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霍金多年的「漸凍症」,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對這種疾病有...

2020-11-24 騰訊網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對一種名為TBK1的基因突變如何導致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提供了新的見解。ALS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奪走患者的行動、語言能力,並最終奪走他們的生命,大名鼎鼎的已故物理學家霍金就患有這種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TBK1中與ALS相關的突變對經基因改造後出現類似ALS症狀的小鼠的疾病進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這些發現發表在3月27日的《神經元》雜誌上,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治療提供了遺傳學和機械學上的見解,可能會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找到治療ALS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利用遺傳數據來了解這種疾病的潛在機制。」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莫蒂默·B·扎克曼大腦行為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湯姆·馬尼亞提斯博士說,「例如, ALS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涉及多種細胞類型,這些細胞類型隨著疾病的進展而不斷變化,因此在疾病早期有益的藥物可能在疾病後期反而有害。」

「我們的研究揭示了ALS遺傳和其機制之間的複雜關係,並強調了在開發安全和有效的藥物治療這種疾病方面的挑戰。」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學院的Isidore S. Edelman生物化學教授Maniatis博士評論道。

ALS是一種脊髓疾病,它可以由運動神經元(脊髓內驅動運動的神經細胞)中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的積累引發。

人類的TBK1基因是已經發現的與ALS相關或導致ALS的25多個基因之一。TBK1在多種細胞功能中發揮核心作用,包括自噬,這是一個去除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受損的細胞碎片和細菌病原體的過程。TBK1也需要抗菌幹擾素的反應,它保護細胞免受細菌和病毒感染。

「TBK1幫助細胞清除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團,保護身體免受病毒和細菌的入侵。」瓦萊裡婭·熱比諾博士說,她是Maniatis實驗室的副研究員,也是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由於某些TBK1突變的個體有ALS,我們希望對這些突變如何在疾病過程中影響脊髓的細胞功能有一個深入的、機械的理解。」

與傑克遜實驗室合作,Maniatis和Gerbino在小鼠體內插入了導致TBK1突變的ALS。這些小鼠沒有表現出運動神經元疾病的跡象。

「這並不奇怪,因為迄今為止,其他ALS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測試的許多人類ALS突變中,只有少數會導致運動神經元疾病。」 Maniatis博士說,他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確醫學計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的主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將TBK1突變插入已經建立的ALS小鼠模型:SOD1小鼠。Gerbino博士和朱克曼研究所的合作者隨後跟蹤了這些小鼠的疾病進展。

與只攜帶SOD1突變的小鼠相比,這些新小鼠在疾病進展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具體來說,這種疾病開始得更早。

「我們發現,與只攜帶SOD1突變的小鼠相比,同時攜帶SOD1和TBK1突變的小鼠出現了更早的運動異常。」Gerbino博士說。「對老鼠的進一步檢查還發現,運動神經元受損和肌肉連接喪失的時間比預期的要早。」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一現象,科學家們檢測了另一組SOD1 ALS小鼠,其中TBK1基因只在運動神經元中被刪除,而在脊髓中的其他細胞中沒有。研究小組發現,運動神經元中TBK1活性的缺失會導致這些細胞自噬的缺失。這種損失導致有害蛋白的累積增加,運動神經元過早死亡,神經元-肌肉連接喪失。這些觀察結果表明,早期發病是運動神經元中TBK1丟失的結果。

然而,矛盾的是,疾病的進展在疾病後期減緩,所有細胞中TBK1功能喪失的小鼠比只攜帶SOD1的小鼠和只在運動神經元中刪除TBK1基因的小鼠壽命長25%。

接下來,研究小組精確地研究了TBK1突變如何影響脊髓中的其他細胞。研究人員發現,幹擾素反應在膠質細胞中被抑制,即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幹擾素反應雖然對健康人的感染防禦至關重要,但如果過度分泌(就像ALS小鼠的情況),則可能是有毒的,並可引發一系列對運動神經元有害的細胞過程。

「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中TBK1的缺失明顯減少了ALS小鼠脊髓中的幹擾素反應,」 Maniatis士說,他是Evnin Family科學主任和紐約基因組中心的執行長。「這與顯著延長它們的壽命有關。」

Gerbino博士補充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例子,說明如何通過控制一個基因來靶向細胞內和細胞間的多條通路,以及如何在疾病進展的不同階段對ALS患者的這些通路進行修飾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Maniatis博士認為,這種基礎性的、以發現為導向的研究將推動治療方向的發展,即把重點放在驅動ALS及其破壞性症狀的潛在機制上。

「所有神經退行性疾病最終都始於基因。」 Maniatis博士說。「隨著我們繼續收集關鍵的基因信息,我們可以識別突變,比如TBK1中的突變,這將提供額外的機制上的見解。這些基因和它們控制的途徑將是開發改變ALS患者生活的藥物的關鍵。」

這篇論文的題目是「運動神經元或所有細胞類型中TBK1激酶活性的喪失對SOD1小鼠ALS疾病的進展有不同的影響。」其他貢獻者包括Esther Kaunga, Junqiang Ye, Daniele Canzio, Sean O』keeffe, Noam Rudnick, Paolo Guarnieri和Cathleen Lutz。

