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廈門海域「遛娃」

2021-01-11 網易

2020-12-30 11:17:18 來源: 海峽導報大生活

舉報

  

  朱女士拍攝海豚出沒的視頻截圖。

  12月3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兩隻海豚現身鼓浪嶼鋼琴碼頭附近海域,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玩得不亦樂乎。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拍攝海豚出沒的視頻,收穫了近5萬的播放量。不少網友欣喜留言:能偶遇海豚太幸運了!

  網友目擊

  兩隻海豚在海面上翻騰起舞

  昨日,記者聯繫上拍攝視頻的網友朱女士。

  「10年前,我曾在五緣灣附近海域看到海豚,這次是第二次。」朱女士回憶,12月26日中午12時許,她正搭船從鼓浪嶼返回廈門島內。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兩隻海豚在海面上翻騰起舞,追逐打鬧,像是花樣遊泳選手一般,奮身躍出海面,再猛扎入海中。

  「我當時很疲憊,但看到海豚後,立即精神抖擻。」朱女士立即把手機鏡頭拉近,隱約看到有一隻海豚的身體呈白色,另一隻海豚體形偏小,身體呈黑灰色。現場市民遊客也十分激動,紛紛拍照留念。

  「當時兩隻海豚出現的時間長達2分鐘。」與朱女士同船的王先生說,就是間隔太遠了,不便判斷這海豚是什麼品種,若真的是中華白海豚就太幸運了,因為在閩南,白海豚又被叫作「媽祖魚」,是幸運的象徵。

  專家判斷

  是一隻中華白海豚帶著寶寶

  那麼,朱女士當天看到的海豚是中華白海豚嗎?記者聯繫上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廈門海域近岸出現的海豚,主要是中華白海豚和海水江豚這兩個品種。

  根據朱女士拍的視頻顯示,這兩隻海豚身體呈白色和灰色。中華白海豚的生物特性,在出生時身體會呈現出深色,類似我們人剛出生的時候身上皮膚有比較多皺褶。隨著中華白海豚的生長,身體顏色將逐漸變白。所以推測視頻內是一隻中華白海豚帶著寶寶在海裡暢遊。

  這位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廈門地處河流入海口,處於鹹淡水交界,屬於亞熱帶氣候,這些自然環境與中華白海豚的生存條件不謀而合,所以中華白海豚常在廈門出現。

  這位負責人說,廈門市附近海域全年都有中華白海豚出現。其中,每年11月至來年2月是中華白海豚集中出現的時期。中華白海豚集中出現,可能是因為它們追隨魚群、跟隨漲退潮等。

  「目前,在廈門能監測到已識別編號的成年中華白海豚有60餘只,推測廈門共有中華白海豚近100隻。」這位負責人透露,鼓浪嶼、火燒嶼、五緣灣、大小嶝島、海滄大橋等附近的海域,都曾有中華白海豚被觀測到的記錄。

