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Wigetworks希望將Airfish-8翼地飛行器商業化 可搭載6~8名乘客

2020-11-26 cnBeta

一家新加坡公司,重啟了二戰後的德國設計,希望將一輛漂亮的反三角型「翼地飛行器」(ground effect vehicle)再次商業化。它的名字叫做 Airfish-8,作為一艘高速高效的渡輪,可容納 6~8 名乘客。當在平靜的水面上方 2~23 英尺(0.6~7 米)之間運行時,速度可接近 120 英裡/小時(193 km/h)。

Wigetworks 的 Airfish-8 是又一款希望取得商業成功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所謂翼地效應,即飛行器在貼地飛行時,效率遠勝於高空飛行。因為飛機下方的額外氣壓,可增加額外的升力,且您可以相應地降低升力引起的阻力。

它只在略高於水面的地方飛行,快捷、高效、且舒適。

當高度為翼展的 5% 左右時,翼地飛行器的效率可以達到峰值(約 2.3 倍)。為快速有效地實現資源運輸,此前已進行了大量的嘗試。

除了兩名機組成員,Airfish-8 還可搭載 6~8 名乘客。

目前項目的主要參與者是 Sea Fox Express,其計劃於 2019 年投用俄羅斯建造的翼地飛行器(GEV),在芬蘭赫爾辛基和愛沙尼亞塔林之間開啟客運渡輪服務。

Airfish-8 座艙內部

Wigetworks 的 Airfish GEV 的歷史很有趣,基於從 AirFoil Development GmbH 購買的設計、專利和原型,該公司現在生產自己的飛行器。

只需簡單培訓,就可輕鬆飛行。

AirFoil Development 的子公司 Fischer Flugmechanik,借鑑了 Alexander Martin Lippisch 博士在 1960 年代主導的 GEV 設計。

支持水面起降

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俄羅斯製造的 Ekranoplans 。它擁有多個機翼,但難以應付波濤洶湧的海面,因其只在 10% 的高度時才會產生翼地效應。

碼頭停靠時,只佔用很小一塊地方。

Lippisch 的倒三角設計,可以在高達其翼展 50% 的水面上運行。這意味著它們智能在粗獷的海面上使用,後者製造得輕巧一些,以便利用現有的碼頭設施。

Airfish-8 適合在天氣晴朗、海面平靜的時候出行

Airfish-8 的情況也是如此,Lippisch 設計的最新版本,長達 56.4 英尺(17.2 米)、倒三角翼展 49.2 英尺(15 米)、增強碳纖維機體有助減輕體重。

起飛前的水面加速狀態

其採用了 500 馬力(373 kW)的 V8 發動機,使用常規無鉛燃料,在大型 T 型尾翼前驅動兩個中置式推桿。

水面停靠時,可以當做小船來休息。

它可以搭載 2 名機組、6~8 名乘客 + 行李,飛行起來很簡單,駕駛員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拿到執照。

水面上滑行的姿態很是優雅

其巡航範圍可達 345 英裡(555 公裡),最高時速不超 120 英裡/小時(200 km/h),巡航速度 92 英裡/小時(148 km/h)。

傾角很小,轉彎(轉圈)的路線挺寬。

由於能夠在高於 23 英尺(7 米)的水面上飛行,Airfish-8 無懼於洶湧的波濤,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很適合在惡劣天氣下飛行。

Airfish-8「雙胞胎」

實際上,起飛和降落,是 Airfish 最大的弱點。因為那時的它,就像是一艘普通的客船。而一旦達到起飛速度,Airfish-8 又會給人們留下驚鴻一瞥。

儘管類似 Airfish-8 的翼地飛行器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距離商用總差個臨門一腳。

安全方面,這些 GEV 做得都很不錯。在常規操作中,它們很少在超過海平面 10 英尺(3 米)的高度飛行。幾百年出現了動力故障,也可以安全地觸碰水面。

高級渡輪將專門從事從新加坡陸地到豪華的島嶼度假村的客運服務,不過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很有《星戰》的風格?

