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純鹼、燒鹼合稱為兩鹼,是基礎化工主要的產品,在化工工業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學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兩鹼化工的產業鏈較為複雜,下遊的應用需求跟國民經濟息息相關。從產業鏈角度去分析相關化工企業,兩鹼是繞不過的山。今天風雲君就和各位老闆們聊聊這兩大化工產品。
本文要點提示:
因兩鹼化工的產業鏈均是環保嚴監管的高汙染、高能耗行業,受冬季採暖限產的影響,產業鏈上下遊開工率偏低,一旦年後全線恢復將刺激兩鹼產能釋放。
最近幾年純鹼產能、產量呈現雙降態勢,今年燒鹼產量創歷史新高。
受房地產行業調控影響,玻璃行業景氣度回落,導致純鹼需求幾無亮點;採暖季氧化鋁產能受限,但年後開工率恢復或出現燒鹼供給緊張;經歷產能重組後的PVC行業產能溫和釋放,年後開工率回升拉動液氯需求,但中短期看燒鹼、液氯失衡情況仍在。
1 純鹼產量二連降
純鹼化學名為碳酸鈉,化學式Na2CO3,俗稱純鹼、小蘇打。純鹼是一種易溶於水的白色粉末,溶液呈鹼性(能使酚酞溶液變淺紅),有吸溼性。
純鹼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之一,被稱為「化工之母」,其產量和消費量通常被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標誌之一。
純鹼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下遊主要為玻璃、輕工與印染、洗滌劑等,其中玻璃行業的需求最大,佔總需求的55%左右。純鹼產業鏈如下:
純鹼的需求結構如下圖: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限於統計數據,下文主要分析玻璃和合成洗滌劑的需求變動情況。
(一)成本構成
純鹼的主要成本為原鹽和煤炭,原鹽價格一般比較穩定,整體呈現下行趨勢。
生產工藝不同,純鹼的成本有所不同:
氨鹼廠家:噸鹼=煤耗0.5噸+電耗170度+原鹽1.5噸+合成氨0.04噸+焦炭90千克+石耗1.2噸+ 300元;
聯鹼廠家:煤炭1.6-1.7噸+電耗500度+原鹽1.2噸+合成氨0.345噸+ 300元。
以上兩種生產工藝的主要成本集中在煤炭、電力、原鹽等,因此,煤炭、電力、原鹽的價格變化對純鹼的成本變動有直接影響。
(二)產能情況
2004-2013年,我國純鹼行業快速發展,產能從2004年的1300萬噸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3156萬噸,而同期需求增速有所下滑,消費量維持每年約2-3%的增長,出口佔比穩定在7%左右。
2010年工信部出臺了純鹼行業準入條件:
氨鹼廠設計能力不得小於120萬噸/年,其中重質純鹼設計能力不得小於80%。聯鹼廠設計能力不得小於60萬噸/年,其中重質純鹼設計能力不得小於60%,必須全部生產幹氯化銨。天然鹼廠設計能力不得小於40萬噸/年,其中重質純鹼設計能力不得小於80%。該準入標準出臺之後,純鹼產能的高速增長隨之結束。
2015年以來,純鹼出現產能、產量雙下降產能利用率攀升的情況,2018年受「環保回頭看」以及停產檢修等影響,產量有所下滑。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隨著2016年以來環保嚴監管的開啟,純鹼在供給端和下遊需求端都出現了收縮。
2018年上半年無新增產能,預計未來兩年新增產能不超過200萬噸,行業內淘汰落後產能、中小產能重組等將退出180-210萬噸產能。
在目前的出口形勢下,未來兩年,純鹼產能維持略有過剩但是存在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主要是冬季限產導致春季下遊開工率回升快速拉動純鹼需求,而導致部分地區純鹼供給緊張。
煤炭價格在2015年4季度觸底後,隨即迎來快速上漲,由此引發下遊行業成本快速上漲,純鹼價格也跟隨震蕩上漲,見下圖: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產能收縮等多重因素影響,2016年下半年以來純鹼價格呈現震蕩上揚的趨勢。純鹼出廠價的上漲有利於改善生產企業的盈利情況。在需求結構沒發生根本改變之前,純鹼的需求主要還是看玻璃行業的景氣度。
(三)下遊需求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我國2017年純鹼表觀消費量為2577萬噸(年產量2716萬噸左右),同比增長7%,主要歸功於純鹼行業下遊玻璃需求,造紙和印染等行業的景氣提升。國家統計局顯示2018年1-11月份純鹼累計產量是2350.4萬噸,表觀消費量為2278萬噸,產銷率為96.92%。
1、玻璃產量及價格變動情況
玻璃是純鹼最重要的下遊應用領域,佔純鹼總消費量的55%左右,因此玻璃產業的變動直接影響純鹼的市場變動。玻璃消費主要來自建築和汽車,建築行業佔玻璃需求的72%。因此,房屋竣工面積與平板玻璃產量存在一定關係,見下圖:
