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蝸牛離世 結束了孤獨的一生 科學家忍痛宣布其物種滅絕

2021-01-15 翠翠科技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喬治,在夏威夷死亡,這個物種也就此滅絕,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在活過了14年之後,終於是結束了它孤單的一生,跟它一同結束的,還有它這個物種,這隻代表了喬治的蝸牛,終還是沒能熬過去,儘管曾經對這個物種實行過人工養殖,但最後的結果卻不太好,除了喬治活下來之外,其他的都死了,現在人們保留的,也只有喬治的一點樣本而已。

現在我們還做不到克隆蝸牛,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靠著留下來的這一點樣本,我們就能夠實現喬治的復活,甚至能夠實現它這個種族的復興,這些都是有可能的,到時候說不定真「喬治」都能從棺材板裡跳出來,說好的滅絕呢,怎麼到科學家手裡,分分鐘就能夠復活了,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想要實現的話,還需要不短的時間,至少以現在的科學水平,還做不到。

說到喬治,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清楚了,那麼喬治究竟是誰呢,在很久以前,人類社會中還沒有滅絕這麼一個概念,現在看起來或許很簡單,不就是兩個字嘛,但要知道在這個詞出現以前,你要是把這兩個字說出去,根本就沒人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最先提出滅絕概念的,正是喬治.局維葉,就只是憑藉著幾塊挖出來的古生物化石,他就定義了「滅絕」不得不說是個人才。

那麼滅絕究竟是如何定義的呢,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就很好理解了,當一個種群,所有的個體都消亡史,這個種族自然就滅絕,這就是實地考察式的方法,不過這種考察方法是非常麻煩的,畢竟世界那麼大,你怎麼知道會不會有某一個個體,縮在哪個角落裡呢,像東部美洲獅,經過了73年的時間,才最終被確定滅絕,知道有多難了吧,而且不排除確定滅絕之後,它又跳出來的情況。