  【提醒】

  遇到白海豚別驚擾

  發現受傷可報警處理

  市民如遇到中華白海豚,儘量別驚擾它們,請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根據《廈門市中華白海豚保護規定》,發現中華白海豚的來往船隻,需控制船速在8節以內,最好把船停下來以免撞上中華白海豚。當發現中華白海豚擱淺或觀測到中華白海豚在海裡受傷的情況,目擊者可在第一時間聯繫110尋求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在廈門海域「遛娃」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門海域觀測到中華白海豚母子同遊景象。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人民網廈門6月9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消息,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伍在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測到一對中華白海豚母子海中嬉戲畫面,這是中華白海豚幼崽2020年首次在廈門海域現身。據悉,本次觀測到的中華白海豚媽媽是廈門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人」之一的「大白」。
  •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時隔8年再「遛娃」
    高齡中華白海豚媽媽時隔8年再「遛娃」 近日,在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隊拍到了罕見親子畫面:一隻通體粉色的中華白海豚媽媽帶著皮膚黝黑的海豚寶寶在大海中暢遊。小海豚緊挨著海豚媽媽,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母子倆行動一致,十分溫馨。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拍攝到的白海豚。■資料圖。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據許振作介紹,小時候,小嶝人經常看到海裡成群的白海豚追魚嬉戲、衝浪跳躍的場景,非常壯觀,老漁民稱作「過龍兵」。9歲那年,他和幾個玩伴相約去釣魚,看到一群白海豚從身邊海域遊過,留下了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這也讓他與白海豚結下了特殊緣分。「近期白海豚活動頻繁,說明小嶝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變好了,白海豚喜歡吃的魚類增多了。」
  • 在廈門鷺江道等海域頻現白海豚追逐嬉戲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近期市民頻繁在鷺江道、海滄大橋、嵩嶼碼頭等海域看到白海豚追逐嬉戲海西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昨日9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中華白海豚頻現廈門海域覓食嬉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檢驗海洋生態的活指標。最近,隨著中華白海豚繁育期即將到來,在福建廈門附近海域,市民頻頻發現中華白海豚集體覓食、追逐的身影。
  • 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小嶝海域!觀測員:這是7年來首次!視頻來了→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據推測,全世界中華白海豚總數在6000頭左右,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種群數量為4000至5000頭。(資料圖/周清提供) 從季節分布來看,白海豚在廈門海域出沒每年都有規律。
  •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 …… 昨日 9 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廈門剛回暖,寒潮又要來?哈,這裡出現白海豚~
    天氣回暖連白海豚們都出來嬉戲啦~↓↓↓廈門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昨天,不少拍客向我們發來爆料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自然資源部海洋第三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福星表示:根據我們多年來的觀測,每到冬天,中華白海豚會更多地來到廈門西港海域活動。
  • 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 「廈門三寶」需要保護
    東南網10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吳曉平/圖)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這是「廈門三寶」,我們要保護好它們。昨天,以「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2016年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廈門站)啟動儀式在鼓浪嶼舉行。  據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秘書長周曉華介紹,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六屆,在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吸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為近岸定居性動物,除非遭受自然變故,一般都棲息在同一海域。中華白海豚不喜歡集成大群,常3~5隻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湛江海域現成群中華白海豚,數量超過100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海豚種類中,中華白海豚在國內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海域中,有著「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而在五一假期中,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科考隊在湛江硇洲島西面(鱟沙頭)近岸海域以及東裡鎮東部近岸海域,累積識別中華白海豚個體數在100頭以上,群體數量比較大。
  • 霞浦海域出現中華白海豚
    22日12時許,霞浦縣北壁鄉四門橋支線向四門橋避風港方向海域,兩隻中華白海豚在水中暢遊,逗留時間近半個小時。  「上午我帶隊前往北壁鄉鐵爐村至四門橋海域了解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和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禁養區四門橋航道清退情況,在海面上突然看到兩隻中華白海豚時,我們都很激動,也非常有成就感,這是大自然對我們開展海上綜合整治工作的回報。」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召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從事鯨豚類研究和保護的科研人員、政府主管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代表共150餘人齊聚廈門賓館,交流我國鯨豚研究的最新進展,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
  • 圖文:中華白海豚定居北海海域
    中華白海豚  中新社北海十一月二十六日電 廣西北海市近年來加大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海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海洋珍稀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種群近日頻頻出現在北海海域。  據廣西北海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鄧超冰稱,在北海加強對海洋動物保護之後,這兩年來中華白海豚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已有一定數量的中華白海豚在北海附近海域定居繁殖。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2014-10-03 17:3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0月3日,市民在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參觀。
  • 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成為中華白海豚的樂園
    據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監測,欽州三娘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逐年增長,從最初不到100隻,目前已達到280隻左右,根據種群年齡結構進行判斷,這是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趙一攝/光明圖片)
  • 「水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再度現身深圳海域
    原標題:「水上大熊貓」再現身深圳海域,如此貴客能否長留就看我們了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素有「水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再現深圳海域。12月22日,記者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了解到,當日上午,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執法人員駕乘中國海監9017艇在深圳西部海域開展海島巡航執法行動。
  • 保護中華白海豚 我們定下十年目標
    12月5日,《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儀式暨中華白海豚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廈門舉行。行動計劃顯示,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據推測總數在6000頭左右,其中4000~5000頭主要棲息於我國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目前主要面臨棲息地不斷萎縮,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水域汙染加劇,意外死亡頻發;遺傳多樣性較低,種群生存風險較大等問題。
  • 鼓浪嶼鋼琴碼頭白海豚帶娃嬉戲 網友留言:太幸運了!
    兩隻海豚現身鼓浪嶼鋼琴碼頭附近海域,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玩得不亦樂乎。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拍攝海豚出沒的視頻,收穫了近5萬的播放量。不少網友欣喜留言:能偶遇海豚太幸運了!  「10年前,我曾在五緣灣附近海域看到海豚,這次是第二次。」朱女士回憶,12月26日中午12時許,她正搭船從鼓浪嶼返回廈門島內。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兩隻海豚在海面上翻騰起舞,追逐打鬧,像是花樣遊泳選手一般,奮身躍出海面,再猛扎入海中。  「我當時很疲憊,但看到海豚後,立即精神抖擻。」
  • 藝術家孔寧「白海豚」亮相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
    中國日報網11月20日電(記者陸中秋)11月19日下午3點,藝術家孔寧「白海豚」在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亮相。 藝術家孔寧「白海豚」在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亮相。攝影:盛華   此次孔寧趕赴廈門是受北歐當代藝術中心館長藍蘭邀約參加了「藍色夢想」展,共有來自中外的33名藝術家參加展覽。 藝術家孔寧「白海豚」是一件穿在身上的裝置行為作品,孔寧身上巨大的「紅海豚」象徵已經失去生命,頭頂的少之又少的「白海豚」是要人類保護和珍惜的。孔寧呼籲:保護海洋是一種責任和使命,需要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