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2020-07-24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今天中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圖|新華社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在天問一號奔赴火星的同時,五位諾貝爾物理學獲獎科學家也如約上線,進入《諾貝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的雲直播。這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和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直播將於今天16:30 準時開始。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直播間觀看並實時互動,向諾獎科學家提問。被科學家pick的提問者,將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精美紀念品!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禮物內含一隻WLA可愛吉祥物。圖|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

參加此次雲論壇的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均為WLA會員,他們將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火星和太空探索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著名美劇《生活大爆炸》主角「謝耳朵」的原型、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將以《璀璨宇宙羅曼史》為主題,回顧幾千年來,人類不同文明仰望星空、解答「天問」的天空探索史。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圖|pinterest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首個「圍繞其他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發現者,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師徒二人組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將分享各自對地外生命的觀點。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Smoot III),以專業的角度,解析2020年中國、美國、阿聯的火星探測任務,帶來獨家消息!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粒子物理學和弦理論的核心人物、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將宏觀宇宙的探索與微觀尺度的物質、能量研究聯繫在一起,闡述宇宙之奇、物理之妙。

此外,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執行主任費希廷格博士,將作為特邀嘉賓將發表主題演講;WLA優秀青年科學家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洋將做客北京演播間,與諾獎科學家連線中外互動。

在主題演講之後,五位諾獎科學家將在線互動,回答公眾關心的太空探測相關問題。在本推送下留言,向諾獎科學家提問!精選問題將提交給諾獎科學家,由科學家親自作答。入選問題的提問者,還將獲得WLA紀念品一份!

祝賀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我們雲上見!

直播 | WLA太空論壇央視新聞首發:諾獎天團回答「天問」

藝術家描繪的中國太空飛行器在火星上的場景。圖|Nature Astronomy

相關焦點

  • WLA聯合央視新聞推出「太空論壇系列」,諾獎與你一起聊深空探測
    「天問一號」計劃在2020年7月23日發射。圖|CNSA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聯合央視新聞共同推出「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將和諾貝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本期邀請包括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中外相關領域科學家,以雲論壇的形式,共話中國和全球的火星探測計劃,展望深空探索和星際移民的未來藍圖。
  • 遇見頂尖科學家:諾獎得主告訴你成為「最強大腦」的秘訣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出席此次論壇的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做客央視新聞特別節目《未來大猜想2020》直播間,在專訪中跟大家分享了今年不一樣的參會體驗,就科學領域的熱點話題發表觀點。疫情之下,科恩伯格可以說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抵達上海。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14天的隔離生活開啟了科恩伯格此次不同尋常的參會經歷。
  • 88歲諾獎得主、「謝耳朵」原型謝爾頓親述:璀璨宇宙羅曼史
    在昨天剛剛落幕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與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和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節目中,《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原型謝爾頓·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在該劇中也有客串的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三世、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羅茲、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大衛·格羅斯
  • 這所大學一個論壇,2位諾獎得主出席,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
    三天前,第一屆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論壇在武漢大學舉行。咋一聽不過是一個論壇,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論壇卻與別的論壇有所不同,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1位美國院士、1位荷蘭院士和6位國內院士共同出席,堪稱國際頂級科學論壇。
  • 天問時刻|5名諾獎得主的火星天問:生命是宇宙演化必然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當日,5位諾貝爾物理學獲獎科學家雲話火星「天問」。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和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上,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表示,「天問一號」在技術上就面臨巨大的挑戰,其科學目標也令人傾佩。
  • 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獎揭曉(附獲獎名單)
    7月2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頒獎儀式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與媒體嘉賓合影7月21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優秀新聞報導頒獎儀式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經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特邀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包括新華社上海分社《把開放創新的火點得更旺——「大科學時代」的上海作為》、人民日報《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展望一個更好的科學世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頂尖科學家公開課系列微視頻:《頂尖科學家公開課丨羅傑·科恩伯格:成長的故事》、解放日報《諾獎考題和跨界靈感》在內的30組新聞報導榮獲優秀新聞報導獎。
  • 88歲諾獎得主、「謝耳朵」原型謝爾頓親述:璀璨宇宙羅曼史
    在昨天剛剛落幕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與央視新聞合作推出的太空論壇系列第一期《和諾獎科學家談深空探測》節目中,《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原型謝爾頓·李·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在該劇中也有客串的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三世
  • 「科學天團」雲聚上海,頂級智慧賦能創新策源
    透過網絡直播,公眾可共同領略本屆論壇的頂尖雲集之「盛」、科學態度之「高」、前沿引領之「尖」、青年後浪之「勢」。與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同頻共振,走到第三個年頭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激蕩起探索未知的好奇和應對挑戰的勇氣,為守護人類共同家園尋找最佳答案。隨著科創「朋友圈」不斷壯大,浦江兩岸這間匯聚「科學天團」的世界會客廳愈發星光燦爛。
  • 明晚五點,2020諾獎直播即將上演!| 直播預告
    作為世界範圍內科學界的最高獎項,今年的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也「與時俱進」地將頒獎改到了線上進行,同時取消了線下的頒獎及晚宴環節。這個10月,我們依然將與騰訊新聞一起,聯合看看新聞、墨子沙龍,對2020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 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去年諾獎得主準確預測女性、黑洞科學家拿諾獎 2020-10-08 0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新科女諾獎得主駕到,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10-15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獎得主斯穆特三世:三國火星探測器競相發射,成功率幾何?
    編者按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地月合影今天公布。這張照片是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的地月合影。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 諾獎得主斯穆特三世:三國火星探測器競相發射,成功率幾何?
    編者按 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地月合影今天公布。 這張照片是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的地月合影。
  • 2020諾獎直播即將上演:疫情年的科學力量 | 直播預告
    每年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今年的獎項頒布換成線上的形式並取消年底的線下頒獎及晚宴但科學的力量卻不會因為疫情消減分毫就在過去兩年知識分子 & 賽先生聯合騰訊新聞對當年的諾貝爾三大自然科學獎進行全程直播並邀請到了數位重量嘉賓對當年開獎結果進行現場解讀今年也自不例外連Rao老師都說很可以
  • 央視主播直播間內體驗太空食物 網友:最可愛的一幕
    【文/觀察者網 黎娜】今天7點48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直播中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央視主持人與節目嘉賓當著全國觀眾的面,一起在直播間裡愉快地吃起了「早餐」。 小編回看了當時的直播視頻,原來,這三人是在體驗太空食品! 網友照片拍攝的畫面來自今天凌晨播出的《築夢天宮》特別報導節目。
  • 一圖看史上最強「諾獎天團」 |2020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底,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又將如約而至,科學家「天團」將再次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這場橫跨四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進入倒計時!
  • 金昌:火星1號基地雙語直播 世界青年共議"探火"熱點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24日電 7月23日,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自主研發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開啟屬於中國的「火星時代」,近百位世界青年代表齊聚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進行了一場以「一起會更好」為主題的探火體驗活動。
  • 央視揭秘:天問一號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
    央視揭秘:天問一號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 王世玉/央視新聞 2020-10-29 10:36
  • 錢永健:諾獎的顏色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徐治國 文/圖  與錢永健(Roger Y Tsien)的對話緣於近日在德國南部小鎮——林道(Lindau)舉行的第59屆諾獎得主論壇。作為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國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他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 新科女諾獎得主來了!關於黑洞,你們有什麼想問的?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確認,她將參加定於本月底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介紹她獲得諾獎的黑洞研究。目前,蓋茲正在準備她的報告材料,如果有關於黑洞的問題,請砸向小編,也許被新科諾獎得主cue到的就是你!