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孔寧「白海豚」亮相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

2020-11-25 中國日報網娛樂頻道

中國日報網11月20日電(記者陸中秋)11月19日下午3點,藝術家孔寧「白海豚」在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亮相。

藝術家孔寧「白海豚」在廈門北歐當代藝術中心亮相。攝影:盛華

 

此次孔寧趕赴廈門是受北歐當代藝術中心館長藍蘭邀約參加了「藍色夢想」展,共有來自中外的33名藝術家參加展覽。

藝術家孔寧「白海豚」是一件穿在身上的裝置行為作品,孔寧身上巨大的「紅海豚」象徵已經失去生命,頭頂的少之又少的「白海豚」是要人類保護和珍惜的。孔寧呼籲:保護海洋是一種責任和使命,需要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

藝術家孔寧的「白海豚」吸引了參觀者。攝影:盛華

此次展覽得到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翔安區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海洋局局長曾東生觀看了「藍色夢想」展,對藝術家孔寧直稱為「白海豚」,並希望孔寧成為廈門海洋節的宣傳大使,孔寧很感動,她看到了廈門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真誠。

藝術家孔寧代表「藍色夢想」參展的33位中外藝術家發言:藍色的夢想也是全世界的夢想,並和出席開幕的全體人員,高呼我們愛地球、我們愛海詳、我們愛廈門。

(註:圖片作者授權同意中國日報網使用)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2014-10-03 17:3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0月3日,市民在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參觀。
  • 廈門國際遊艇匯當代藝術展——高孝午​
    高孝午高孝午 著名藝術家,1976年生於福建三明,1999年畢業於福建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2004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現居北京。 高孝午一直秉持」當下即是」的觀點,在藝術上實踐」凡人藝術」。
  • 透過當代藝術,感受油罐藝術中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藝術中心的五個油罐當中,1號和2號油罐相對獨立,3、4、5號罐被覆土綠化的「超級表面」相互聯通,同時連接內外空間,目前已經正式開放。三場展覽共同詮釋了油罐藝術中心的使命和願景,為當今中國與國際當代藝術界提供了全新和更為深入的視角。
  • 10幅2020年不能錯過的瑞典藝術家Krs藝術作品
    而此前,他也與時尚界開始合作,與奢主題進行了一系列與藝術結合的時尚作品。 因其跨界的能力以及對當代生活的關注,瑞典藝術家Krs的作品不僅持續吸引著來自日本與中國的藝術觀眾,也在此前引來了中東阿聯國家媒體(The National)對瑞典藝術家Krstoffer Kullengren 克裡斯 庫倫格林的報導。
  • 中國行為藝術家呼籲防止全球變暖
    新華網卡託維茲12月14日電(記者 陳序)中國女行為藝術家孔寧13日在波蘭卡託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址前,向與會代表、媒體和波蘭民眾展示其防止全球變暖理念的「紅企鵝」行為藝術項目。  12月13日,中國女行為藝術家孔寧在波蘭卡託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址前展示其行為藝術作品
  • 白海豚廈門海域「遛娃」
    12月3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兩隻海豚現身鼓浪嶼鋼琴碼頭附近海域,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水下,玩得不亦樂乎。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拍攝海豚出沒的視頻,收穫了近5萬的播放量。不少網友欣喜留言:能偶遇海豚太幸運了!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拍攝到的白海豚。■資料圖。最近,我市小嶝、土嶼、東渡等多個海域出現了白海豚頻繁出沒的美麗情景。昨天,廈門海洋保護區小嶝監測站觀測員許振作說,2月24日至29日,白海豚連續6天出現在小嶝海域。周清是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小嶝女婿,昨天傍晚5點多,回小嶝探望嶽父母的他,突然接到幾個漁民的電話稱,他們出海捕魚時看到三四頭白海豚遊在漁船周圍,與他們「搶」魚,而且還將漁網鑽破了幾個洞。聽到這一消息,周清非常興奮,立即帶上相機,與嶽父一起趕赴小嶝碼頭。
  • 全球化、市場化、去政治化 中國當代藝術的十年之變
    2013年8月14日,國家畫院當代藝術中心為方力鈞舉行了小型的聘任儀式,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向其頒發了聘書,受聘為中國國家畫院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隨著語境的變遷,當代藝術與體制,逐漸從對抗走向了共生。  在體制接納的同時,這十年間,中國當代藝術也在全球化背景下逐漸找到自己多元方向。在北京奧運會當年,蔡國強的回顧展《我想要相信》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開幕。
  • 雙瞳記:黨震個展玉衡藝術中心開幕
