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研究:長時間太空飛行可致太空人血液倒流

2021-01-12 騰訊網

眾所周知,太空飛行會對人體會造成嚴重傷害。在繞地軌道上長時間飛行,處於失重狀態,會導致太空人的肌肉質量下降、骨骼變得更脆弱……然而,這些還都不是最危險的。

資料圖(NASA)

據NBC新聞13日報導,周三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醫學雜誌《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NASA最新研究顯示,太空飛行可以阻止甚至逆轉太空人上半身的血液流動。這一驚人發現對未來的火星之旅和其他長期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研究始於幾年前,當時NASA正試圖調查為什麼近三分之二的太空人在空間站待了幾個月後,紛紛出現視力模糊和視力受損。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視力問題甚至在太空人返回地球後依然存在。

研究人員對11名在國際空間站平均停留時間為6個月的健康太空人進行了觀察。在任務進行到第50天時,7名太空人被發現左頸內靜脈有停滯或反向血流。一名太空人在太空飛行任務期間頸內靜脈中出現了血栓,另一名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也發現了部分血栓。

這項令人意外的研究結果指出,在太空中呆上一段時間就會影響血液在上半身主要血管內的流動,導致血液停止流動甚至倒流,這對太空人而言是一種健康風險。「如果你的頸內靜脈出現血栓,血栓可能會轉移到肺部,導致肺栓塞,這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長期任務中,那將是災難性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安德魯·范伯格說道。

NASA休斯敦詹森航天中心的心血管與視覺實驗室主任、該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麥可·斯滕格表示:「這是一項出人意料的發現,我們沒有預料到(血流)停滯和倒流。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如果在地球上,你會立刻懷疑是因為大面積堵塞或腫瘤之類的東西造成。」

一些專家表示,這一發現為長時間太空旅行敲響了警鐘,將有助於針對太空人健康風險的治療及幹預措施的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蔣伊晉 徐緩 編譯報導

