回任民進黨主席,而臺「行政院長」由蘇貞昌留任,「立法院長」將由遊錫堃擔任。至於蔡辦,報導稱,秘書長將由即將卸任臺「立法院長」的蘇嘉全接任。據報導,對於目前「行政院」改組,蔡英文還不急於「出手」。
  • 「萊豬」海嘯狂飈 民進黨又耍老招
    民進黨當局明年元旦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美牛入臺,臺灣民怨沸騰、反彈強烈,蔡英文、蘇貞昌的民調也遭受重挫。「親綠」媒體的《美麗島電子報》28日發布民調,儘管民進黨當局強調開放「萊豬」是臺灣推動國際經貿的關鍵,仍有7成4民眾認為開放「萊豬」是偏向美國利益;就連民進黨的支持者也有6成認為是偏向美國。整體而言有6成6民眾反對開放「萊豬」政策,僅2成7支持民進黨當局的決策。距離「萊豬」入臺只剩幾天,島內相關議題一派亂象。
  • 衝動下開放美萊豬?不,民進黨是經過政治理性計算!
    認為「這是臺當局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所影響的,不只是臺美間的經貿關係,甚至包括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等區域貿易協議的參與。」若臺灣能在美豬、美牛的議題上,跨出關鍵的一步,將是臺美經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起點,「臺灣要成為全球供應鏈重整中的關鍵力量。」  首先,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萊豬政策進口,忽視公民投票直接民主效果。
  • 時評:民進黨只會拿媒體開刀
    新華社記者借防疫阻撓大陸媒體在臺駐點記者正常輪換,編造理由禁止大陸駐點媒體在臺租借攝影棚錄製談話性節目,羅織罪名否決臺灣中天新聞臺「換照」案……一向號稱「善待媒體」、鼓吹「新聞自由」的民進黨,讓世人看到的卻是動不動就拿媒體開刀。凡走過必留痕跡。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警告蔡英文別玩火
    文章指出,如果執政當局不思降溫,反而由民進黨協助推動操作一次符號性「反五星紅旗」的「公投」,以凝聚支持者,就算假民間之名推動,但大陸方面並非盲瞽,怎會不知這是誰所為?如此豈不又把僵局絞成死局?「公投」雖然可燃起綠營支持者的熱情,但也是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
  • 民進黨當局 「豪豬」也自嗨(日月談)
    民進黨當局又一次集體自嗨,山呼感謝,只因美通過「臺灣保證法」,提出「對臺軍售常態化」。這種頻繁上演的戲碼透著十足的詭異:有人掏空腰包購買過期的廢銅爛鐵,讓人賺得盆滿缽滿,還要卑微地鞠躬致謝,被外人忽悠成「豪豬」去對抗同胞,還要沾沾自喜,可不可笑?
  • 臺大恐淪為蔡當局政鬥犧牲品 民進黨的臺灣價值只分「藍綠」?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管中閔當選臺大新校長後不久,先是被爆出除了學校教職之外,他還兼任臺灣大哥大獨立董事,遭人質疑身為臺哥大副董的遴選委員蔡明興,「有利益投票的嫌疑」;而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稱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抄襲EMBA學生碩士論文。因此,多位民進黨「立委」要求,「教育部」應該要求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釐清疑義,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作業。
  • 臺當局深澳電廠擴建案引爭議 網友:民進黨不倒空氣不會好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電將在「深澳電廠舊址」興建2部新機組,備受爭議的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劃於14日通過環評,讓一早就在場外抗議的臺灣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憤怒表示,本次環評已經點燃民眾的憤怒,未來將號召更多人,並採取必要手段,要求臺當局「經濟部」撤回深澳電廠更新擴建計劃。
