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系統性預測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

2020-12-05 科學網

新研究系統性預測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0 14:41:19

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Hyongbum Henry Kim小組對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切割活性進行了大規模預測。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6月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

為了建立計算模型來預測13個釀膿鏈球菌Cas9(SpCas9)變體的序列特異性活性,研究人員首先評估了它們在26891個靶序列上的切割效率。研究人員發現,在256種可能的四核苷酸NNNN序列中,至少有SpCas9變體之一可以將156種用作前間區序列鄰近基序(PAM)。

 

對於高保真度的變體,總體活性可以分類為SpCas9≥Sniper-Cas9> eSpCas9(1.1)> SpCas9-HF1> HypaCas9≈xCas9 >> evoCas9 >>,而它們的總體特異性可以列為evoCas9 >> HypaCas9≥SpCas9- HF1≈eSpCas9(1.1)> xCas9> Sniper-Cas9> SpCas9。

 

利用這些數據,研究人員開發了16個基於深度學習的計算模型,可以準確地預測這些變體在任何靶序列上的活性。

 

據了解,目前已經開發了幾種SpCas9變體,從而得以提高酶的特異性或改變/擴大其與PAM的相容性,但是要為給定的靶序列和應用選擇最佳變體仍然很困難。

 

附:英文原文

Title: Prediction of the sequence-specific cleavage activity of Cas9 variants

Author: Nahye Kim, Hui Kwon Kim, Sungtae Lee, Jung Hwa Seo, Jae Woo Choi, Jinman Park, Seonwoo Min, Sungroh Yoon, Sung-Rae Cho, Hyongbum Henry Kim

Issue&Volume: 2020-06-08

Abstract: Several Streptococcus pyogenes Cas9 (SpCas9) varian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an enzyme’s specificity or to alter or broaden its protospacer-adjacent motif (PAM) compatibility, but selecting the optimal variant for a given target sequence and application remains difficult. To build computational models to predict the sequence-specific activity of 13 SpCas9 variants, we first assessed their cleavage efficiency at 26,891 target sequences. We found that, of the 256 possible four-nucleotide NNNN sequences, 156 can be used as a PAM by at least one of the SpCas9 variants. For the high-fidelity variants, overall activity could be ranked as SpCas9≥Sniper-Cas9>eSpCas9(1.1) > SpCas9-HF1>HypaCas9≈xCas9 >> evoCas9, whereas their overall specificities could be ranked as evoCas9 >> HypaCas9≥SpCas9-HF1≈eSpCas9(1.1) > xCas9>Sniper-Cas9>SpCas9. Using these data, we developed 16 deep-learning-based computational models that accurately predict the activity of these variants at any target sequence.

DOI: 10.1038/s41587-020-0537-9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537-9

