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新研究使得在體內進行CRISPR/Cas9精準基因組編輯成為...

2020-11-28 生物谷

2018年9月14日/

生物谷

BIOON/---在臨床中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一個障礙是Cas9核酸酶可能會在錯誤的位點上切割DNA。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和英國

阿斯利康

公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在整個基因組中預測這些脫靶突變的策略,並且在小鼠中證實經過精心設計的嚮導RNA(gRNA)鏈不會產生任何可檢測到的切割錯誤。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9月1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 vivo CRISPR editing with no detectabl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論文通信作者為阿斯利康公司生物學家Marcello Maresca和麻省總醫院生物學家與病理學家J. Keith Joung。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s41586-018-0500-9。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發育生物學家Janet Rossant(未參與這項研究)說,這項研究證實「你最好確保你擁有非常準確的gRNA」。她補充道,「這種方法是一種更好的在動物模型和人體中開展實驗之前測試一種gRNA的特異性的方法。」

根據Maresca的說法,他所在的公司的一個長期目標是能夠使用治療性基因編輯來治療許多人類疾病。他在一封發送給《科學家》網站的電子郵件中寫道,「然而,實現CRISPR藥物的潛力需要開發能夠高效地修飾靶基因的方法,而且這不會對基因組中的其他地方產生任何影響。」

脫靶切割能夠發生在對有機體沒有影響的基因組位點上,或者它們能夠破壞重要的細胞功能。當試圖預測Cas9可能會出錯的基因組位點時,科學家們通常從計算預測開始,但是這些計算預測依賴於針對它們的gRNA如何結合DNA和Cas9如何進行切割作出的假設。

美國布朗大學神經科學家Kate O』Connor-Giles(未參與這項研究)說,「看到一種通過實驗手段確定脫靶位點的方法是激動人心的,這是因為這種方法不存在針對構成潛在脫靶位點的因素作出假設時引入的偏差。」

為了開發出一種讓脫靶效應最小化的方法, Maresca團隊與Joung團隊合作。他們開發出的這種方法的第一部分---最初由Joung團隊開發並於2017年發表(Nature Methods, doi:10.1038/nmeth.4278)---是在體外完成的。首先,他們將基因組DNA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他們用的是小鼠基因組---切割為大約長300個鹼基對的片段,隨後給這些片段連接上一系列讓DNA環化的接頭(adapter)。他們引入Cas9和gRNA的複合物,這種複合物在某些位點上切割環狀DNA,從而讓它線性化。

另一批核酸酶會降解剩餘的未被切割的環狀DNA。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研究人員能夠對線性化的DNA進行測序,以便觀察Cas9切割(不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的位點並預測gRNA是否會導致體內脫靶效應。

作為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開發出的這種方法的第二部分,這些研究人員在小鼠中測試了他們的預測結果。當他們使用他們在體外發現的會在基因組中數千個錯誤位點進行切割的gRNA時,在他們檢查的一部分的預測位點中,超過40%的位點也在小鼠肝臟中發生突變。一個位點在體外篩選中出現的頻率越高,它在體內發生突變的可能性就越大。換句話說,在體外發生差錯的gRNA在體內也會發生差錯。

這些研究人員還在體內實驗中檢查了小鼠基因組中的通過計算預測可能為脫靶位點但是迄今為止並未在他們的體外篩選過程中出現的位點。他們並沒有在這些位點上檢測到突變,這意味著他們的體外方法可能不會錯過真正的脫靶位點。

對這些研究人員預測對靶位點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另一種gRNA而言,他們在182個預測的位點中都未發現體內可檢測到的突變。

O』Connor-Giles說,「真正的進步是檢測有機體特異性脫靶切割的實際能力,而不是依賴於並不一定反映你在正在使用的有機體(在臨床環境中,指的是患者)的

遺傳

環境的參考基因組序列。」鑑於使用來自特定患者或有機體體的基因組DNA進行體外篩選是可能的,因此來自測序步驟的序列讀取反映了測試對象基因組中可能存在的Cas9靶標。」

