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發現兩種較小的新型Cas9核酸酶,有望更容易地...

2021-01-08 生物谷

2020年12月11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遺傳學研究所和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兩種新的緊湊的Cas9核酸酶,即CRISPR-Cas系統具有切割活性的組分,這將有可能擴大Cas9工具箱在基因組編輯中的應用。這兩種Cas9核酸酶中的一種被證實可以在人類細胞中發揮作用,因而可用於生物醫學應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2日的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pCas9 from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 a compact Type II-C Cas9 ortholog active in human cells」。論文通訊作者為俄羅斯國家研究中心分子

遺傳

學研究所的Konstantin Severinov博士。

圖片來自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0, doi:10.1093/nar/gkaa998。

CRISPR-Cas是借用

細菌

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它依賴於Cas核酸酶;這些酶在CRISPR RNA的引導下,可以降解目標基因序列---它們是「基因剪刀」中的刀片。在研究應用中,最受歡迎的Cas9核酸酶是釀膿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as9,即II-A型SpCas9。它的效率很高,而且相對簡單,這是因為一個較大的蛋白既能結合crRNA,又能切割DNA;它還需要一個短的PAM序列---一串位於在靶位點兩端的核苷酸,以便SpCas9用來定位和「讀取」它。

但是SpCas9是一個較大的蛋白,當人們想使用腺相關病毒(AAV)顆粒作為

載體

將這種「基因剪刀」遞送到細胞中時,這就會產生問題。理想情況下,人們希望將編碼這種Cas蛋白的基因和嚮導RNA(gRNA)序列都裝入一種病毒顆粒中,而這種尺寸限制需要較短的Cas9種類。然而,那些較短的核酸酶往往需要更長、更複雜的PAM,因此科學家們面臨著蛋白大小和靶標選擇之間的權衡。

在這篇論文中,最近通過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博士答辯的Iana Fedorova以及Severinov實驗室研究員Aleksandra Vasileva及其同事們描述了兩種新的小型Cas9核酸酶:一種來自Defluviimonas sp.20V17(一種生活在熱液噴口的細菌),即DfCas9,另一種來自侵肺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一種在齧齒動物和其他哺乳動物中發現的常見

細菌

),即PpCas9。這兩種核酸酶恰好對AAV

載體

來說足夠小,並且具有相對較短的PAM,對於Cas9核酸酶來說,這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這兩種新的Cas9核酸酶與II-C型CRISPR-Cas系統有關,與SpCas9相比,通常表現為更小的Cas9效應物。這兩種核酸酶採用了類似於其他Cas9蛋白的保守的雙葉結構,但也有獨特的特點:它們缺乏幾個插入子結構域,並且有一個較小的Wedge結構域(負責與單向導RNA支架相互作用的結構域,因而更加緊湊。

Fedorova說,「事實上,II-C型Cas9效應物往往需要較長的PAM序列,但這只是基於迄今描述的有限數量的II-C型Cas9效應物的觀察。例如,最近發現的來自耳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的Cas9(SauriCas9),與PpCas9類似,需要短的PAM(5'-NNGG-3')。很可能很快就會發現更多需要短PAM的II-C型Cas9酶。這些具有不同PAM要求的小型Cas9蛋白擴大了真核和原核基因組中潛在的可編輯DNA靶點的數量。」

體外研究和在

細菌

中的實驗表明,這兩種Cas9核酸酶能高效地切割DNA,而且PpCas9核酸酶在人體細胞中也很活躍。這些結果也發現它們與其他已被證明在真核細胞中起作用的Cas9核酸酶-- Nme1Cas9和Nme2Cas9---非常相似。雖然還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這兩種Cas9核酸酶的效率,但是這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可能為微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基因組編輯中使用的更傳統的核酸酶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替代物。

Fedorova指出,對PpCas9脫靶編輯(非預期修飾)的初步研究表明,這種酶具有合理的特異性。但要證實PpCas9的特異性足以被視為一種基因組編輯工具,還需要使用更複雜的方法進行額外的研究。

她補充道,「此外,看起來PpCas9在靶向細胞中的不同基因方面表現出選擇性。這可能會減少PpCas9可能的基因組靶點的範圍,這種偏好性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Iana Fedorova et al. PpCas9 from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 a compact Type II-C Cas9 ortholog active in human cell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0, doi:10.1093/nar/gkaa998.

