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長時間太空旅行不嚴重影響人類基因組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改變人類基因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太空旅行不會導致人類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這或可稍稍緩解人們對長期太空旅行的擔憂。

斯科特·凱利和馬克·凱利是一對同卵雙胞胎,都曾是NASA的太空人。2015年3月,斯科特開始執行一項太空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呆了近一年時間,而與此同時,馬克作為地面控制人員在NASA工作。同卵雙胞胎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凱利兄弟在長達一年時間裡「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且十分難得的研究機會。研究人員12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對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進行了詳細介紹。

研究人員在斯科特執行任務前後長達27個月的時間裡,在不同時間點分別收集了斯科特和馬克的血液樣本、生理數據和認知測量結果,對兩人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基因組表觀遺傳變化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他們發現,在進入太空後,斯科特的DNA甲基化率要比馬克的小一些,但這種差異最大時也不超過5%;同時,斯科特一些基因,特別是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表達也出現了異常,但在返回地面6個月後,超過90%的表達異常基因恢復了正常。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太空時,斯科特還出現了視網膜增厚、體重減輕、腸道微生物移位、認知能力下降等狀況。

研究人員指出,總體上看,經過長時間太空旅行,斯科特身上並未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這一結果令人振奮。雖然由於研究對象有限,只有兩人,他們還無法肯定地得出關於太空旅行對基因組影響的結論,但這一新研究為預測太空人在執行長期任務時的基因功能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對於確保今後在太空人任務期間出現健康問題時能及時獲得藥物治療很有幫助。