實地考察太難,而另一種方法相對沒那麼繁瑣,這就是功能性滅絕,其意思就是,當生物存活下來的數量,不足以保持種群數量的成長,那麼這個生物就可以說是已經功能性滅絕了,很簡單,當地球上只剩下一男一女時,就已經可以宣告人類滅絕了,就算你拋棄社會倫理道德近親繁衍,生下來的孩子就是一堆遺傳病,這樣根本就不能保證種群的延續,說不定最後還會變異,一樣的滅絕。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孤獨」蝸牛離世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消息指出,1997年,地球上最後10隻樹蝸被送到夏威夷大學實驗室進行人工飼養。儘管專家成功培育出新生蝸牛,但後來除喬治外,所有蝸牛都陸續死亡。
  • 孤獨的喬治
    很難說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帶來什麼巨大的影響,但物種是構成地球上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的一個單元。物種非正常的提前滅絕,終將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人類的生存必須依靠其他生物,以及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如果其他物種滅絕,會形成連鎖反應,影響到人類的生存。
  • 象龜「孤獨的喬治」不孤獨:DNA研究或助其恢復種群
    導語:象龜「孤獨的喬治」在今年6月離世,人們認為這代表著一類象龜亞種的最終滅絕。一項由美國耶魯大學進行的DNA研究顯示,「孤獨的喬治」的後代可能仍然生活在南美洲厄瓜多的加拉帕格斯群島上。
  • 別了,「孤獨喬治」
    喬治一直很孤獨,事實上,它只能孤獨。    在壽終正寢之前,這隻加拉帕戈斯雄性象龜是其所屬平塔島亞種的最後一個倖存者。它棲息在厄瓜多國家公園裡,享受飼養員的哺育和遊客們的驚嘆。
  • 追隨「孤獨喬治」的腳步,揭開巨龜「長壽」的謎因!
    ▲圖:孤獨的喬治/Rodrigo Buendia/AFP/Getty孤獨的「喬治」,它是加拉帕戈斯陸龜-平塔島象龜(Chelonoidis abingdonii▲圖:孤獨的喬治喬治離世後,厄瓜多官方意識到必須加強對其他未滅絕巨龜種群的保育,因此科學家們對於喬治的研究也並沒有就此止步……
  • 永遠的巨人孤獨喬治
    龜寵網網址:www.guicw.com   1971年冬天,一位在加拉巴哥群島最北端的小島上研究蝸牛的生物學家瞥見一隻形單影隻的象龜,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島上發現象龜的蹤跡。  因此,研究中心找來兩隻隔壁島嶼Isabela島上的Volcan Wolf亞種雌龜與孤獨喬治作伴,希望能繁殖出後代, 因為這兩隻雌龜在基因上最接近Pinta亞種,但是孤獨喬治可能因為年老或是長期未交配,生殖能力已經退化,專家也曾經進行人工授精,但是雌龜多次產下的卵都未成功孵化。 註定孤獨喬治極可能孤獨一生。
  • 「最孤獨」蝸牛離世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資料圖:夏威夷金頂樹蝸。(圖片來源: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消息指出,1997年,地球上最後10隻樹蝸被送到夏威夷大學實驗室進行人工飼養。
  • 2019年生物滅絕情況:1個宣布滅絕,1個區域性滅絕,兩個可能滅絕
    根據聯合國科學報告指出,地球上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而遭受滅絕威脅。所以說,除了生態環境,生物競爭等自然因素產生對物種的影響之外,人類也在逐步的導致生物走向消失或滅絕。2019年就要結束了,而2019年滅絕或可能滅絕的生物已經出現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一個情況。
  • 【環保】孤單喬治----最後一隻亞種象龜的滅絕
  • 象龜「孤獨喬治」後繼有人?
    「孤獨喬治」孤獨而終1971年,一位美國動物學家找遍平塔島,只發現了一隻年齡在60歲到90歲的平塔島象龜,這隻雄性象龜沒有任何同類相伴了。動物學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喬治,後來人們習慣上叫它「孤獨喬治」,表示它是平塔島象龜最後的一隻。許多公眾希望讓這個珍稀的物種存活下去,有人還懸賞1萬美元,獎給發現一隻雌性平塔島象龜者,希望給雄性的喬治找個配偶。
  • 最後一隻金頂樹蝸喬治去世,引發人們對入侵物種的思考
    它的去世意味著這一品種的滅絕,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揭示了一個世紀以來,夏威夷森林一直存在的更大的問題。 樹蝸喬治,得名於平塔島(Pinta Island)海龜Lonesome George(孤單喬治),從沒有在森林裡生活過,而是出生在動物園,成長在實驗室。雖然它本身是雌雄同體,但是這種樹蝸的繁衍還是需要兩隻的「配合」。
  • 科學家證實在2019年滅絕的動物,中國的斑鱉和長江白鱘在列!
    過去的5億年裡,地球出現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大滅絕都令地球損失了75%以上的物種。科學家根據種種跡象推測,我們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聯合國去年曾警告,目前地球有超過百萬種生物,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滅絕。
  • 「孤獨喬治」之死 | 歷史
    撰文 | 李瀟  「孤獨喬治」是一隻平塔島象龜(Chelonoidis nigra abingdonii),是已知的加拉帕戈斯象龜(Chelonoidis nigra)平塔島亞種的最後一個個體。2012年的今天,享年約100歲的「孤獨喬治」孤獨地走了,它沒有妻子,沒有子嗣,也沒有同類朋友。
  • 「孤獨喬治」之死 歷史
    2012年的今天,享年約100歲的「孤獨喬治」孤獨地走了,它沒有妻子,沒有子嗣,也沒有同類朋友。「孤獨喬治」的謝幕,標誌著平塔島象龜這一亞種從此告別這個星球。幾百年前,位於東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曾是象龜的天堂。
  • 世上最後一隻加拉帕戈斯象龜在厄瓜多離世
    > 「孤獨喬治」離世據英國媒體6月25日報導,世界上最後一隻加拉帕戈斯象龜「孤獨喬治」於當地時間24日早晨去世,標誌著該物種徹底滅絕。科學家們曾因其無法繁殖後代而飽受困擾。這隻約有100歲的陸龜「孤獨喬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後一隻加拉帕戈斯象龜。24日早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國家公園照料「孤獨喬治」四十多年的工作人員發現它已經死亡。之前,儘管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多次撮合它和類似陸龜亞種的雌性交配,它卻對異性沒有表現出絲毫興趣,因此生前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 基因測序揭開「孤獨喬治」巨大且長壽之謎
    根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4日在線發表的兩篇論文,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新近展開的基因組測序,促進了人類對兩種巨型陸龜(包括全球物種保護的重要象徵——「孤獨喬治」)體型、長壽和演化之路的了解,並有助於挽救其它瀕臨滅絕的相關物種。
  • 孤獨百年的物種,又有了新的希望
    所謂複合種,即許多親緣關係相近物種的集合,但每個物種的種內變異幅度較大,雖然可通過形態特徵將極端不同的個體加以區別,但依然難以對部分特徵模糊或特徵重疊的個體進行有效的鑑別,因此難以靠形態差異確定種間界限。對它們的鑑別通常需要藉助分子手段了解其之間的遺傳差異。
  • 世界上最後一隻夏威夷蝸牛去世了,為什麼會滅絕?
    這隻蝸牛叫「喬治」,今年14歲。對蝸牛來說,14歲已經是非常大的年齡了。我給你準備了這隻蝸牛的照片,你可以看看它的樣子。夏威夷蝸牛並不是指現在生活在夏威夷的所有蝸牛,而是一種樹蝸牛,樹木的樹。這種蝸牛隻有在夏威夷才有。在19世紀以前,夏威夷蝸牛的數量非常多,品種也有750多種。但是現在,隨著喬治的去世,夏威夷蝸牛已經全部滅絕了。
  • 孤獨喬治雖然走了,它的DNA卻正在幫助科學家們破解長壽的秘密…
    (無論這隻孤獨的動物經歷過什麼,他總是在提醒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命運都掌握在人類手中!)-這句話刻在孤獨喬治圈養地的圍欄上。孤獨喬治的存在與離去,不僅為人類解開長壽密碼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時也加深了全世界人民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它似乎成為了物種多樣性保護運動的象徵。
  • 因14年沒找到配偶,這個物種從地球上滅絕!
    資料圖:夏威夷金頂樹蝸。(圖片來源: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夏威夷蝸牛種類超過750多種,種類與數量都十分龐大。不過在1995年,夏威夷的原住蝸牛們迎來兩位不速之客-非洲大蝸牛(African snails)與北美玫瑰蝸牛(rosy wolfsnail)。原本當地引進的玫瑰蝸牛是為了對抗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萬萬沒想到,玫瑰蝸牛卻對夏威夷的原住蝸牛們「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