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會死?「死亡螺旋」或可預測

2021-01-08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雖然死亡無法避免,但一些研究者認為死亡是可以預測的。據英國媒體近日報導,一些研究人員稱,他們在對果蠅的實驗中發現,果蠅每個生命階段都有明顯的區別,據此能昭示死亡的日期。研究者們將之稱為「死亡螺旋」,這是生命的第四階段。

●生育能力銳減是死亡的普遍特徵,不管童年期、成年期、晚年期,所以稱之為「死亡螺旋」

●研究人員能通過生育能力的變化,推算出果蠅死亡的具體時間,「正確率達到80%」

●對小鼠的生殖系統進行改變後,其壽命也會發生改變

●當人臨近死亡時,生理功能會有所下降

……

實驗A

雌果蠅接近死亡時,產卵量銳減

注意:這種生育能力的銳減不分年齡,老果蠅在臨近死亡時生育能力銳減,年輕果蠅在臨近死亡時生育能力同樣銳減

前提/ 科學家稱,25年前人類將生命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童年期和成年期。童年期的特點是快速成長和發展,在這個階段,死亡的可能性相對較低。當人類達到性成熟時,成年期也就開始了。此時死亡機率也比較低,這是人類的黃金時間,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生兒育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身體開始衰老和退化。每過一年,死亡的可能性就會相應增加。

上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認識到這兩個時期無法很好地概括生命的階段,所以他們提出了第三個階段,即晚年期。而區分成年期和晚年期的標準便是其獨特的死亡率。在成年期,死亡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但這卻不適用於晚年期。比如,60歲的人死亡率會比50歲的人高出許多,但是90歲的人和100歲的人死亡率卻幾乎一樣。「你會發現(在老年期)死亡率趨於平穩」,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勞倫斯·米勒說道。

為了解決死亡率會趨於平穩的問題,米勒和他的同事麥可·羅斯,開始從其他晚年期死亡率趨於平穩的動物身上尋找答案。他們開始研究用於種群生物學研究的實驗生物——果蠅。

「我們總共對2828隻雌性果蠅進行實驗,我們分別將一隻雌果蠅和兩隻雄果蠅放在一個玻璃瓶裡,每天都把雌果蠅移到一個新的瓶子中,看它一共產下多少卵,一直持續到它們全部死亡。」果蠅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幾周,「這是一個巨大的實驗,」米勒說。

最初的結果讓人失望,果蠅進入晚年期,生育率沒有明顯趨於平穩。但當研究人員仔細觀察實驗數據時,他們有一些不尋常的發現。「當一隻雌果蠅接近死亡時,它和同年齡果蠅的生育能力是不同的」。米勒說。簡單來說,接近死亡的果蠅,其產卵量會在它死亡前兩周銳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生育能力的銳減是不分年齡的,比如一隻活了60天的老果蠅在它臨近死亡時生育能力銳減,而只活了15天的年輕果蠅在它臨近死亡時生育能力同樣銳減。這是每個生命階段死亡的普遍特徵,不管是童年期,成年期,晚年期,所以稱之為「死亡螺旋」。

2012年,研究者又發現雄性果蠅在臨近死亡時同樣會有生育能力銳減的表現。最近,米勒和羅斯獲得了其他4個獨立實驗室研究果蠅壽命和生育能力的數據,他們將這些數據重合,再一次印證了「死亡螺旋」的存在。

通過對雌果蠅壽命和生育能力的發現,兩位研究人員甚至能通過前三天的生育能力的變化,推算出果蠅死亡的具體時間。這種推測可以忽略年齡和其他因素,「正確率能達到80%,」米勒說。

實驗B

雌果蠅不再產卵的那天,即「退休」

注意:現在普遍的認識是死亡率和年齡相關,但克欽格等人研究認為,死亡率更多和生育率相關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傑尼斯·克欽格也做了關於果蠅壽命和生育率的實驗,他的發現和米勒、羅斯的發現具有廣泛一致性。

「我20多歲的時候研究性別比例,40多歲時研究衰老科學,現在我65歲了,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生物概念,我稱之為『退休』」。他說。克欽格表示,「退休」更容易出現在雌果蠅身上,當雌果蠅不再產卵的那天,她就「退休」了。一隻雌果蠅有2.5毫米,它的卵是0.5毫米,她一生會產大約1200個卵,如果將之排起來大致有半米長。「如果雌果蠅一整天不產卵,即使第二天產卵也說明一定出了什麼問題。」

