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塞弗特星系,這個星系具有一個非常亮而又非常小的核

2020-12-08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塞弗特星系

  如果類星體真像紅移顯示的那樣遠的話,那麼,天文學家就會面臨一些迷惑難解的問題。舉例來說,這些類星體必定非常明亮,光度至少應該是整個普通星系光度的30倍~100倍,才能在如此遙遠的地方仍然顯得那麼亮。

  然而,如果真是這樣,並且類星體具有一個星系的形式和外表的話,那麼,一個類星體含有的恆星數目應該是一個普通星系的100倍,而且其大小也應該是一個普通星系的5倍或6倍。即使是它們那樣遙遠的距離,在大型望遠鏡裡也應該呈現出清晰的卵形光斑。但是即使是在最大的望遠鏡裡,它們依然是星狀的點。因此,儘管它們特別明亮,但在體積上可能比普通星系小得多。

  一個體積如此小而亮度又如此大的天體,其耗費能量的速率必定非常大,因而儲存的能量不會持續長久。一些計算表明,一個類星體

  以如此巨大的速率放出能量,只能維持100萬年左右。這樣看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類星體是在不久之前才形成的。

  在天文學家中,認同類星體是非常遙遠的天體的並不普遍。美國天文學家阿普就認為,類星體的巨大紅移可能不是宇宙學紅移,而是因為它們與附近天空的星系有物理上的聯繫,這些星系由於某種原因正急速遠離我們而去。

  另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是,類星體內部的射電源似乎在以幾倍於光速的速度分離開去。按照目前的物理理論,超過光速的速度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設想類星體果真如想像中那麼遙遠,這種超光速就有可能存在;如果它們實際上距離比較近,則它們分離的速度就會比光速小。

  然而,類星體距離我們比較近的觀點也沒有得到多數天文學家的贊同。一般的觀點是:支持宇宙學距離的證據佔絕對優勢;阿普的有關物理聯繫方面的證據並不充分;而超光速則是光學幻覺的結果。

  那麼,類星體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呢?最可能的答案要追溯到1943年,當時美國天文學家塞弗特觀測到一個奇特的星系。這個星系具有一個非常亮而又非常小的核。後來,他又陸續觀測到了幾個同類型的星系。現在,我們把這些星系統稱為塞弗特星系。

  塞弗特星系會不會是介於普通星系與類星體之間的天體呢?它們明亮的中心所呈現出的亮度變化,使它們的中心顯得像類星體一樣小。如果它們中心的亮度進一步增強而星系的其餘部分進一步暗弱的話,它們將變得與類星體無法區別。塞賽弗特星系只有中等的紅移,而目,並不十分遙遠。類星體會不會是非常遙遠的塞弗特星系?這些星系遠得使我們只能看到它們亮而小的中心。

