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門海域觀測到中華白海豚母子同遊景象。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人民網廈門6月9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伍在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一對中華白海豚母子海中嬉戲畫面,這是中華白海豚幼崽2020年首次在廈門海域現身。
據悉,本次觀測到的中華白海豚媽媽是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人」之一的「大白」。由於中華白海豚的壽命為30至40年,「大白」已經30多歲了,是名副其實的「高齡媽媽」。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種群數量為4000至5000頭。廈門海域目前能監測到已識別編號的白海豚有62頭(成年個體,不包括幼豚)。
廈門市周邊海域有火燒嶼、五緣灣、浯嶼、小嶝島和海門島等5個中華白海豚定點觀測點。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2019年曾有市民在廈門海域拍到新出生的中華白海豚,說明目前中華白海豚的種群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進一步加強保護區巡查和對涉海工程建設的監管,同時提醒市民遇到中華白海豚時儘量保持距離,如在海上相遇需停下船隻,以免對其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