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基因變體 或能預測人的離世時間

2020-12-05 99健康網

  當一個人臨近死亡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他,你將會在某天的上午或下午死去,這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然而,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了,而發出這樣預言的其實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理節律的基因,因為臨近死亡時,人的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這也許就是死神的預言吧。

  基因「開關」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很多特徵,包括頭髮顏色、血型等等,而且對於某些疾病非常敏感。現在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能夠決定更加怪異事情的基因:一個人可能離世的時間。在發表於2012年11月《神經學年鑑》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體生物鐘(也稱作生理節律)的科學家們聲稱發現了基因變體,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也能夠以令人不安的精確度預測出你可能去世的時間。

  根據哈佛醫學院公布的一份聲明,這種基因可能存在三種核苷酸組合(四種核苷酸構建了DNA模塊):腺嘌呤與腺嘌呤組合(A-A)、腺嘌呤與鳥嘌呤組合(A-G)、鳥嘌呤與鳥嘌呤組合(G-G)。撒珀爾博士在聲明中寫道:「這種特別的基因類型幾乎影響每個人的睡覺和覺醒模式。而且它擁有一種相當深遠的效果,擁有A-A基因類型的人們比那些擁有G-G基因類型的人們要早起大約1個小時,而A-G類型的人醒來的時間幾乎正好就在中間。」

  此外,研究人員已經發現1200名參與實驗的老年人中有一些人的去世時間與這些核苷酸序列所準確預測的時間相差只有幾個小時。具有A-A和A-G基因類型的病人在上午11點之前去世,而擁有G-G組合的人趨向於下午6點左右去世。撒珀爾博士說道:「因此真的有一種基因預測你去世的時間。不是日期,而是一天中的時刻。」據《大西洋月刊》報告,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結果或許是當死亡接近的時候人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感應階段,而不是生活習慣所產生的循環。

(責任編輯:邱天華)