2.『Fun size』 Cas9 nucleases hold promise for easier genome editing
https://www.skoltech.ru/en/2020/12/fun-size-cas9-nucleases-hold-promise-for-easier-genome-editing/

相關焦點

  • Nucleic Acids Res.:蛋白質合成中的質量控制
    近期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上海生化與細胞所王恩多研究組的研究論文:人細胞質亮氨醯-tRNA合成酶編校非對應胺基酸的模塊式途徑。王恩多研究組的博士研究生陳鑫和馬晶晶成功地首次在大腸桿菌基因表達體系中得到了高活力的人胞質亮氨醯-tRNA合成酶(hcLeuRS)和亮氨酸tRNA,建立了一個高效的測定hcLeuRS合成和編校活力方法和體外研究體系。
  • Nucleic Acids Res:新方法實現CRISPR/Cas9瞬時表達和高效編輯
    CRISPR/Cas9是一種核酸酶,能夠像一把剪刀那樣在特定位點上切割兩條DNA鏈以便添加、移除或修復DNA片段。但是,CRISPR/Cas9不是100%準確,可能會切割脫靶位點,從而導致不想要的結果。
  • 【科技新詞】異種核酸
    生物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是核酸,其中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能否人工合成核酸來幫助生物傳遞遺傳信息?XNA是英文Xeno-nucleic acids的簡稱,中文意思是異常核酸。XNA並非是一種核酸,而是一類核酸。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合成的XNA有6種,它們分別是HNA、CeNA、LNA、ANA、FANA和TNA。霍利格爾等人設計出了幾種酶,可以幫助XNA組裝和複製遺傳信息。這些酶能把DNA轉錄成各種XNA,然後可以反過來轉化成新的DNA鏈,準確率高於95%。
  •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Cas9核酸酶 提高基因編輯安全性
    日前,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和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技術開發出一種新型Cas9核酸酶。它讓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活性受到一個低成本、豐富、無毒的胺基酸的調控,從而讓CRISPR/Cas9技術更為安全可控。
  • 用專利保護精細改造的Cas9核酸酶
    近幾年,源於CRISPR/Cas9系統的基因編輯技術,由於其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備受科研界青睞,迅速被應用到真核生物基因組編輯
  • 【綜述】治療性CRISPR/cas9技術研究進展
    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 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可以輕鬆的設計嚮導性 RNA 序列將 Cas9 引導到基因組的特定位點上,然後通過 Cas9 的核酸酶切割活性造成 DNA 斷裂。最近的幾項研究,成功地應用 Crispr/cas9 糾正動物模型,體細胞和體外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基因,這也對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於臨床燃起了希望。
  • 讓Cas9基因編輯無可奈何的HSV感染,有望被歸巢核酸內切酶攻克
    Jerome 在JCI Insight雜誌發表論文,通過AAV載體遞送歸巢核酸內切酶(Meganuclease)對小鼠的三叉感覺神經元內的潛伏HSV進行了體內基因編輯,但效率不高,不足4%。歸巢核酸內切酶是具有較大識別位點(12至40個鹼基對的雙鏈DNA序列)特徵的內脫氧核糖核酸酶,屬於最早的基因編輯工具,但它在序列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仍可能發生編輯作用。
  • ATP酶DEAD-box調節細胞器的相分離
    ATP酶DEAD-box調節細胞器的相分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2 14:42:52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Karsten Weis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通過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在不同序列切割,產生不同的末端
    用兩種合適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載體(10μg) 和外源DNA。製備閉合環狀質粒軟體用於定向克隆,通過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在不同序列切割,產生不同的末端。只要可能。儘量避免使用多克隆位點上切割序列相互之間位於12bp 以內的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因為在其中一個位點被切割後,第二個位點將太接近線性DNA的末端,從而不利於第二種酶的有效切割。
