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時間,空間,光和聲音的探索。
在公元前一世紀,數學家和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幾何與諧波之間的一系列關係。他確定音符的音高與產生音符的弦的長度成正比,並且諧音頻率之間的間隔形成簡單的數值比。
United Visual Artists便設計了一種空間儀器,用於研究太陽系中遙遠物體的共振。它包括一系列動力學的物理雕塑,每個雕塑都包含球形形狀以及驅動旋轉光源和揚聲器的機構。光線投射在空間中,與建築產生幹預和互動。振蕩在每個單元內以及整個序列中緩慢地上下波動。隨著時間的流逝,白光會轉變為其顏色的組成頻率。
「流Stream」以「聚集蔓延」作為創作理念,以「水」的形象轉化為與廣場地景結合的燈光裝置,建構起廣場的新地標。
此公共藝術透過對於場域歷史的思考承接起都市空間記憶的斷層,打造兩座以「水的意象」發展的電子造景裝置,將消逝的水流重新賦予其現代的意義,再次流入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期許達到「聚集蔓延」的效益。
裝置燈光定時於落日時分作為分野,白日以造型地景裝置為主,夜間則結合燈光動態編排,讓作品呈現不同色彩及豐富的動態內容,夜間燈光啟動時,逢整點搭配音樂轉換為表演形式。另民眾也可以使用內含RFID晶片的感應卡(悠遊卡、一卡通等)與作品進行互動,依卡號當日會有專屬的表演內容,增添趣味性。
這個視聽裝置由Cinzia Campolese製作,他創作了一系列這樣的作品,每個作品通過使用投射的光和反射材料來創建各種不同樣式的光雕塑。
每個雕塑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定義光線,並且材料的反射特性允許每個雕塑與環境融合在一起,同時還可以改變我們對其形狀的感知。通過計算機算法與音樂結合,生成相互關聯的聲光系統。
該作品旨在代表對完美的不斷追求。在每個序列的重複中,細微的差異同時強調和破壞了這一追求。
通過此過程,組合物看似嚴格的統一本質又注入了動態的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