來源:國家統計局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從上圖可看出,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略微領先平板玻璃產量累計同比,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下滑(藍框),平板玻璃增速(藍框)跟隨下滑,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紅框)上行,平板玻璃增速(紅框)跟隨上行。
也就是說,可以把房屋新開工面積作為平板玻璃產量波動的一個同步確認指標:當下一輪房屋新開工率大幅上揚時,將帶動玻璃產量增速上行。
來源:國家統計局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來源:國家統計局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從上面兩圖看,平板玻璃產量的增速已經下滑,未來2年在房地產投資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平板玻璃維持在80000萬重量箱的規模,對純鹼的需求相對穩定,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從玻璃的成本構成看,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1重量箱即50公斤計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雲石8.57公斤、純鹼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長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等。其中純鹼佔整體配合料的比重約為18.83%。
玻璃工業是純鹼的最大消費部門,20重量箱玻璃相當於1噸玻璃,每噸玻璃消耗純鹼約為0.2噸(產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組成略有區別)。據此簡單計算,8000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需要消耗純鹼800萬噸。
玻璃期貨連一收盤價如下圖:
受制於下遊需求疲弱,玻璃期貨目前價格相對2015年底的階段底部有所回升,但仍表現一般。
2、合成洗滌劑產量變動情況
合成洗滌劑(Syndet)是指由合成的表面活性劑和輔助組分混合而成的具有洗滌功能的復配製品。其形態主要有粉劑、液體、固體或膏體等,是由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和各種助劑(如三聚磷酸鈉)、輔助劑配製合成的一種洗滌用品。
2002年到2017年,國內合成洗滌劑產量從328萬噸增長至1266萬噸,年複合增速為9.41%。2014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後,增速下滑明顯,2015、2016年保持3%左右的年增速,2018年以來受環保督查、企業夏季檢修等因素影響,前11個月洗滌劑產量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近30%。
市場預計2018年合成洗滌劑年產量在1020萬噸左右,未來兩年或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近幾年洗衣液銷量增速明顯,對洗衣粉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洗衣粉作為基礎的洗化用品增速放緩,也直接導致對上遊純鹼的需求減少。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合成洗滌劑一般採用純鹼、三聚磷酸鈉、纖維素、黃酸,1:1:1:1的配比,據此簡單測算(不考慮循環和廢渣),1000萬噸洗滌劑需要250萬噸左右純鹼。
綜上測算,平板玻璃和合成洗滌劑對純鹼的確定需求應該在1000萬噸左右。
2 燒鹼年產量逆勢創新高
燒鹼,化學名稱氫氧化鈉,化學式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塊狀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氣中的水蒸氣(潮解)和二氧化碳(變質),可加入鹽酸檢驗是否變質。
工業上一般通過電解原鹽方式獲得燒鹼,同步產生的還有液氯和氫氣。
目前部分燒鹼生產企業因沒配套聚乙烯的生產線,導致液氯處理存在一定問題,受環保督查日益加強的影響,使得燒鹼行業鹼氯平衡的矛盾愈加突出。
為了處理液氯問題,山東、山西等地企業在2016年以來一度出現倒貼運費的情況,因此,出現液氯市場價格為0的情況。