    原標題:雙瞳記:黨震個展玉衡藝術中心開幕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雙瞳記——黨震個展·上海   開幕時間:2014年6月7日 下午4點   展覽時間:2014年6月7日至2014年7月30日   展覽地點:上海莫幹山路50號6號樓101   參展藝術家:黨震   策展人:楊建國   學術主持:杭春曉   主辦單位:上海玉衡藝術中心
  • 在廈門鷺江道等海域頻現白海豚追逐嬉戲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近期市民頻繁在鷺江道、海滄大橋、嵩嶼碼頭等海域看到白海豚追逐嬉戲海西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昨日9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現代物理學·科幻·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恰恰也是一種不斷追求超越性和超脫性的思想實驗。從杜桑的現成品《泉》、約瑟夫·科索斯的《一把與三把椅子》、安迪·沃霍爾《Brillo盒子》到哲學家格拉漢姆·哈蒙參加2012年卡塞爾文獻展的藝術文本《第三個桌子》,當代藝術的思想實驗不但沒有引來藝術的終結,反倒因為解放思想,祛除既有體制和慣性的遮蔽、規約和馴化,迎來藝術發展的新的開端。
  • 15分鐘,32億,廈門海底隧道盤活了整條翔安海岸線
    北歐當代藝術中心顧名思義,以北歐風格為基調,是連接中國本土與北歐的藝術基地。原本這是一所學校的舊址,經過改造後也煥發出新的面貌。藝術語言總是難以理解的,在這裡你可以和藝術家們面對面交流,可以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也可以作為朋友之間藝術交流與分享的空間。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臺海網11月2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上午,第七屆海峽兩岸及港澳鯨豚研究和保護研討會召開。大陸和臺港澳地區從事鯨豚類研究和保護的科研人員、政府主管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代表共150餘人齊聚廈門賓館,交流我國鯨豚研究的最新進展,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9月26日,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隆重舉行。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淄博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組織人事部部長呂紅星,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周茂松,淄博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東宏,淄博市駐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中心主任荊波,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著名建築師朱鉳教授,著名藝術家劉建華、青年藝術家關晶晶,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華僑城北方集團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傑,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 「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將亮相莫斯科
    中新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從26日的發布會獲悉,僑福藝動推出的「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將於5月28日亮相莫斯科,一次性呈現來自中國、俄羅斯、摩納哥、美國和西班牙的20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 白海豚,又見白海豚!
    市民在鼓浪嶼海域拍到白海豚。吳福星 攝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郭欽轉 實習生 張嘉慧白的、粉的、灰的、斑點的 …… 昨日 9 時許,在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附近海域,五六隻不同體色的中華白海豚在追逐嬉戲。
  • 當代藝術家如何「以蠶為師」
    當代藝術家如何「以蠶為師」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19-08-12 8月4日下午,知名當代藝術家梁紹基、梁銓雙人聯展「益」開幕式在位於順峰山溼地公園的盒子美術館舉行
  • iag 《野蠻院線》在淮海中路青年力量中心正式開幕 將當代藝術融入...
    由ART021發起的iag藝術學院,與德州淮海青年力量中心聯合發布。《野蠻院線》當代藝術團體展將於2020年6月12日在上海淮海區正式開幕。此次展覽是德克薩斯州海懷「策展零售」理念的首次大型活動,旨在將當代藝術融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 當代藝術家郭振昌轉化傳統藝術拼貼中西文化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以近10年的創作為選件範圍,從臺灣民間傳統手工藝到社會寫實、中西文化對照,臺灣當代藝術第一代的郭振昌,《之前之後》個展呈現高度的混合性,除了他的個人自覺與廣泛的實驗,也反映了臺灣作為混雜文化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