相關焦點

  • 新技術平臺能發現更多DNA變體
    摘要:比較基因組學通過篩選不同生物的基因組,找出特殊的DNA序列,為潛在的DNA新變體提供了最初的線索。研究團隊已發現了一個叫做dADG的變體,是細菌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能保護其自身基因組不受病毒感染。科學家在DNA序列中經常發現許多替代這四個正常字母的變體,它們通常能夠幫助細胞控制基因開關,被稱為「表觀遺傳標記」。以往科學家只能在偶然情況下發現這些變體。而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消息稱,該校和佛羅裡達大學及其他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先進的技術平臺,能有系統地發現未知的表觀遺傳標記和變體。
  • 德科學家揭秘人體憤怒基因 三種變體掌控情緒
    3種不同變體影響控制情緒能力  德國科學家揭秘人體「憤怒基因」  張禕  一些人頭腦冷靜、自控能力強,一些人卻遇到刺激就勃然大怒。德國科學家發現,遺傳基因是決定一個人性格是否易怒的關鍵之一。  檢測基因類型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人員選取超過800名受試者參加問卷調查,評估他們處理憤怒的方式,同時對受試者進行DNA測試,檢測DARPP-32基因類型。  DARPP-32基因有3種變體「TT」、「TC」和「CC」。這些變體決定大腦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是影響憤怒和攻擊情緒的重要物質。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10種常見基因變體加重人猝死機率
    新華社專電 一個由4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22日宣布,他們發現10種常見基因變體可以通過幹擾心律加重人猝死機率。  這一研究團隊對15842名研究對象採取心電圖檢查和基因組分析後發現,一種名為「Nos1ap」的基因及其9種變體可改變心臟肌肉收縮時間即QT間期,進而導致猝死危險上升。
  • 基因變體可能有助於治療愛滋病
    中國網8月27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8月25日報導,裡約熱內盧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的調查員發現,一種DNA變體可能有助於更好地治療愛滋病。這一DNA變體被稱為HLA-B*52,研究發現,體內帶有這種DNA的患者往往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表現出愛滋病的症狀。
  •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導讀]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阿根廷發現新冠病毒突變,將對變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 阿根廷科學家在首都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採集的五個樣本中發現的COVID-19冠狀病毒突變
  • 研究稱人生理解受基因變體影響 6個基因變體與幸福感有關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3日報導稱,研究人員首次確定,人類基因的一些特定位置可以解釋為何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同。這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邁克·巴特爾斯和博士研究生巴爾特·巴塞爾曼斯針對逾22萬人所做研究的結果。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異可使人聞爛魚感覺出焦糖味
    據認為,大約有10%的人攜帶了一種基因變異,使他們的嗅覺受體特別容易感應到香菜中的一種分子,這種分子負責產生一種特有的刺鼻的肥皂味。嗅覺基因如何影響人類對某些氣味的感知,目前還明顯研究不足。為了闡明這些奧秘,冰島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大型團隊招募了9000多名受試者。每個參與者主觀地報告了對六種關鍵氣味的反應:甘草、肉桂、魚、檸檬、薄荷和香蕉。
  • 科學家利用iPSC神經元等位基因特異性開放染色質闡明功能性疾病變體
    科學家利用iPSC神經元等位基因特異性開放染色質闡明功能性疾病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2:59:56 美國北岸大學Jubao Duan和芝加哥大學Xin He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
  • 華人科學家David R.Liu開發預測基因編輯結果的新方法!
    近日來自Broad研究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華人科學家David R.Liu的帶領下,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模型以預測剪輯編輯的結果,無需實驗就可以預測基因編輯的結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上,該研究題為"Determinants of Base Editing Outcomes from Target Library Analysis and Machine
  • DRD2基因變體或會引起人健忘
    新的研究表明,日常健忘可能是由於某種基因變異引起的,為那些經常丟鑰匙、忽略細節或忘記下一步要做什麼的現象提供了一種遺傳學的解釋  「這種短期記憶缺失是非常常見的,但是一些人會特別頻繁經歷它們。」 波恩大學的研究員和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馬丁·露易特博士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道。這種現象的聚集出現表明他們有遺傳基礎,他解釋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神經科學快報》上,著重研究了所謂的多巴胺D2受體基因或DRD2。
  • 聰明源於基因,改變基因能使人變聰明嗎?
    一篇於2017年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上的論文聲稱,在分析了成千上萬的基因組之後,科學家發現了52個與人類智力有關的基因,雖然在這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基因對智力的影響能達到一個百分點的程度。
  • 專家發現「離婚基因」攜帶者有婚姻危機
    然而,據美國中文網2月28日援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研究發現,這也可能是女性身上攜帶的「離婚基因」所致。這種基因的攜帶者婚姻危機的可能性較高。其中50%的人已離婚或正陷離婚危機。據報導,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科學家檢查了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DNA,這些伴侶在一起的時間都超過5年。他們首次在女性身上發現了「離婚基因」——即催產素受體基因變體。
  • 在冠狀病毒中發現神秘的「基因中的基因」
    "在基因組大小方面,SARS-COV-2和其親屬是存在時間最長的RNA病毒中," 解釋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信息學家Chase Nelson。"因此,它們可能比其他RNA病毒更容易發生'基因組欺騙'。
  •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3:29 英國卡迪夫大學Michael J. Owen和Michael C.
  • 科學家發現死亡時間可以預測
    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死亡螺旋」階段。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這一階段是人的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生命力旺盛,而且大多數會結婚生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肌體開始老化、衰弱。自此以後,每過一年,死亡的可能性也都會隨之增大,最初增大的速度較為緩慢,後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死亡的可能性增大的越來越快。
  • 一個基因突變,讓人變矮4釐米
    此前,一項涵蓋超過18萬人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發現,在至少180個基因位點上中,存在與成人身高相關的數百種基因變異。2014年,一項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研究將研究人數擴大到超過25萬人後,發現在423個基因位點上,存在697個和身高相關的突變。一些基因變體通過影響腿、脊柱或是頭的長度,對人體身高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基因能在整體上影響身高。
  • 新研究系統性預測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
    新研究系統性預測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0 14:41:19 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Hyongbum Henry Kim小組對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進行了大規模預測。
  • 在新冠病毒中,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重疊基因
    研究人員已經在新冠病毒(SARS-CoV-2)的遺傳密碼中發現了一個神秘基因,該基因實際上隱藏在病毒基因組的視野中,至今仍被人們忽略。 實際上,病毒很容易攜帶重疊的基因,因此這並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