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發現生命第四階段「死亡螺旋」: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2020-11-28 海外網

摘要:每天數果蠅是件單調枯燥的事,但這項工作能夠取得有意義的發現成果。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克欽格不能確信人類在死亡之前是否經歷他所提出的「退休」階段,但是穆勒認為,人在死亡之前應該經歷一個「死亡螺旋」階段。

兒童階段的主要特徵就是快速生長與發育。

每天數果蠅是件單調枯燥的事,但這項工作能夠取得有意義的發現成果。

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更是不可避免,那麼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呢?古代有算命先生聲稱可以推算你的壽命長短,但那畢竟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道理。現在有人認為,人或許真的可以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生命階段,並將這一新發現的生命階段稱為「死亡螺旋」階段。他們認為,人類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死亡螺旋」階段。

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這種說法也是目前得到普通認可的理論。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這一階段是人的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生命力旺盛,而且大多數會結婚生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肌體開始老化、衰弱。自此以後,每過一年,死亡的可能性也都會隨之增大,最初增大的速度較為緩慢,後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死亡的可能性增大的越來越快。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人員開始發現,人的生命不止上述兩個階段。他們將這第三個階段定義為「晚年」階段,即社會成員中最老的成員所經歷過的那一階段。成年階段末期與晚年階段的區別在於死亡率。成年階段的死亡率一年比一年高,這種死亡率的增長並不適用於晚年階段。比如,一位6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可能比一位50歲的人高得多,但一位9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卻和一位100歲的人差不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解釋說,「死亡率已趨於平穩,即進入平穩期。」

關於這種平穩期為什麼會存在,迄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和他的同事麥可-羅斯希望能夠找到晚年階段死亡率進入平穩期的其它生物學特徵。穆勒介紹說,「我們一直在思考,女性的生殖是否也遵循這一規律。」穆勒和羅斯選擇了最受生物學家歡迎的實驗室成員--果蠅作為研究對象。穆勒介紹說,「我們選取了2828隻雌性果蠅,並將每一隻雌性果蠅分別和兩隻雄性果蠅單獨放在一個小玻璃瓶中。我們每天將每一隻雌性果蠅移到一個新的小玻璃瓶中,並數一數它們到底產下了多少卵。這樣的動作,我們一直堅持到它們所有都死亡。」

實驗表明,果蠅可能知道它們何時會死亡。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了生命第四階段。

通常,果蠅的生命周期為數周時間。穆勒承認,這是一個工作量極大的實驗,而且每天的工作非常單調乏味,每天都在移動這些小小的昆蟲,並計算它們究竟產了多少卵。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讓人感動厭倦,不過羅斯的學生們幫助他們分擔了這些任務。然而,最終的結果似乎令人很失望。當果蠅進入晚年階段,生殖率並沒有明顯進入平穩期。

事實上,在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完全不同的結果。穆勒表示,「我注意到,如果我將那些瀕臨死亡的雌性分開,並將它們與那些還有數周生命的相同年齡的果蠅進行了對比,它們的生殖能力還是有所不同。簡而言之,一隻果蠅的生殖率(每天產卵的數量),在死亡前兩周內會驟然下降。」更明顯的是,這種生殖率的下降與果蠅年齡無關,而與死亡有關。如果一隻60天大的果蠅接近死亡,那它的生殖率也會驟然下降,但一隻15天的果蠅如果早逝,那此前它的生殖率同樣也會驟然下降。

