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專電 一個由4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22日宣布,他們發現10種常見基因變體可以通過幹擾心律加重人猝死機率。
這一研究團隊對15842名研究對象採取心電圖檢查和基因組分析後發現,一種名為「Nos1ap」的基因及其9種變體可改變心臟肌肉收縮時間即QT間期,進而導致猝死危險上升。
QT間期反映每次心跳過程中從心室受到刺激至心肌活動結束這段時間的生物電活動。QT間期異常可表現為嚴重心律不齊,QT間期過長,猝死機率更高。
心臟病可導致QT間期過長這種心律異常情況機率上升,但一般很難發現人體遺傳有這些「猝死基因」。
團隊成員、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講師丹·阿金博士說,科研人員已知「Nos1ap」基因會引發心臟疾病,但那9種新發現基因變體中「近半數以前從未有人認為它們與心臟生理學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