相關焦點

  • 在2.78億光年外,發現塞弗特星系,竟是兩個星系合併的結果!
    MKN 938位於2.78億光年之外,是一個相互作用的塞弗特II型星系,具有特殊形態和活動的星系核。觀測表明,MKN938很可能是兩個富含氣體的星系合併結果。對像MKN938這樣富含氣體星系合併的研究,可以提供關於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見解。天文學家特別感興趣的是,一個富含氣體的系統是如何「去除」氣體的,以及這個過程是如何受到中心恆星形成爆發和活動星系核存在的影響(ff)。
  • 短短幾個月,6個平靜的星系變成了熾熱類星體,究竟發生了什麼?
    它們從相對平靜的星系變成了活躍的類星體——所有星系中最亮的星體,並將大量的輻射釋放到宇宙中。類星體是一種非常明亮的星系,它擁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一個質量相當於成百上千萬個太陽的黑洞。當塵埃和氣體落入黑洞時,其他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加速離開黑洞,在黑洞上方和下方形成噴流。
  • 宇宙七大奇觀,非常迷人的星系圖
    宇宙七大奇觀,非常美麗有令人驚奇的景象,令人嚮往,我們人類的肉眼可見的範圍僅僅局限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而宇宙中的神秘無窮的景象,只能通過特定的望遠鏡來看
  • 超過10萬億倍太陽光度,已知最亮的活動星系核
    大多數星系核心都有一個質量超過一百萬太陽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SMBH)。當物質活躍地吸積到超大質量黑洞上時,相關過程可以產生具有熱環和由快速移動帶電粒子組成雙極射流的活動星系核(AGN)。已知最亮的活動星系核發射超過10萬億倍太陽光度。
  • 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科技豬豬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揭開最亮星團和星系的面紗。揭開最亮星團的面紗昴星團是太空中最著名的星團。每到初冬時節,昴星團在傍晚就露出東方地平線,隨著它慢慢升高。他們認為,華格天體是一星系與另一星系相互吸引的結果。換句話說,在二三十億年前,另一星系與華格天體相吸後又分離,環狀結構正是另一星系被「打劫」留下的買路錢」。因此,他得出華格天體是透鏡星系中的一種特例。以上幾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儘管現在還無法斷定誰對誰錯。華格天體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期待隨著科學的發展,最終能解開這個謎。
  • 如果地球在銀河系的這個位置,夜晚也會非常明亮,這是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能夠存在跟它中心有一個大質量的恆星太陽有關,正是太陽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才能夠牢牢吸引著八大行星以及其它的各類小天體圍繞它運行。太陽系如此,那麼銀河系能夠存在,能夠影響著直徑達10萬光年範圍,其中心處必然也存在著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這個天體科學家猜測大概率是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
  • 天文現象觀測到一個奇怪的星系,體積非常龐大,卻安靜得可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大量的星系,更是找到了許多類地行星。最近,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星系,它被命名為XMM-2599。這個星系看起來有一點畸形,因為它的體積和運動完全不相符,XMM-2599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它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大,如果和太陽系相比,最少有幾百億個太陽系那麼大,甚至還要更多。XMM-2599到底哪裡奇怪?XMM-2599星系的形成在宇宙初期,所以它和宇宙的年齡很接近。因而,這個星系早期和其它星系一樣,形成了許多顆恆星、行星以及類似星體。
  • 宇宙趣圖;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引力異常處、星系的碰撞
    一,巨引源指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附近的某一引力異常處, 大約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但此處的星系卻在互相聚集,其中埋藏著什麼秘密?(有科學家認為巨引源是拉尼亞凱亞這個超星系團的引力中心)二,人類無法揭示宏大的宏觀宇宙,但人類同樣也無法理解超微觀的世界;當探索層面到了量子級別,波詭雲譎的粒子開始變得飄忽不定、無視時空、無處不在而又面目全無,連客觀實在性似乎都消失了,人類根本無法理解。
  • 強烈的引力使一個星系在天空至少出現了12次
    正是由於這個匪夷所思的現象,天文學家才能研究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細節。引力正如其名,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是一種無形而神秘的力量,與質量成正比,約束著宇宙。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引力也就越強。而引力作用,可不僅僅限於吸引實物,當引力足夠強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改變光的軌跡。圖解:引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宇宙。
  • 宇宙最大黑洞被發現,威力「非常驚人」,甚至可以達到星系級別!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宇宙最大黑洞被發現,威力「非常驚人」,甚至可以達到星系級別。其實這就可以看出黑洞是非常的「能吃」,然而黑洞在相對論裡面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個密度非常大的天體,但是他的體力確實非常的小,這也是黑洞最神奇的地方,如果我們按照常規的物理現象來看的話,黑洞竟然體積這麼小那麼密度也是非常小的,但是他卻能將光都吞噬,可以說黑洞是十分神秘的。
  • 為什麼說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
    螺旋星系是具有漩渦結構的河外星系,在哈勃的星系分類中用S代表。    螺旋星系的螺旋形狀,最早是在1845年觀測獵犬座星系M51時發現的。    這個扭曲的螺旋星系(ESO 510-G13)是與另一個星系碰撞的結果,而另一個星系完全被吸收掉了,這種過程通常需要耗費數百萬年的時間。
  • 這對形成星系非常重要
    這就是中性原子從電離等離子體的海洋中形成的原因,在這之前自髮結合在一起的電子和原子核會被光子炸開(電離),但隨著膨脹冷卻,光子就不再有足夠的能量來電離原子。結果就是我們得到了中性原子,幾千萬年後,它們坍縮成恆星和星系。隨著宇宙繼續膨脹,輻射繼續冷卻,其波長繼續延伸。現在光子冷卻了,問題是物質粒子呢?
  • 真沒想到宇宙中還有這麼奇特的星系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108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死亡星系MACS2129-1。它的質量是銀河系的3倍,可是大小卻僅有銀河系的一半,不過,它的旋轉速度卻非常的驚人,竟然是銀河系的2倍以上。科學家們認為,MACS2129-1星系是一個本不應該出現的星系,它的未老先衰,或許與星系核有關。
  • 仙女座星系外緣發現化學元素豐度非常低的球狀星團RBC EXT8
    仙女座星系外緣發現化學元素豐度非常低的球狀星團RBC EXT8(Credit: ESASky & CFHT.)(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urekAlert!:一項新研究披露,在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附近的外緣,研究人員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球狀星團(GC,即一個巨大的遺留恆星聚集體),它們中比氫和氦更重(稱為金屬性)的化學元素豐度非常低。
  • 中科大:在3300光年外的活躍星系中,發現超高能中紅外耀斑
    天文學家在一個名為MCG-02-04-026的恆星形成星系中發現了中紅外耀斑,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研究試圖解釋是什麼導致了觀測到的耀斑事件。觀測表明,活動星系中的許多瞬變事件都伴隨著中紅外(MIR)耀斑,一般持續幾到十年。眾所周知,這些耀斑增強了星系的中紅外輻射,雖然它們的來源仍有爭議,但最可信的假設之一是:它們來自瞬變事件的塵埃回波。
  • 中科大:在3300光年外的活躍星系中,發現超高能中紅外耀斑!
    天文學家在一個名為MCG-02-04-026的恆星形成星系中發現了中紅外耀斑,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研究試圖解釋是什麼導致了觀測到的耀斑事件。觀測表明,活動星系中的許多瞬變事件都伴隨著中紅外(MIR)耀斑,一般持續幾到十年。
  • 這個神秘星系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比如,暗物質對維繫星繫結構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所有星系都將分崩離析。然而,幾年前發現的一個神秘星系徹底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它所含暗物質的質量居然高達普通物質10000倍。也就是說,該星系99.99%由暗物質構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黑暗星系。這個神秘星系名為Dragonfly 44,距離我們約3.2億光年,天文學家在對后髮星系團的一項深入探測中發現了它的蹤跡。
  • 哈勃發現了一個完美對稱的螺旋星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系NGC 2985,它距離地球大約7000萬光年螺旋星系
  • 這個黑洞被它的星系拋棄了
    黑洞SDSS1133距離我們大約9000萬光年,是一個典型的活躍型天體,位於矮星系Markarian 177附近,科學家通過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對這顆黑洞進行了觀測研究,發現該黑洞可能被Markarian 177星系所踢出。
  • 9個宇宙中最奇特的星系,美麗 壯觀又神秘
    1.ESO137-001我想讓你回憶一下星系的樣子,根據你曾看到的圖片,你可能會想到很多的螺旋,許多星系被認為具有這樣的形狀。但就這個星系而言,情況並非如此。因為這個星系的形狀像水母。那不是真的水母,星系的螺旋形式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