Airfish-8 wing-in-ground effect vehicle by Wigetworks(via)

[編譯自:New Atlas , 來源:Wigetworks]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公司重啟翼地飛行器設計 計劃將其商業化
    「翼地飛行器」再次商業化。它的名字叫做 Airfish-8,作為一艘高速高效的渡輪,可容納 6~8 名乘客。當在平靜的水面上方 2~23 英尺(0.6~7 米)之間運行時,速度可接近 120 英裡/小時(193 km/h)。所謂翼地效應,即飛行器在貼地飛行時,效率遠勝於高空飛行。因為飛機下方的額外氣壓,可增加額外的升力,且您可以相應地降低升力引起的阻力。
  • 前沿科技解讀丨又像飛機又像船的翼地效應飛行器
    當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向後下方流動,此時地面或水面藉助氣流對飛行器產生反作用力,當飛行器在距離地面或水面小於等於1/2翼展的高度飛行時,飛行器獲得升力增大,受到的阻力減小,這種效應被稱之為翼地效應。地效飛行器便是利用這一物理現象製造出來的,它可以攜帶1 000噸的物資以超過500千米的時速飛行。
  • 美國推太空邊緣遊 4.5萬鎊可至3.6萬米高空
    如果你買不起這張票,另一家公司將提供一個更便宜的選擇。太空邊緣旅遊只要7.5萬美元,要知道廉價的太空遊也要9.5萬美元。   優點   可乘8人2小時巡航   美國世界景觀公司為用戶提供乘巨大氣球飛到太空邊緣的服務,費用只需4.5萬英鎊(約合47.6萬元,合7.5萬美元)。
  • 英國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動力飛機,可搭載70名乘客
    重要的是,這架飛機可以搭載70名乘客,這對於全電動飛機來說尤為困難。要知道,更大的電池會佔據額外的尺寸和重量,這也意味著可承載的乘客會更少。飛機設計商通過將鋰離子電池(類似於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中的電池)與普通航空燃油相結合,就有可能達到一個平衡,就可以容納數十名乘客。電氣航空集團的老闆Kamran Iqbal表示,小型的混合動力和全電動飛機無法滿足大規模航空運輸分類或脫碳的要求。
  • 讓汽車上天,載人飛行器商業化還需要多久?
    基於這一趨勢,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預測,到20年後的2040年,航空運輸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5萬億美元。它於2016年在CES上展示了其首個單座航空飛行器EHang 184,此後主要開發小型飛行機。184型飛機在開發後已經進行了1,000次試飛,是一種支持垂直起降的飛機。螺旋槳從主體伸出,兩個乘客的起降操作空間為8.7平方米。
  • 外媒:中國神龍飛行器有希望超越美軍X37B(圖)
    外媒:中國神龍飛行器有希望超越美軍X37B(圖) 現將文章主要內容編譯如下:  空天飛機發展已經成為中美空間競爭的最前沿。有翼空天飛機和普通飛機一樣,在跑道上起飛,但是具有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HCV)在5馬赫(6125公裡/小時)的機動能力,也有美國太空梭等可重複使用運載器把貨物往返運送上軌道的能力。  這是個困難的領域,美國的空間計劃也面臨許多問題。
  • MIT研究人員創造了一艘能搭載兩名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總是能想出瘋狂的新技術,周一他們公布了另一個新項目:一艘能夠運送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其他突破相比,它更平凡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壯舉。這艘船被恰當地命名為 "Roboat II"(取其前身 "Roboat "的名字),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五年實驗的產物。
  • 世界上最拉風的單人飛行器,像鋼鐵俠一樣自由飛翔吧
    俄羅斯的一家初創公司發明了一款特別酷的飛行器,他們希望這款飛行器將來能夠像摩託車一樣方便,它就像一個四翼飛行器,可以像直升機一樣起降自由。然而畢竟這款飛行器開發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很多設計理念再也跟不上時代,馬丁的公司在2017年被中國民營企業收購,燒光了投資之後僅一年時間就宣布破產了,由此可見單人飛行器不僅研發困難重重,商業化的道路更是艱辛無比。
  • 三星Galaxy Note 8 發布;曝蘋果將於 9 月 12 日發布 iPhone 8,其...
    此舉目的在於更好地實現「精準扶貧」,如若商品來源與發貨地均為貧困縣,將優先進入興農頻道。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目前興農頻道已經覆蓋了全國 832 個貧困縣。 阿里村淘方面對雷鋒網表示,「興農扶貧」頻道將打造貧困地區農產品網絡銷售直通車,全力幫扶貧困縣脫貧增收。同時,給「剁手黨」提供了一個既能扶貧又能買到源頭好農品的機會。
  • 挪威一郵輪多名乘客疑似感染
