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豬猝死常見的幾種疾病分析

2021-01-09 騰訊網

能夠引起豬猝死的疾病主要有最急性型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口蹄疫,日本乙型腦炎,魏氏梭茵病,仔豬水腫病等。

最急性型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可侵害各種年齡的豬,發病時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的較少見,多數能表現出一定的臨床症狀,如體溫升高,腹瀉,耳朵、臀部、四肢內側、腹部皮膚發紅,即而發紫,豬瘟還可出現神經症狀。

豬瘟特徵性病變是:脾臟不腫大,邊緣呈出血性梗死;喉頭黏膜充血、出血;腎臟貧血、色淡,有小出血點;淋巴結潮紅,切面周邊出血,呈大理石狀;膽囊黏膜、膀胱黏膜出血。

仔豬副傷寒特徵病變是:脾臟顯著腫大,呈暗藍紫色,觸之似橡皮,以中部的1/3處最嚴重;腎皮質出血,肝臟包膜下有針尖大小壞死點,前期灰紅後轉為灰白,有時膽囊黏膜出現粟粒大結節。

豬肺疫特徵病變為:咽喉急性炎症,周圍組織漿液浸潤,肺急性水腫,脾腫大。

豬丹毒特徵病變為:脾臟腫大呈櫻桃紅色,腎腫大紫紅色;胃十二指腸出血性炎症。

口蹄疫:口蹄疫主要引起幼齡豬突然死亡,成年豬猝死少見,幼齡豬及仔豬死前無明顯症狀,剖檢可見心肌炎,心肌變性、壞死,常出現「虎斑心」,亦曾見伴有膀胱出血。

日本乙型腦炎:死前常有神經症狀,如盲目衝撞、轉圈,最後後肢麻痺,倒地不起死亡。剖檢主要病理變化在腦部,腦脊膜充血,腦脊液增多,腦切面灰白質中的血管高度充血、水腫,公豬睪丸實質充血、出血、壞死,母豬子宮內膜顯著充血,黏膜出血。

魏氏梭菌病:可見於剛出生的仔豬出現紅痢,多於當日死亡。70~80日齡的豬發生魏氏梭菌病,豬場發病當天即死亡20~30%,死前部分病例出現了腹瀉、血便,或不表現任何症狀,只略現虛弱、昏睡,倒地死亡。剖檢可見小腸腸壁變薄,出血明顯,腸腔內充滿紅色內容物,豬死後迅速臌氣。

仔豬水腫病:該病主要發生於斷奶後至70日齡之間的豬。在爆發初期常見不到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同窩中吃的多的、壯的多發。病程長的可見眼臉、臉部水腫,叫聲嘶啞,共濟失調,走路搖擺,四肢麻痺,倒地死亡。剖檢可見胃大彎處明顯水腫,額部皮下水腫,腸繫膜水腫。

黃麴黴毒素中毒:急性多發生於24月齡的仔豬,尤其食慾旺盛、體質健壯的豬發病率較高,多數不出現臨床症狀就突然死亡。剖檢除表現全身性皮下脂肪不同程度的黃染外,主要表現為貧血和出血。腎、胃瀰漫性出血,腸教膜出血、水腫,胃腸道中出現凝血塊;肝臟黃染,腫大,質脆;脾臟出血性梗死,心內、外膜明顯出血。

機磷中毒:病豬表現為肌肉發抖,眼球震顫,嘔吐,腹瀉,大出汗,口吐白沫,呼吸困難。後期瞳孔縮小,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剖檢可見胃黏膜出血,胃內容物有大蒜味,肝、腎、肺腫大。

