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文網每周一鳥欄目已經開通半年多了,拍攝傳播的鳥已達到了三十多種,今天又到了我們「每周一鳥」欄目時間,謝謝你們的關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種鳥叫:《白腰鵲鴝 》
棲於熱帶林及竹林內。鳴叫時尾直豎,鳴聲清脆、悅耳。主要以蜻蜒、甲蟲、螞蟻等昆蟲及其幼蟲為食物,幾乎都不食植物。
白腰鵲鴝,主要分布在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在中國僅見於雲南西南部和南部、海南島、臺灣等地有發現。
體長20-28cm。雄鳥整個頭、頸、背、胸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腰和尾上覆羽白色。
尾呈凸狀、黑色、甚長,約為體長的一倍,外側尾羽具寬的白色端斑。
嘴形粗健而直;尾呈凸尾狀,尾與翅幾乎等長或較翅稍長;兩性羽色相同。
胸以下慄黃色或棕色。雌鳥頭頸沾棕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胸以下慄黃色。但雄鳥的黑色部分在雌鳥則替代以灰色或褐色。
它多單獨活動,性膽怯,都是隱藏在遠離人類住所的熱帶林下或灌木叢中活動。
善鳴叫,鳴叫時尾直豎,鳴聲清脆婉轉,悅耳多變,特別是繁殖期間雄鳥鳴叫甚為動聽,其他季節多在早晚鳴叫。
尾與翅幾乎等長或較翅稍長。
大尾羽是三片黑色尾羽,垂下來和翹起來的時候都很好看。
白腰鵲鴝因外形美麗、叫聲動聽受到養鳥人的喜愛。
謝謝欣賞!念湖拍攝
謝謝欣賞!謝謝轉發!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會文鄉賢林榆廷拍攝、文字來自網絡整理,刊載只為學習交流。如圖片、視頻涉及肖像、隱私,侵犯您的權益請直接聯繫我們,我們會即行刪除或者協商許可使用事宜。謝謝你們對會文網的支持!會文網,說會文故事,留住鄉音,永續鄉情。
今天會文網在這向會文同鄉發出邀請,期待更多的會文同鄉把自己心中的鄉音習俗、先人歷史故事、家鄉風情、創業經歷、孩童校園往事等即將湮沒在歲月長河中的陳年往事用文字記錄下來,給我們會文網投稿。
感謝會文同鄉一直以來對會文網的支持!
會文網投稿郵箱:13976361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