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2020-07-25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23日,「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拉開了中國火星探測的序幕。在此前後,阿聯「希望號」、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將陸續升空,再次掀起了全人類探測火星、探索宇宙的高潮。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北京時間周四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圖|Reuters

頂尖科學家們對太空探測的熱情同樣高漲。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與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之《和諾貝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中,五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齊聚,與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費希廷格、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洋一起,暢談火星和深空探測。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直播畫面。圖|CCTV NEWS


01「對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深表欽佩」

「天問一號」計劃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在人類火星探測史上尚屬首次。論壇上,科學家們表達了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祝賀和期望。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我對中國複雜的火星探測任務深感欽佩,這首先有技術上的難度。『天問一號』到達火星之前,我們還要等幾個月,人類如果能夠完成這樣一個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中國航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格拉肖,長期關注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在WLA發出論壇邀請後,他第一時間表達了參加的意願,並撰寫了《璀璨宇宙羅曼史》的演講稿(詳見今日第二條推送),回顧了人類仰望星空的探索史。他也一直關注「天問一號」的進展,對「天問一號」的任務目標十分熟悉,期待「天問一號」能圓滿完成探測任務。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費希廷格高度評價「天問一號」探測任務:「這具有遠大抱負,而且也是創造歷史的。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將這三個任務合為一體,這是世界歷史上的首創。我們的中國朋友們永遠都是志存高遠,希望能夠創造紀錄,這從此前的登陸月背探測任務中可見一斑。」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直接演示了一段天問一號的模擬視頻。「『天問一號』也有火星地質探測的任務,非常有意義,激動人心。希望它能在幾個月之後,進入火星的大氣層,安全著陸。」斯穆特說。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02 探索火星可以更好了解地球


劉洋介紹了「天問一號」任務的亮點和難點。由於要實現「三合一」任務,工程上難度非常大。特別是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即將著陸的時候,從打開降落傘到制動,整個過程大概有1000多步,要經歷恐怖7分鐘。每一步都必須非常精準,任何閃失都有可能造成失敗。

這次任務探測器將研究火星土壤的成分,來研究地表的物質組成;還要探測水體的分布、水冰的分布,以及火星的整個空間環境。與此同時,軌道探測器將幫助我們了解火星的整體情況,可以說是陸空協同作戰。

談到火星探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有沒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科學家們對此同樣充滿好奇。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格羅斯半開玩笑地說:「我認為人類能夠移民火星。馬斯克說過,他希望能夠死在火星上,我會更願意在地球的家園去世。火星有許多非常值得挖掘的內容,但要去火星的耗資巨大,現在可以通過這些資源去做其他事情。我們火星殖民應該保持理智。」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除了移民,研究火星也能對幫助我們對地球生命的進化、大氣和磁場演變等有更好的認識。費希廷格說,探索火星的目的不僅是了解火星,也是更好地了解地球,希望藉此了解地球正在經歷的變化,包括氣候變暖,因為氣候變暖很可能在火星上發生過。我們希望更多了解火星經歷的歷程,來更好地解析地球的未來走向,因為很有可能火星就是地球的未來。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迪迪埃·奎洛茲也說:「通過探索火星,我們也在更好的理解自己。」他介紹說,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命可能不是源自海洋底部,而是地球表面。因此「天問一號」對火星表面的探測,有可能讓科學家獲得生命起源的化學證據。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明天,我們將繼續推送科學家們對於深空探測的觀點,敬請期待!


諾貝爾獎科學家贊「天問」:激動人心,深感欽佩


作者|羽華

編輯|Kai

責編|小文

相關焦點

  • 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齊聚華東理工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
    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央廣網上海10月2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作為華東理工大學6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命名的「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揭牌。
  •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
    2020-10-06 12:40:51來源:FX168 【獲諾貝爾獎科學家正研發新冠疫苗】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於10月5日揭曉,三位科學家由於對發現C型肝炎病毒作出決定性貢獻而獲殊榮。
  •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今天中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圖|新華社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在天問一號奔赴火星的同時,五位諾貝爾物理學獲獎科學家也如約上線,進入《諾貝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的雲直播。這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和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直播將於今天16:30 準時開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直播間觀看並實時互動,向諾獎科學家提問。
  • 比「天問一號」更激動人心的是背後的「青春之歌」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成績背後,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執著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團隊並肩攜手的頑強奮戰。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青年人是重要參與者。一批「80後」「90後」投身其中,懷凌雲志、做務實事,在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激動人心!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這個動作,登陸火星的關鍵一步!
    用學術點聽不懂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長安君自學了一個晚上(#¥%@&……)這回你肯定能看懂了——把「天問一號10月1日「天問一號」在奔火路上利用兩個廣角鏡頭髮回自拍照」成功發射已經在太空中飛行80天這不昨天再次傳來激動人心的消息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沃納·卡爾·海森堡
    諾貝爾智庫 Weixin ID gh_edeba49aa1db
  • 剛給天問一號點讚,馬斯克又放話:比賽開始
    剛剛點讚中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馬斯克,又放言要和中國比一比,誰將更早載人登陸火星,還相約在火星上喝一杯。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為何齊聚華理
    華東理工大學以系列學術活動迎接65周年校慶10月22日上午,「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在華東理工大學正式揭牌。建設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教授命名的「聯合研究中心」,既是國家與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級研究機構的有力舉措,也是把上海建設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更是華東理工大學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
  • 「天問」問天丨點讚新時代系列報導
    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天問一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發射地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之名來自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預計明年2 月左右到達火星,並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
  • 贊!「天問一號」有三門峽元素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讓三門峽人激動的是,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應用了一項新型金屬結構材料,而該材料正是位於三門峽高新區的河南省西交輕質合金新材料研究院所研發的。據了解,2019年8月,「首屆陝西高校科技成果走進三門峽」活動在三門峽舉辦。
  • 美國駐華使團與NASA祝賀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任務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美國駐華大使館官網24日發布消息,美國駐華使團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道祝賀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任務。「隨著今天的發射,中國將加入火星國際科學探索者的隊伍。
  • 天問時刻|5名諾獎得主的火星天問:生命是宇宙演化必然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當日,5位諾貝爾物理學獲獎科學家雲話火星「天問」。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和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上,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表示,「天問一號」在技術上就面臨巨大的挑戰,其科學目標也令人傾佩。
  • 「天問一號」登天!中國又站世界領先地位,還不服?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激動人心,預計七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如果任務成功完成,將會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而就在這幾個月裡各國都在扎堆去火星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一次天問一號要一次完成三個大目標,分別是「環繞、著陸、巡視」。這其中還有黑科技加持。
  • 激動人心!19張現場攝影師圖片回顧「天問一號」飛天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中國首次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 網友熱議「天問一號」「奔火」: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隨著「天問一號」 順利啟程「奔火」,這個問題跨越15年終於等到了答案。有網友自創文字說「淚目」不斷,被戲稱為「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激動到變形」。針對這次激動人心的發射,網友們「敲起了門」,說「火星人開一下門,我們來串門兒。」
  • 華理「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字命名
    昨天,「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在該校正式揭牌。建設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教授命名的「聯合研究中心」,既是國家與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級研究機構的有力舉措,也是把上海建設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更是華東理工大學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具有航天味道的產品動畫怎能落下!
    激動人心的時刻!「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帶著我們對星辰大海的憧憬,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走!我們一起奔向火星啊!那今天創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個有航天味道的,科技感滿滿的動畫案例吧!形貌掃描儀3D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