亞硝酸鹽中毒:病豬疼痛呻吟,嘔吐流涎,呼吸急促,四肢末端厥冷,口唇皮膚初呈灰白,後變烏黑色,血液不凝,如醬油色。

有機氟中毒:豬興奮不安,狂奔,口吐白沫,常於奔跑中倒地死亡,或興奮過後極度沉鬱,最終因循環衰竭死亡。

看完別忘記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熬夜,會引起猝死嗎?幾個關鍵因素,應提前了解
    最近幾年,上班族因為經常加班引起猝死的報導時有發生,當代年輕人因為壓力過大,工作量繁多,所以關於猝死這個話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熬夜真的會導致猝死嗎?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熬夜是引起猝死的一個危險因素,但是因為每個人體質的不同,熬夜到什麼程度會引起猝死並不能確定。
  • 10種常見基因變體加重人猝死機率
    新華社專電 一個由4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22日宣布,他們發現10種常見基因變體可以通過幹擾心律加重人猝死機率。  這一研究團隊對15842名研究對象採取心電圖檢查和基因組分析後發現,一種名為「Nos1ap」的基因及其9種變體可改變心臟肌肉收縮時間即QT間期,進而導致猝死危險上升。
  • 心臟離子通道病主要分為哪幾種?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因此心臟要是出現了問題也是很容易就會導致生命健康出現問題的,常見的心臟疾病是有很多種的,心臟離子通道病也是一種心臟類疾病,這種疾病一旦患上,不經過積極的治療,是會導致出現猝死的情況的,在平時的時候就注意掌握關於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是可以更好的治療這種疾病的。
  • 豬突然死亡主要病因分析,太全了!
    豬突然死亡主要病因分析,太全了!發生時豬的體重大小、病程早晚也不盡相同。引起豬突然死亡的主要病因有仔豬白 豬突然死亡的病例很多,病因也不相同。發生時豬的體重大小、病程早晚也不盡相同。
  • 幾種常見心肌病的基因檢測要點
    另外,基因篩查可以指導選擇性生育,杜絕該疾病在家族中的蔓延。 原發性心肌病的分類如下圖所示。指南推薦:2019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診斷 伴有典型心臟傳導疾病(如一度、二度或三度傳導阻滯)和/或具有過早猝死家族史的DCM患者,行LMNA和SCN5A基因檢測(I)。 特定突變檢測推薦用於家族成員及其他相關親屬(I)。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慢性疲勞應激既是青年心臟疾病的病因,又是青年心臟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誘因。猝死並非猝不及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血管疾病社區防治中心主任王宏宇表示,中青年猝死時,有些源於過勞或者運動,本質都是透支了身體機能的極限。而大多數的猝死源於心腦血管疾病,如大面積的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主動脈瘤破裂、腦梗塞和腦出血等。
  • 養豬人需要知道的非洲豬瘟常見的幾種症狀,「拔牙」的核心操作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烈性傳染病。這裡所說的拔牙並不是指把豬的牙齒把了,實則是指利用非洲豬瘟病毒水平傳播速度慢的特點,第一時間將患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轉移出去,以保護剩下健康的豬。那麼怎麼才能第一時間將非洲豬瘟的豬轉移出去呢?要實現第一時間將患有非洲豬瘟的豬轉移出豬場,一是知道豬群疑似非洲豬瘟的主要症狀,二是利用PCR檢測技術(小規模豬場和散戶不具備條件)。
  •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非心臟原因引起的猝死,常見於腦出血、肺栓塞、哮喘等。據臨床數據統計,猝死常常發生在早晨6時至中午這個時間段。人晚上睡覺時,身體由迷走神經控制,早上醒來後,由交感神經控制。在剛醒來時,身體神經功能的調節還不穩定,並且交感神經在腎上腺素與內分泌系統調節的作用下,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血壓的波動,正是導致心血管意外的一個重要因素。
  • 貓咪常見的幾種疾病,鏟屎官有了解嗎?
    養貓咪的人都知道貓咪養久了就會生病,它們本來身體就比較脆弱,所以養貓咪時主人要非常細心,下面讓小編告訴你貓咪常見的幾種疾病,看鏟屎官們有了解多少?1 、癌症淋巴肉瘤是癌症之一,是和貓咪的白血病毒相關的一種,也是常見的貓科癌症,會導致貓咪體重下降、拉肚子、嗜睡等症狀,所以養貓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時也要主人細心的照顧。
  • 肥厚型心肌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會引起身體變化,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導語:肥厚型心肌病可能會出現左心室肥厚、室間隔不對稱性增厚,以及心室腔變小的情況,這種病症通常會有家族史,大概會有50%的患者有基因異常的情況,多是因為家族性常染色體顯性異常的原因,臨床上可能會出現心排出量下降的情況,從而引起心悸、心絞痛、肺動脈高壓的情況,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一過性暈厥的症狀,甚至會出現猝死的情況,為了讓大家了解肥厚型心肌病具體怎麼回事
  •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早知道早救命!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在臨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
  • 冬季養豬最常見的疾病就是豬呼吸道疾病!
    冬季養豬最常見的疾病就是豬呼吸道疾病,它是以豬咳嗽,呼嚕喘,呼吸困難為特徵的疾病,初期會造成豬食欲不振,消瘦,出欄時間延後,後期嚴重的會造成傷亡損失。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多為混合感染易反覆,豬呼吸道疾病要本著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想要預防豬呼吸道疾病首先要了解致病原因。
  • 運動猝死原因有多種 這六類人群不要做劇烈運動
    一提到猝死這個詞都會讓人毛骨悚然,不管什麼樣的事情,如果過度的話,都是有可能出現猝死的現象的,那您知道什麼是運動性猝死嗎?你知道運動性猝死不是噹噹的運動過度引起的嗎?今天小編就為您帶來了有關運動性猝死的知識。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感冒熬夜當心猝死?區區感冒真的有這樣可怕麼?|巨細胞病毒|免疫力|...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以說也是每個人隔段時間都會經歷的一種小病,然而網上時不時傳出的一些消息,說某某大學生感冒後猝死,像這種新聞標題已經不止一次看見過了,那麼感冒真的有這樣可怕會讓人猝死麼?感冒會導致猝死純屬謠傳,然而因為感冒引發的心肌炎,再加上人體過度勞累的話,就可能會導致猝死了。
  • 107個豬場調查:關注非瘟下的倖存者——豬場大豬猝死率
    但隨著豬存欄的減少,屠宰方式的變化,養豬140公斤,基至更大的比比皆是。未來隨著非瘟退去,人們回歸正常生產,相信以後的行業內,飼養大體型豬將會成為一種常態。眾所周知,為了維護食品安全,大豬飼養階段不允許使用抗生素,如果發生大豬的猝死,就會對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平均每分鐘有3人猝死 猝死多數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猝死最為常見。據統計,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 氣候變化引起複雜的植物疾病變化
    人類行為所引起的地球大氣層成分變化,可能改變未來植物所患的疾病。
  • 處於猝死恐懼中的年輕人:六成00後擔心猝死,亞健康如何壓倒年輕人
    不過幾年前,猝死在媒體的報導中還跟年輕人關係不大,人們更經常聽到的,是附近某戶人家的一位老人,不小心從樓梯上摔倒,不幸去世的消息。  這主要是因為 80% 的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源性心臟病引發的,而心血管疾病在當時普遍還被認為是一種老年病。
  • 猝死的9個徵兆,提前知道能救命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現視物模糊、重影、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7、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