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Eudynamys scolopaceus,英文名:Asian Koel)是鵑形目杜鵑科噪鵑屬的鳥類,俗名嫂鳥、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和其他杜鵑科的鳥類一樣,營巢寄生,借烏鴉、卷尾及黃鸝的巢產卵。活動於居民點附近樹木茂盛的地方、從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邊的疏林都有蹤跡,但習性隱蔽,難得一見。
分布於印度、斯裡蘭卡、南太平洋諸島、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自四川東向秦嶺至淮河、長江口及這範圍以南大陸、海南等地。
噪鵑華南亞種
噪鵑華南亞種(學名:Eudynamys scolopacea chinensis)。分布於中南半島、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自四川東向秦嶺至淮河、長江口及這範圍以南大陸、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州。
噪鵑海南亞種(學名:Eudynamys scolopacea harterti)。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海口。
體大(42釐米)的杜鵑。全身黑色(雄鳥)或白色雜灰褐色(雌鳥),嘴綠色。
雄鳥:全身純色(藍黑色),但幼鳥也具斑點。
雌鳥:全身布滿白色斑點且尾羽具有規則顯著的白色橫紋。
虹膜-紅色;嘴-淺綠;腳-藍灰。
分布狀況:亞種chinensis為中國北緯35°以南大多數地區夏季繁殖鳥;Harterti為海南島的留鳥。 習性:晝夜不停的響亮叫聲吸引著觀鳥者,但幾乎無人見過此鳥,因其極隱蔽,常躲在稠密的紅樹林、次生林、森林、園林及人工林中。借烏鴉、卷尾及黃鸝的巢產卵。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日夜發出嘹亮的聲音,雄鳥「喔哦」聲,重音在第二音節,重複多達12次,音速音高漸增。雌鳥則發出類似的kuil,kuil,kuil,kuil聲。
主要以榕樹、芭蕉、無花果的果實等植物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物。
您的讚賞是對我們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