相關焦點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PAM範圍廣、高特異性和活性的工程化ScCas9
    PAM範圍廣、高特異性和活性的工程化ScCas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2 15:07:18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ranam Chatterjee研究團隊宣布他們研製了具有廣泛原間隔子相鄰基序
  • 5 分鐘學會 cas9 基因敲除——原來設計方案如此簡單
    CRISPR/Cas9 系統作為細菌和古細菌的獲得性免疫系統, 通過 RNA 介導特異性的切割外源遺傳物質, 用以對抗入侵的病毒和質粒。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2013 年第一次將 Crispr/cas9 技術用於基因組編輯以來,這個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 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可以輕鬆的設計嚮導性 RNA 序列將 Cas9 引導到基因組的特定位點上,然後通過 Cas9 的核酸酶切割活性造成 DNA 斷裂。
  • sgRNA Scorer升級版:模型預測跨物種CRISPR/Cas9系統活性
    sgRNA Scorer升級版:模型預測跨物種CRISPR/Cas9系統活性 來源: 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2-21   今日/總瀏覽:4/2288
  • 清華謝震研究組在《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控制Cas9活性的新策略
    清華謝震研究組在《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控制Cas9活性的新策略清華新聞網10月8日電 10月3日,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謝震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利用拆分dCas9結構域的整合與置換實現哺乳動物細胞的轉錄控制」(Integration and exchange of split
  • Nature:操縱Cas9的REC3結構域可大幅降低CRISPR-Cas9的脫靶效應
    2017年9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鑑定出Cas9蛋白中的一個關鍵區域決定著CRISPR-Cas9如何精準地對靶DNA序列進行編輯,對它進行微調可產生超精準的基因編輯器,並且使得該基因編輯器的脫靶切割(off-target cutting)
  • 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獲進展
    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獲進展 2017-02-1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基因組編輯界的又一大進步:幾乎對PAM無依賴性的Cas9變體
    蛋白和一個短DNA序列,這個短的 DNA序列通常在靶DNA的3'末端發現,被稱為間隔序列前體臨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它存在於病毒DNA中,但不存在於細菌DNA中,有助於防止細菌DNA被自身的免疫系統(CRISPR)切割。
  • CRISPR基礎知識(一):CRISPR/Cas9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2)  在靶標DNA上必須存在一個原間隔區相鄰序列(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也就是PAM序列,這樣Cas蛋白酶才會在gRNA的引導下與靶標DNA結合併進行切割。Cas9所識別的PAM序列為NGG,其中N代表任意鹼基,它正好位於gRNA靶點的下遊,也就是在靶標DNA序列的3』端。而剪切的位點,就在位於PAM序列前面3~4個鹼基的位置。
  • 兩種新技術鑑定鋅指核酸酶切割脫靶位點的頻率
    】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被設計為類似於熱跟蹤飛彈,精確地導向以便找到並切割特異性DNA序列。鋅指(zinc fingers, ZFs),是因為它們的結構像只一個指頭伸出的手而得名,結合到不同的三字母核苷酸序列。通過將幾個鋅指出串聯在一起,再加入一個切割DNA的核酸酶,研究人員們能夠精確地導向將被切割的特異性基因。這種特異性就為開發ZFN基因治療提供可能。
  • 相似性回歸可預測轉錄因子序列特異性進化
    相似性回歸可預測轉錄因子序列特異性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10 16:17:5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Timothy R.
  • Cell:揭示染色質調節蛋白特異性組合調控染色質活性
    在人類基因組序列首次發布10年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關於影響基因功能的機制的新線索。布洛德研究所表觀基因組計劃(Epigenomics Program)經理Charles Epstein解釋道,「我們知道很多不同的染色質調節物指導染色質結構和活性。」但是這些這些調節物如何操作的細節人們一直不清楚。根據2011年12月23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小組發現染色質調節蛋白的特異性組合控制比較重要的染色質活性,比如組蛋白修飾。
  • David Liu再取新突破:不需要做實驗,就能知道基因編輯的結果
    (CBE和ABE)的序列-活性關係,並使用所得結果訓練了BE-Hive,這是一種機器學習模型,可準確預測鹼基編輯基因型結果(R ≈0.9)和效率(R≈0.7)。研究人員以≥90%的準確度糾正了3388個與疾病相關的SNV,其中包括675個等位基因,其「旁觀者」核苷酸被BE-Hive正確預測,因此無法編輯。該研究發現了以前無法預測的C-to-G或C-to-A編輯的決定因素,並利用這些發現以≥90%的準確性糾正了174個病原性SNV的編碼序列。最後,該研究利用BE-Hive的見識來設計新穎的CBE變體,以調節編輯結果。
  • 如何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高分文章?
    最近「基因編輯嬰兒問世」事件引起了業內強烈的轟動,在該項研究中賀建奎採用了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來達到預防HIV病毒的目的。
  • Sci Rep: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新發現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近期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邵振研究組關於PRC2與長非編碼RNA(lncRNA)之間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成果
  • 新研究使得在體內進行CRISPR/Cas9精準基因組編輯成為...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和英國阿斯利康公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在整個基因組中預測這些脫靶突變的策略,並且在小鼠中證實經過精心設計的嚮導RNA(gRNA)鏈不會產生任何可檢測到的切割錯誤。脫靶切割能夠發生在對有機體沒有影響的基因組位點上,或者它們能夠破壞重要的細胞功能。當試圖預測Cas9可能會出錯的基因組位點時,科學家們通常從計算預測開始,但是這些計算預測依賴於針對它們的gRNA如何結合DNA和Cas9如何進行切割作出的假設。
  • 新研究揭示嗜熱鏈球菌Cas9核酸酶催化機制並進化拓展其可編輯位點
    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由於簡便性和高效性,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醫學、農學等領域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嗜熱鏈球菌St1Cas9是最早發現的Cas9核酸酶之一,具有尺寸小(1121個胺基酸,適用於單個AAV載體組裝)、脫靶率低、低細胞毒性等優點,並且近年來報導了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具有較高的基因編輯活性,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然而其嚴格的PAM識別特性限制了其可編輯的位點。
  • Nucleic Acids Res:發現兩種較小的新型Cas9核酸酶,有望更容易地...
    2020年1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遺傳學研究所和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兩種新的緊湊的Cas9核酸酶,即CRISPR-Cas系統具有切割活性的組分,這將有可能擴大Cas9工具箱在基因組編輯中的應用。
  • Immunity:免疫學「大牛」教你如何應用CRISPR/Cas9
    Douglas R.Green在該評論文章中提到,基因修飾小鼠的應用為闡述免疫系統構成和功能提供了巨大幫助,在過去三十年中,應用同源重組技術進行胚胎幹細胞基因打靶成為構建基因修飾小鼠的主要手段,但這種方法存在諸多缺陷,因此又發展了如TALEN以及CRISPR-Cas9等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