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數果蠅是件單調枯燥的事,但這項工作能夠取得有意義的發現成果。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克欽格不能確信人類在死亡之前是否經歷他所提出的「退休」階段,但是穆勒認為,人在死亡之前應該經歷一個「死亡螺旋」階段。
兒童階段的主要特徵就是快速生長與發育。
每天數果蠅是件單調枯燥的事,但這項工作能夠取得有意義的發現成果。
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更是不可避免,那麼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呢?古代有算命先生聲稱可以推算你的壽命長短,但那畢竟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道理。現在有人認為,人或許真的可以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生命階段,並將這一新發現的生命階段稱為「死亡螺旋」階段。他們認為,人類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死亡螺旋」階段。
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這種說法也是目前得到普通認可的理論。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這一階段是人的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生命力旺盛,而且大多數會結婚生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肌體開始老化、衰弱。自此以後,每過一年,死亡的可能性也都會隨之增大,最初增大的速度較為緩慢,後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死亡的可能性增大的越來越快。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研究人員開始發現,人的生命不止上述兩個階段。他們將這第三個階段定義為「晚年」階段,即社會成員中最老的成員所經歷過的那一階段。成年階段末期與晚年階段的區別在於死亡率。成年階段的死亡率一年比一年高,這種死亡率的增長並不適用於晚年階段。比如,一位6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可能比一位50歲的人高得多,但一位90歲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卻和一位100歲的人差不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解釋說,「死亡率已趨於平穩,即進入平穩期。」
關於這種平穩期為什麼會存在,迄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勞倫斯-穆勒和他的同事麥可-羅斯希望能夠找到晚年階段死亡率進入平穩期的其它生物學特徵。穆勒介紹說,「我們一直在思考,女性的生殖是否也遵循這一規律。」穆勒和羅斯選擇了最受生物學家歡迎的實驗室成員--果蠅作為研究對象。穆勒介紹說,「我們選取了2828隻雌性果蠅,並將每一隻雌性果蠅分別和兩隻雄性果蠅單獨放在一個小玻璃瓶中。我們每天將每一隻雌性果蠅移到一個新的小玻璃瓶中,並數一數它們到底產下了多少卵。這樣的動作,我們一直堅持到它們所有都死亡。」
實驗表明,果蠅可能知道它們何時會死亡。
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發現了生命第四階段。
通常,果蠅的生命周期為數周時間。穆勒承認,這是一個工作量極大的實驗,而且每天的工作非常單調乏味,每天都在移動這些小小的昆蟲,並計算它們究竟產了多少卵。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讓人感動厭倦,不過羅斯的學生們幫助他們分擔了這些任務。然而,最終的結果似乎令人很失望。當果蠅進入晚年階段,生殖率並沒有明顯進入平穩期。
事實上,在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完全不同的結果。穆勒表示,「我注意到,如果我將那些瀕臨死亡的雌性分開,並將它們與那些還有數周生命的相同年齡的果蠅進行了對比,它們的生殖能力還是有所不同。簡而言之,一隻果蠅的生殖率(每天產卵的數量),在死亡前兩周內會驟然下降。」更明顯的是,這種生殖率的下降與果蠅年齡無關,而與死亡有關。如果一隻60天大的果蠅接近死亡,那它的生殖率也會驟然下降,但一隻15天的果蠅如果早逝,那此前它的生殖率同樣也會驟然下降。
穆勒和羅斯認為,這是生命的普遍特徵,也是區別於兒童階段、成年階段、晚年階段的生命第四個階段。他們將這一新發現的階段稱為「死亡螺旋」階段。2007年以來,他們發現了更多關於「死亡螺旋」階段的證據。比如,2012年,他們發現雄性果蠅在接近死亡時,生殖能力也會驟然下降。穆勒和羅斯的研究生們搜集了大量的證據。「隨著雄性越來越老,它們的生殖能力也越來越差。但是,當雄性快要死亡時,不管它是年輕的、中年的或老年的,它的生殖能力要比還有數周壽命的同齡果蠅差很多。」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