克欽格的研究還發現,在「退休」階段的最後,當生育率低下,就距離死亡不遠。現在普遍的認識是死亡率是和年齡相聯繫的,但克欽格的研究認為它們更多和生育率相關。

加州學者詹姆斯·卡雷和他的同事也發現,對小鼠的生殖系統進行改變後,其壽命也會發生改變。他們對年邁的雌鼠進行手術,為其換上了年輕雌鼠的卵巢,結果它活得比預期長。「一些跡象表明,接受新卵巢的小鼠比沒有得到新卵巢的小鼠更健康,而且更少有心臟問題。」他說。

解釋/ 雖然克欽格不相信人類會在死亡前經歷他所謂的「退休」期,但米勒認為,有證據表明,人們只要死於自然原因都會經歷死亡螺旋。「有丹麥研究者做過實驗,」他說。

據悉,丹麥研究人員讓一組九十多歲的志願者通過一連串的測試來評估他們的力量、協調以及精神敏銳度。幾年後,他們再查看其志願者狀況。「那些死亡的志願者多半是在測試中表現較差的人。」他說「這意味著當人臨近死亡時,生理功能會有所下降。」

克欽格最感興趣的是,對果蠅的研究可能會為人們如何避開死亡周期提供啟發。這樣的研究可能會提供新的線索,防止人類經歷潛在的長期和緩慢惡化的死亡過程。米勒和羅斯認為他們確實發現了人類生命的第四階段,他們的長期目標是讓人類花儘可能少的時間來經歷第四階段。(綜合人民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發現生命第四階段「死亡螺旋」: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  克欽格不能確信人類在死亡之前是否經歷他所提出的「退休」階段,但是穆勒認為,人在死亡之前應該經歷一個「死亡螺旋」階段。生物體或許存在可預測的「死亡螺旋」階段。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死亡更是不可避免,那麼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呢?古代有算命先生聲稱可以推算你的壽命長短,但那畢竟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道理。
  • 究竟什麼是死亡螺旋?
    出於好奇及求知慾,我特意在網上搜索了「死亡螺旋」(death spiral),想弄明白究竟怎樣的螺旋才是死亡螺旋。我看到了cross country網站上一篇2004年2月發布的標題為「death spiral」(死亡螺旋)的文章,作者是Bruce Goldsmith(BGD創始人及設計師「金匠」)。
  • 科學家發現死亡時間可以預測
    死亡時間是否可以預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聲稱,他們通過果蠅實驗發現了一個預示死亡即將到來的「死亡螺旋」階段。他們認為,人類生命階段或許也會經歷所謂的「死亡螺旋」。兒童階段、成年階段和晚年階段大約在25年之前,生物學家認為,生命可分為兩個基本階段,即兒童階段和成年階段。兒童階段主要是指性成熟之前,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快速生長與發育。在這一階段,死亡的可能性一直很低。到性成熟以後,人已進入成年階段。剛剛開始成年時,死亡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
  • 比特幣在「死亡螺旋」中「螺旋上升」?
    大家一時間又會討論幣價會跌至多少,礦機關機幣價是多少,挖礦之路是否又如同美國金融學教授 Atulya Sarin所說,比特幣進入了死亡螺旋?     「死亡螺旋」簡而言之便是在惡性循環中走向死亡、毀滅。「死亡螺旋」理論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物、經濟、金融學等不同領域有著相應的理論解釋。
  • 最新發現:人類死亡時間或由基因可預測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旅行青蛙會死是真的嗎?青蛙什麼時候會死
    旅行青蛙會死是真的嗎?青蛙什麼時候會死?最近不少網友都看到了網上流傳的青蛙死亡畫面。被吃,被肢解,甚是恐怖。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就來一起看下。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認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教育有必要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
  •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基因可預測人類死亡時間?揭基因與死亡關係   [導讀]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甚至能預測一個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死亡。   美國科學家聲稱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基因,不僅能夠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早起的人,而且能夠將你可能去世的時間預測到上午還是下午。這種特別基因控制著人體生理節律,或許是當人接近死亡的時候,身體會還原到一種更加自然的生理節律。