Joung說,「這項[研究]應當會鼓勵進一步開發體內療法。它還為人們如何在整個有機體或體內環境中觀察這些潛在的脫靶位點提供了重要的藍圖或途徑。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尤其是出於研究目的---它讓你能夠評估對策略進行改善特異性的更改是否具有預期效果。」(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Pinar Akcakaya, Maggie L. Bobbin, Jimmy A. Guo et al. In vivo CRISPR editing with no detectable genome-wide off-target mutation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12 September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500-9.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乾貨 | 靠譜 | 實用CRISPR/Cas這項基因編輯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頻頻被「潑冷水」,那麼基因編輯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呢?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 Nature:利用CRISPR-CAS9進行全基因組基因轉錄激活篩選
    2015年2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期刊Nature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結構導向的方法改造了CRISPR-CAS9複合物來系統性研究基因功能,並通過構建sgRNA文庫大規模篩選抵抗BRAF抑制劑的激活基因。該文章利用CRISPR-CAS9技術研究基因功能,對後基因組時代的基因功能研究具有推動作用。。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2012 年,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Doudna 用二型 Crispr/cas9 技術對釀膿鏈球菌基因組進行編輯[3]。Cr-RNA 和 traCr-RNA 形成一個嚮導性的 sgRNA,通過 Watson-Crick 互補配對原則定位到基因組特定位點,招募Cas9核酸酶過來切割 DNA,造成 DNA 雙鏈斷裂反應( DSB )[3, 4]。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HIV等疾病研究進展
    這項臨床研究將從癌症患者體內提取出免疫系統的T細胞。接著,研究人員將利用CRISPR對T細胞進行基因修飾,並將基因修飾後的T細胞灌注回病人體內,這樣它們將靶向摧毀腫瘤細胞。NIH科學政策副主任Carrie Wolinetz在一篇博客帖子中披露了這一審查信息。賓夕法尼亞大學正在開發的這種癌症免疫療法旨在靶向攻擊骨髓瘤、黑色素瘤和肉瘤。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Cas系統全名為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為目前發現存在於多數細菌與絕大多數的古菌中的一種後天免疫系統,以消滅外來的噬菌體或外源質粒,並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為細菌提供了獲得性免疫,這與哺乳動物的二次免疫類似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早在2013年,基因編輯 CRISPR/Cas9 技術就被《科學》列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是發展最為迅猛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的優勢已經顯而易見,它不僅同時靶向多個靶點,切割效率高,而且設計簡單,簡明的鹼基互補設計原則,識別不受基因組甲基化影響,適應面廣。
  • Genome Biology |中科院微生物所邱金龍課題組通過轉錄激活調節染色質構象進而提高CRISPR/Cas9的編輯效率!
    然而,在動物和植物細胞中,不同基因座的編輯效率差異很大。染色質上某些位點的低CRISPR/CAS9編輯效率限制了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真核基因組DNA包裹在組蛋白周圍,進一步壓縮形成高階染色質結構[5],這可能阻礙CAS9與其靶點的結合。哺乳動物細胞內催化活性抑制CAS9(DCAS9)結合位點的全基因組圖譜顯示,它們在開放染色質區域富集。
  • 如何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高分文章?
    最近「基因編輯嬰兒問世」事件引起了業內強烈的轟動,在該項研究中賀建奎採用了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來達到預防HIV病毒的目的。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Nature重磅 | 開創新時代!劉如謙團隊首次實現線粒體精準基因編輯,無需CRISPR系統
    然而,似乎無所不能的CRISPR基因編輯,面對線粒體遺傳病卻顯得束手無策。強大的CRISPR技術對線粒體基因組束手無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線粒體基因組相對較小,人的mtDNA僅為16569bp,缺少足夠的CRISPR可編輯位點。
  • 意想不到的突變,CRISPR-Cas9的應用仍然是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當地時間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發現,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可能導致基因組的意外突變。
  • 華西重磅研究榮登Nature Medicine,和瑞基因cSMART技術力助項目完成
    該項I期臨床試驗入組12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評估了CRISPR-Cas9編輯T細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該裡程碑性工作標誌著基因編輯在癌症精準診療的臨床應用中邁出重要一步。這項重要研究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Medicine(IF=30.6)上。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 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此後,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的研究和案例越來越多,有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提高水稻的抗蟲害能力,有人利用基因編輯修復成年小鼠的特定基因突變。而在2014年,有研究者在利用CRISPR/Cas9來改變食蟹猴胚胎基因組,並且驗證了經過遺傳改造的胚胎在植入母體後長成的後代食蟹猴,其體內細胞,包括卵細胞和精子都會攜帶這一遺傳改變性狀。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CRISPR/Cas9的這一波操作堪稱教科書般的指導手冊,受此過程啟發,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導向RNA,使之與細胞基因組的特定位點相結合,將Cas酶定位到該基因位點進行切開。DNA被切開後將引發DNA的修復,從而研究者可以將自身想要利用的DNA片段「粘貼」到這一點位,從而完成精準的編輯。
  • CRISPR-Cas9應用依舊任重道遠
    CRISPR和DNA片段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報導,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三個獨立研究團隊在測試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改變人類胚胎遺傳缺陷的可能性時發現,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已經展現在整個基因組上精準修飾目標基因的強大功能。在這項研究中,她們給CRISPR加了一個嚮導RNA,讓它更精準地找到目標DNA,同時挑選Cas蛋白家族排行第九的Cas9作為CRISPR的搭檔,並對Cas9蛋白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一個新的基因編輯組合CRISPR/Ca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