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基因突變,可導致嬰兒突然死亡

2020-09-03 GET資訊

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了一種導致嬰兒猝死的新基因突變,這可能會解開凱薩琳·福爾比格的案子——她因謀殺和過失殺人罪被判30年徒刑,目前已過半。

福爾比格女士在2003年被陪審團定罪。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清白。

研究發現福爾比格女士的兩個女兒莎拉和蘿拉,都攜帶著一種以前未曾披露的基因變異,這種基因有可能在嬰兒和童年時期造成突然意外死亡。

2018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卡洛拉·維努埃薩教授和託多·阿索夫博士通過對福爾比格女士的基因組測序,首次發現了基因「CALM2」的新變體。

在福爾比格女士和她的兩個女兒身上都發現了CALM2基因的「G114R」變體,這種變體預計會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據研究人員稱,這種變異可能會對福爾比格的定罪提出嚴重質疑。

維努埃薩教授說:「我們發現CALM2變異體可能是凱薩琳·福爾比格的兩個孩子——莎拉和蘿拉——死亡的原因。」

研究人員稱,CALM基因與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跳併發症有關,福爾比格女士是一個輕度症狀攜帶者。

超過13%的致病性CALM突變個體保持健康。

該論文由世界一流的專家撰寫,其中包括頂尖的心臟病專家和遺傳性心律失常專家彼得·施瓦茨教授。

"薩拉和蘿拉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事件可能是由他們共同感染引發的。

莎拉患過蹲伏咳嗽並開始使用抗生素,蘿拉還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屍體解剖中發現有花狀心肌炎。

作者說,這一發現是「對他們死亡的自然原因的合理解釋。」

維努埃薩教授說:「這一發現可以幫助全球的母親們。」全基因組測序有可能解釋嬰兒猝死。」

美國和法國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得出結論認為福爾比格女士的CALM2變異體和其他已知的CALM變異體一樣具有破壞性,可導致兒童在清醒和睡眠期間突然意外死亡。