  • 捷克參議院長月底赴臺,布拉格市長也將要「一起訪臺」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在民進黨的執政之下,企圖「臺獨」而捨棄尊嚴,對外國勢力頻頻諂媚討好奴顏婢膝。美方政客訪臺已經觸犯中國大陸底線,現在還有一些為了刷存在感的國家政客也來插一腳,臺當局照樣敞開大門無所顧忌,中方絕不會姑息。
  • 蔡英文的背後,兩隻「恐龍」攪動民進黨亂局
    最近一段時間來,兩個曾經半退隱、又重現站上一線的綠營政客遊錫堃、蘇貞昌,頻頻政治出招,引發了島內政壇不小的震動,也讓民進黨當局下一步的動向撲朔迷離。遊錫堃一心「謀獨」已經72歲的遊錫堃曾經是陳水扁時代的「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陳水扁任內任期最長的行政機構負責人。
  • 搞「反滲透法」,民進黨淪為「災難製造者」
    為了煽動民粹騙選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這次拿出了最極端的招數,不但恐嚇迫害臺灣百姓,更要徹底閉關自鎖切斷兩岸交流,將臺灣綁在「臺獨」戰車之上。「是否要讓臺灣重返『戒嚴時代』?」島內輿論指出,這是民進黨為即將到來的選舉鋌而走險、孤注一擲。由於民進黨在「立法院」有席位優勢,「反滲透法」極有可能強渡關山。「反滲透法」若過關,島內支持兩岸交流的民眾都將陷於真正的「綠色恐怖」。
  • 中國朝覲穆斯林抵達沙特麥加準備迎接正朝
    新華社利雅得8月6日電(記者王波)赴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參加2018年朝覲的中國穆斯林6日已全部抵達麥加,準備迎接正朝的到來。在黨政相關部門支持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和地方伊協選派帶隊人員、教務人員和醫務人員等為我國朝覲人員提供服務。朝覲是伊斯蘭教五大基本功課之一。伊斯蘭教規定,每一位有經濟能力和體力的成年穆斯林,一生中應至少前往麥加朝覲一次。伊斯蘭教曆每年12月8日至12日為正朝,其他時間到麥加朝覲稱為副朝。今年的正朝將於公曆8月19日開始,8月23日結束,歷時5天。
  • 建設臺海隧道將帶動兩岸發展 臺當局如臨大敵
    「臺海隧道」這四個字又一次刺痛了「臺獨」分子脆弱的神經。本來這兩天大多數臺灣媒體中兩岸版的頭條都被大陸的「兩會」所佔據,但3月4日,一條由香港媒體報導的大陸消息,卻擠掉了「兩會」消息,成為臺灣某些媒體兩岸版的頭條新聞——那就是有關福建省已經開始「激活臺海隧道前期準備」的消息。
  • 臺學者:「美將領訪臺」被洩密是首顆內爆彈
    臺媒今天刊載一篇國民黨智庫副研究員李正修的文章稱,「美軍將領訪臺」的新聞是引發蔡當局全面失控的第一顆內爆彈。文章節選如下——英國阿克頓勳爵有句流傳百世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然而,根據媒體披露,該位來賓是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史達曼,「訪臺」目的應該是為了搜集臺海軍事情報。雖有人猜測與美國總統交接在即有關,但知情人士駁斥此說法,強調臺美軍事交流不涉及政權輪替。不過,這則新聞報導引發蔡當局高層的警戒,懷疑此消息遭外洩,應該是內部有心人士所為,已經警覺可能的層級與管道。
  • 民進黨為何認慫?
    在在野黨和輿論抨擊下,民進黨黨團被迫轉彎,同意將「備查」改「審查」。這是蔡英文二次執政以來遭遇最大阻力的一次。蔡英文遭遇民意的最大阻力對於民進黨同意將「備查」改「審查」,是否是因顧慮到社會的反彈?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沒感覺到「社會上有太明顯的反對」,民進黨就是認為開放政策「符合臺灣利益、照顧民眾需求」。
  • 民進黨當局幹下一件蠢事,島內一片雞飛狗跳
    民進黨為了向美國搖尾乞憐,執意引進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島內輿論炸鍋。據中國臺灣網援引臺媒的報導,國民黨智庫26日發布最新民調,有7成民眾反對民進黨當局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72%不認同犧牲民眾健康換取美對臺所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