  • 死亡螺旋和BTC —當礦工投降時會發生什麼?
    價格下降會增加所謂的「礦工投降」發生的可能性,據說這觸發了BTC在2018年12月的大幅下跌。去年底,比特幣價格在三個月穩定在6,000至6,500美元之間的狹窄區間後下跌至6,000美元左右。隨後降到$ 3,000s的時間是短短一個月。為什麼發生礦工投降?當採礦不再有利可圖時,礦工投降發生在比特幣市場。
  • 【洞察】垃圾焚燒的「死亡螺旋」
    【洞察】垃圾焚燒的「死亡螺旋」北極星固廢網訊:18元,在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下能做什麼?一杯咖啡,一頓飯,一次近距離打車……人民幣升值的同時購買力卻越來越低,18塊錢著實是個極小的數目。不過,就是這18元,卻是國內一些中小城市焚燒一噸垃圾的價格。
  • 死亡螺旋?大概不會發生,但你已經為它買單了
    半個多月前的312,比特幣暴跌到3800刀(BM上破了3500刀),導致全網算力暴跌30%多,眾多文章論述了加密貨幣市場的「崩潰」,比特幣即將陷入死亡螺旋的說法四處流傳。那麼,BTC的死亡螺旋真的會存在嗎?
  • 比特幣的死亡螺旋踩踏會真實發生麼?
    而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比特幣的死亡螺旋這個東西,並不太符合時宜。死亡螺旋,簡單定義,就是踩踏。在環環相扣的系統中,一環出現故障,導致下一環,直到整個系統故障。我們在傳統行業中接觸到最嚴重的金融踩踏,同時也是比特幣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次貸危機。
  • 如何預測蛋白的跨膜螺旋?
    而α-螺旋在細胞中通常具有信號傳導或轉運通道功能,細胞中的跨膜蛋白以此類型為主,在人類中,27%的蛋白質被預測為α-螺旋型跨膜蛋白。 那麼,如何預測一個蛋白是否具有跨膜螺旋(TMH)呢? 今天推薦大家一款比較好用的在線工具-TMHMM 2.0。
  • 比特幣的死亡螺旋踩踏會發生在現實生活嗎
    比特幣的死亡螺旋踩踏會發生在現實生活嗎 nk_ohcvsxoul 發表於 2020-03-12 09:03:50 時隔 106 天,比特幣重新站上 1 萬美金,再次登上熱搜
  • 偉大的博弈:揭秘A股死亡螺旋
    從場外配資,到兩融,再到股權質押,拋壓是成數量級擴大的,沒有所謂的泡沫擠掉拋盤減弱這種說法,那是曾經的那種沒槓桿時代,負向反饋只要碰到「大不了我不賣了」的散戶心裡,死扛總是能到暴風雨過去的時候,可怕的是無法死扛。這就是金融界我們常講的「死亡螺旋」,death spiral,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比特幣進入「死亡螺旋」!幣圈怎麼看?
    整個比特幣似乎正陷入「死亡螺旋」。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比特幣進入「死亡螺旋」12月3日,美國聖克拉拉大學金融學教授Atulya Sarin發表了一篇關於挖礦難度的論文,他認為,最近挖礦難度的下降表明比特幣市場已進入「死亡螺旋」階段。何為「死亡螺旋」?
  • 現代貨幣系統的死亡螺旋-非有效債務
    什麼是現代貨幣理論?簡而言之,向市場無限注入信用貨幣。亦即所謂的「印錢」,雖然不是印了免費發放,但在宏觀上也僅僅只是記帳、發錢而已。針對這一經濟熱點問題,著名投資分析網站seekingalpha.com專欄作家Austin Rogers就多次撰文闡明了他的「貨幣死亡螺旋」理論,其核心觀點就是在央行信用放水的現代經濟體系內,非但「貨幣」沒有膨脹,而且「非通脹」甚至「輕通縮」才是市場崩潰的真正威脅。
  • 真正的比特幣,何懼死亡螺旋
    周期更替、死亡螺旋、幣價歸零……比特幣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天,從7點到9點,比特幣跌破3400美元,24小時跌幅8.5%,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周期更替、死亡螺旋、幣價歸零……比特幣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 分布式發電引發的「死亡螺旋」
    儲能被看作是支撐可再生能源發展並替代化石能源的有力武器。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地球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儲能「設備」,煤炭、石油、天然氣是存儲形態。與常規電池不同的是,這塊巨大電池的充放電倍率嚴重不均衡。充電倍率非常低,充電時間超長,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放電倍率則要高得多,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
  • ZT交易所|儘管哈希率下降,但比特幣避免了「礦工死亡螺旋」
    但是,重要的是,比特幣能夠避免某些分析家曾預測會看到的「礦工死亡螺旋」。比特幣的哈希率最近已經大大下降,哈希率在本月初將區塊獎勵減半之前達到了歷史新高。這可能是由於礦工升級設備以應對事件造成的利潤下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