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人生理解受基因變體影響 6個基因變體與幸福感有關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3日報導稱,研究人員首次確定,人類基因的一些特定位置可以解釋為何每個人的人生意義都不同。這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邁克·巴特爾斯和博士研究生巴爾特·巴塞爾曼斯針對逾22萬人所做研究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兩個基因變體與人生意義有關,六個基因變體與幸福感有關。該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發現與人生意義有關的基因變體表明所有人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人在面對如人生意義等複雜進程時所表現出來的差異部分是由於生理上的差異造成的。

「我們的社會期待所有人都能夠茁壯成長、實現最大價值並度過有意義的一生。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到是什麼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我們就可以用這個信息幫助那些不幸福的人和難覓人生意義的人,」巴特爾斯說,「我們還發現了一些對幸福感來說很重要,但對人生意義來說不那麼重要的環境因素,抑或反過來的環境因素。未來,我們希望確認具體是哪些環境因素導致出現這樣的差異。」

相關焦點

  • 基因可能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感嗎?
    基因可能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感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在婚姻中所獲得的幸福感,比如:適當的溝通,共同的生活習慣等,然而基因其實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婚姻的感受。根據耶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婚姻的幸福感可能與催產素受體基因變體OXTRrs53576(基因位點)有關。實際上,催產素一直在社交關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之相關的受體基因變異以前就被認為與情緒穩定及同理心有關。研究人員發現,當婚姻中至少一方的受體基因中有GG基因型(基因中含有兩個鳥嘌呤脫氧核糖核酸)變異時,夫妻雙方對婚姻會感到更滿意。
  • 四種變體,正式通報
    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2020年8至9月,丹麥發現一種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被丹麥相關部門命名為「Cluster 5」,具有此前未曾觀察到的變異。
  • 基因變體可能有助於治療愛滋病
    中國網8月27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8月25日報導,裡約熱內盧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的調查員發現,一種DNA變體可能有助於更好地治療愛滋病。這一DNA變體被稱為HLA-B*52,研究發現,體內帶有這種DNA的患者往往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表現出愛滋病的症狀。
  • 阿根廷發現新冠病毒突變,將對變體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阿根廷機構間SARS-CoV-2基因組項目的專家對檢測到的並命名為S_E484的變體進行了分析,預計將對其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求證其與一些受關注的新冠病毒變體之間的關係,主要是英國的變體,研究表明,英國變體具有更大的傳染性。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了四種新冠病毒變體。
  • 德科學家揭秘人體憤怒基因 三種變體掌控情緒
    3種不同變體影響控制情緒能力  德國科學家揭秘人體「憤怒基因」  張禕  一些人頭腦冷靜、自控能力強,一些人卻遇到刺激就勃然大怒。德國科學家發現,遺傳基因是決定一個人性格是否易怒的關鍵之一。  檢測基因類型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人員選取超過800名受試者參加問卷調查,評估他們處理憤怒的方式,同時對受試者進行DNA測試,檢測DARPP-32基因類型。  DARPP-32基因有3種變體「TT」、「TC」和「CC」。這些變體決定大腦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是影響憤怒和攻擊情緒的重要物質。
  •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精神分裂症基因存在罕見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3:43:29 英國卡迪夫大學Michael J. Owen和Michael C.
  • 10種常見基因變體加重人猝死機率
    新華社專電 一個由40多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22日宣布,他們發現10種常見基因變體可以通過幹擾心律加重人猝死機率。  這一研究團隊對15842名研究對象採取心電圖檢查和基因組分析後發現,一種名為「Nos1ap」的基因及其9種變體可改變心臟肌肉收縮時間即QT間期,進而導致猝死危險上升。
  • 病毒4種變體,3種傳播力增強
    到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初步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變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以住院時間和28天死亡率評估)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大多數診斷工具不受影響。截至12月30日,世衛組織六個區域中已有五個區域的其他31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此種變體。
  • 新技術平臺能發現更多DNA變體
    摘要:比較基因組學通過篩選不同生物的基因組,找出特殊的DNA序列,為潛在的DNA新變體提供了最初的線索。研究團隊已發現了一個叫做dADG的變體,是細菌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能保護其自身基因組不受病毒感染。DNA由A、G、C、T四個核苷構成。科學家在DNA序列中經常發現許多替代這四個正常字母的變體,它們通常能夠幫助細胞控制基因開關,被稱為「表觀遺傳標記」。