2018年燒鹼行情受環保及安全影響,氧化鋁等下遊產品需求低於預期。
從成本及需求分布看,氯鹼行業基本形成了北方區域生產,華東、華南消化的整體格局。
從主產品價格水平看,液鹼、PVC上半年價格整體表現較好,盈利企業比例有所增加,西北地區企業成本較低,利潤率或處行業較高水平,也將一定程度上促進此種格局的進一步穩固。
燒鹼產業鏈圖譜如下:
(一)成本構成
液氯與燒鹼是氯鹼產業的兩大基礎性產品。
氯鹼生產的最主要原料是原鹽,而電是氯鹼生產的又一主要成本構成。鹽資源與煤資源是發展氯鹼產業的重要前提條件。
因此,從鹽資源與煤資源分布看,我國氯鹼產業主要集中於環渤海與西北西南地區。事實上,國內氯鹼上市公司也集中這兩大地域。
作為氯鹼行業最主要的兩大基礎產品,液氯與燒鹼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
燒鹼主要應用於石油、化工、輕工、紡織、醫藥、冶金等領域,液氯主要應用於合成鹽酸、其他有機與無機氯產品及PVC等行業。因此,氯鹼與燒鹼也被視為基礎化工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鹽是燒鹼的主要生產原料,電力是燒鹼的主要生產成本,原鹽與電是燒鹼的基本構成。不同的燒鹼生產工藝使其生產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原鹽消耗與電力消耗。
目前市場主要氯鹼(燒鹼)類上市公司基本全部為離子膜法燒鹼生產工藝,主要原因就是,離子膜燒鹼法生產工藝具有明顯的低原鹽消耗與電力消耗。
根據產業端的數據,離子膜燒鹼法的噸鹼耗電在2150-2350度之間,比隔膜法噸鹼耗電少200度以上,蒸汽消耗是0.4噸(折百鹼),耗原鹽約1.25噸。
其中,工業用電的價格相對穩定,對燒鹼企業而言屬於剛性成本,佔原材料成本的85%以上,原鹽佔原材料成本的12%左右,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存在一定的彈性。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燒鹼行業要繼續降低產能還得從改善生產工藝、降低能耗出發,此外,具備獨立發電且發電成本較低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二)產量情況
2018年上半年,國內燒鹼企業保持在160家,新增離子膜鹼44萬噸,退出5萬噸隔膜鹼,總產能4141萬噸。燒鹼開工率達82%,聚氯乙烯開工率達77%。
燒鹼的下遊行業主要是PVC(聚乙烯)、氧化鋁、農藥、皮革等,受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這些行業的開工率較低,導致燒鹼在2018年上半年度價格略有下滑,盈利能力較2017年同期有所減弱。
截止2018年6月30日,國內聚氯乙烯企業75家,新增電石法聚氯乙烯20萬噸,總產能2426萬噸。燒鹼產量1698萬噸,同比微增0.7%,聚氯乙烯產量936.9萬噸,同比增加4.8%。
2018年1-11月我國燒鹼折百產量累計達到3111.4萬噸,分省市統計如下表:
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0-2018年我國燒鹼折百產量如下:
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前11個月的產量看,今年燒鹼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三)下遊需求
目前,我國的燒鹼行業,幾乎都是通過原鹽電離工藝生產,每噸燒鹼會副產0.94噸的氯。
而燒鹼與氯的下遊需求領域差別很大,燒鹼的下遊行業主要是氧化鋁、粘膠、甲酸等,氯主要用於生產PVC、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等。
因此,燒鹼的下遊需求則分為對燒鹼的需求和對液氯的需求。
我國燒鹼需求結構見下圖: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我國液氯需求結構見下圖: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從上面兩圖,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燒鹼和液氯的需求佔比較高的是氧化鋁、染料、造紙、PVC、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原材料)等等,這些都是受環保嚴格監管的高汙染行業,因此,下遊的這些行業的開工率直接影響著燒鹼的需求。
1、氧化鋁的開工率、產量及價格變動情況
鋁土礦是氧化鋁生產最重要的原材料,因山西、河南環保影響鋁土礦的供應,當地的氧化鋁廠受困原料短缺、鋁土礦礦石庫存不足(山西河南一些氧化鋁生產商鋁土礦儲備不到20-30天,甚至有些企業已到了沒有礦用的境地),從而導致減產。
