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模擬題
1.下列關於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總是同時進行
B.呼吸作用產生的ATP主要用於光合作用
C.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能進行呼吸作用
D.能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一定能進行光合作用
2.如圖表示高等植物細胞的某些生理過程中物質變化的關係,其中①﹣⑤表示生理過程的不同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階段③在各種細胞內都能進行並釋放能量
B.階段①、④產生的【H】在階段⑤與O2結合生成水
C.在適宜光照、溫度和CO2濃度條件下,階段②的物質b全部來自階段④
D.在硝化細菌細胞內不可以發生階段③④⑤
3.在下列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體內所有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二者屬可逆反應
C.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單獨進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時進行
D.通過細胞呼吸產生的ATP不能用於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
4.如圖曲線表示炎熱的夏天一天當中某植物CO2吸收的變化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此植物一天當中光合作用從6時開始,到18時結束
B.BC段CO2吸收減少是因為溫度過高降低了光合作用相關酶的活性
C.DE段CO2吸收減少是因為光照強度減弱,光合作用強度降低
D.D點對應的時刻是一天當中植物乾重最重的時刻
5.生產者細胞中的葉綠體可生成ATP,同時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細胞中的線粒體及細胞質基質也能形成ATP,在一個處於生長期的森林生態系統中,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形成的ATP多於線粒體及細胞質基質形成的ATP
B.葉綠體形成的ATP少於線粒體及細胞質基質形成的ATP
C.葉綠體形成的ATP等於線粒體形成的ATP
D.葉綠體形成的ATP等於線粒體及細胞質基質形成的ATP
6.圖甲表示某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用CO2吸收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係,圖乙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的部分結構(圖中M和N代表兩種氣體的體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註:不考慮無氧呼吸)
(1)圖甲中的縱坐標所代表的「CO2吸收量」即為圖乙中的___________(填寫相關字母)。
(2)圖乙中上方的細胞器中能夠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圖乙中下方的細胞器中能夠產生[H]的部位是__________,與暗反應有關酶分布在__________。
(3)圖甲中__________點時,圖乙中有m1=n1=m4=n4圖甲中e點以後,圖乙中n4不再增加,此時起主要限制作用的環境因素是__________,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內在因素是__________。
(4)處於圖甲中b點,圖乙中不應該存在的箭頭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寫相關字母)。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模擬題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C。解析:A、在夜間沒有光照,植物只能進行呼吸作用,A錯誤;
B、線粒體的產生的ATP將用於各項生命活動,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產生的ATP只能用於暗反應中,B錯誤;
C、所有的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只有部分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如葉肉細胞,C正確;
D、所有的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只有部分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D錯誤;
故選:C。
2.【答案】A。解析:A、階段③為呼吸作用的第一階段,在各種細胞中都能發生並釋放能量,A正確;
B、階段③、④產生的[H]在階段⑤與O2結合生成水,階段①產生的[H]用於階段②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B錯誤;
C、在適宜光照、溫度和CO2濃度條件下,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階段②的物質b(二氧化碳)除了來自階段④外還來自外界環境,C錯誤;
D、在硝化細菌細胞內可以進行有氧呼吸,D錯誤。
故選:A。
3.【答案】D。解析:A、綠色植物所有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但是只有葉肉細胞和幼莖皮層細胞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根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屬於可逆反應,B錯誤;
C、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同時進行,C錯誤;
D、通過細胞呼吸產生的ATP不能用於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D正確。
故選:D。
4.【答案】C。解析:A、植物在6時和18時,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所以此植物一天當中光合作用從6時之前開始,到18時之後結束,A錯誤;
B、曲線BC段的變化是由於氣溫高,蒸騰作用旺盛,植物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而關閉氣孔,導致植物吸收的CO2減少,B錯誤;
C、DE段的變化是由於光照強度減弱引起的,C正確;
D、在18時後,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開始小於細胞呼吸,有機物的積累最多的時刻應為18時,D錯誤。
故選:C。
5.【答案】A。解析:本題中的該生態系統正處於生長期,說明此森林生態系統的同化作用大於異化作用,即葉綠體中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多於線粒體及細胞質基質分解有機物所產生的能量。
故選:A。
6.【答案】(1)m3
(2)線粒體基質 線粒體內膜 類囊體薄膜 葉綠體基質
(3)c點 CO2濃度 色素分子數量有限
(4)m3 n3
解析:(1)甲圖中的縱坐標數值為淨光合作用量,對應乙圖中的m3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2)圖乙中上方的細胞器為線粒體,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均能夠產生ATP,兩個階段的場所分別為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圖乙中下方的細胞器為葉綠體,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其類囊體薄膜是光反應階段的場所,該階段水發生光解產生氧氣和[H];與暗反應有關酶分布在葉綠體基質。
(3)圖甲中c點時,光合作用等於呼吸作用,此時圖乙中有m1=n1=m4=n4.圖甲中e點以後,達到光飽和點,圖乙中n4不再增加,即光照強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此時起主要限制作用的環境因素是CO2濃度,起主要限制作用的內在因素是色素分子數量有限。
(4)處於圖甲中b點,光合作用小於呼吸作用,因此圖乙中不應該存在的箭頭m3和n3。
中公講師解析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攻略」下載教師資格各學科備考白皮書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