  • 【科技前瞻】Cell Stem Cell:人類幹細胞模型中發現LINE1轉錄因子新功能
    早期研究表明,對細胞免疫反應調節來說,AGS患者缺少正常的關鍵核酸代謝基因,其中一種有助於防止DNA異常積聚的TREX1酶生產不足。AGS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開展一直十分困難,因為動物模型無法準確地模擬這種人類疾病。
  • 兩種新技術鑑定鋅指核酸酶切割脫靶位點的頻率
    當鋅指核酸酶失效時 兩種新技術鑑定鋅指核酸酶切割脫靶位點的頻率】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被設計為類似於熱跟蹤飛彈,精確地導向以便找到並切割特異性DNA序列。
  • :利用zeta電位作為信號輸出手段和抗汙型納米平臺實現複雜樣本中核酸分子的定量分析
    從理論層面上來看,zeta電位可以很好地反饋溶液中納米顆粒表面電荷的變化,而且目前的電位儀還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無侵襲性、無需信號標記等優勢,是一種潛在的定量分析工具。從操作層面上來看,使用zeta電位作為信號輸出方法,可以在均質溶液中可以實現「一步法」檢測生物分子,同時避免了複雜的表面修飾、繁瑣的孵育和洗滌步驟。
  • Nature子刊:第二代鋅指核酸酶技術
    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究人員上周五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文章,展示了其第二代的鋅指核酸酶
  • Nucleic Acids Res:改寫教科書!起始密碼子至少有47種!
    論文第一作者Ariel Hecht說,「很多潛在的起始密碼子未被發現的原因很可能是沒有人能夠觀察到它們。」遺傳密碼是由四種鹼基(A、C、G、T或U)組成的。DNA的分子單元是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和T(胸腺嘧啶),而RNA的分子單元是A、C、G和U(尿嘧啶)。50年前,當時最好的研究工具表明在大多數生物中,僅有幾種起始密碼子,如AUG、GUG和UUG。
  • 中金:核酸藥物,時代已至|核酸藥物|醫藥-智通財經網
    自上世紀80年代後,基於靶點的新藥研發逐漸展開,並發現了大量的新藥;傳統的小分子化藥和抗體藥物均是通過與靶點蛋白結合而發揮藥理作用,靶點蛋白可以是酶、受體、離子通道等。► 核糖五元環改造:對核糖的五元環進行改造被稱為第三代的化學修飾,包括LNA(locked nucleic acid)、PNA(peptide nucleic acid)、PMO(phosphoroamidate morpholino oligomer),這些改造可以進一步增強核酸藥物對核酸酶的抵抗、提高親和力和特異性等。
  • Nucleic Acids Res | 代謝組學數據預處理
    代謝組學(Metabolomics)以生物體內所有代謝產物為研究對象,定性定量地研究代謝物與機體生理或病理變化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時間序列代謝組學(J Biol Chem. 292: 19556-64, 2017)和多類別代謝組學(Science. 363: 644-9, 2019)備受關注,因而對這些研究中的複雜組學數據的統計分析已經成為領域內極富挑戰的前沿方向。
  • 新研究揭示嗜熱鏈球菌Cas9核酸酶催化機制並進化拓展其可編輯位點
    發掘和改造來自不同物種中的Cas9核酸酶是解決目前CRISPR/Cas9技術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嗜熱鏈球菌St1Cas9是最早發現的Cas9核酸酶之一,具有尺寸小(1121個胺基酸,適用於單個AAV載體組裝)、脫靶率低、低細胞毒性等優點,並且近年來報導了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具有較高的基因編輯活性,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然而其嚴格的PAM識別特性限制了其可編輯的位點。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望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人工納米酶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no Toda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人工酶類,其能阻斷錯誤摺疊的α突觸核蛋白在大腦中的擴散,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療法。研究人員所開發的人工酶類擁有較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該酶是鉑和稱之為PtCu的銅的納米級組合產物,其抗氧化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金屬組合的組成。
  • 動物所開發新型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12b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系統挖掘,成功地鑑定出若干能在人體生理溫度工作的Cas12b/C2c1酶。經過系統改造,兩種Cas12b/C2c1酶被成功開發成為哺乳動物基因組編輯工具,能夠編輯人類細胞基因組並應用於製備動物疾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