他們預測CALM2變異體的攜帶者容易發生致命的體外受精和CPVT型心律失常。

研究人員還強調,福爾比格女士的兩個兒子也患有會加重或導致呼吸停止的疾病。

維努埃薩教授說:「凱勒在19天前去世了。」他的喉鬆弛,呼吸困難,被診斷為喉軟化症。Patrick在8個月時死於氣道阻塞,這又是由於癲癇發作造成的。」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弊大於利?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導致壽命縮短!
    基因編輯嬰兒弊大於利?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導致壽命縮短!此舉遭到了譴責,人們稱其既不道德,又可能對嬰兒有害。現在,一項新的研究強調了其中的一些擔憂:研究結果表明,CRISPR技術在這對嬰兒中插入的基因突變與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具體來說,這項研究發現,這種被稱為CCR5-delta 32的突變(這種突變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自然發生)與76歲前死亡風險增加20%有關。
  • 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可以解決結核病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突變使感染結核病的菌株對抗生素利福平產生耐藥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利福平是治療結核病感染最有效的一線藥物. 研究人員在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細菌感染。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或面臨更高死亡風險
    事實上,根據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今日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最新研究,賀建奎所編輯的CCR5基因突變與其他原因(包括流感)導致的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關。換言之,基因編輯實驗的貿然開展可能在無意中縮短了該雙胞胎嬰兒的預期壽命。
  • 單個GATA4基因突變導致兩種心臟病類型
    2016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單個基因突變與兩種心臟病類型---一種心臟病會導致嬰兒心臟有孔產生,另一種心臟病導致心力衰竭---存在關聯。利用攜帶這種突變的家庭捐獻的細胞,他們對先天性心臟病、人類心臟發育和健康的心臟功能產生新的認識。
  • 嬰兒猝死症候群可能與SCN4A基因突變相關聯
    原標題:科學家新發現:嬰兒猝死症候群可能與SCN4A基因突變相關聯 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是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嬰兒突然意外死亡。
  • 基因編輯嬰兒攜帶的CCR5-∆32突變...
    2019年6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名中國科學家在去年出生的一對雙胞胎嬰兒中試圖引入的一種基因突變在表面上有助於這兩名嬰兒抵抗HIV病毒感染,但這也會與生命後期的死亡率增加21%存在關聯性。
  • Nature再論基因編輯嬰兒風險:CCR5突變與壽命縮短有關
    除去 CRISPR 基因編輯嬰兒在倫理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事實上,現在據我們所知,引入CCR5基因的突變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我們並不完全了解新引入的突變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不是大多數人想要的突變。就平均概率而言,擁有這一突變會更糟糕。一項新研究發現,CCR5?
  • 海外就醫:科學家研究發現有關男性乳腺癌的三種新的基因突變
    據國內大型海外就醫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在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關於男性乳腺癌的遺傳學研究中,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三種會增加男性乳腺癌風險的基因突變。  該研究由英國乳腺癌研究慈善機構Breast Cancer Now贊助,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常見的使男性易患乳腺癌的DNA突變,至此,我們一共了解有5種此類突變。
  • 研究人員發現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並確定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
    Steinmetz小組與史丹福大學MarkMercola的實驗室合作進行的這項新研究為這一致命疾病提供了新的見解,暗示了潛在的新治療可能性。 研究人員有一個獨特的機會來研究一個患有遺傳性DCM的家族,以了解他們疾病的原因。因為它是一種遺傳病,所以研究基因組,或完整的DNA和基因,可以提供引起這種疾病的突變的重要信息。
  • Nature:發現導致致命心臟病的基因突變!新藥指日可待!
    2019年7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與擴張性心肌病(心臟主泵房的危險增大)有關的基因突變,激活了正常情況下在健康成年人心臟中關閉的生物通路。
  • 折磨霍金多年的「漸凍症」,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對這種疾病有...
    ALS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奪走患者的行動、語言能力,並最終奪走他們的生命,大名鼎鼎的已故物理學家霍金就患有這種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TBK1中與ALS相關的突變對經基因改造後出現類似ALS症狀的小鼠的疾病進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 科學生活:吸菸導致的基因突變可代代相傳?
    在日前召開的「你不知道的菸草危害」報告會上,解放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教授何耀說,據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吸菸者平均每吸15支煙,他的DNA就會發生1次突變,只要其中一次突變是癌變,吸菸者就會患上癌症,這也是吸菸致癌的科學依據。何耀特別提醒說,這些突變都是可遺傳的。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研究揭示水稻NLR類抗病基因突變導致的白葉枯病感病機制
    迄今發現的多個NLR蛋白功能獲得性(gain-of-function)突變均能觸發類似ETI的抗病反應,引起組成性的細胞程序性死亡。該突變導致水稻對大多數白葉枯病病原小種的感病性增強。而這一表型在某些遺傳組合中表現為顯性,在某些組合中則表現為隱性。基因克隆發現wed引起了一個新的水稻NLR蛋白上核苷酸結合結構域中一個苯丙氨酸突變成亮氨酸。
  • 新研究揭示最常見的SF3B1基因突變如何導致癌症
    2019年10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症形成,其中SF3B1是最為頻繁發生突變的剪接因子編碼基因。
  • 研究發現:基因突變可能導致先天「豁牙」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溫州醫科大學近日宣布,該校基因組醫學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北京安貞醫院、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和美國國立口腔頜面部研究所,首次發現了
  • 有研究發現氧化應激是基因突變的主要潛在致因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幾百代秀麗隱杆線蟲(C.elegans)基因變異史的研究證實,氧化應激不僅會導致衰老、癌症和其他疾病,更是基因突變的一個主要潛在致因。此發現有助於理解氧化應激對基因的影響以及其在遺傳疾病和進化中的作用。
  • 新研究發現五個與胰腺癌風險相關的新基因突變。
    2018年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的胰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Kimmel 癌症中心、國立癌症研究所及全世界其他80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5個新區域的突變也許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 華大醫學完成嬰兒乳白色血樣檢測 致病基因突變終確認
    2014年11月11日,兩例乳白色血液嬰兒的基因檢測結果已經確認,華大醫學在兩位患兒的LPL基因上找到了相關已知致病突變,且這兩個突變分別遺傳自父親和母親。10月31日,當兩例乳白色嬰兒血液及其家庭成員的血液樣本從上海新華醫院送到華大基因深圳總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至此,等待基因技術破解這又一令常規醫學束手無策的罕見病。
  • Nat Genet:科學家發現可導致多指症等先天畸形的基因突變
    (纖毛)2016年5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一些基因突變可能是纖毛類疾病發生(ciliopathies)的關鍵元兇,這種疾病可導致先天性缺陷,據估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人受到該類疾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