穆勒和羅斯認為,這是生命的普遍特徵,也是區別於兒童階段、成年階段、晚年階段的生命第四個階段。他們將這一新發現的階段稱為「死亡螺旋」階段。2007年以來,他們發現了更多關於「死亡螺旋」階段的證據。比如,2012年,他們發現雄性果蠅在接近死亡時,生殖能力也會驟然下降。穆勒和羅斯的研究生們搜集了大量的證據。「隨著雄性越來越老,它們的生殖能力也越來越差。但是,當雄性快要死亡時,不管它是年輕的、中年的或老年的,它的生殖能力要比還有數周壽命的同齡果蠅差很多。」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死亡時間可以預測
    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死亡螺旋」階段。他們認為,人類生命階段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死亡螺旋」。兒童階段、成年階段和晚年階段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
  • 「死亡螺旋」或可預測
    雖然死亡無法避免,但一些研究者認為死亡是可以預測的。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一些研究人員稱,他們在對果蠅的實驗中發現,果蠅每個生命階段都有明顯的區別,據此能昭示死亡的日期。研究者們將之稱為「死亡螺旋」,這是生命的第四階段。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導讀]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英科學家稱通過推算腦齡或可預測早期死亡風險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韓聯社4月26日援引英國《泰晤士日報》和《衛報》的報導,英國科學家稱通過腦齡可提前預測7年內的早期死亡風險,並稱腦齡與實際年齡差值越大,越危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電腦推算「腦齡」可提前預知早期死亡風險。
  • 比特幣在「死亡螺旋」中「螺旋上升」?
    大家一時間又會討論幣價會跌至多少,礦機關機幣價是多少,挖礦之路是否又如同美國金融學教授 Atulya Sarin所說,比特幣進入了死亡螺旋?     「死亡螺旋」簡而言之便是在惡性循環中走向死亡、毀滅。「死亡螺旋」理論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物、經濟、金融學等不同領域有著相應的理論解釋。
  • 究竟什麼是死亡螺旋?
    出於好奇及求知慾,我特意在網上搜索了「死亡螺旋」(death spiral),想弄明白究竟怎樣的螺旋才是死亡螺旋。我看到了cross country網站上一篇2004年2月發布的標題為「death spiral」(死亡螺旋)的文章,作者是Bruce Goldsmith(BGD創始人及設計師「金匠」)。
  • 跑步3分鐘可測死亡風險 根據公式可推測死亡率
    跑步3分鐘可測死亡風險  廣州日報訊 你活過下一個10年的機率是多少?雖然醫生可以根據體檢報告給出一些意見,但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更便捷、低成本的預測方式,只要使用一臺計算器與一部跑步機,就可以精確地預測出你在未來十年內的死亡機率。  文/靈犀  據英國媒體報導,使用跑步機測驗死亡風險的方法被科學家稱為「FIT跑步機分數」,是由美國馬裡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臟病科醫師在對5.8萬人進行了壓力測驗後創造出來的。
  • 意科學家發現屍體內置時鐘 可準確推測死亡時間
    在人體死亡之後,阻止黏液、細菌和灰塵進入鼻腔內的鼻纖毛仍在搏動。  據美國媒體10月4日報導,不管電視劇裡是怎麼演的,判斷一個人的死亡時間並不是件容易事兒除非當時有人陪伴在逝者身邊,不然這是項需要做出大量艱難推測的工作,各種環境因素和其他情況都會對屍體產生影響。不過,義大利的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在人體鼻腔內發現了計算屍體死亡時間的「內置時鐘」,這一發現能夠使有關死亡時間的推測更加精確。
  • 比特幣進入「死亡螺旋」!幣圈怎麼看?
    整個比特幣似乎正陷入「死亡螺旋」。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比特幣進入「死亡螺旋」12月3日,美國聖克拉拉大學金融學教授Atulya Sarin發表了一篇關於挖礦難度的論文,他認為,最近挖礦難度的下降表明比特幣市場已進入「死亡螺旋」階段。何為「死亡螺旋」?
  • 分布式發電引發的「死亡螺旋」
    儲能被看作是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並替代化石能源的有力武器。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地球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儲能「設備」,煤炭、石油、天然氣是存儲形態。與常規電池不同的是,這塊巨大電池的充放電倍率嚴重不均衡。充電倍率非常低,充電時間超長,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放電倍率則要高得多,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
  • 時間與死亡
    我們將自己與身體聯繫在一起,我們知道身體會死亡。但是一種新的科學理論表明,死亡不是我們認為的最終事件。 量子物理學的一個眾所周知的方面是某些觀察不能絕對預測。取而代之的是,存在一系列可能的觀察,每個觀察都有不同的概率。一種主流的解釋是「許多世界」的解釋,它指出這些可能的觀察中的每一個對應於一個不同的宇宙( 「多重宇宙」)。
  • 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
    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時間:2018-09-11 20:57   來源:百度知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 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醫學界一直把心肺死亡模式作為判定一個人是否死亡的標準,但是往往這並不一定準確。
  • 偉大的博弈:揭秘A股死亡螺旋
    第二階段:6月19號-29號配資盤開始崩盤,套保盤開始入場。第一各階段還不是恐慌,但陰跌10%以後,市場發現監管機構清查場外配資對傘形信託、場外配資的清理,沒有新增資金了。金融市場的「死亡螺旋」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不可控」!比如說核武器,點火,發射到爆炸,實際上在你決定點火的那一刻起,核裂變就以不可控的速度發展,所有隨之而來的毀滅都將是註定的。
  • 真正的比特幣,何懼死亡螺旋
    周期更替、死亡螺旋、幣價歸零……比特幣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天,從7點到9點,比特幣跌破3400美元,24小時跌幅8.5%,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周期更替、死亡螺旋、幣價歸零……比特幣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體 或能預測人的離世時間
    當一個人臨近死亡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你將會在某天的上午或下午死去,這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然而,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了,而發出這樣預言的其實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理節律的基因,因為臨近死亡時,人的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這也許就是死神的預言吧。
  • 是太陽先死亡,還是地球先死亡?或者地球隨太陽一起死亡?
    由於大多數太陽系天體是大約在同一時間形成的,科學家們已經利用月球的巖石樣本來確定其他太陽系天體的年齡。太陽的年齡也是用月球巖石的樣本計算出來的!太陽能活多久?哦,它還有將近100億年的時間,但是地球無法目睹它的死亡!太陽,像任何正常的恆星一樣,有一個可預測的生命周期。它誕生並成為原恆星,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紅巨星。
  • 科學家首次證實:太陽死亡後會結晶化為固體
    英國科學家首次找到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死亡後會結晶化成為固體,而太陽預計在大約100億年後也會變成結晶化的白矮星。英國華威大學的科學家證實,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死亡後會變成結晶化的白矮星。圖為藝術家筆下一顆白矮星結晶化的示意圖。
  • 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未來死亡該如何定義?
    近日國外媒體Nature在線發布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豬大腦在死亡4小時後恢復腦循環並維持數小時。研究稱,精密儀器「BrainEx」將人造血液通過動脈輸進豬腦,利用灌注的方式可以延緩腦組織死亡時間,持續運作6小時後,它們除了血管結構恢復外,部分腦組織功能亦短暫復甦。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