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導讀]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科學家稱發現生命第四階段「死亡螺旋」: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摘要:每天數果蠅是件單調枯燥的事,但這項工作能夠取得有意義的發現成果。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克欽格不能確信人類在死亡之前是否經歷他所提出的「退休」階段,但是穆勒認為,人在死亡之前應該經歷一個「死亡螺旋」階段。
-
科學家發現死亡時間可以預測
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死亡螺旋」階段。他們認為,人類生命階段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死亡螺旋」。兒童階段、成年階段和晚年階段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基因突變,可導致嬰兒突然死亡
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了一種導致嬰兒猝死的新基因突變,這可能會解開凱薩琳·福爾比格的案子——她因謀殺和過失殺人罪被判30年徒刑,目前已過半。福爾比格女士在2003年被陪審團定罪。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清白。研究發現福爾比格女士的兩個女兒莎拉和蘿拉,都攜帶著一種以前未曾披露的基因變異,這種基因有可能在嬰兒和童年時期造成突然意外死亡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體 或能預測人的離世時間
當一個人臨近死亡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你將會在某天的上午或下午死去,這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然而,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了,而發出這樣預言的其實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理節律的基因,因為臨近死亡時,人的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這也許就是死神的預言吧。
-
前沿最熱點:人工智慧+微生物組,真能預測死亡和癌症?
AI+微生物組 微生物組產生的測序數據十分龐大,每一個來自人類的微生物樣本可能都包含了高達 10,000 個物種的碎片數據。過去幾年,人類腸道微生物組基因集不斷擴充,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批又一批微生物新基因。
-
藏在基因裡的「時鐘」可預測脊椎動物壽命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張夢然)你想過有一座「壽命時鐘」,就藏在基因裡嗎?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12日公開一項生物學研究,報告了一種利用基因標記來準確估算不同脊椎動物物種壽命的模型。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Science、Cell等發布15篇人類遺傳最新成果
據悉,本周發表的15篇最新論文基於GTEx V8版本數據集。研究人員對來自838名死亡捐贈者49個組織的15,201份樣本進行了RNA測序,並分析了每個捐贈者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這些組織和樣本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人類癌症生物樣本信息資源庫代表GTEx項目進行存儲。GTEx項目獲得了具體的基因調控情況,確定了當某基因附近200萬個鹼基範圍內的DNA序列發生細微改變後會開啟或者關閉哪些基因的表達。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
-
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DNA分子可顯示出預期壽命,甚至從一出生的嬰兒就能探測出他們未來的壽命長短。這取決於DNA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並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人類預期壽命取決於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
基因改良法可增壽 人類壽命可達五百歲!
> 如果將延長蠕蟲壽命的基因改良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可以達到500歲高齡。他們指出,這項研究有望基於遺傳交互作用實現抗衰老治療,加利福尼亞州巴克年齡研究所潘卡基-卡帕赫(Pankaj Kapahi)博士是該研究負責人,他說:「我們採用一種綜合協同方法,有效地使生物壽命延長至五倍,兩種基因突變對生物特殊組織形成正反饋循環,延長了生物壽命,如果該方法應用於人類,人類壽命將延長至400-500歲。」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因為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 時光派抗衰研究院撰稿| 作者:三月齋| 首發於頭條號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46億年,誕生了幾萬萬億個生物,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衛星都上天了,仍然沒發現永生的生物。在默認的理解中,永生即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經過了多久時間,生物都會保持生命活動。但這種生物,在自然界,幾乎不可能存在,具體原因,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我們知道,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從出生到現在,地球都是極度危險的存在。大多數時間裡,地球要麼是火球,要麼冰球,真正的冰與火之地獄的存在,根本不適合生物存在。
-
人類為什麼無法永生?因為基因的自私,不在乎個體的死亡
| 時光派抗衰研究院撰稿 | 作者:三月齋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46億年,誕生了幾萬萬億個生物,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衛星都上天了,仍然沒發現永生的生物。
-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長時間太空旅行不嚴重影響人類基因組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改變人類基因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太空旅行不會導致人類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
-
震驚:人類基因數量可能比線蟲還少
在20世紀60年代時,科學家就預測人類基因組至少含有200萬個編碼蛋白質的DNA序列,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預測的數字越來越小。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人類基因組裡只有不到1.9萬編碼蛋白的基因,這一數字甚至比線蟲還要小。
-
超100個基因在「操縱」人類頭髮顏色
多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超100個基因在「操縱」人類頭髮顏色 2018-06-11 中國青年報 邱晨輝 這些是體內的基因說了算。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該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多國科研機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影響人類頭髮顏色的基因超過100個,這打破了「人類頭髮顏色主要由幾個已知的基因決定」的原有認知。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發表。
-
基因技術與優生學:一個由基因編制出來的美麗新世界
最新一期《紐約書評》刊發了一篇題為「基因編輯的美麗新世界(the Brave New World of Gene Editing)」的文章,作者馬修⋅科布(Matthew Cobb)對三部相關著作——《基因機器》、《DNA並非定數》和《創造的裂縫》(圖書信息詳見文末)——進行了評述,指出美麗新世界已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免情況變得非常糟糕。
-
英美最新研究警示:人類胚胎中的CRISPR基因編輯會造成染色體混亂
近段時間,有一系列使用CRISPR–Cas9技術修飾人類胚胎的研究,揭示了該過程如何對靶位點或其附近的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效應。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是一種能比較精確地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新興基因工程技術。CRISPR技術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現的,並迅速成為人類生物學、農業和微生物學等領域最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
-
科技|中國研究發現靜止心率能預測人類的壽命長短
科學家們發現,心跳速度每分鐘額外增加10次,無論什麼疾病引發的死亡風險都會增長約9%。重要的是這種相關性是在人們處於靜止狀態下,而非行走或者進行更劇烈的活動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並非什麼最新的發現。醫學專家已經清楚,有時候靜止狀態下心率較低的人群趨向於更健康。但是這項最新研究所做的就是為其增加了一種定量標準。
-
最新CRISPR基因技術,或可用於檢測和治療新冠病毒
近日,來自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靶向RNA的名為Cas13的CRISPR酶。利用該技術,確定了最佳的引導RNA,未來可用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和治療。靶向RNA的Cas13酶。基於CRISPR的基因篩選技術已經幫助科學家們識別了多種疾病的關鍵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