根據SMM(上海有色網)統計,2018年前8個月因礦石供應不足導致國內氧化鋁減產達16萬噸,山西、河南兩省氧化鋁廠的開工率在7、8月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而山西、河南作為國內的氧化鋁的生產大省,其開工率的下滑也導致了全國氧化鋁開工率整體性的下降。
氧化鋁開工率的下滑直接導致對上遊燒鹼的需求下降。
國內鋁土礦供應短缺只是山西河南地區氧化鋁廠使用當地礦石的結構性問題,海外對國內鋁土礦供應是充足的。
但由於海外礦石與國內礦石的礦石性質不同,進口礦與國產礦在同一生產設備上完成兼容及其生產效果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礦石的問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困擾國內氧化鋁的生產,這在一定程度抑制燒鹼的需求。
從產量看,2017年以來氧化鋁產量維持高位。
來源:SMM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氧化鋁的生產直接影響燒鹼的需求,2003年以來我國新建和擴建的氧化鋁企業主要採用拜爾法,全部使用燒鹼生產,導致對燒鹼的需求大增。燒鹼的消耗量與鋁土礦的品位變化關聯度較高,礦石品位越低消耗的燒鹼越多。
根據第三方機構安科泰測算,目前國內氧化鋁市場中燒鹼的單耗水平升高到100公斤左右,假如年產100萬噸氧化鋁,需要7-8萬噸燒鹼備料,由於燒鹼不易儲存,短期的需求增加會直接影響上遊燒鹼的價格波動。
2017年全年中國氧化鋁產量約6660萬噸(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照此簡單計算需要燒鹼500萬噸左右;2018年1-11月我國氧化鋁產量6627.8萬噸,全年產量有望達到7200萬噸。
據此簡單計算需要燒鹼540萬噸左右,預計2019-2020年氧化鋁產量年均增速在7%左右,燒鹼需求量依次是570、610萬噸左右。
從供需平衡表看,因諸多實際而導致的供應緊張,海外氧化鋁價格不斷上漲,澳大利亞氧化鋁價格從6月底的440美元/噸上漲至9月初的640美元/噸,近2月價格大幅上漲45.45%。
受國際氧化鋁價格走強影響,國內氧化鋁的價格在2016年初觸底後也一路震蕩上漲,目前3000元/噸的位置。
來源:SMM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中短期來看,受國際政治、人民幣匯率等多方面影響,氧化鋁價格存在繼續走強的可能,但考慮下遊電解鋁企業同樣受到環保嚴監管的影響,開工率普遍不高。
尤其是入秋冬以來山東、河南、內蒙等主要產能區企業開工率偏低,產能受限,對上遊氧化鋁的需求下降。預計到2019年4月份後氧化鋁—電解鋁產業鏈的開工率才恢復。
綜上所述,在氧化鋁產量維持歷史高位的情況下,對上遊燒鹼的需求也將穩定在高位,但中短期受下遊電解鋁開工率較低的影響,需求受到抑制,產能釋放將集中在4-9月份。
2、PVC的開工率及產量變動情況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從開工率看,環渤海地區冬季限產導致華北地區PVC企業的開工率逐步下降,11月份後開工率低於70%,華南地區PVC企業的開工率保持相對穩定在80%左右。PVC開工率的下降也對上遊燒鹼的需求減少的重要原因。
從產能看,在經歷了2014/2015年的產能重組後,目前產能基本變動不大。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PVC在產企業產能統計在2336.5萬噸(含糊樹脂),較2016年增加83.5萬噸,其中PVC粉料產能在2192萬噸。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未來兩年新增產能較少。根據金聯創(原金銀島資訊)在2020年之前PVC新增的產能較少,大概是240萬噸左右。
在環保嚴監管以及冬季限產的政策指引下,PVC行業整體產能大幅擴張基本不可能——對上遊燒鹼的需求也不會出現大幅增加。產能保持良性平衡,對PVC的價格形成重要支撐,2016年以來PVC的價格維持震蕩上行態勢。
來源:生意社 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整理
3 總結
在環保嚴監管大趨勢下,兩鹼化工的產業鏈正發生著較為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也直接影響著企業基本面的變化。
純鹼下遊主要是玻璃行業,而玻璃行業的景氣度主要是看房地產的景氣度;燒鹼的景氣度主要看下遊主要氧化鋁和PVC的景氣度;而氧化鋁的景氣度主要看下遊電解鋁的需求變化,PVC的景氣度則主要看下遊各種管材、型材、薄膜等的需求變化,電解鋁的下遊則是汽車、建築鄧,管材、型材的下遊則是工程建設等。
因此,每個行業的背後都有著或簡單或複雜的上下遊關係,只有把產業鏈圖譜分析清楚,也才能對行業、企業的基本面變化瞭然於胸,才能看明白行業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