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片釩每噸突破40萬元 攀鋼釩鈦成弱市「避風港」)
本報記者 董鵬 成都報導
導讀
經過9月下旬的飆漲,片釩已漲破40萬元,攀鋼釩鈦三季度利潤規模也將大概率環比上升。
攀鋼釩鈦(000629.SH)的回歸,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節點。
10月9日,公司因連續3個交易日漲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達到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標準。而自9月中旬以來,攀鋼釩鈦從2.8元附近最高漲至4.61元,成為弱市行情中少有的避風港之一。
這與釩價的爆發節奏保持了一致。「以最主流的五氧化二釩為例,8月份時的價格在27萬元/噸至28萬元/噸之間,9月下旬漲勢明顯提速,至月底時已漲至42萬元左右。」百川資訊釩行業分析師許瑋婷10月9日介紹稱。
另據攀枝花釩鈦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0月9日,五氧化二釩(片狀)的出廠含稅承兌價為42萬-44萬元/噸,同期釩鐵FeV50的主流報價則達到45萬-48萬元/噸。
釩價的上行,增加了攀鋼釩鈦盈利劇增的預期,進而也為二級市場上行帶來了底氣。據Wind數據,各家賣方機構所作出的一致性預測結果為,攀鋼釩鈦全年利潤或達28億元,這意味著下半年公司需實現16.5億元的利潤。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的行業基本面為上述預測結果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條件,一方面三季度釩產品出現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在供給無法有效釋放的背景下,四季度釩價仍將大概率上行,只是這需要攀鋼釩鈦10月下旬披露的三季報來逐步驗證。
從30萬到44萬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選擇剝離鋼材和鐵礦石業務,使得攀鋼釩鈦完美錯失了本輪供給側改革的良機,但留存下來的釩鈦業務如今卻進入風口。
8月24日,暫停上市的攀鋼釩鈦回歸A股,隨後「套牢」近一年半時間的資金開始集中拋售,從復牌首日最高的4.41元一路殺跌至2.8元附近。
轉機出現在9月中旬,彼時釩產品開始加速上漲,作為國內當之無愧龍頭的攀鋼釩鈦成為了資金追捧的對象,股價隨之走高。
至10月9月時,股價已回升至4.31元。如若剔除次新股,公司更是以47%的漲幅位居滬深兩市漲幅榜的第二位,這在弱市環境下實屬難得。
之所以資金如此追捧,關鍵在於釩鈦行業不斷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預期明顯增加。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國內釩價與鋼價運行呈現很明顯的一致性特徵,見底時間均為2015年底,但釩價的漲幅卻可以用神奇來形容。
百川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底時片釩價格在3萬元/噸附近,進入2018年後這一價格已經回升至20萬元左右,並於今年7月、9月連續創出新高,至今攀西地區片釩最高報價已經達到44萬元。
究其原因,仍然在於供求關係。
許瑋婷指出,今年7月,釩市場現貨供應已經偏緊,市場成交呈現低迷狀態,同時貿易環節看到價格穩中有漲,普遍存在惜貨待售的心理。進入9月後,市場散貨消耗殆盡,但下遊鋼廠詢貨採購密集,貿易商捂貨不出不斷抬價,「高價一出,其他廠商便緊隨其後。」
雖然從2016年開始,釩價便已經開始走高,但由於彼時處於重整階段,公司當年財報仍然處於巨虧階段。
直至剝離了90億元的虧損資產,並放棄鐵礦石採選業務後,攀鋼釩鈦2017年經營業績才順利轉正,當年實現8.6億元的淨利潤。
至此,上市公司收入來源已經切換至釩、鈦製品上,二者收入佔比達到71%,業務集中度要遠高於未剝離鐵礦石業務前,當釩鈦價格上漲時,公司利潤率隨之大幅提升。
以上半年為例,攀鋼釩鈦釩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4.78個百分點,同期以五氧化二釩計算的釩製品產量僅增長了8.12%,拉動利潤增長的關鍵正是利潤率的提升。
年化30億利潤待驗證
傳統周期行業都有一個特點,即產品價格超越盈虧平衡線後,盈利能力會急劇擴大。換言之,片釩賣到40萬元和20萬元時,攀鋼釩鈦的利潤空間會相差極大。
而如今,經過9月下旬的飆漲,片釩已經漲破40萬元,攀鋼釩鈦三季度利潤規模也將大概率環比上升。
正是基於三、四季度利潤環比提高的預期,各家賣方機構才對攀鋼釩鈦作出了2018全年利潤近30億元的業績預測。
中信建投近期預計,攀鋼釩鈦2018年營收有望達到147.4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9.95億元,「資產重組後,公司成為釩的純正標的,由於釩渣的關聯交易定價模式,公司可以充分分享釩價上漲的紅利。」
來自多家賣方機構的Wind一致性預測結果稍低,但預計攀鋼釩鈦2018年歸母淨利潤有望達到27.96億元。
實現上述盈利預測的可能性極大。百川資訊提供的片釩走勢顯示,二季度價格尚維持在20萬元/噸左右,但是三季度均價可能達到30萬元/噸。
更為重要的是,四季度的基本面仍然支持釩價進一步上漲。
「受環保和原料影響,供應端難以出現明顯增量。」許瑋婷介紹稱,受環保影響,很多廠家面臨減產、停產,停產最遲的廠家要到2019年4月才能恢復生產。同時,進口釩渣是國內生產釩產品的重要途徑,但釩渣進口又受到政策限制。
依賴另一種生產方法「石煤提釩」,所帶來的增量也極為有限。
「石煤提釩工藝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較大,在國家環保監管日趨嚴格的環境下,石煤提釩企業生產會受到較大限制。不排除少量石煤提釩企業繼續生產,但預計不會大面積復甦。」攀鋼釩鈦9月底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
反觀需求端,卻存在不小的增量預期。今年11月1日起,螺紋鋼新國標將強制實施。若要滿足新標準,鋼筋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大對釩的使用量。
各家賣方及第三方行業研究機構測算的這部分增量,普遍超出了3萬噸。反觀國內市場佔比近半的攀鋼釩鈦,釩製品年產量亦不過2萬噸左右,缺口如何可見一斑。
不過,行業外部條件只是一方面,未來攀鋼釩鈦能否實現全年28億元的利潤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如出於平滑業績的考慮進行會計處理等,這都需要未來披露的三季報、年報來逐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