編輯 李彬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失重或讓太空人血液倒流—新聞—科學網
    失重使一些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經歷了血液倒流圖片來源:NASA 在失重狀態下會對身體產生奇怪的影響——現在人們發現,失重狀態會讓人的血液倒流。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 血液循環的變化導致兩名太空人(男性、女性各一名)出現可能致命的小血栓。但幸運的是,受影響的太空人平安無事。 血液的變化發生在一種叫做左頸內靜脈的血管中。
  • 【英語聽力閱讀】零重力可能導致太空人血液倒流!
    許多太空人在回到地球和正常重力環境後,都會提到眼部和後背感到不適。And now scientists say they've discovered some new risks with long term space flight. 現在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長時間太空飛行還存在其他風險。
  • 最新發現: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腦容量
    文丨學術頭條早在 2016 年,美國研究人員就發現,長期的太空飛行會損害太空人的視力,而原因可能與腦脊髓液變化有關。現在,一項發表在《放射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長時間太空旅行的影響不僅僅是視力受損這麼簡單,嚴重地甚至可能會導致腦容量改變和腦下垂體變形。據報導,國際空間站(ISS)上超過一半的太空人在長期暴露於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後,在評估中會表現出視神經腫脹、視網膜出血等眼部結構改變。
  • 長期飛行致太空人視覺系統變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莫斯科8月17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科學小組負責人、眼科專家奧爾加·馬尼科近日表示,三分之一的太空人在太空進行長期飛行之後視覺系統發生變化奧爾加·馬尼科說,在長期太空飛行的情況下(3個月以上),30%的太空人出現眼底改變,這屬於航天神經眼肌症候群,但對視覺敏銳度沒有影響。她稱,航天神經眼肌症候群屬於太空飛行醫學風險範疇,其中包括視神經水腫、視網膜結構改變、眼球形狀改變和遠視等視覺變化。最常見的航天神經眼肌症候群是視神經盤水腫,表現程度不一,從輕微到非常明顯。
  • 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太空旅行 對太空人免疫系統有較大影響
    本周公布的一項新研究稱,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似乎會對太空人免疫系統的 NK 細胞造成損傷。這意味著,在 NASA 預期的星際旅途中,太空人的免疫系統可能會變得相當脆弱。據悉,這項研究由亞利桑那大學、休斯頓大學、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和 NASA 詹森航天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完成,觀察對象是那些經歷了至少 6 個月太空旅行的太空人們。(研究配圖 - 1)結果發現,長時間的航天飛行,將對 NK 細胞產生一定的影響。
  • 研究表明太空飛行對太空人身體會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實踐證明由於長期處於失重和真空環境中,太空飛行對搭乘太空人的身體會造成嚴重傷害,比如導致肌肉萎縮或患上癌症等 。  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太空人停留在太空中的時間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在一個失重、高真空環境、溫度波動大和高能量輻射的 太空環境中是如何影響人類健康的。
  • 長時間的太空旅行會影響太空人的脊柱健康
    一項有關在零重力環境下長期旅行的健康狀況研究,給太空人登陸月球和火星的計劃帶來了新的打擊。《脊柱》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國際空間站呆了幾個月的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脊柱上關鍵肌肉的大小面積和密度都有明顯減少。
  • 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
    《美國神經放射學雜誌》線上版最新刊發的一項研究稱,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人類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該項研究由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神經放射學家唐娜?羅伯茨領導。研究團隊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太空飛行前後的大腦磁共振成像數據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量化了他們大腦結構的變化情況,並將這種結構變化與其認知和運動功能的臨床表現進行了比較。
  • 太空飛行是否會影響健康?NASA在《細胞》發表最新發現
    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閱讀論文人類一直存在飛天的夢想。直到宇宙飛船的出現,太空飛行成為現實。但是人類是否可以安全的進行太空飛行,太空飛行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分子層面的影響仍然未知。只有解決了太空飛行的安全問題,長途的太空旅行才能成為可能。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著名的雙胞胎實驗自從上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到太空時代以來,一個全新的職業——太空人出現了。
  • 在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中,人的大腦進行了重組
    核磁共振掃描顯示,在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中,大腦進行了重組,但沒有神經退化。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可以導致一些輕微的大腦重組,但不會導致神經退化。在他們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對國際空間站上的長期任務歸來的太空人大腦的研究,以及他們的發現。先前的研究表明,由於長時間自由落體對身體的影響,長期的太空任務可能會導致骨骼和肌肉退化。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Credit:NASA繼籤署了一系列的重要合同並取得硬體製造組裝的裡程碑之後,NASA公布了阿耳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最新進展,包括最新的第一階段(Phase 1)計劃:於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下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長時間太空旅行不嚴重影響人類基因組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改變人類基因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太空旅行不會導致人類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
  • 太空真的安全嗎?NASA太空人返回地球之後,身體出現了怪象!
    太空人不僅僅是太空中的旅行者,同時他們也是驗證太空環境對人體組織確切影響的實驗對象。在地球上,研究人員會幫助他們測量各項生命體徵,但是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太空人只能自己去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太空人的血液之中出現了驚人的變化。
  • 最新研究:零重力下太空人大腦液體會「重新分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針對11名抵達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太空人太空飛行時大腦周圍的液體在頭骨中重新分布。該研究是由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平衡研究和航空航天實驗室(LEIA)博士生史蒂文·尤靈斯負責的,證實了之前關於微重力對人腦影響的發現。
  • 長時間太空旅行對太空人心理造成什麼影響?
    太空人們後來稱之為「罷工」,其他人則稱之為「暴動」。無論如何定性,這起事件都說明,長期太空任務會給太空人帶來額外的挑戰。而隨著人們對火星探索任務越來越認真,這類任務必將對太空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嚴重威脅。 研究人員希望借南極來研究長期太空旅行對人類精神健康的影響。將南極比作太空確實合適。
  • 最新研究:零重力下太空人大腦液體會「重新分布」
    尤靈斯和同事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證實了之前關於太空飛行對大腦周圍顱脊液分布的影響,大腦下部區域比上部區域被更多的腦脊液包裹著,這可能是航天飛行過程中導致大腦在顱骨內向上移動的一個跡象。  2009年,伍特斯寫了一份提案,對俄羅斯航天局11名太空人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用於研究大腦神經可塑性,也就是大腦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 太空人執行太空任務一年 DNA和身高均有變化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最新公布首個太空雙胞胎實驗,揭曉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一年時間出現怎樣的身體變化。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在國際空間站度過了340天,期間他的孿生兄弟則一直生活在地球,目前,研究人員對比這對孿生兄弟,發現他們存在顯著差異,DNA和身高都出現了差異性變化。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這項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表明,太空人在太空中花費很長的時間(前往月球殖民地或前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這些時間)可能會遭受類似的影響,並且可能會受益於保護性措施他們的心臟健康。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的見解,有一天可以幫助地球上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人。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美國航空航天局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第一個完成登月裝置的公司將是2024年將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公司。他們補充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女性,那就去參加2025年的活動吧。」相關:nasa與商業夥伴合作的登月計劃「走向工業:我們對美國發達的阿爾泰米島登陸者的最後呼籲就在這裡!」美國宇航局局長Jim Bridenstine星期一在推特上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