  • DRD2基因變體或會引起人健忘
    新的研究表明,日常健忘可能是由於某種基因變異引起的,為那些經常丟鑰匙、忽略細節或忘記下一步要做什麼的現象提供了一種遺傳學的解釋波恩大學的研究員和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馬丁·露易特博士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道。這種現象的聚集出現表明他們有遺傳基礎,他解釋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神經科學快報》上,著重研究了所謂的多巴胺D2受體基因或DRD2。據研究人員介紹,每個人都有兩種不同的基因,分別用基因編碼字母C(胞嘧啶)或T (胸腺嘧啶)表示。
  • 科學家利用iPSC神經元等位基因特異性開放染色質闡明功能性疾病變體
    科學家利用iPSC神經元等位基因特異性開放染色質闡明功能性疾病變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2:59:56 美國北岸大學Jubao Duan和芝加哥大學Xin He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
  • 科學家發現基因變體 或能預測人的離世時間
    然而,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了,而發出這樣預言的其實是一種控制人體生理節律的基因,因為臨近死亡時,人的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這也許就是死神的預言吧。  基因「開關」決定了我們身體的很多特徵,包括頭髮顏色、血型等等,而且對於某些疾病非常敏感。現在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一種能夠決定更加怪異事情的基因:一個人可能離世的時間。
  • 大規模人類嗅覺GWAS研究揭示基因變異可影響對魚腥味的感知
    事實上,我們感知氣味的能力是通過855個嗅覺受體基因編碼的嗅覺受體(OR)實現的。OR基因的特徵是異常高的DNA序列多樣性,這會引起個體氣味感知和行為上的差異。但人類中約有一半OR基因被認為功能缺乏,只有約400個OR基因表現出活性。目前,人類中丟失這麼多嗅覺基因的原因仍然是個謎。而對於剩餘活性基因的變異如何影響個體嗅覺的差異。
  • 世衛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情況
    到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2020年8至9月,丹麥發現一種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被丹麥相關部門命名為「Cluster 5」,具有此前未曾觀察到的變異。
  • COVID-19檢測或能幫助追蹤新冠病毒變體
    這種變體正在英國廣泛傳播,目前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幾個國家被發現。專家認為新冠病毒變體並不比其他病毒更致命,而且已經開發的疫苗應該仍可以抵禦這種新毒株。但這種變種似乎更容易傳播,而不受控制的疫情將會更快地讓醫院不堪重負。截止到蒙圈,美國已經在COVID-19患者中發現兩例感染了新變種病毒的病例,一例在科羅拉多州,一例在加利福尼亞州。
  • 四種變體,世衛組織正式通報
    報導稱,她回憶自己在公園裡跑步時沒有戴口罩、等待登機時曾摘下口罩吃飯喝水,這些都可能導致自己被感染。今天,上海疾控發布《本市監測發現一例境外輸入病例感染病毒的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的通報。四種變體,世衛組織正式通報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4種變體:①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至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診斷、疫苗等措施的有效性。
  • 世衛組織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有三種傳播力增強
    到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VOC 202012/01變體:傳播力更強,但致病嚴重程度似無變化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最初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初步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變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以住院時間和28天死亡率評估)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大多數診斷工具不受影響。
  • 世衛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四種變體!變異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到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VOC 202012/01變體:傳播力更強,但致病嚴重程度似無變化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最初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初步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變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以住院時間和28天死亡率評估)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大多數診斷工具不受影響。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這個基因突變會讓人變矮4釐米,或與環境有關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從最矮的人群之一——秘魯人體內,找到了一個對身高影響深遠的基因變體。攜帶一個基因變體時,身高平均會下降2.2釐米;一對等位基因均突變時,對身高的影響更會疊加至4.4釐米。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已知的對身高影響最為顯著的基因。發現對身高影響最大的基因變體從幼年到青春期,人類的身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