原文來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scientists-gene-als-mice.html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去世,這種疾病有多可怕?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俗稱「漸凍人」,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指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導致患者逐漸出現並加重的肌無力、肌萎縮、吞咽困難、喝水嗆咳以及說話不清,伴有肌肉跳動,檢查身體發現腱反射(包括膝跳反射等)增強等症狀。極其罕見的疾病ALS是一種罕見病,每10萬人中大約有4~6人有可能罹患這種疾病。
  • 困擾霍金50多年的漸凍症 到底是個什麼病?
    然而,就在這炎熱的夏日,有一群人卻依然很「冷」,因為6.21不僅是夏至日,還是世界漸凍人日。作為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人症,平均每90分鐘就會奪去一名患者的生命。比如前不久去世的物理學家霍金,就被漸凍人症困擾了50多年。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前不久去世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就被診斷患有這種疾病,最終與其纏鬥55年。什麼導致了「漸凍症」?在「漸凍人」中,只有5%—10%為家族性,有明確的遺傳背景;90%—95%的患者沒有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和部分沒有家族史的患者,患病都與基因突變有關,目前已經發現的基因突變包括SOD1、TARDBP、FUS、OPTN、ANG、UBQLN2、C9ORF72等。漸凍症能影響身體和思想漸凍症攻擊控制自主運動的神經細胞,使手臂、腿和面部的運動變得越來越困難。
  • 霍金誕辰!宇宙帶走了霍金,願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一生是功勳卓著的,然而他的一生也是充滿苦痛的。1942年,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1963年,在霍金21歲時,他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全身癱瘓,只有一雙眼睛和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醫生曾告訴霍金,他最多只能活2年。
  • 世上最著名的「漸凍人」霍金 他患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
    有很多人以為霍金得的是帕金森病,其實不是,他得的是漸凍症,也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因為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成就,霍金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漸凍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一種,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該病會使患者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喪失任何行動能力,目前還無法根治。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他是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漸凍症患者,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他強韌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醫療條件等等,一起創造了奇蹟。然而,絕大多數的漸凍症患者沒有那麼幸運。「漸凍症」是一種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學名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縮寫為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
  • 「漸凍症」科學家將自己改造成半機械人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漸凍症」。近日,一位身患絕症的英國機器人科學家,他的肉體已經因為肌肉萎縮症失去了功能。但是他利用他的專業,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的轉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生化人——彼得2.0。2014年,通過一場「冰桶挑戰」大家對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開始有所了解。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嗎 臨沂人知道什麼是漸凍人症嗎
    今天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但在消息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之前就傳過霍金早已經去世的消息,當然都是謠言,但霍金確實是身患重病,那霍金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   霍金得的什麼病呢?   漸凍人症,學名為 "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 ,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 【易文獻】「漸凍人」的曙光
    No,他們是為了支持一個叫做ALS的疾病,這什麼病?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中文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破壞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俗稱漸凍人症。談到漸凍人,您會想到誰?或許您會想到完全癱瘓、無法說話、全身只有3個手指活動的物理大師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他是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漸凍症患者,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他強韌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醫療條件等等,一起創造了奇蹟。然而,絕大多數的漸凍症患者沒有那麼幸運。「漸凍症」是一種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學名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縮寫為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霍金走了2018年3月14日,得知又一位「病友」去世後,王甲寫了一篇日記《他走了》:「他走了,對於世界是個損失,也許對於漸凍人來說少了個精神支柱,但是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發現太空中又多了一顆閃閃發光的恆星……霍金爺爺,數年後,我們天上見。」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正式名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這種疾病的運動神經元損傷會導致病人出現肌無力、肌肌萎縮、 吞咽障礙、說話不清、肌肉跳動等症狀。
  • 作為最著名的「漸凍人」,為何他可以撐55年?
    1、ALS疾病類型肌萎縮側索硬化根據其發病和遺傳特點,可分為散發性肌萎縮側索硬化(SALS) 和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FALS) ,其中 FALS 約佔全部病例的 5% ~ 10% 。目前至少發現了 24 種與 FALS 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部分也發現存在於 SALS 中。
  • 為什麼有人會患上漸凍症?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高聰教授介紹,肌萎縮側索硬化即是俗稱的「漸凍症」,其發病症狀為:肌肉逐漸不能動彈,就像被凍住了一樣,逐漸出現肢體無力、肌肉震顫,慢慢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咽困難甚至呼吸衰竭。雖然漸凍症病因尚不明確,目前還不能治癒,但及早發現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各種綜合手段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
  • 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呢?霍金都經歷了什麼?
    2018年3月14日凌晨,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英格蘭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讓人敬佩喜愛的不止是他偉大的研究發現、宇宙、黑洞、量子力學……還有他與漸凍症頑強鬥爭的意志與勇氣。漸凍人症——比癌症更殘忍的病症。漸凍人症是一種怎麼樣的病症呢?
  • 導致漸凍症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如何治療?
    在我國,大約有20萬「漸凍人」。曾有病友描述自己的病:身體像是被冰雪凍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到最後可能蔓延到手指,甚至連控制聲帶發聲和眼球轉動的肌肉也不例外。對於漸凍症患者來說,他們的靈魂仿佛被囚禁在了這個無法動彈的身體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漸凍症呢? 為什麼會得漸凍症?
  • 醫療前沿|金山醫院基因檢測助力臨床診療——「漸凍人症」
    醫療前沿|金山醫院基因檢測助力臨床診療——「漸凍人症」 2020-11-23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漸凍症 像慢性毒藥一樣吞噬生命的病
    漸凍症這種病,我們知曉大多是因為霍金這個科學家,以及前幾年曾流行的「挑戰冰桶」活動,然而,很少有人真正認識這種可怕的疾病。當天,川大華西醫院進行了一場專門針對漸凍人的愛心義診和患者教育宣傳活動,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說,從2006年正式統計以來,川大華西醫院統計到的「漸凍人」有3000多名,還不算不認識此病而未求醫的,「『漸凍人症』理應得到大家的關注,只有早診早治,才能延長這部分病人的生命。」
  •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今年3月,患「漸凍人症」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享年76歲。「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遺憾的是,「漸凍人症」目前尚不能被治癒,但霍金的案例也鼓舞了不少患者。「經過早期診斷、良好的護理、漸凍人症患者也可以很長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姚曉黎主任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