    &nbsp&nbsp&nbsp&nbsp挪威海夢遊艇俱樂部13日宣布旗下一艘郵輪暫停航行,所有船員和乘客將再次接受新冠病毒檢測。&nbsp&nbsp&nbsp&nbsp13日早些時候,美聯社等多家媒體援引乘客的話報導,這艘名為「海夢一號」的郵輪7日從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啟航,隨後在加勒比海航行,一名乘客11日身體不適,郵輪因而返回巴貝多。當地官員要求船上所有人在靠岸前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至少5人檢測結果呈陽性。
  • 中國自主研發「旅行者」3號飛行器測試飛行成功—新聞—科學網
    我國科技人員自主研發的「旅行者」3號臨近空間飛行器25日在新疆測試飛行成功。     25日凌晨3點57分,「旅行者」3號在地面上充入20%到30%的氦氣後開始升空,一個多小時後到達20公裡以上高空的稀薄空氣中。「旅行者」3號這次在空中飛行了四個多小時,期間順利完成了一系列技術測試。
  • 伊朗首款無人地效翼飛行器 可貼地面或水面飛行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正在研發的無人地效翼飛行器。蘇聯曾經建造出了最大起飛重量高達544噸「裏海怪物」地效飛行器。地效翼飛行器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飛行的動載工具,能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除了機翼、機身產生的升力外,在機翼與地面或水面之間還能產生一股向上的託力,這股託力能輕而易舉地託舉飛機。地效翼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船在水中航行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此其速度也快得多,早已受到軍方的青睞。外媒近日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正在研發世界上第一款無人地效翼飛行器,可以用作遠程武器的搭載平臺。
  • 世界上5款已實現量產的可載人飛行器,中國佔兩款,以後出門可直接騎...
    今天沐世界為大家帶來: 5款已實現量產的可載人飛行器。 03 Hoverbike S3 Hoverbike S3 是由俄羅斯公司Hoversurf於2017年研發生產的, 飛行器外部機身採用碳纖維打造,可載重 114 公斤 這款飛行器依靠四個重型螺旋槳保持空中懸停和飛行
  • 從裏海怪獸到海鷗號:俄羅斯重啟高速地效飛行器,中國有強烈興趣
    在安-225"夢幻"巨型運輸機出現之前,KM地效飛行器是世界上最重的飛機。緊隨其後生產研製了A-90「小鷹」號兩棲作戰地效飛行器,可搭載150人,還有反航母型雌鷂地效飛行器。時至今日,俄羅斯「海鷗-2」地效飛行器早有所聞,但還沒進入測試階段。
  •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神八」「太空乘客」有遼寧6個生物菌種
  • 東京飛香港一載137人客機起飛前機體冒煙,8名乘客不適
    東京飛香港一載137人客機起飛前機體冒煙,8名乘客不適 姜俏梅、王可佳/新華社 2018-05-21 15:19
  • 6名「00後」8對雙胞胎扎堆清華
    6名「00後」8對雙胞胎扎堆清華今年新生男女比例2:1 貧困新生資助額度提高至1.6萬元來源:京華時報 2015-8-20 張曉鴿  昨天上午,清華園迎來了3300多名新生。今年清華錄取的新生中,尖子生繼續「扎堆兒」,全國理科實考分前10名中超過六成選擇清華,文科錄取的分數線上考生超過八成是各省份的文科實考分前10名。在這批新生中,有6名「00」後、8對雙胞胎。其中,年齡最小的新生生於2001年5月,剛滿14周歲。
  • 8月10日招聘丨無人機教員、測繪、固定翼飛手、航拍飛手等
    青島XXX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人機培訓教員 5-6人 5000-8000教員:(定向委培-零基礎可應聘)多旋翼教員3名;(目前已招2人,待招1人!)垂直起降固定翼1名;直升機教員1名。招聘期限:8月10日截止上海XXX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固定翼飛手
  • 美國一公司計劃打造新型過山車 乘客可體驗8秒完全失重
    ,還可觀察到某些物體在完全失重情況下發生的變化。目前若想體驗完全失重的感覺,除非成為一名航天員,或是搭乘失重模擬艙,否則這將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近日美國一家設計公司提出了一個新想法,他們計劃研發一款能讓乘客體驗8秒鐘完全失重感覺的過山車。如果資金充足,這款新型過山車會在2013年底前與世人見面。
  • 航測技術重大突破,翼眸科技無人機「爆款」組合備受市場青睞
    為了提高航測工作效率,推進航測生產力,經過持續不斷的創新和驗證,江西翼眸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睿鉑科技在免像控大比例尺無人機航測系統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進展。DG4 pros擁有目前市面上最短的拍照間隔(0.6s),其硬體設備工藝性能非常高,出色的硬體系統保證了相機性能優於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同類相機。同時,相機還搭載了多款軟體系統,在空三解算前對獲得的數據進行預處理,使得空三速度加快,分層概率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