相關焦點

  • 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科技日報華盛頓電(記者劉海英)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改變人類基因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太空旅行不會導致人類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這或可稍稍緩解人們對長期太空旅行的擔憂。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最新發現: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腦容量
    文丨學術頭條早在 2016 年,美國研究人員就發現,長期的太空飛行會損害太空人的視力,而原因可能與腦脊髓液變化有關。經檢查發現,這些視力有問題的太空人眼球後部變平,視神經出現炎症,此外一些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存在無法完全恢復的嚴重結構性變化。而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尚未定論。現在,一項發表在《放射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長時間太空旅行的影響不僅僅是視力受損這麼簡單,嚴重地甚至可能會導致腦容量改變和腦下垂體變形。
  • 長時間的太空旅行會影響太空人的脊柱健康
    一項有關在零重力環境下長期旅行的健康狀況研究,給太空人登陸月球和火星的計劃帶來了新的打擊。《脊柱》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國際空間站呆了幾個月的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脊柱上關鍵肌肉的大小面積和密度都有明顯減少。
  • 長時間太空旅行對太空人心理造成什麼影響?
    無論如何定性,這起事件都說明,長期太空任務會給太空人帶來額外的挑戰。而隨著人們對火星探索任務越來越認真,這類任務必將對太空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嚴重威脅。 研究人員希望借南極來研究長期太空旅行對人類精神健康的影響。將南極比作太空確實合適。
  • NASA最新研究:長時間太空飛行可致太空人血液倒流
    眾所周知,太空飛行會對人體會造成嚴重傷害。在繞地軌道上長時間飛行,處於失重狀態,會導致太空人的肌肉質量下降、骨骼變得更脆弱……然而,這些還都不是最危險的。資料圖(NASA)據NBC新聞13日報導,周三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醫學雜誌《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NASA最新研究顯示,太空飛行可以阻止甚至逆轉太空人上半身的血液流動。這一驚人發現對未來的火星之旅和其他長期任務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始於幾年前,當時NASA正試圖調查為什麼近三分之二的太空人在空間站待了幾個月後,紛紛出現視力模糊和視力受損。
  • 受失重和太空輻射影響 太空旅行會對細胞線粒體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對於那些希望進入太空遨遊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喬治敦大學倫巴第綜合癌症中心一項新研究表明,受到失重和太空輻... 對於那些希望進入太空遨遊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
  • 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太空旅行 對太空人免疫系統有較大影響
    本周公布的一項新研究稱,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似乎會對太空人免疫系統的 NK 細胞造成損傷。這意味著,在 NASA 預期的星際旅途中,太空人的免疫系統可能會變得相當脆弱。據悉,這項研究由亞利桑那大學、休斯頓大學、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和 NASA 詹森航天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完成,觀察對象是那些經歷了至少 6 個月太空旅行的太空人們。(研究配圖 - 1)結果發現,長時間的航天飛行,將對 NK 細胞產生一定的影響。
  • 雙胞胎實驗:人類不適合長期太空旅行,地球是我們的囚籠?
    這兩個問題是現在制約人類長期在外太空居住、太空旅行、殖民其他星球最大的問題。而且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解決。經過多次實驗,太空人短期內表現良好,沒有特別嚴重的危害,才進行了載人登月。不過NASA深知長期的外太空生活,太空人的身體是無法承受的。在登月完成以後,NASA開始建立國際空間站,除了進行生物科學實驗、大地研究以外,NASA近些年來一直在關注外太空長期對人類的影響。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這項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表明,太空人在太空中花費很長的時間(前往月球殖民地或前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這些時間)可能會遭受類似的影響,並且可能會受益於保護性措施他們的心臟健康。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的見解,有一天可以幫助地球上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人。
  • 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
    《美國神經放射學雜誌》線上版最新刊發的一項研究稱,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人類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該項研究由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神經放射學家唐娜?羅伯茨領導。研究發現,在國際空間站內進行長時間太空飛行後,太空人的腦室會擴大,其變化百分比與飛行時間顯著相關,但與太空人的年齡負相關;太空人的腦組織(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邊緣)會上移,在大腦頂部聚集。進一步研究表明,太空人大腦結構的變化與他們飛行後出現的運動和認知能力變化有關。
  • 太空旅行會以奇特和不尋常的方式改變人類大腦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以來,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探索太空飛行如何影響人體的生理和健康,例如:美國雙胞胎太空人的太空飛行測試,揭曉了太空生活對人體構成多種影響,甚至涉及到基因表達。但是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太空飛行可能以奇特和不尋常的方式影響著人類大腦,這可能會損害太空人的視力,並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3-12 14:02:05
  • NASA 的雙胞胎研究證實:太空旅行會影響基因表達
    成千上萬的基因在變化,就像煙花在爆炸NASA 的雙胞胎研究近期有了初步進展,結果顯示,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基因表達有著巨大影響。首席研究員 Chris Mason 是這麼描述的:「人體進入太空後,我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基因在變化,它們會改變開啟和關閉的狀態,就像煙花在爆炸一樣。返回地球後,有些變化還會短暫持續一段時間。」
  • NASA證實太空旅行對人體影響甚大
    原標題:NASA證實太空旅行對人體影響甚大 乘坐太空飛船長時間「旅行」,對太空人的影響遠非此前所想。據《科學美國人》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胞胎研究」項目的初步結果顯示,太空旅行強烈地影響著基因的表達方式。
  • 研究發現有地球細菌可以在太空存活多年時間
    據外媒報導,雖然人類此刻有生活在太空中,但那也只是因為科技的進步才使得這樣的壯舉成為可能。經過幾十年的技術進步,有人可能會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最適合在太空中生存的。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最新發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一種非常特殊、適應性很強的細菌可以獨自在太空中生存很長一段時間。
  • 太空旅行要緩緩!國際空間站蠕蟲研究顯示低重力會改變基因 尤其是...
    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讓蠕蟲在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空間站上進行實驗,以研究重力對DNA的影響。研究小組發現,雖然大多數基因只受到輕微影響,但神經系統細胞,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神經細胞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這是發表在《Cell Press》期刊上30篇論文之一,主要研究長期太空飛行或低重力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影響。
  • Nature解讀:人類ENCODE計劃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人類和小鼠基因組...
    2020年8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DNA元件百科全書計劃(ENCODE,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是全球科學家們不斷努力進行的一項研究計劃,旨在理解人類基因組的功能,隨著這一計劃最新研究階段的完成,該計劃已經從人類和小鼠基因組中加入了數百萬個候選的DNA開關,這些DNA開關似乎能調節基因表達的時間和位點,
  • 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是什麼?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公布的研究結果吧
    太空是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我們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使他們安全返回家園的技術,但是科學家們仍在弄清楚太空旅行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在進行任何計劃的前往火星的任務之前,這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這些重要飛行中太空人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